都说家有贤妻,男儿不做坏事,其实家有贤妻,又岂止男儿不做坏事!马皇后对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她既是开国皇后,又是治国贤后,堪称传统社会女人的典范。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很多妃嫔,在众多妃嫔中,他最敬重的还是结发妻子马皇后,正应了一句民间俗话“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朱元璋与马氏的感情非常好,关于大脚马皇后的各种传说也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她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贤后之一,当之无愧的贤内助楷模,如果没有她的时时关心与帮助,朱元璋不要说建立明朝,恐怕早就成孤魂野鬼了。
朱元璋早年穷困潦倒,颠沛流离,做过和尚,放过牛。后来郭子兴起事反元,朱元璋觉得这是出人头地的好机会,于是参加了郭子兴的义军。郭子兴正处于用人之际,他见朱元璋相貌不俗,甚是喜爱。朱元璋作战勇敢,智勇兼备,打了不少胜仗、硬仗,郭子兴就对其更加器重。郭子兴有意无意地向小张夫人提起了朱元璋的事,小张夫人就向郭子兴建议说:“现在天下大乱,夫君您要举大事,正应该收召豪杰。我看这个姓朱的跟一般人不一样,您可以收下他,让他为您建功立业。千万不要让他走了,这样的人若为他人所用,就可惜了。”郭子兴也相信了夫人的话,可是怎样才能留住朱元璋呢?郭子兴与夫人商量,小张夫人说:“我打听过,听说他已20多岁了,尚未成家,何不将义女马氏许给他,一来可以使朱元璋效忠将军,二来女儿也有了归属,这不是一举两得吗?”郭子兴听完,思索片刻,觉得夫人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找了个机会,把这事与朱元璋说了,朱元璋自然欣然应允。
马氏生于乱世,不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是她收养的义女。生父马公是宿州新丰富豪,在兄弟中排行第三,人称马三。马公淳朴质实,为人慷慨仗义,信守诺言,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办到。由于马公仗义疏财,没过几年,家业便败落下去了。妻子郑氏为马公生下一女儿后就病死了,马氏自幼无人照管,过惯了苦日子。后来马公因复仇杀人,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远走他乡,把女儿托付给了好友郭子兴。没过多久,马公客死异乡,就这样马氏就成了郭子兴的义女。郭子兴与夫人张氏非常疼爱马氏,视如己出。
在郭子兴和夫人张氏的操办下,朱元璋与马氏完婚。这时,朱元璋24岁,马氏20岁,在古代社会像他们这个年龄就算是大龄青年了,是标准的晚婚。不过二人婚后倒十分和睦。朱元璋作了郭子兴的乘龙快婿,自然打仗更加卖力,郭子兴也尽量给他立功的机会,不久,朱元璋就因功升为镇抚,大家都尊称他为朱公子。在封建社会,有时候婚姻是有政治行为的,郭子兴本意是为了笼络朱元璋,而朱元璋与马氏结婚则提升了他在郭子兴军中的地位。同时,这也使朱元璋在孤立无倚时有了一个最贴心的人。
传统的中国人把能相夫教子的女人称为“贤内助”。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评价马氏,似乎还不够。朱元璋与马氏是一对患难夫妻,马氏不但帮助朱元璋操持家务,而且还是他事业上的好帮手,甚至还救过他的命。
朱元璋威势日重,引起了郭子兴两个儿子的不满,再加上朱元璋常与他二人称兄道弟,更引起了二人的嫉妒。于是,二人密谋设计陷害朱元璋,然后将其赶走。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二人时不时地在父亲面前说朱元璋的坏话,编造谎言馋毁朱元璋,一次两次倒无所谓,可时间久了,郭子兴也不免起了疑心。尤其是郭子兴性格不够大度,又不能明辨是非,所以逐渐疏远了朱元璋。终于,郭子兴找了一个借口把朱元璋给关起来了,他的俩儿子听说后,非常高兴,认为除掉朱元璋的机会来了,便偷偷地嘱咐膳夫不给朱元璋送饭,要活活饿死朱元璋。
朱元璋未能回家,马氏从别人口中探知朱元璋被关,不由万分焦急。她知道这肯定是郭子兴的儿子从中捣鬼,为了丈夫能吃饭活命,她偷偷地溜进厨房,拿了几个刚出锅热气腾腾的馍,匆匆离开,谁知刚出门撞见了义母,她连忙把热馍塞进怀里。一面向义母请安,一面龇牙咧嘴,热馍烫在皮肤之上,疼痛难忍。义母见她神情不自然,便知有事,就要问个究竟。马氏一看瞒不住了,扑通跪倒在地,大哭不已,等说明了原委,把馍取出来,胸乳都被烫烂了。义母觉得郭子兴有些过分,就劝告郭子兴放了朱元璋。郭子兴详细了解情况之后,也觉得不应该随便关押朱元璋,于是命人把朱元璋放了,官复原职。又叫过两个儿子,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史书上说,马氏“有智鉴,好书史”,虽然有所溢美,但绝不是虚词。自从马氏嫁给朱元璋以后,朱元璋把信件札记,都交给马氏掌管,不管多忙多乱,马氏都保管得清清楚楚。
郭子兴的势力越来越大,在手下众将的推举下,郭子兴做了滁阳王,当地的所有兵马都归朱元璋节制。没多久,郭子兴又对朱元璋冷淡起来,朱元璋身边的人基本都得到了提拔,唯独朱元璋坐了冷板凳,朱元璋大惑不解。回到家中,长吁短叹,马氏见了,忙问其故:“听说您打了很多胜仗,为何长吁短叹、闷闷不乐呢?难道遇上不顺心的事了吗?”朱元璋说:“你有所不知,我屡次立功,义父却不冷不热地对我,我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马氏想了一会,就问:“你每次出征回来,有没有给义父带些礼物?”朱元璋说:“没有。”马氏说:“问题可能出在这里,我知道其他将帅每次回来,都会给义父献上礼物。”朱元璋说:“我领兵出征,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到哪里去弄礼物,如果是收缴的战利品也应该分给部下,为什么要想献给主帅?”马氏说:“军纪严明,体恤将士,理应如此。但是义父见别人都有礼物献上,而你没有,他以为你私吞钱财了,所以逐渐疏远你,不过不要着急,我有一个办法,能让你与义父尽释前嫌。”朱元璋忙问:“什么办法?”马氏说:“我这里有些积蓄,明日把它们献给义父,在请义母从中说明情况,相信义父不再为难你。”朱元璋觉得过意不去,但是一时没有别的办法,也只好按夫人的意思办了。
第二天,马氏拿了很多贵重的金银首饰送给义母张氏,说这是女婿、女儿的一点心意。张氏把这事告诉郭子兴,郭子兴说:“看来我错怪元璋了,他还是有孝心的。”从此以后,郭子兴又逐渐重视朱元璋,二人重归于好。郭子兴的两个儿子见父亲与朱元璋重归于好,更是嫉恨,总想找机会除掉朱元璋,二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请朱元璋饮酒,然后在酒中下毒,毒死朱元璋。于是,二人设宴请朱元璋吃饭,临行前,马氏嘱咐朱元璋说:“他二人不怀好意,多次想害你,所以你一定不要饮酒。”朱元璋觉得夫人说得有理,就想了一计对付郭氏兄弟。酒宴尚未开始,刚刚坐定,突然,朱元璋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大声说:“我不曾负你二人,你二人为何酒中下毒害我,天神令我速回,不得饮宴。”说罢,翻身上马而回。郭氏兄弟目瞪口呆,下毒一事未对任何人讲起,他是怎么知道的,看来真的有天神相助。从此二人再也不敢陷害朱元璋了。
后来,郭子兴病死,朱元璋逐渐掌握了这支义军的大权,成了最高统帅,马氏也逐渐成了朱元璋军国大事的主要参谋之一。朱元璋在前方领兵作战,马氏就精心为朱元璋打理后方,为朱元璋解除一切后顾之忧。
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领兵进攻太平,后方空虚,马氏料定元军定会来偷袭义军的家属,当机立断,率领义军家属渡江,果不出马氏所料,马氏率领义军家属刚刚渡江完毕,元军就来偷袭。
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同陈友谅在南京进行生死决战,当时陈友谅比朱元璋的实力强大得多,很多人都认为朱元璋很难取胜,城中人心惶惶。马氏把金银财宝全都拿出来分给将士,激励士气,结果朱元璋以弱胜强,消灭了陈友谅。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主动出击,攻克苏州消灭了张士诚。经过多年的战争,朱元璋彻底扫除群雄。第二年,朱元璋作了大明的开国皇帝,马氏当之无愧地被册封为开国皇后。
战争年代,马氏为各种事务奔波,忙着在后方抚慰将士家眷,带领她们给前线将士做军衣军鞋,甚至拿出财物奖赏有功将士,为稳定后方起到了很大作用。等到明朝建立之后,她又在后宫倡导勤俭之风,教导王妃公主们要知道社稷的艰难。朱元璋曾充满感激之情地对马皇后说:“朕起自布衣,却做了开国之君,外靠文武,内恃贤后,为朕司书,与朕随军,亲制甲士衣鞋,种种劳苦,不胜枚举。古称家有良妇如国有贤相,今得贤惠如后,朕亦信古语不虚。”马皇后却说:“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贫贱糟糠,妾感激不尽,更愿陛下不忘君臣同艰难。”马皇后的话可谓意味深长。
朱元璋为拥有这样一位贤内助感到无比幸福,向别人提起马皇后时,常把她和唐太宗的长孙皇后相提并论,但马皇后却觉得自己比长孙皇后还差得远。
有时候,朱元璋处理政务时会大发雷霆。每当此时,马皇后都耐心等朱元璋回宫,找机会进谏。朱元璋虽然严酷苛刻,但由于马皇后时时提醒进谏,多次避免了过激的杀戮。
朱元璋未当皇帝时,参军郭景祥把守和州,有人告发说郭景祥的儿子不孝。朱元璋很重视孝道,不能容忍这样的不孝行为,要把郭景祥的儿子抓来判处重刑。马皇后说:“郭景祥只有这一个儿子,不要光听一面之词,如果杀了他的儿子,他就无后了。这件事可要慎重。”朱元璋觉得夫人说得有理,马上派人前去调查,果然传言不实。还有一次,杨宪诬告李文忠不法。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带兵把守严州。朱元璋治军甚严,要把李文忠召回审问,马皇后说:“严州是战略要地,轻易换将恐怕不妥,而且文忠素来贤良,杨宪的话不可信。”朱元璋听了觉得有理,派人调查,马上真相大白,原来杨宪犯法,被李文忠重罚,所以怀恨在心诬陷报复。朱元璋狠狠训斥了杨宪,并且嘉奖李文忠,后来李文忠为明朝的建立立了大功。
大学士宋濂是太子的老师,本已退休在家,由于孙子宋慎犯罪遭牵连而被捕,并被判处死罪。马皇后得知后向朱元璋谏言说:“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始终,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老百姓家给孩子请老师,还会自始至终以礼相待,更何况您是天子呢?宋濂已经退休在家,肯定是不知情的,何必要治他的罪呢?朱元璋不听劝告说:“宋濂对长孙宋慎知情不报,形同谋反,按律应诛九族!”
吃饭时,马皇后不喝酒、不吃肉,只吃素菜。朱元璋忙问其故,马皇后说:“妾为宋学士做福事。宋学士跟随皇上40多年,德高望重,四海敬仰,对陛下忠心耿耿,如今年逾古稀,却要遭受刀斧之刑,我哪能吃得下这珍馐美味呢?”朱元璋听到此话也感到难过,放下筷子后离开了饭桌。第二天,朱元璋下令赦免宋濂的死罪,改为发配。
吴兴有一个富豪,叫沈秀,就是传说中的沈万三,此人富可敌国。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定都南京。洪武初年,朱元璋考虑到城墙多处被毁,下令重修城墙,沈万三闻知此事,愿意出钱来修建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墙,又请求犒赏军队。朱元璋大怒,说:“匹夫犒劳天子的军队,乱民也,宜诛!”朱元璋认为,一介平民,竟敢插手天子的军队,一定有野心,理应处死!马皇后认为朱元璋处治不当,进谏道:“国家的法律是用来处罚罪犯的,沈万三虽然要犒赏天子的军队,但他并没有犯法,只不过是摆富罢了,他迟早会吃亏的,陛下不必动怒。”朱元璋听了马皇后的话,由死罪改为流放,将其发往云南。
对于子女,马皇后非常仁爱,但是决不姑息纵容。她常常勉励子女们认真学习,要求他们生活俭朴,有比穿衣、用物的,加以教诲,又把宫中利用旧料织成的被褥送给他们,目的是让他们知道纺织的艰辛。如果哪个皇子有懒惰放纵的行为,一定要坚决制止。幼子朱施深受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喜爱,长大后受封周王。由于自小受宠,马皇后怕朱施离开自己后无人管束变坏,就特派江贵妃跟随监视,并送给江贵妃一件纰衣和一根拐杖,告诉江贵妃:“如果周王有了过失,就让他披纰衣而受杖。纰衣是告诉他太祖起自穷苦,拐杖是让他不忘国家法律。如果还不能改正就快马飞报于我。”果然,周王到了自己的封地后,在江贵妃的监督下,最终未有作恶。
马皇后对待亲生儿子如此,对待养子和侄子也是如此,视如亲生。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儿,朱文正作战勇敢,对朱元璋忠心耿耿,在对陈友谅战争中立有大功,因叔父未及时赏赐而发了几句牢骚,朱元璋因此杀了朱文正身边的亲信,还要治他的罪。马皇后知道后劝诫朱元璋:“文正立了好多战功,守南昌尤其不易,况且只是性急要强,并不是反叛,你这个当叔叔的不知体恤,还要穷追治罪,实在不应该。”经马皇后这么一劝,朱元璋这才消气。
马皇后幼年贫孤,因此,对娘家人极为怀念,每当说到父母早逝就痛哭流涕,朱元璋为了不让皇后伤心,要查访马皇后的亲属,以便封赏。马皇后认为封外戚容易乱政,不是好事,所以不让访找。于是,朱元璋只好追封马皇后的父亲为徐王,母亲为王夫人,在宿州为他们设立祠祭署。
马皇后虽然贵为皇后,但是能够屈己待人,与身边的妃子和宫人和睦相处。如果妃嫔中有人生小孩,马皇后还要格外厚待他们母子。在后宫,马皇后自己管理朱元璋的饮食,宫女认为她不必这样做,这种事交给下人就可以了,她说这样做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尽做妻子的责任;二是怕皇帝饮食有不中意处,怪罪下来,宫人担当不起。有一次,朱元璋盛怒之下要惩罚一个宫中下人,马皇后也假作发怒,命人把那个宫人捆绑起来,交给宫正司议罪。朱元璋问马皇后为什么要交给宫正司?马皇后回答:“赏罚公平才可以服人,治理天下的君主,哪能亲自处理每一个人,有犯法的应当交给有关部门去办。”朱元璋又问:“皇后为什么也发火?”马皇后平静地回答:“皇上愤怒时,我故意发火,是消释你的怒气。”可见马皇后的良苦用心。
细心的马皇后还特别关心太学的学生。一次,朱元璋视察太学回来,马皇后听说太学有几千人,就问这些学生的生活是怎样安排的,当得知这些学生的生活是由国家统一安排后,就问:“这些太学生们自己有廪给(国家供给学生的俸米),那他们的妻子靠什么生活呢?”于是,在马皇后的建议下,朱元璋建立了红板仓,储存粮食,用以赐给诸生的家属。从此,太学生中有家属的也都有了国家颁给的口粮,这是马皇后做下的一件大好事。
马皇后作为朱元璋的贤内助,在长期的磨炼中,也领悟到了很多治国要义。她对朱元璋说:“法屡更必弊,法弊则奸生。民数扰必困,民困则乱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要经常变更,如果法制和国家政策不稳定,就容易产生弊端;更不要过度扰民,以防民困乱生。这一点,连朱元璋也不能不叹服,称赞为“至言”,并且命令史官将其记录在册。
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丙戌,马皇后病重去世,享年51岁。马皇后病重时,群臣建议为其做法事祈祷,贴皇榜遍寻良医治疗。马皇后平静地对朱元璋说:“死生命也。祷祀何益?即便是神医也不能起死回生。如果服药无效,得无以妾故而罪诸医乎?”马皇后很明白,人总有一死,祷祀和神医也救不了将死之人,她不希望因为医药无效而将医生治罪。这番话表达了一个拥有至高权位的人难得的清醒见识和慈悲胸怀。朱元璋问她还有什么遗言,马皇后说:“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这番不是遗言的遗言有着深刻的道理,关系到朱家天下能否传之久远,大明国的命运是否会长久昌隆。马皇后认为“臣民得所”是治国的根本,这与当年朱元璋提出“救济斯民”的口号是一致的,这也是朱家的祖训。自朱元璋以后,朱家子孙或不贤或不肖,内忧外患时有发生,但大明国竟然享国270余年,这在朱元璋、马皇后的治国理念中不难找到答案。
马皇后的死对朱元璋的打击很大,朱元璋失声恸哭。马皇后下葬那天,风雨雷电大作,朱元璋感到不快。主持送葬的宗泐法师,高声宣读偈文:
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
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
宗泐以巧妙的言辞给朱元璋以安慰——说雷雨大作是天地皆哀,是西方佛子在给马皇后送行,朱元璋听完,转忧为喜。说来也很巧,偈文宣读过后,马上就雨过天晴了。于是,灵柩启动,开赴南京钟山的孝陵。
马皇后去世以后,宫人对马皇后思念不已,他们作了一首歌,表达思念之情,歌中唱道:“我后圣慈,化性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怀德难忘,于万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苍天。”
封建帝王的后宫,历来秽乱事多,这也是历史规律,而马皇后却把后宫治理得井然有序,这是少有的特例。她前半生帮助朱元璋打天下,后半生辅佐朱元璋治理天下,而且善始善终,真正做到了,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实属难能可贵。尤其是“帮”出一个开国帝王来,更是当之无愧的开国第一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