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0300000004

第4章 长孙皇后造就千古明君

女人对男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无可替代的。封建社会的男人看不起女人,总爱把女人归为“红颜祸水”之列,但是女人就真的是“祸水”吗?千古明君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盛极一时,除了依靠手下一批谋臣武将外,还得益于一个重要的人物——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隋朝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长孙晟是隋朝名将,深得皇帝的器重。所以,长孙皇后有着显赫的家世渊源。长孙晟很重视子女的教育,在长孙皇后还小的时候,父亲就请了老师教育女儿。因此,长孙皇后自幼就养成了知书达理、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品性。年幼时,一位卜卦先生为她测生辰八字时就说她“坤载万物,德合无疆,履中居顺,贵不可言。”

长孙氏13岁时便嫁给了当时太原留守李渊的次子李世民,李世民少年英武,二人郎才女貌,是一对般配的夫妻。过门后的长孙氏懂家规、守妇道,悉心事奉公婆,相夫教子,深得丈夫和公婆的欢心。

李世民少有大志,文武双全,18岁时就能单独领兵作战,并且单枪匹马突入敌阵营之中,救出身陷重围的父亲;尤其可贵的是,李世民年纪轻轻就有王者之风,能折节下士,疏财广招天下豪杰。21岁随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亲率大军攻下隋都长安,而后剿灭各路起义军,帮助父亲李渊登上天子宝座。为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负责节制关东兵马,而后又加封其为天策上将,位置在其他诸王公之上。

李世民南征北战时,吸纳了一大批文臣武将为自己效力,被封天策上将后,这些人仍然追随李世民,为其效劳。在这些人当中,武将有程咬金、秦叔宝、翟长孙、秦武通、尉迟恭等能征善战的骠勇大将;文臣则有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姚士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守素、陆清明、孔颖达、盖文远、许敬宗等18人,被称为“十八学士”,真可谓贤臣如云,虎将麇集。李世民拥有这些文臣武将的辅佐,引起了一个人的不安,这个人就是太子李建成,李建成也不是无能之辈,颇有治国谋略。随着李世民地位日隆,李建成出于猜疑和嫉妒之心,便联合三弟李元吉企图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察觉了李建成的阴谋后,在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力劝下,终于痛下决心,在玄武门除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然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由于年事已高再加上丧子之痛,李渊身体每况愈下,索性禅位给太子李世民,是为唐太宗。太宗即位后,长孙氏也随即被立为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应验了卜卦先生说她“坤载万物”的预言。刚刚建立的唐王朝百废待兴,长孙皇后一心一意地辅佐太宗皇帝,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家庭事务,事无巨细,事必亲躬,深得宫内外的好评。长孙皇后自当上皇后以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贡献:

第一,良言正君,善待贤良

因为长孙皇后端直有道,所以,太宗十分器重自己的皇后。每次退朝回到后宫,太宗都与她谈起一些军国大事及赏罚细节,长孙皇后认真听完,她不愿干预国家大事,但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唐太宗知道她公正无私、有见地,所以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他妾就不了解了。”她提出的是原则,而不愿用细枝末节的建议来束缚太宗,她相信太宗手下那批谋臣贤士的能力。

太宗皇帝牢牢记住贤妻“居安思危”与“任贤纳谏”这两句话。当时天下已基本太平,很多武将渐渐开始疏于武事,太宗就在公务之暇,招集武将们演习射技,名为消遣,实际上是督促武将们勤习武艺,并把每次演练的成绩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升迁及奖赏的重要参考。

演练时,太宗皇帝免去众将的君臣之礼,可以佩带兵刃。按历朝朝规,一般是除了皇宫守卫及有特殊功劳的大臣外,其他人员不许带兵器上朝,以保证皇帝的安全,所以有人提醒唐太宗:“众人张弓挟箭在陛下座侧,万一有谁图谋不轨,伤害陛下,岂不是社稷之大难!”太宗却说:“朕以赤心待人,何必怀疑自己左右的人。”太宗任人唯贤,用人不疑,深得手下文武诸臣的拥护,这些文武大臣个个恪尽职守,不敢疏怠,就是在太平安定的时期也不放松警惕,国家长期兵精马壮,丝毫不怕外敌入侵。

魏征是太宗时期的著名谏臣,官拜谏议大夫,是一位敢于犯颜直谏的耿介之士。魏征常对太宗的一些不当行为和政策,直截了当地当面指出,并力劝他改正,唐太宗对他颇为敬畏,常称他是“忠谏之臣。”魏征之忠谏不分事大事小,一律当面指出,有时让太宗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一次,唐太宗无事,带了一大群护卫近臣,要去郊外狩猎。还未出宫门,迎面遇上了魏征,魏征问明了情况,当即对唐太宗进言道:“眼下时值仲春,万物萌生,禽兽哺幼,不宜狩猎,还请陛下返宫。”当时,太宗兴趣正浓,心想:“一个富有天下的堂堂天子,要出去狩狩猎,消遣一次又会怎么样呢?”于是,请魏征让到一旁,自己仍然坚持狩猎。谁知魏征却不肯妥协,站在路中坚决拦住唐太宗的去路。结果,弄得太宗兴致全无,气冲冲地返回宫中,左右的人都替魏征捏一把汗。

唐太宗回到后宫见到了长孙皇后,还未消气,气呼呼地说:“我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老顽固!”长孙皇后忙问什么原因惹得皇上如此生气,等太宗把原因说明之后,长孙皇后连忙回到内室穿戴上礼服,然后面容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向太宗贺喜:“恭喜圣上!贺喜圣上!”唐太宗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喜事,问道:“喜从何来?”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唐太宗听了心中一怔,觉得皇后说得有理,于是满脸阴云随之而消,魏征也得以保住了他性命。由此可见,长孙皇后不但气度宽宏,而且还有过人的机智。

长孙皇后虽贵为国母,但是对太宗手下的元勋功臣敬重有加。即便是自己身患重病,仍然时时关心、处处爱护。房玄龄因儿子犯法被株连,被罢免官职在家。此时长孙皇后重病在身,自知不久于人世,在与太宗诀别时,语重心长地说:“房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奇谋妙计,俱从己出,皆所预知,竟无一言漏泄。若没有大错误,千万不要弃他不用。”由此可见,长孙皇后的良苦用心。

第二,尊卑有序,戒淫戒奢

虽然做了尊贵的皇后,长孙氏并不因此骄矜自傲,她仍旧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尤其是对年事已高的太上皇李渊,长孙皇后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经常提醒侍候太上皇的宫女如何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像一个普通儿媳那样力尽孝道。

长孙皇后虽为六宫之主,但是对其他妃嫔非常宽容和顺,她并不一心专宠,反而经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有一个妃子刚刚生下一位小公主,就患了重病,长孙皇后前去探望,这位妃子病势沉重说不出话,见到长孙皇后,泪流满面地指着小公主。长孙皇后一下就明白了,她是不放心小公主。长孙皇后把小公主抱起来,对这位妃子说:“我既为皇后,就是她的皇母,请放心,我会把她当做自己的孩子来抚育。”果然这位妃子去世后,长孙皇后就把小公主接到自己的宫中,专门请人抚育直至长大成人。由于长孙皇后的公平公正,太宗时期后宫很少出现争风吃醋的韵事,更没有因争宠出现血腥之斗,这在历代都是极少有的。隋文帝的独孤皇后也曾把后宫治理得井然有序,但她靠的是****;而长孙皇后只凭着自己的端庄品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化着整个后宫。

长孙皇后出身官宦之家,如今又是六宫之主,但她却一直过着节俭简朴的生活,衣服饰品从不讲求豪奢华美,饮食宴庆也以节俭为主,在她的带动下,整个后宫充满朴实风尚,为太宗励精图治的治国之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样。

长孙皇后不但自己奉行勤俭节约的政策,而且对太子李承乾也严加约束。太子李承乾是太宗与长孙皇后的长子,自幼便被立为太子。由于太子将来要继承皇位关系到大唐的社稷久安,所以对太子的约束更加严格。太子东宫事务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总管。一日,遂安夫人觉得东宫的日常开支太紧张了,而且好多器物都陈旧了,就向长孙皇后请示增加东宫的开支,长孙皇后并不因为是自己的爱子就网开一面,断然拒绝遂安夫人的请求,她说:“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她的公正与明智,深得后宫所有人的敬佩,谁都愿意听从她的安排。

第三,防微杜渐,避免外戚专权

外戚专权是历代朝纲混乱的原因之一,长孙皇后自幼熟读诗书,当然深知其中的利害。所以,经常规劝太宗不要顾及自己的家人,同时她时时提醒家人,不要因为自己是皇后就要仗势胡作非为。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文武双全,早年即与李世民是至交,并辅佐李世民夺取天下,立下了赫赫功勋,算得上是开国元勋,本应位居高官。但因为他是皇后的哥哥,反而处处避嫌,免得给人留下话柄。唐太宗原想让长孙无忌担任宰相,长孙皇后知道后,坚决反对,她对太宗说:“妾既然已托身皇宫,位极至尊,实在不愿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汉代吕后之行可作前车之鉴。万望圣明,不要以妾兄为宰相!”唐太宗不依,他认为,让长孙无忌任宰相是他多年的功勋与才干换得的,并没有任人唯亲之嫌。长孙无忌听从妹妹的告诫,不愿意位极人臣。无奈,唐太宗只好让他作开府仪同三司,位置高而不实际掌管政事,长孙无忌仍要推辞,理由是“臣为外戚,任臣为高官,恐天下人说陛下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为官择人。唯才是用,如果无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例子;如果有才,虽仇不避,魏征是例子。今日之举,并非私亲也。”长孙无忌这才答应下来。

长孙皇后有位异母哥哥长孙安业,好酒无赖。长孙皇后父母早死,自己与哥哥长孙无忌没少受了长孙安业的气,后来实在无法继续在家里待下去,兄妹二人只好回到舅父家。长孙皇后对这事从来都不记恨,一再请唐太宗对长孙安业厚加恩礼,一直升到监门将军。后来长孙安业谋反,唐太宗要定他的死罪。长孙皇后叩头流涕,为他求情说:“安业之罪,万死无赦。他过去对我不好,天下都知道,现在处以极刑,人们必然认为这是我公报私怨,这不是给圣朝抹黑吗!”经过长孙皇后的请求,唐太宗免了长孙安业的死罪。

第四,严格礼法,不越礼数

凡事都是有规矩的,皇帝的家人也不例外。长乐公主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掌上明珠,从小养尊处优,是标准的金枝玉叶。出嫁时,向父母撒娇索要丰厚的嫁妆,超过永嘉公主的数倍。永嘉公主是长乐公主的亲姑姑,永嘉公主出嫁时,正逢唐初百业待兴之际,嫁妆因而比较简朴。等到长乐公主出嫁时已值贞观盛世,国力强盛,要求增添些嫁妆本不过分。魏征听说此事后,觉得不合理法,所以进谏道:“长乐公主之礼若过于永嘉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长幼有序。规制有定,还望陛下不要授人话柄!”唐太宗本来对这番话不以为然。时代不同,情况有变,规矩自然可以根据情况的不同而改变。回宫后,唐太宗不经意把魏征的话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听后对此十分重视,她对太宗说:“妾常闻陛下礼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之言,实乃引礼义抑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为结发夫妇,情深义重,仍恐陛下位高,每言必先察陛下颜色,不敢轻易冒犯。魏征以人臣之疏远,能抗言如此,实为难得,希望陛下从之。”于是,在长孙皇后的操持下,长乐公主带着不甚丰厚的嫁妆出嫁了。

长孙皇后为了表彰魏征直言进谏,派中使赐给魏征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闻公正直,如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转移。”魏征知长孙皇后贤明,更加尽忠尽力,经常在朝廷上犯颜直谏,丝毫不怕得罪皇帝。也正因为有他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谏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许多过失,成为一位圣明君王,说到底,这中间实际上还有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

贞观八年(634),长孙皇后随唐太宗巡幸九成宫,不幸受了风寒,引发旧日痼疾,病情日渐加重。太子承乾请求大赦天下,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亲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没有人提反对意见,就连魏征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长孙皇后自己坚决反对,她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并非人力所能决定。如果修福可以延寿,我从没做过恶事,为什么还得此重病呢?如果行善无效,那求福又有何用?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道观是清静场所,如此万万使不得。因我一人,乱天下之法度,更会加重我的罪孽!”众人听了都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唐太宗也只好含泪作罢。

长孙皇后的病拖了两年,于贞观十年(636)在立政殿逝去,享年仅36岁。弥留之际尚殷殷嘱咐太宗,她死后薄葬,一切从简。太宗并没有完全遵照长孙皇后的意思办理后事,他下令建筑了气势十分雄伟宏大的昭陵,并在墓园中特意修了一座楼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随时凭高远眺。这位圣明的皇帝想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

中国历史上出了许多有名的皇后,长孙皇后是属于贤妻良母型的。像一位普通的妻子一样相夫教子、打理家务、处理事务。她又有不普通的一面,用自己的贤惠和远见卓识引导一朝帝王,影响着满朝群臣。总之,长孙皇后的“贤惠”直到今天仍有积极意义,引人深思,值得发扬光大。

同类推荐
  • 三国县令

    三国县令

    穿越东汉末年小小县令,以一县之力为根基,率领并州铁骑,南下逐鹿中原,北征匈奴鲜卑,西攘西域诸国,东灭日韩岛国,成就中华霸业。
  • 三国武林群侠传

    三国武林群侠传

    二十年前天心集团挖出了一台神秘的上古机器,这台拥有史前文明的机器可以让玩家自由穿越虚拟时空。萧羽凡,天心集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策划总监;楚狂歌,天心集团天赋最高的程序工程师。一台揭开上古神仙失踪之谜的神秘机器,野心勃勃的楚狂歌妄图长生不老,一统天下。萧羽凡意外卷入神秘的三国世界,只是这个三国为什么有那么多武侠高手乱入?萧峰和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到底谁更厉害?金庸和古龙小说谁的武侠人物武功更高?吕布能否捍卫三国第一猛将的位置?是楚狂歌一统天下,而是萧羽凡力挽狂澜与即倒?更多精彩,尽在《煞血三国》
  • 蜀汉之征战天下

    蜀汉之征战天下

    黄衍十分费力的睁开双眼一道强光直射眼球,不由的伸出右手挡在眼前直到眼睛能适应为止才放下右手;却发现自己即不是躺在宾馆客房的床上、也不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而是躺在一张有罗娟轻纱笼罩的软床上;心中不由的嘀咕:这是那里呀!怎么我的身体也“萎缩”哪?
  • 楼观道源流考

    楼观道源流考

    本书内容包括:研究楼观道的史料依凭、楼观道的历史演变和道法承传、楼观道的宗派特征。
  • 三国之轩辕天下

    三国之轩辕天下

    轩辕懿穿越拜师水镜先生,结义赵云、甘宁,交友诸葛亮、郭嘉……乱世奇才,最后称霸天下。
热门推荐
  • 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中华典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隐形医鬼道士天然呆

    隐形医鬼道士天然呆

    她是流浪千年的医鬼,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道士,因为一次因缘巧合下她误撞他洗澡,第一次见面他收了她,而她收了他的心道士本鬼饿了,看千年女鬼如何将万年腹黑道士收入怀中…………
  • 绝色冷妃:逆天六公主

    绝色冷妃:逆天六公主

    飞花杀人,踏雪无痕,身怀异能的杀手无痕异世重生,却不想成为了一个被扫地出门的皇室六公主!本想安安分分沉潜地过着她自己的日子,却没想到那一波一波的贱人渣男却非要无事生非,一次次地来挑战她的底线!如此,她倒是不介意陪她们玩玩!只是,你们玩得起吗?
  • 路过的那些故事

    路过的那些故事

    作为一个别人生命中的过客,她的生命似乎只能不停地漂流,这些故事发生在她的旅途中,情节也有她的一半,但终究她不是主角
  • 身外身

    身外身

    这一生,我曾查遍残卷古籍,因为相信那些事发生过,因而被客观、高明、理智的真理者所鄙夷。我难以被教化,不接受现成的不能质疑的定论,因而我被冠以痴顽、迂腐、荒唐。而所有出口的话,便成下面这个,我历来坚信不疑的古老又绵长的故事。倘使因此得觅知音,幸甚幸甚!
  • 佛说旧城喻经

    佛说旧城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英灵著造者

    英灵著造者

    吾是英灵也是Master,博丽灵梦是吾之Master,作为第十职阶Author(作者)职阶的世界唯一英灵,吾座下有骑士王阿尔托莉雅(Saber)、关云长(Rider)、寒冰射手艾希(Archer)、喰种金木研(Berserker)、忍者宇智波鼬(Adviser)、日向宁次(Shield)、禁书目录茵蒂克丝(Caster)等等等等
  • 尼尔兰之殇

    尼尔兰之殇

    破碎的规则,带来前进的机会。窃取的灵魂,前往未知的境界。肉体只是载具,而灵魂才是永远。去吧,那个神秘的世界,是感谢,还是利用?
  • 蜗居续集

    蜗居续集

    《蜗居续集》是对《蜗居》原着结局的一个延伸。讲述的是宋思明车祸后并未死去,而是受了重伤被送进了医院治疗,后因贪污受贿罪而被判刑。海藻为了自己的真爱,一直等着宋思明的归来。不想宋出狱后依然选择了回归家庭,让海藻肝肠寸断……
  •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本书在作者实际课堂讲课的基础上,以散文式优美的语言,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多角度解读,和对作家创作秘密的深度发掘,多方位阐释文学的魅力。登堂入室,引领读者全方位进入文学的殿堂;启迪智慧,打开看文学看人生的多种视角。以专业的眼光、新颖的角度解读二十多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点评十多位经典作家的多彩人生,建立文学与多种学科领域的联系,拓展文学理解的空间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