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女人一旦掌权,在治国治军方面并不比男人逊色,甚至令男人汗颜。辽国的萧太后以巾帼之身撑起了一国江山,以飒爽英姿建立了卓绝武功,给一个积弱不振的王朝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她不惧失败,以坚强不屈的个性书写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人们听惯了杨家将、看惯了辽宋之争,杨家将血染疆场的忠心以及潘仁美的奸佞令后人欷歔不止,而人们更忽略了一位与杨家将对立的巾帼英雄——萧太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舞台上,出过几位卓越的女政治家、女统治者,辽国的萧太后就是其中一位,其影响和地位格外引人注意。
萧太后的坚韧名不虚传,表现在她的果断刚毅、毫不气馁的做事原则上,她执掌大辽政权的时代是与大宋对峙的时代,在丈夫病死、儿子年幼的艰难困境里,她苦心孤诣,维持着大辽江山社稷。在一个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里,一个女人不得已而掌握大统、支撑国运,况且四面敌国虎视眈眈,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萧太后在这种情况下登上了风起云涌的历史舞台。
萧太后原名萧燕燕,汉名叫萧绰。萧氏,本来是契丹贵族乙氏、拔里氏。自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仰慕西汉高祖刘邦及其布衣将相之局,遂将耶律氏称刘氏,而将乙氏、拔里氏比为萧何,遂为萧氏。萧氏是契丹的大姓,参与处理国事,而且耶律阿保机还把萧氏定为皇后家族,所以辽国自耶律阿保机以后的皇后,几乎无例外地姓萧,故萧氏号称“国舅丈”。
萧绰之父萧思温,乃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驸马都尉。萧燕燕的母亲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女。也就是说,萧燕燕的外祖父乃是被史家誉为“威德兼具,英略兼见”的辽国名君,显然,她是位家世显贵的千金。萧燕燕自幼聪明过人,是位喜爱读书、性格执拗的姑娘。有一次,萧思温颇有兴致地观察几个女儿扫地,有几个马马虎虎,仅洒扫一遍,就草草了事,只有萧燕燕认认真真,打扫得干干净净。他禁不住高兴地说:“看来燕燕一定会有出息。”因此,他对这位小女儿格外宠爱。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从何处而看,自然是从性格看出,由此可见,这时的萧燕燕已是一个个性突出的人。
萧燕燕长到十五六岁时,萧思温准备把这个宝贝女儿嫁给韩德让为妻。这韩德让也并非等闲之辈。韩氏在辽世代掌管军政。韩德让的曾祖、祖父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开国之勋。韩德让自幼喜读汉文典籍,文化修养深厚,文韬武略,均名冠一时,且此人志向远大,仪表不凡,年轻英俊。对于这门亲事,萧燕燕暗中高兴了一阵子,谁知,她与韩德让订婚不久,就发生了一场大的变故,把她推向了大辽皇后的位置。
原来,辽穆宗继位以来,荒淫无度,不理政事,而且残忍暴戾,好嗜杀,身边的人个个朝夕不保,于是在他行猎途中,被侍从杀害了,萧思温等人立即拥立世宗次子耶律贤为帝,这就是辽景宗。这一年,萧燕燕17岁。辽景宗登基后,为了报答萧思温的拥立之功,特别提出要选他那位袅袅婷婷、独具丰韵的女儿萧燕燕为贵妃。这样,萧燕燕没有成为韩德让的妻子,反倒入宫成了辽景宗的妃子。事隔不久,就被册封为皇后。
萧燕燕未曾设想过这样的生活,随之而来的皇后生涯的艰难,更是她始料不及的,是命运之舟把她载上了这一航程。想来,她的心情是复杂的。这一安排,竟将一个初出闺阁、纯情天真的少女推上了政治权力的核心,渐渐地,她的一举一动都和大辽国的国运休戚相关了。
也是历史给了萧燕燕施展才华、表露个性的机会。辽景宗即位时,大辽国已享国50余年。一度成为东西横行、威震万里的强大王朝,由于近年来皇族内部争权夺利的倾轧和各种矛盾的日趋激烈,已走上了败落。辽景宗一心想整振朝纲,无奈因病魔缠身,心有余而力不足。辽景宗遂不得不开始倚重于皇后萧燕燕协助他处理政务。萧燕燕看着常年卧病在床的皇上,目睹国家多年动荡、局势危难的现状,也容不得她细想权衡,就义无反顾地分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对她来说,舍此之外别无选择。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萧燕燕在困难面前勇担重任,不怕失败的个性,是她后来建立卓绝战功的主要因素。
后来,萧燕燕的父亲萧思温在伴驾出行时,被其政敌暗杀。事过数月,背后指使者国舅萧海只、萧海里及萧神靓才被查出。萧思温时因拥戴之功,又于北府枢密使兼北府宰相之上加拜尚书令,爵封魏王,深受看重,萧思温被杀,使萧燕燕更深切地感受到朝廷内部矛盾重重,问题复杂,她心头再一次警钟长鸣,她暗下决心,定要使日趋衰微的国家再度振兴。坚定的信念促使萧燕燕锐意进取。慢慢地,她那坚韧刚毅、临机不疑、处事果断、雷厉风行的个性越来越充分地显露出来。协助景宗处理国政数年间,她对内政外交进行了大力整顿,取得了显著效果,国家混乱衰败的局势开始扭转。萧燕燕也由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成长为一位颇具政治经验和才干的人物。逐渐地,她成为大辽国政治的核心。
坚韧的个性使萧燕燕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她励精图治,日夜操劳,对国家大政兢兢业业,对群臣善言良策,也从善如流,深受朝廷上下拥戴。群臣对这位皇后也抱以真诚与忠贞,对她的理政给予真诚的支持。数年之间朝廷面貌焕然一新。
乾亨四年九月,35岁的辽景宗病死。他在临终前颁布遗诏:“梁王隆绪继位,军国大事听命皇后。”这就直接把萧燕燕推向了辽国政治舞台。梁王隆绪在母亲的辅佐下,即皇帝位,是为辽圣宗。圣宗即位之初,宗室亲王各拥重兵,面对当国的孤儿寡母,难免心怀异念,史称“时主少国疑,宗室拥重兵,内外震恐”。面对严峻的形势,萧太后心存忧虑,思绪万千。为了稳定政局,振兴大辽国。她深知人事的重要,所以,十分注意广泛培植亲信。为此,萧太后充分施展出她高超的政治手腕,把契丹和汉族中的有识之士紧紧地网罗在自己周围。其中,以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契丹贵族和汉族人韩德让等为代表,形成了一个得力的集团。
韩德让,辽景宗时已官拜南院枢密使,职掌甚重,并且以“厚重有智略,明治体”,享誉当世。说起来,萧太后与他尚有一段未曾践约的姻缘,现在,她当然对韩德让另眼相看,同时很自然地想使韩德让效忠自己。对韩德让的态度尤能看出她的不同凡响。辽景宗刚死,她就对韩德让说:“吾尝许嫁于你,现在皇上殡天,愿与你相谐旧好,再续前缘,如今吾子年幼当国,愿你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这时的萧太后只是刚刚30出头的寡妇,依然魅力外溢,风韵绰约。听萧太后此言,韩德让顿时心头升起一股豪气,不由得倒向了萧太后,成为她肝胆相照的栋梁之才。有了韩德让的支持,萧太后心中更是踏实。她让韩德让统领禁军,负责京师宿卫,拱卫皇室。从此,韩德让在有生之年,一直深得萧太后的信任,而他也的确不负厚望,充当了萧太后政治上得力的同路人,此事自然反映出萧太后非同常人的政治头脑,同时也包含了她对美满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萧太后在称制之初,曾不无担忧地对韩德让和耶律斜轸讲:“如今妾身新寡,吾儿幼弱,宗室族拥兵自强,边防多事,亦未绥靖,究竟如何是好?”说罢还掉了几滴眼泪,二人见状,连忙表示:“陛下信任臣等,何虑之有呢?”萧太后见二人如此表态,便利用二人参决大政,又任耶律休哥全权负责南方边防,对付北宋,她又用心对景宗时的老臣加以安抚,归为己用,使中枢政局出现了一个同心同德的新气象。
虽然国内政坛暂时稳定,但形势并不乐观,用句时髦的话说,就是国际政治关系复杂,正值五代结束,宋朝刚刚建国不久,用政治风云变幻无常来形容,丝毫不过分,况且大宋开国皇帝太祖曾对丞相赵普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太祖之弟太宗一刻也没忘记太祖一统天下的遗志。而辽国也久窥中原国土的富饶与肥沃。这种政治环境的确险恶,但也给统治者们提供了展示他们才能、性格的机会。险恶的环境,既是对政治家的严峻考验,更考验着政治家的素质。
萧太后执政后第一次与宋交锋是在燕云一带,燕云十六州是辽宋的主要战场,从五代到宋这里就战火不断,一直是兵家用武之地,当时大宋太宗皇帝御驾亲征,率兵直扑幽州城下。协助处理国政的萧太后命耶律斜轸率兵救援,大败宋军于高粱河,宋太宗中箭,跌落马下,后乘驴车逃回。
辽景宗去世以后,宋太宗认为有机可乘,经过一番准备,于这年二月开始了大规模的北伐,宋军分兵北上,东路以大将曹彬为帅,西路以潘美、杨继业为帅,一齐发兵。边关战报传来,萧太后临危不乱,沉着应战。她冷静分析,看清了宋军的意图,便从容布置。她命驻扎南京(幽州)的耶律休哥抵挡东路曹彬,并派兵增援,命令耶律斜轸为山西路兵马都统,率兵抵挡西路潘、杨一部。然后自己身着戎装,披挂上阵,率儿子圣宗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萧太后纵观全局,指挥若定,毅然决定以主力对付宋东路大军。不久,她便率兵在涿州与曹彬相遇,两军对峙,她摆出进攻的姿态却不出兵,只在夜间派小部分骑兵骚扰曹彬的大营,这样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牵制着曹彬。萧太后此时已派耶律休哥深入曹彬背后,截断其粮道和军需供应,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曹彬被围,水源被断,人马皆渴,军心不稳。萧太后见宋军军心大乱,指挥辽军猛攻,在涿州西南大败曹彬,接着乘胜追击。在易州之东的沙河,惊魂未定的宋军见辽军追来,不顾一切地抢渡逃窜,踩踏溺死者大半,沙河为之不流。
打败东路军后,萧太后再全力对付西路军,耶律斜轸是位军事奇才,竟然连败潘、杨大军,使潘仁美屡吃败仗。潘仁美逃脱败军之罪,决定将罪名转嫁到杨继业头上,他命杨继业进攻朔州,并假惺惺地表示将在城南陈家谷口子以接应。杨继业明知此举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却也无奈,只得负气出击。谁知,正中萧太后的圈套。当杨继业与耶律斜轸相遇时,辽军刚一交战便佯装败走,杨继业不知萧太后早已令耶律斜轸设下了伏兵,便挥师急进。辽军伏兵四起,耶律斜轸又杀了回马枪,杨继业抵挡不住,只得率众后退。潘仁美先闻杨继业取胜,便欲出兵争功,继而又听到他败退的消息,便置之不顾,率兵先撤了。杨继业孤军奋战,自中午一直打到暮夜时分,退至陈家谷口,不见援兵,只得率部苦战。无奈,寡不敌众,突围不成。杨继业先命部下各寻生路,不必恋战。但部下全不为所动,誓与他同生共死。结果,杨继业所率将士全部壮烈殉难。杨继业坐骑中箭,翻落马下,被辽将萧挞览、耶律奚底等擒获。杨继业戎马一生,身经百战,自从北汉至大宋王朝,满门忠烈。他受命镇守边关,威震敌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人称“杨无敌”。当年雁门关大捷,枪挑大辽国驸马萧多罗,何等凛凛威风。可叹此一战,既遭计中伏,又缺少支援,一代名将成为阶下囚,杨继业心中充满凄苦悲凉,万念俱焚。绝食三日,壮烈殉国。
杨继业的死,对于宋王朝的刺激尤其深刻,萧太后的风采英姿令宋朝上下刮目相看。幽云大战,萧太后大显神威,全线告捷,使宋王朝从此放弃了收复幽云的打算,也从此一改对辽国的战略进攻。自此之后,幽云之地的烽火暂告平息。萧太后为了大辽国的利益,却从不停止对北宋的进攻。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兵马南下,大多都是萧太后亲自披坚执锐,亲临前线,由于她的这种一贯作风,使萧太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以武功卓绝著称的后妃。
这在今天看来,似乎是有些穷兵黩武,肆意发动战争,如果从那个时代去看也很正常,想一想,封建王朝哪一个不是以武力取得天下?忽必烈的铁蹄最终扫平南北、建立元朝,晚清满族人入关成了封建末代皇室,何尝不是以武力一统天下?如果萧太后能一统天下,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也不一定是坏事,最能体现萧太后坚韧好胜,积极进取性格的是辽圣宗统和十八年(1004)她再次挥师南下。
这年九月,萧太后以大将萧挞凛、萧观音奴为先锋,率大军20万,倾全国兵力南征。此番南下,已年过半百的萧太后仍然身着戎装,亲御戎车、指挥三军,她依旧显得威风凛凛、豪气冲天!大辽兵马在萧太后的率领下,声势浩大、一路南下,她绕过宋军坚守的保定等地,避重就轻,直抵黄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对岸就是北宋的都城——开封汴梁。战报传到宋廷,朝野上下一片惊慌,有的主战,有的主和,有的主张弃汴京迁都,朝中宰相寇准建议皇帝亲临前线。
鉴于宋太宗之前有高梁河惨败的教训,宋真宗一直都有畏辽如虎的心理,现在突然听到宰相寇准提出要御驾亲征,立即面带难色,站起来就要回内宫。寇准连忙上前拦住,力劝宋真宗不要动摇。宋真宗性格软弱,勉强同意第二天朝议亲征一事。
第二天,朝堂上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不少大臣不但不主张真宗亲征,甚至还力劝真宗做迁都之议。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佥枢密院事陈尧叟是四川人,主张迁都成都。这两人的职务都是副宰相级别,堂堂中枢重臣,竟公然主张不战而逃,由此可见宋朝朝野上下对辽国的畏惧心理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寇准大怒,当着王钦若、陈尧叟的面说:“谁为陛下出此策者,罪可杀也。”声色俱厉地要求将主张迁都的人斩首,逃跑派的气焰才一时被遏制。
此时,寇准再一次提出要宋真宗领兵亲征,说:“只要皇帝亲征,人心振奋,文武大臣协作团结一致,辽军自可退去。辽军来攻,我们可出奇计骚扰,打乱其进攻计划;也可以坚守不出,使辽军疲惫不堪,再乘机打击。这样就可稳操胜券。如果退至江南或是四川,则人心动摇,辽军乘势深入,大宋江山还能保得住吗?”寇准的意见得到了宰相毕士安和武将高琼等人的支持。宋真宗内心实在很不情愿,但此时形势逼人,朝堂上主张亲征的一派占了上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宋真宗同意亲征。真宗皇帝在寇准陪伴下御驾亲征,两军阵前,当真宗的战车出现在前线时,士兵高呼“万岁”之声传出数十里。
这样一来,无形之中使萧太后面临更严峻的形势,宋朝军民顽强的抵抗使她不得不冷静地分析前线战事的态势。事又凑巧,一个偶然机会,她的先锋官萧挞凛在察看地形时被宋军伏弩射死。军未交战,先失大将,辽军士气受到影响,加之大军深入,背后宋朝州城坚守,仍有后顾之忧,萧太后对这种处境有很清醒的认识,她决定以战求和。主意一定,她便派人到宋营,答应北宋先前屡屡求和的要求。宋真宗本来就对亲征三心二意,终日提心吊胆,对战争缺乏信心,他见萧太后同意议和,便急忙派曹利用前去磋商。萧太后见宋使前来,故意吊宋廷的胃口,便提出要宋朝退出后周柴荣时收复的关南之地,曹利用当即回绝,并回去复命。这期间,宋辽之间的摩擦不断,互有胜负,但因宋真宗缺乏斗志,辽军一方萧太后担心旷日持久天气转冷,事发突变,于是又有了第二次谈判。这次,宋真宗告诉曹利用:“只要不割地,就是多100万金帛也无所谓,萧太后答应退兵就行!”
萧太后见曹利用二番前来,又对他提出关南之地。曹利用说:“这些都是前朝旧账,我朝不知。若是每年得些金帛周济军需,还可商议,太后所说割地之请,我万不敢向皇上奏闻!”辽政事舍人高正始抢上一步厉声对曹利用喝道:“我太后陛下此次统兵南下,就是要收复故地,若只得金帛而归,实愧对我大辽国民!”曹利用不慌不忙地反唇相讥:“听起来你似乎是为大辽国民着想。若依你所言,这关南之地一日不得,干戈便一日不止。哼哼,如此连兵结衅,竟是利在何处?”曹利用此番话语,也正是向萧太后陈说利害,萧太后又岂能不知!她见此情形,便同意按曹利用所说,答应议和。双方经过激烈的交涉和讨价还价,终于达成协议——“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规定:
第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尊萧太后为叔母。
第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藏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池。
第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10万两,绢20万匹。
第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双方握手言和,对于萧太后来说,从法律上获得了合法占据幽云地区的保障,这一点对于契丹的发展(尤其是汉化,封建化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总之,澶渊之盟使契丹与宋朝关系进入新的阶段。萧太后的功业也达到新的高峰。这一年,儿子圣宗皇帝为她上了尊号,曰“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因此历史上对她有承天太后一称。
澶渊之盟,各自罢兵。从此,宋辽双方进入了百余年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萧太后在第二年,还下令在双方边境开设榷场进行贸易,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这对宋辽双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乃至民族融合都有积极意义。正是这样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才使萧太后真正开创了一代“中兴”大业。
千百年来,宋与辽的战争,人们都是倾向于宋,认为宋才是合法的统治,历史小说《杨家将》中对此观点极尽渲染,的确,人们在评论历史时都会有一种历史观点倾向,这是不可否认的。当然,我们不排除杨家将在人们心目中的英勇形象,他们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感召。但后来忽必烈的蒙古大军和满清王朝都是以少数民族统治者的身份统治着中原,而且他们都是从北方打到南方的。
在国内,萧太后得以着手大刀阔斧地对契丹旧俗和落后制度进行调整和变革。辽自世宗、穆宗以来,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日渐严重,例如旧律规定:契丹人殴死汉人者,仅赔偿牛马;反之,汉人就要被处死,并把汉人的亲属没为奴婢。所以汉族人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民族对立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萧太后规定:从今以后契丹人与汉人相殴斗而死者,律以汉法处理。当时她主持更改的法令规定有数十条。减轻了刑法,纠正了“赏罚无章”的局面,很得人心。为了切实使百姓冤有所申,屈有所报,她不仅规定百姓可以直接到御史台诉冤告状,还派官吏巡视各地处决积年难结的滞案,而且,她自己还多次亲自处理一些疑难和重大案件。这不仅缓和了民族对立,也缓和了阶级对立。
总之,萧太后的出现,为辽宋那段历史增添了崭新的一页,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这段历史,并不是无聊地要为某人歌功颂德,而是以此来告诉人们,不要小瞧封建社会的女人。有时候,封建社会的女人也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第七篇 政治弃儿与文化巨人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很多文化巨人同时也是正直的官吏。可是文化巨人“兼济天下”的宏图大志常常在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究其深层的原因:文人的秉性与政治的规则难以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