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有些家长在孩子培养上的误区
(1)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不统一
我们经常听到有些家长抱怨说:“我为了让孩子学习好,什么都不让他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这孩子学习还是上不去。”有的家长还说:“孩子很小时,给他进行培养和训练,培养孩子的智力,孩子的确很聪明,学习也很好。但是,老师反映说,这孩子与同学关系一直不好,不合群、自私、傲慢,不关心同学,也不关心集体……”这些就是家长只看重智力因素的培养,致使孩子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平衡,品学不统一,显示了孩子人格发展的欠缺。
(2)不培养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管教不可谓不严,有的家长说,我经常把孩子控制很严,在我面前他都乖乖地学习,而不敢去玩,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发现孩子背着家长的时候则不去学习,这样使家长感到非常累,一刻不停地盯着孩子。这种专制型管教,要求孩子服从家长,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等,都显现出家长对孩子心理发展的一种外部控制力。这样不发挥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的结果是:孩子当面一套,背后另一套。人格的控制系统包括两部分,一是外控系统,包括家长、老师、同学等人对孩子的人格评价与控制作用;二是内控系统,是指孩子自身的调控能力,这一自我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再好的外控也不如自我控制,从人格的发展来看,是逐渐由外控系统为主转向以内控系统为主的过程。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将社会与家庭行为规范及道德要求告诉孩子,训练孩子按要求去做,并使这些规范和要求内化到孩子的心理结构中去,成为一个稳定的心理品质,一经内化的这些品质,反过来就会控制孩子的言行。如家长告诉孩子打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打人会伤害他人,也会损害自己的形象,不利于与同学的友谊。经过几次教育后,当家长不在,孩子又想打骂人时,他会产生一种内疚感,认为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以后经过家长的多次强化、表扬,孩子能自觉地做到不打人了,这时孩子就将不打人这一行为逐渐内化为一种道德品质,这一品质就开始对孩子的言行起积极调控作用了,孩子将渐渐地成为一个有礼貌的人。这就是开始由父母、老师、同学的控制逐渐转化成孩子的自我控制。
家长不要一味地只强调自己对孩子的责任与控制作用,而应重点放在培养孩子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力上,从小就让孩子建立起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意识,不要把自己的错误行为归于外部因素,要让孩子自己承担行为的后果,对不好的言行产生不安、惭愧的体验,从而达到对行为的自我控制。
有的家长,对于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没有惩戒,孩子表现好与有不良行为一样对待,这就加重了孩子不良行为,使不良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有良好行为时,就给予鼓励、赞扬;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就给予惩戒。惩戒的方式不仅仅是体罚,体罚是最差的惩罚方式,较好的方式是短期内不予理睬,取消以往答应孩子要礼物、外出游玩的计划等,直到孩子认错,并出现良好的行为后再实施。
2.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个人的心理结构是否正常,往往看人的心理结构是否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一个健全人的心理结构往往有三大元素:即认知元素、情感元素、意志元素。每个元素都有其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就好像金字塔一样,最基础的元素最大,越往上越小。
认知元素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是:由感知、注意到语言、想象,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
情感元素的发展顺序,是从基本情绪(如喜、怒,哀、乐等)到一般情感(如依恋、友谊、羞耻、自尊等),最后出现高级的社会情感(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
意志元素的发展由最初的对生理行为的控制(如儿童对吃喝、大小便的控制)到一般的意志行为(如行为的稳定性、持久性、果断性、目的性、自控力等),最后到高尚的社会行为的表现(如助人为乐等行为)。
随着人的心理发展,这3种元素应该是同步发展的。但是,由于家庭等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这3种元素并未表现出均衡性与协调一致性,孩子出现了一些偏斜型心理结构,引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不协调性是指孩子的认知、情感、意志三元素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协调的心理结构,表现出有些元素发展水平高,而另一些元素则发展水平很低。由于各元素的不同步发展,致使孩子产生较大的心理冲突。如有的孩子非常聪明,学习能力很强,智商也较高,在学校学习毫不吃力,观察敏锐、想象丰富、记忆超常、善于解决问题;但是,待人却很冷漠,没有同情心,不懂得助人为乐,人际关系差,如看到同学的手破了,不但不同情,而且拍手大笑,还经常和同学打架。还有的孩子比较懒散,怕困难,不守纪律,因此经常不完成作业、迟到、早退,成为特殊学生。
这类孩子的特点是认知能力发展较好,但情感和意志品质发展很差。由于情感水平低导致了他们缺乏同情心,待人冷酷无情,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由于意志水平低,导致了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差,不守纪律,懒散,怕困难,做事没韧性,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就不去做,遇到困难就退缩。这种孩子教育上的失误在于家长只注重认知发展,缺乏情感培养和意志训练。
例1:
12岁女孩,不在父母的身边长大,而是由爷爷奶奶养大,从小没享受到父爱、母爱,而爷爷和奶奶则对孩子过分怜爱,给孩子以超乎寻常的关心。这样的孩子非常自卑,胆小畏缩,与同学的关系不好,还经常哭鼻子。
评价:这是情感不协调的孩子,这类孩子的情感发展远远超过了认知与意志的发展。所以,他们情感丰富,有时会多愁善感,情感体验也比较深刻,能感受到同龄孩子所不能体验到的情感层次,他们的情感体验不仅敏感、深刻而且持久。因此,他们一旦形成了一种消极的心境后,很难扭转或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当这种孩子消极情绪极端发展时,会显得极为脆弱。这种消极情绪也会连带出意志薄弱,胆小怯懦,优柔寡断,屈从别人。这种类型的孩子也是心理问题比较多的孩子。
例2:
13岁男孩,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鲁莽、毛躁,平时很好动,闲不住,由于不爱动脑筋,不考虑行为后果,所以经常表现出盲目、草率的举动;并且脾气暴躁,不善于体察别人的感情,做事不考虑别人能否接受,有时一意孤行。在同学中没有人缘,同学都很烦他,不愿与他在一起。
评价:这种孩子除了自身气质特点外,还由于家庭缺乏文化教育或长期生活在简单的社会环境中,缺乏思维锻炼,缺乏情感培养。这类孩子其意志发展速度快于认知和情感发展。但由于认知水平不高,所以其意志行为多表现出盲目性,他们做事不怕困难,不惜力气,但却常做些无用功。他们做事很果断,从不犹豫不决,但由于缺乏细致判断而显得鲁莽。这种孩子情感体验很浮浅,喜怒哀乐易形于色,情绪暴发快,但短暂,刚才还暴跳如雷,过一会儿又烟消云散,情绪稳定性差,情绪易被唤起,也易消失。
例3:
14岁女孩,非常讨人喜欢,聪明、活泼、明事理、通人情,与同学的人际关系也比较好。在学校里,不仅学习好,其他方面也都表现不错,但是孩子往往缺乏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做事缺少泼辣劲儿,唯唯诺诺,瞻前顾后,害怕困难。平时的情绪较为低落。
评价:该孩子属于认知与情感不协调的类型,孩子的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水平高于意志的发展水平。这类孩子由于认知水平比较高,情感体验又比较丰富,却又缺乏坚强的毅力,因此常常会产生内疚、自责、抑郁,常表现出一种多愁善感的气质。这样的孩子多生活在比较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缺乏意志锻炼,特别是缺乏在艰苦环境下锻炼的机会。
例4:
12岁男孩,学习非常刻苦,早熟,尤其是孩子的心理显得比同龄同学早熟。在学习上不怕困难,有股子拼劲儿,越是难题越能激发他的征服欲望。他想做的事,就一定会付之于行动,有股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儿。平时大家感到这样的孩子是不好惹的人,有些自私,做事只顾自己,不管别人。谁要是“挡了他的道儿”,让他不能如愿以偿,他就会记在心里去报复。
评价:这种孩子也是属于认知与意志不协调的类型,这种孩子认知水平和意志品质的发展超过了其情感发展。他们的智力水平较高,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喜欢竞争,特别是在能显示出个人魄力与胆量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得尤为出色。他们喜欢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水平,说到做到,勇往直前,体现了认知水平与意志品质的较好结合。但是,他们由于缺乏情感,常会表现出冷酷、自私。尤其是发现有人阻碍了他们达到某一目标时,他们会表现出专横、残暴、唯我独尊、报复等消极人格特征。这样的孩子往往是缺乏情感培养,强调智育第一、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家庭教育思想所造成的。
例5:
16岁男孩,现在上初中三年级,为人憨厚、直率、诚恳、乐于助人,热心为集体做事,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爱打抱不平,同学受了欺负和委屈都愿告诉他,他也总爱帮同学去“伸张正义”。然而,由于不善于分析、思考,常好心办坏事。
评价:这类孩子属于意志与情感的不协调,孩子的情感与意志品质的发展明显优于认知水平的发展。这种孩子热情豪放,为人坦诚的人格特征很招人喜欢。但是,由于他们智能水平不太高,所以易被人利用。对他们轻信、盲动的特点应加以指导。家长应培养他们多思考、多分析,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本质,多给孩子提供思维锻炼的机会。
3.家长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们要知道,好的成绩未必能造就出优秀的孩子。就长远来看,具有独立性格、幽默特质及艺术或其他特殊天分的孩子,有时反而可以过着美满的人生。这就是人格取胜。我国向来提倡“为学先为人”。也就是说,要想成为学问家,先要学做人。家长在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万万不可忽视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孩子年幼无知,缺乏明辨是非、区分真伪的判断力和识别力,容易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干扰和引诱,从而形成某些不端品行,诸如小偷小摸、故意撒谎、自私自利等。如果家长对此忽视甚或纵容,久而久之,小错终会酿成大祸。所以,身为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设立一条行为警戒线,告诉他们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教育他们要诚实正直,谦虚礼貌;培养他们的仁爱之心,爱亲人、爱朋友、爱生活、爱社会。这样的孩子将来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如教育孩子要守约,孩子如果无故拖延,耽误了约定的时间,就应及时给他们指出来。但是有的时候,我们的家长也有不守时的时候,所以家长要勇于向孩子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样孩子才会感到家长一直是遵守时间的人。家长不仅是一个守时的人,而且还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孩子也不会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家长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时刻教育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言语负责,要尊重别人,要懂得约束自己的欲望,尤其是为了维护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能牺牲自己的利益。
4.人格教育几项原则
(1)早期教育原则:早期的情感培养和意志训练,将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早期是最重要的。家长如果丧失了这段可贵的早期教育时期,将会给孩子的人格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凡人生所需要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6岁以前可以培养成功。换句话说,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就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有了不易移,态度定了不易变。这些孩子到学校里来,老师需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形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
要知道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的同时,家长也应兼顾孩子情感与意志的培养。孩子早期依恋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早期依恋是家长与孩子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感情关系,它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基础。如果孩子不是由家长所养大,也就是没有感受到父母爱的孩子,也常常是心理结构有欠缺的人,他们长大后不知如何爱别人,不能与同学建立很好的人际关系,不信任别人,也不自信,怕做游戏,怕冒险,怕探索,经常出现各种情感危机,情绪抑郁、焦虑。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埃利克森指出,早期这种依恋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这一情感关键期,儿童的依恋就难以重新建立,而早期不能建立依恋关系将给孩子一生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其依恋缺失所产生的负效应会持续整个一生,要改变是很困难的,而且这些孩子长大后,也不能成为一个好父亲或好母亲。
(2)协同教育的原则: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进行。有的家长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一旦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不再管了,所以一直对孩子不了解,以为孩子不错。甚至有的家长在孩子工作后,对孩子在单位工作的情况也不了解,直到有人反映孩子的工作能力和为人处世都不行时才感到非常吃惊。有的孩子谦让、友好,但是在学校里却经常吃亏,缺少竞争力。有的孩子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在下雨时,把雨伞遮在同学头上,自己却淋在雨中,而在家中却不关心家长,这些不协调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教育没有协调好。
(3)正面教育原则:家长要给孩子提供美好的、理想化的教育,虽然家长提供的有些理想化模式在现今社会上还未充分体现,但应告诉孩子,现在的社会还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它正在朝着理想化方向前进,这种理想化的世界需要你们去创造。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未来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些家长只是告诉孩子一些理想化的模式,但是却不告诉孩子这种理想化的模式目前还没有实现。因此,一些孩子易幻想,对现实社会进行理想化的想象,一接触社会就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并出现了心理障碍。
(4)免疫性教育原则:在告诉孩子什么是美好的同时,还应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不美好的。因为现阶段的社会还存在着许多弊病,善与恶并存。只抓正面教育,给孩子提供理想化模式,一旦孩子进入社会后,发现社会与理想化模式相差甚远,就会出现心理冲突,对社会适应不良。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社会、学校、家庭中的许多不良现象,提高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孩子对各种不良影响的免疫力,使孩子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适应这个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的社会。
(5)自我教育与终生教育的原则:人格教育是一种长期的教育,也是自我教育。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上学前孩子的教育家长管,上学后孩子的教育老师管。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家长应始终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家长虽然不能在孩子身边一辈子,但是家长应为孩子建立起一种良好的行为规范及人生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一生。
专家提示:
人格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其良好的自控能力,这种自控性是具有终生性的。所以,要培养孩子自尊、自爱、自重、自强不息、自我完善的人格特征,并且达到人格教育由外向内的转化,否则就会使孩子只停留在外控教育水平上,一旦没有家长的制约时,孩子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出现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现象。这种孩子也常常是家长总不放心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家长还是牵肠挂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