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重视对孩子智力的培养是不够的
现在,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事业有成,能成为栋梁之才。因此,他们倾其所有,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对孩子的教育进行投资,对孩子的学习严格要求,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有些家长却走上了极端,他们过分地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排名,以至于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甚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危害。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分苛求,有些孩子离家出走;由于家长片面地看重孩子成绩单上的分数,虽然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好,但高分低能;由于家长忽视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有些孩子厌学逃课;有的孩子虽然在学业上有所成,但是除了学习不能干其他事情,甚至不能处理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和简单关系。
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什么要求也没有,那些被视为“神童”的孩子,固然在某些智能上有超出常人之处,但在很多方面有不足,如没有爱心,没有责任感,没有自控能力,以自我为中心,好享受,遇到困难就退缩。
有的家长为孩子设计人生,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实际上,这样不仅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利,而且扼杀了他们应付世事的能力,失去自己成长的能力。人不是产品,不能按照某种既定方案进行设计和生产,他必须根据自己的特性逐渐成长。因此,作为家长,只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宜其生长的环境就可以了。
家长的过分溺爱,抹杀了孩子的独立性;过高期望,挫伤了孩子前进的信心;一味要孩子强身健体,却忽视了他们意志力的磨炼;千方百计为孩子补充营养,却忘了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
美国著名教育家、素质教育倡导者詹姆斯·多姆生说过:“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真理、诚实正直的学生同仅仅是学业突出的百分学生相比,前者更有利于社会。”因此,身为家长应该明白,社会需要更多快乐而健康、能够从事各项工作的普通人,而不是病态的天才。所以说,一个孩子健全的人格比智力超群更重要。
2.良好的人格决定人的心理健康
人们想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就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适合社会发展的健全人格。
从心理学讲,人格包括个性,但又不完全等同个性,人格比个性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它不仅包括了个性的全部内容,而且还包括了人们的思想、态度、精神、价值观、人生哲学、情操、作风,以及体格、仪表、神态等。人格是对人的各项心理特征总和、本质的描述。
人们心理活动的质与量,最终都取决于人的人格如何,因而每个人都应努力朝着健全成熟的人格发展。
孩子正处于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又是接受能力强,富于模仿性,具有可塑性的阶段,是最容易形成各种行为习惯的时期。在这关键时期,自觉确立健康的人格,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一个具有良好人格的人,要保持开朗的心境,热爱生活。要认识到大千世界中真、善、美是主流,而不要只看到社会上一些风气不正、腐败现象,也不要因学校、家庭生活中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产生悲观情绪。要追求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学会辩证地对待一切事物,排除精神烦恼。经常乐观、自信,保持情绪稳定。要能正确对待自己,要有一定的自控能力,面对现实,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能做长远打算,不迷恋眼前既得利益。要能友善待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要能做到勇于探索,头脑灵活,跟上时代发展。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在困难面前不退缩。
3.成功需要具备的素质
现在,许多家长认为智力发展好了,孩子学习成绩就好,将来就能成材。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智力发展仅仅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部分,人格因素才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部分。大多成功人士的成功要素,并不仅仅是靠智商取胜,而是靠人格来取胜。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发现许多智力超常的人,却并没有成功,究其原因就是人格不健全所引起的。
有学者把未来人才需要的素质归纳如下:
(1)进取、创新精神。
(2)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跟上时代发展的能力。
(3)更高的思想品德和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对自己、对家人负责的高度责任感。
(4)扎实宽厚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
(5)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合理知识结构。
(6)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能力结构。
(7)某些个人特长。
(8)国际交流的语言和能力。
(9)坚强的意志品质,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能力。
(10)人际关系好,具有爱的能力,在工作中既能竞争,又能合作。
未来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包括高尚的道德品质、超常的认知能力、卓越的组织才干、健康的个性风格、良好的人际协调力等。
4.一个心理学实验——学会等待
国外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心理实验:让一群孩子分别走进一个空荡荡的大厅,在大厅最显著的位置为每个孩子放了一块糖,并对每个孩子说:“如果你能坚持到老师出来的时候,没有把这块糖吃掉,将对你有一个奖励,再给你一块糖,也就是说,你将得到两块糖。如果你等不到,那么你只能得一块糖。”结果发现有的孩子,因为大人不在,他又受不了糖的诱惑,把糖吃掉了。但还有一些孩子,知道了刚才提出的要求,认为只要自己坚持一会儿,就能得到两块糖,一直等到老师来,这样他就得到了第二块糖。心理学家把能坚持下来和不能坚持下来的孩子分成两组,并对他们进行了长期追踪,结果发现得到两块糖的孩子,比得到一块糖的孩子成功的要多,所以得出结论,得到两块糖的孩子有较高的自控能力,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不看重眼前的利益,能够等待,而获得长远的利益,识大局,顾大体。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是在年复一年的等待中获得的,努力——失败——再努力——再失败,直到成功。而那些急于通过一、两次努力就成功的人,往往在成功到来之前就放弃了,所以看不到成功的那一天。
专家提示:
现在家长总是过多地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优越,是不是很聪明,可是却忽视了孩子把握人生、把握环境、控制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把决定一个人婚姻、工作、人际关系、事业、人生、命运的那一部分忽略了,这岂不是很可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