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0200000013

第13章 关爱的误区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关爱孩子过多,出现了很多不恰当的关爱方式。

1.过度关爱

现在许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把自己的爱全部投入到孩子的身上,有着更多的牵挂和对孩子割舍不下的爱。孩子小时,小心呵护,担心孩子生病、营养不良,忙着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又割舍不下孩子,怕孩子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孩子上学了,又牵挂着孩子的学习,殚精竭虑地设计孩子将来的前途,带着孩子东奔西跑于各类辅导班、特长班之间,几乎占据了孩子和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小学毕业了,担心孩子能否考入重点中学,东打听,西打听,收集各种信息;上了中学,担心孩子能否考上大学,节衣缩食给孩子请家教、买补品,绞尽脑汁帮孩子填报志愿;上大学时,又舍不得孩子离家,怕孩子一个人在外地照顾不好自己,左一个右一个电话的叮咛、嘱咐,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孩子大学毕业了,该放心了吧,可又得费尽心机帮孩子找工作;等到孩子踏入社会,孩子的成家立业又成了家长放不下的心病。唉!家长为了孩子真是有操不完的心,对孩子总是割舍不下,恨不得替孩子包办一切,把自己的一颗心掏给孩子,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

(1)过度关爱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这种爱得过分付出究竟好还是不好,会给孩子的成长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实际上这样的爱,往往会给孩子造成以下不良的心理状态:

①影响孩子社会化发展。家长对孩子过分的爱,随之而来的是家长对孩子过分的限制和保护,孩子在家长的过分保护下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离开了家长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孩子往往呈现胆小、懦弱的个性,并出现行为的退缩,如遇到困难就回家,不敢独立地决定自己的事情。此外,还可能有任性、娇气、爱发脾气、不爱惜东西、挑吃挑穿、不尊重长辈、没有礼貌、唯我独尊、神经质等不良的人格品质,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心理重的毛病。另外,家长对孩子过分的爱会导致过分的保护行为,往往会把孩子限定在自己能够摸得到、看得见的环境中,使孩子失去了应有的社会生活圈,从而使孩子的行为、心理只能适应某一环境。还有,缺乏必要的社会环境和同龄伙伴,便等于减缓了或剥夺了孩子正常的社会化发展,长此以往,当孩子面对真正的生活环境时,就会感到不知所措,出现社会适应不良等。

②使孩子丧失自信和勇气。过分的爱,会使孩子失去实践的机会,失去尝试的机会,失去获得成就感的机会。一方面会使孩子失去可能的发展空间,不知自己将来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另一方面,过分的爱又会给孩子这样一个信息,即自己是没有能力的,这样就丧失了自信,形成了自卑感。

③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有时很反感家长对自己的过度保护,有时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家长越对他们不放心,越对他们表示关爱,他们就越气恼。还有的家长常常将自己对孩子的责任延伸得太长太宽,如在关心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将孩子管得死死的,使得孩子不得不依赖他们,这让孩子很气恼。

④造成孩子幼稚。被父母过度保护、帮助的孩子,心理成熟度非常低,看起来其身体长得很高大,但心理年龄很小,很幼稚,几乎比同龄人小很多。由于没有社会经验,未受到过挫折,因而对现实抱有特别多的幻想,容易受打击,而缺乏处理问题及矛盾的能力。

(2)家长的正确做法:在如何教育和培养孩子的问题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解放他们的头脑,让他们自己想;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自己干;解放他们的眼睛,让他们看;解放他们的嘴,让他们说;解放他们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让他们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在孩子的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们去做。其实,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要比家长们想象的多得多。他可能需要家长的帮助、监督、鼓励和训练,但并不需要家长过多的限制,甚至代替他们去做。

②做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家长,为孩子树立榜样。我们家长把满腔热情、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整天为孩子操碎了心,甚至对孩子生活的细节上给予照顾,如小到今天孩子的作业本拿全了没有,今天应该穿什么衣服,大到决定孩子未来走什么样的路。这样,一方面孩子养成了不细心的毛病,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事有家长给自己想着,所以孩子养成了考虑问题不周全的毛病;另一方面孩子认为家长只知做这些琐碎小事,没有奋发向上的进取心,没有做大事的雄心,这就容易让孩子瞧不起,因而不愿接受家长的教导。

③该放手时就放手。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家长为什么就不能放开手,让自己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在挫折失败中,学会“渔”呢,要知道鱼源总有断绝的那一天。所以,家长应少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行动,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做决定。甚至不要害怕孩子受挫折,要知道每受到一次挫折,孩子的能力就能获得一次成长,经过反复的挫折、失败,孩子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百炼成钢。

④家长要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有两类家长,一类是以孩子为自己生活的重心,整天围着孩子转;另一类是有自己的事业追求,不过分注意孩子,给予孩子适当自由。第一类家长,我们称其为能干的家长,因为他们太能干了,以至于孩子无能,甚至不能处理生活中的琐事。第二类家长,我们称其为“不能干的家长”,他们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中,对孩子照顾少,他们不仅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还在学习及工作上给孩子做了个好榜样。两者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后者爱孩子,则放手给予他们自由成长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孩子不仅独立性强,而且会自己对自己负责任,将来可以成为有用的人。

2.孩子是自己的一切

(1)许多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一生已经没有什么前途了,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身上,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生活的全部,希望孩子能够成功,能够有出息。为此,家长把孩子的学习作为自己和家庭的头等大事。不仅仅在家中一切为了孩子,一切服从孩子,业余时间带孩子学钢琴,带孩子上课,陪孩子做作业,就是在上班工作时的心思也大多还在孩子身上。在他们的心目中,好像孩子培养好了,就是自己的工作好了;孩子进步了,就是自己进步了;孩子将来有出息,也就是自己有出息了,自己这辈子没白活。

(2)家长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

①否定心理。有些家长对自己目前的工作、生活状况很不满意,没有成就感,从而否定自己,失去自信心,感到没有希望了,于是就得过且过,以一种消极、冷漠、懈怠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而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不要再像自己现在一样没出息。

②补偿心理。一些家长在青年时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自己没有上过大学,当发现这样的梦想在自己身上无法实现时,就会极力地让孩子去完成。

③心理压力。要想把孩子从嗷嗷待哺,顺利地养育到独立成人,已实属不易。如果再期望他发展得十分满意、理想,这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中,更为不易。每一位家长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对唯一的孩子,使家长们更加注重孩子的成败。

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到,有的人把全部的精力放到孩子的身上,孩子并没有获得好处,相反由于家长的过分照顾,孩子不能经受挫折,不能吃苦,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就放弃了学习。这样的孩子由于受到家长的过分照顾,他们的情商并不高,在将来也就不会成大器。如此一来,家长不但没有了自己的事业,而且把孩子的前程也给断送了。其实,照顾孩子、关心孩子与家长自己的学习、发展并不是必然的两难选择,为什么要放弃属于自己的事业呢?且不说如此孩子是否一定会有出息,即使孩子将来超过了现在的自己,但孩子的将来也代替不了自己的现在。

许多家长正是成熟的年纪,也正是工作中出成绩、为社会做贡献的时候,完全可以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如果自暴自弃,一心只扑在孩子身上,这对社会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无形的损耗。而且,家长的这种做法有时候“牺牲”的不仅仅是自己,有时也“牺牲”了孩子。这是由于一方面家长对自我的不满意、失望,导致了渴望子女成名成家的补偿心理,容易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望,从而可能违反儿童的成长规律,给孩子过多的心理压力,使其不能正常发展。他们对于孩子的分数斤斤计较,不能让孩子在考试中出现任何的失误,一旦出现则非常激动,并对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惩罚。这样就会使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身心问题,如逆反心理、负疚心理等。另一方面,由于家长身心缺乏动力而衍生出来的消极、冷漠、保守、懈怠等不良的心理和行为特质,会通过有意无意、长期反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在孩子身上得到令人惊讶的相似的复制。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言谈举止、人格风貌无一不体现着父母的风格。如果孩子将来到了成人的年龄,为人父母以后,也来个自我否定,同样是“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岂不是对父辈期望的极大讽刺。

(3)家长正确的做法

①给孩子树立勤奋好学的榜样。家长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家长积极的进取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进行自我充实,是以自身的榜样给孩子以心灵的造就。他们所得到的是社会对其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孩子成功的双重回报。

②“说”不如“做”。家长整天以孩子为中心,围着孩子转,要求孩子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不如自己做出样子。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希望把我的儿子做成一个什么样的儿子,我就得把我自己先做成那样的我。”作为家长,只有自身充满自信,才有资格理直气壮地教育孩子;只有自身怀有崇高的理想,才有可能使孩子也成为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只有自己以身作则,才能使家庭教育的实施具有说服力,更富于成效。

③为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家长不要给孩子制定过高的目标,孩子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自身的禀赋决定的。

专家提示:

未来的社会需要身心高度健全、能够承受各种压力和接受各种挑战的人;未来的社会需要具有独立行动和创造行为的人;未来的社会还需要对生活有深切体验的、善于处理各种关系的、人格高尚健全的人。所以说,孩子情商的培养比孩子智商的培养更为重要。智力超群,不如人格出众。

同类推荐
  • 把自由还给孩子:蒙台梭利教育法

    把自由还给孩子:蒙台梭利教育法

    本书介绍了蒙台梭利对孩子的教育法,内容包括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灵、成长的烦恼、科学的育儿方法、守护孩子的精神乐园、能力的培养等。
  • 天使启示录:育儿纪实

    天使启示录:育儿纪实

    本书介绍了作者的育儿心经,共分四部分:我心中的太阳、初升的太阳、阳光岁月、最初的炼狱。
  • 致儿家书

    致儿家书

    P.D.切斯特菲尔德编著的《致儿家书》教人如何珍惜光阴,积极上进,树立良好的美德;如何恰当地对待享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何交友,受人欢迎,避免不应该犯的错误;如何读书,如何讲话,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等等。它是一本关于人生艺术的书,有理有据而不空谈,体现了一位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 斯波克育儿经:世界育儿之父教你养育孩子

    斯波克育儿经:世界育儿之父教你养育孩子

    本书内容涉及了家庭育儿方方面面的问题,从宝宝这个新生命的到来,到家庭新生活的开始,再到宝宝有了内心的需要,精神健康、行为培养、学校教育等部分,针对育儿问题的最新研究,给关心宝宝成长的父母们,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计划和帮助。
热门推荐
  • 云雾年华

    云雾年华

    她顾琉夏一直以为这个一起长大的男人会与她到老,直至最后才发现他只不过是他人生中的过客,几年后她回来又遇到他,她该怎么面对在他的婚礼上为了仅剩的一点骨气,她花了100块买了一个男人这会是她最后的归宿?琉夏与这两个男人之间将会发生如何逆转..........
  • 尚书大论

    尚书大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有草称仙

    有草称仙

    平静的生活突然出现了变化,且看曹生如何面对新的世界。
  • 遇见你,是我最美的意外

    遇见你,是我最美的意外

    看见你的第一眼,就被你的眼睛吸引住了,你的温柔,你的语气,让我觉得像是梦境一样。如果这真的是梦,那么就请让我永远都不要醒过来。---by孟忆然
  • 颖颖结合,总裁来过招

    颖颖结合,总裁来过招

    杨颖(anglababy)天生的容貌,赵丽颖天生的演技。她们本来是不相上下的,却不料,因时空老人的失误,竟让赵丽颖成了杨颖,颖颖结合是否能霸占娱乐场?天下无敌呢?霸道总裁也是如此吗?来来!快来过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肥猫笔记

    肥猫笔记

    安逸,人如其名,过着自己所向往的安逸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由于一个小小的意外,拥有了变身成猫的能力。“一感到羞耻就变身?这就算了,我还能接受……”“有母猫对我放电?这也在理解范围内……”“可是这条狗又是怎么回事啊!为喵还是条公狗啊!”书群450346807,欢迎各位来玩~
  • 武战六合

    武战六合

    时间长河,唯有仙永恒,少年郎以武入道,誓必踏入仙途。或为亲人,或为意中人,又或者是为了天下。八荒六合,唯武独尊!
  • 时空界珠

    时空界珠

    主角刘飞在两个世界之间穿行冒险的故事,异世修行,都市除魔。不会有太多世事的沉重,我只想要一些让人期待的美好,娱人娱己。一元剑诀,主修人体肺金之气,养灵练气,淬剑成丸,炼丸入丹,终至人剑合一。身剑合一,才能心剑相通,收发如意,以至瞬息万里。讲究就是一往无前,有敌无我,有我无敌,以一剑破尽世间万法。这般锋利的剑,怎么会不得热血少年的欢心呢?剑的锋利,少年掩不住的锋芒,不正是相得益彰。“万道诸法皆是空,我以一剑觅长生,哈哈哈哈哈......”
  • 我做缝尸匠的那些年

    我做缝尸匠的那些年

    “你疯了,连女尸你也敢搞!”“阴哥,对不起,她好像缠上我了,救我,救……啊!”我叫冯阴,我的伙计污了女尸,从那天起,我的生活诡事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