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许多父母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值。
1.过高期望值的后果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如果孩子达不到家长制定的过高标准就非常不满,对孩子进行责备、训斥、惩罚。家长的这些期待、愿望和要求,往往偏离了孩子的实际。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尤其是以成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孩子,指望孩子像大人那样能够分出轻重缓急,能够明辨是非,对自己应负责的事有责任感,能够体贴家长、尊重家长。要知道孩子就是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而孩子是否能向家长所期待的那样,则还要看家长的教育和督促。孩子毕竟不同于成年人,他们富有感情,却缺乏理智;孩子富有欲望,而不能抑制。因此,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提出一切愿望和要求,他们认为许多事情都比学习重要。
在家长的高期望值下,家长对孩子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总是不断地提高要求的标准,孩子考了80分,则要求孩子考90分,孩子考了90分,则要求孩子考100分,而且一门不行,得门门100分,分数比以前的稍微下降了一点也不行,水涨船高,因此使得孩子非常压抑。
其实,孩子能力的发展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可能像家长那样对人对事做出精确的判断,而采取适当的措施,他们可能经常地做出许多在家长看来是非常糊涂的、根本不应该的、非常错误的事。如有的孩子做事不计后果,因为自己的好朋友受了委屈,而找其他同学打架。在家长看来那是不分是非,在干傻事、干糊涂事;但在孩子看来,他们干的并不是傻事,而是理所当然、应该做的事,是在帮助朋友,是一个忠诚的人所干的事情。对自己的事负责,体贴家长,尊重家长,这些美德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天生就会或一学就会的,甚至在其成长过程中还有几个特别的反抗期。孩子们需要的不仅是一个模仿学习的过程,还是一个经验感悟的过程,这都需要时间去经历。如果家长以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那么就会觉得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认为孩子的行为充满着缺点,家长就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当家长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时,就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切实际、不合理、不合孩子心理发展的教育措施,这些教育措施是以家长为本位,是从家长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这样的话,对孩子就提出了过高的标准,如果孩子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家长就可能会采取一些粗暴的做法:责骂、训斥,甚至体罚。在不切合实际的高标准下,采取一系列不合理的教育措施则进一步促使孩子的行为更加恶劣,出于反抗,孩子可能会采取更有违家长心愿的行为,如逃学、参加不良团伙等。有的可能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向其他孩子发泄不满。家长的训斥、责骂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孩子畏首畏尾、束手束脚,最终导致孩子成长的扭曲。
高标准地要求孩子,无疑是拔苗助长,不仅无助于孩子的成长,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培养孩子,多半不能称心如意。假如奏效,那也只能培养出小大人一样的孩子,扼杀了其童真、童趣,这样的孩子也是非常不幸福的,因为家长扼杀了他们在儿童期成长的乐趣,而早早地进入了成年人的行列。这种损失在以后的生活中是无法弥补的。
2.要求孩子的标准
(1)设身处地:家长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想一想。这样就可能会采取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教育措施,以一种更贴近孩子、更符合孩子心理、孩子更乐意于接受、更乐于改进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孩子。
(2)以孩子为本,以发展的标准来看待孩子:孩子是在不断成长的,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走一些弯路,这是自然的规律,如果哪个家长想避免这个阶段,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也是不可能的。
(3)平等地对待孩子:家长应与孩子彼此尊重。家长应与孩子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要居高临下,成为孩子行为至高无上的评判者,对孩子的行为、做法及思想品头论足,这样做的结果是把“教育”孩子就变成了“教训”孩子。家长要平等地对待孩子,成为孩子的朋友。凡是自己做不到的,不要指望着孩子立即做到;希望孩子做到的,也得与孩子一起去努力。要听取孩子的心声,鼓励孩子不断进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建议。
(4)多与孩子沟通:对孩子提出较高的标准,往往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所致。为此,家长应该放下自己的工作,多抽出一些时间,多一点耐心,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对问题的真实看法,了解孩子对家长要求的看法。这有助于家长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采取符合孩子个性的教育方式。
3.家长的高期望值对孩子的影响
(1)容易给孩子带来过高的压力: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标准下,家长容易机械、盲目地给孩子提出过高要求,粗暴、武断地教育孩子。而标准的制定也往往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结果,根本就不符合孩子的实际。这样给孩子带来过高压力,让孩子心力交瘁,并出现了情绪的低落,感到焦虑、压抑、顾虑重重。
(2)容易产生虚荣心: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标准下,每个家长都怕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这既显得自己无能、没面子,也不符合中国的古老传统,如期望子孙绵延长久,昌盛发达。家长和孩子很容易滋生虚荣心。
4.一个心理学试验
其实,合适的期望对孩子的成长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这就是所谓期望效应。在心理学中,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相传,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对自己所雕刻的一尊少女像产生了深深的爱恋之情,热切地期望她能活过来,成为自己的妻子。他那真挚的期望感动了爱神,爱神赋予雕像以生命,将象牙少女变成了真的美女,俩人终于结为夫妻。所以,人们把期望效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以试验证实了教育中期望效应的存在。罗森塔尔在一个学校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在进行完测验后,他拿出10个孩子的名单,告诉老师这10个孩子是智力超群的孩子,希望老师给予关注,结果老师发现这10个孩子确实是智力超群的。罗森塔尔在孩子长大成人后对这10个孩子进行了随访,结果发现这些孩子果然有所作为。后来罗森塔尔揭开了这个试验的谜底,原来这10个孩子的智力是平庸的,但是关键在那个纸条上,老师知道这些孩子是智力超群者,就给予期望和关注,其恰当的期望,对孩子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结果孩子成功了,所以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家长对孩子的美好期望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精神激励,它能启迪孩子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唤起孩子的上进心和自强不息的意志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期望效应;但期望过高,则走入了误区,走向令人失望的另一个极端。
有一个女孩在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不好,有一天她对妈妈说:“妈妈,你别期望我学习好,因为学习好的孩子多着呢。”妈妈说:“你没有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你爸爸、妈妈聪明,你也聪明。”对于孩子的不良学业、考试分数,妈妈并没有给过多的指责,反而给予肯定和鼓励,告诉她是聪明的,寄以期望,果然这个女孩上中学后学习成绩越来越好,最后考上了一所国内一流的大学。这就是妈妈期望的结果。
5.避免产生高期望值的方法
(1)了解孩子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要了解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一般心理特征是什么,有什么共性。还要了解孩子自身有哪些特殊性,包括了解孩子的体质特征,如运动能力、体质强弱、体形、身高等;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包括孩子的兴趣、爱好、气质、意志品质、性格、情感等;了解孩子的智力特征,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等;并仔细观察孩子平时的言行。
(2)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孩子实际的期望:家长提出的这种期望不要让孩子觉得可望而不可及,觉得压力太大,否则,会使孩子失去信心;也不要急于求成,那往往会事与愿违。因为任何一种期望对孩子的心理来说都是一种刺激,都会形成一定的压力,而每个孩子心理承受外界的刺激和压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在此限度内,刺激和压力可以引起积极的动机或行动,这是期望的正效应;反之,如果刺激和压力超过了孩子的心理承受限度,就会引起消极反应,形成期望的负效应。因此,期望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出。
(3)期望要得到孩子的认同:家长应消除唯我独尊的心理,不要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愿,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要尊重孩子、关心孩子、理解孩子、体贴孩子,以民主的作风帮助孩子确立目标。这样的目标应当是与孩子的能力相近,经过努力是较容易达到的,也就是说,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到,但是努力一下是可以得到的。即“伸手不得,跳而有获”,这样才会使期望变成激励孩子前进的动力。
(4)调整心态: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应当有孩子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他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而不是要成为家长所期望的、所设计的所谓理想的人。对此,家长要调整心态,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家长的附属物或私有财产,不要出于自己的心理上的需求来给孩子规划其发展。
6.高期望值引起孩子逆反心理
(1)高期望值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并造成心理损害
①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受挫。每个孩子希望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都十分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这是孩子自我价值感的来源。当家长对孩子横加指责、干涉时,会使孩子觉得家长贬低了自己,觉得自己在家长心目中一点地位都没有,而且自己也是一个没有用的人,因而伤害了他的自我价值感,并引起孩子对自我价值感的保护反应,在态度或行为上抗拒外来的劝导、说教和指责,即产生逆反心理,与家长对着干,以寻求自我价值感的建立。
②孩子的自尊感受损。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尊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当孩子与同伴在一起自我感觉良好时,却受到家长的干涉和指责,这会使孩子觉得在同伴面前丢了“面子”,家长不尊重自己。一旦自尊感受挫,同样出于保护自己的需要,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表现为不愿听从家长的教诲。
③孩子在家长的高压下产生了超限反应。人的心理承受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当所受的刺激和压力过度,就会引起自我保护性反应,这是人的本能。当孩子本来就为学习上的失败而苦恼的时候,家长还给他提出过高的目标,不停地唠叨甚至威逼,这会使孩子觉得承受的压力太大,承受不了,自然会做出抗拒的反应。时间一长,有时甚至家长一开口,孩子就反感,不想跟家长说话。
④孩子产生逆向探究的欲望。每个人都有好奇心,而且越是神秘的、越是被禁止的,就越是能激起人的好奇心,激起人的探究欲。孩子的好奇心更强烈,当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行为禁止的时候,尤其是家长不能给出充足理由的时候,所激起的好奇心更大。如在青春期男生和女生交往本来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家长一禁止,反而激起了孩子原来就有的好奇心,并激起孩子的反抗性探究欲,从而“欲禁而不止”。孩子于是偷偷地与异性同学交往了起来,有时甚至是很深的交往。
(2)避免孩子逆反心理
①尊重孩子。每个人都不愿听到别人的指责、批评,孩子也是这样,不愿被迫接受要求和意见。因此,作为家长,要想让孩子接受你的要求和意见,就必须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重视,让他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②因势利导。家长纠正孩子的行为要讲艺术,如孩子正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家长认为孩子应学习了,这时如果贸然干涉,在孩子的兴头上让孩子停止,这会引起心理学中所说的“未完成事件”的心理反应。这正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因此,家长应在不破坏孩子兴致的前提下,来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
③要求适当。家长不要以一个标准来要求孩子,有的家长经常说:“我小的时候是怎样的。”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人。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因此,对孩子的要求也要因人而异,不能过分苛刻,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孩子本身的能力、素质等问题,来提要求。
④赏识、理解。家长不要用挑剔的眼光看自己的孩子,许多家长经常给孩子挑毛病,而孩子做对的时候却不提出表扬,这就使孩子认为自己永远做不对。家长应该对孩子的每一点发展都要以一种赏识、理解的眼光来看待,千万不要以一种批判的、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眼光来看。孩子考试考砸了,已经很难过了,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武断对待孩子,会使孩子感到家长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一点也不帮助他。正确的做法是,要认真与孩子一起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对他的进步要以赏识的言词予以鼓励。学会赏识孩子,坚信自己的孩子最终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的。
⑤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两个反抗期,分别是3~4岁和12~15岁。这两个反抗期也可以说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这两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状况,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性格和情感的健康发展。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的逆反心理,一定要想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否到了这两个敏感时期,并对孩子这样的行为给予谅解,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
⑥不要抬高别人的孩子,贬低自己的孩子。这种抬高别人的孩子贬低自己孩子的做法,有百害而无一益。
⑦要有耐心。孩子的教育问题绝非一日就可解决的,它是一个坚持不懈、缓慢而漫长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7.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太苛求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一般说来,孩子进入小学时便懂得事理了,这时评价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要伤害其自尊心,对反应较迟钝的孩子,家长要特别注意他的学习态度和进步节奏,胜败乃兵家常事,学习也是如此,分数时高时低,学习再好的时候也有失手的时候,家长不要过分强调成绩单上的分数。对孩子的作业,只要他尽了最大努力,哪怕没有完成,也应给予适当的鼓励,或者帮助他分析原因,而不能一味地批评。
8.不激发孩子内在的成就动机
一个人完成一件事情的动机,可以是内在的,如求知欲或兴趣,也可能是外在的,如家长的称赞和物质奖励。现在,许多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外在动机,他们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往往喜欢许诺:如果考试成绩达到家长的目标,就奖励给孩子多少多少钱,或给孩子买什么东西等。其实,这种许诺和物质奖励,是不利于培养起孩子的自我负责精神和求知欲的。即使真要奖励,也应该是事后的,否则孩子就会将学习动机的天平倾向于物质奖励的一面,考试没考好,他不是寻找失利的原因,而是懊恼失去了一笔奖励。
家长对孩子成就的期望和要求,可以提高孩子的成就动机。但这种要求必须适应孩子的发展水平。期望成功或害怕失败,是强有力的动机。容易气馁的孩子,不会期望有什么好事会降临到自己头上。怀疑自己价值、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只会关心自己。具有归属感的孩子则会考虑获得自尊,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许多家长往往不知道如何发展孩子的潜能,只知道让孩子听话,照着自己的规定去做。这样一来,外来的奖惩和压力成了学习和行动的唯一动力。一旦外来的奖励跟不上,或者是外来的压力太大的时候,孩子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做家长的,应该学会利用内在的激励,即孩子内在的发展需要,来取代外在的压力,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如在孩子不想学习的时候,或者有较强的抵触心理的时候,应仔细分析一下原因:是他兴趣在别处,还是怕吃苦。如果是前者,那么就不必硬逼着孩子学,而让他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如果是后者,那你就得推他一把,不要因为懒于学习,而荒废了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