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注意处理好基础与钻研的关系,发展特长与各科均衡的关系,人文素养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力争在兼顾竞赛的同时,做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素质好。
在初三的第二学期,昊昊所在的直升班进行了高中奥班的分组报名,每个同学可以自己确定数学、物理和化学中的任何一科作为高中奥林匹克竞赛的项目,昊昊决定进化学组。他知道班里有一些同学从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学习奥数,他们积累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昊昊倒不是怕竞争,但他实在不愿意在奥数上花太多的时间。而化学不同,所有同学都是初三才开始学,即使有少数人超前学习,也不可能超前很多,所以大家基本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凭着较强的学习能力,昊昊有信心在化学学习方面取得优势。于是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首先尽力考入高中奥班,并争取在化学竞赛中有所斩获。一来既然是奥班化学组的学生,就要努力争取获奖,因为这是奥班学生的任务,二来也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可是,在初三第一次参加(主要是高一年级学生参加)化学竞赛的选拔考试中,昊昊未能入围。昊昊明白,要在高中阶段获得奥赛的全国一等奖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不注重基础,提高能力,不仅不能在化学竞赛中获奖,还将影响高中阶段的学习。
很多人认为,搞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是功利心作怪,是为了走升学的捷径,是“一奖遮百丑”,只要获得了某一科的奥赛奖牌,哪怕行为表现和其他学科很差,也会受名校青睐。通过对昊昊所在班级的了解,我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事实是大凡竞赛成绩特别突出的同学,其他学科的成绩也都十分优异。比如有一个同学高中阶段连续三年获得奥数竞赛的全国一等奖,而其他学科学习成绩也都很好。昊昊也是如此,除了获得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的奖项,平时的各科成绩也很不错。从总体上看,这些孩子有一些共同特点:
其一,能有针对性地学习。在奥班有两套教师教授数理化,一套是正常教学,另一套是针对竞赛的,而且都是小班上课,人数不超过20人。这些课的针对性、互动性和讨论性很强,类似于大学的小型研讨班,所以在昊昊所在的华附奥班,无论是数学、物理还是化学,他们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仅超过了高中课本,还涉及了不少大学的知识。能够接受和消化这些知识,说明他们在这些领域已经超越了大多数同龄人。
其二,自学能力较强。虽然有老师的小班授课,但是自主学习仍然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是靠自学的。例如他们所学的化学就包括了大学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的内容,所以如果只是拘泥于中学课本和老师课堂上的讲授内容,那是绝对不够的。除了学校有化学老师进行指导以外,有些同学还参加了一些辅导课程或者辅导班,但昊昊却不愿意去接受那些校外的高价培训。他让我在师大的图书馆借了两本厚厚的化学教材:《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自己一边看,一边钻研。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啃这两本书。在最初的几个月中,他主要是广泛地浏览,坚持每天看几页,对照平常的练习去思考。到临近竞赛的前两个月,他就集中时间和精力攻读,一边看,一边做笔记,把书中的重要概念抄在笔记本上,反复琢磨,加深理解。他还曾经让我陪他到专门卖化工原料的商店,买回一些化学药品,在家里的阳台上做小实验。平时则在老师的引导下,做练习、做实验。他虽然没有大量做题,但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以举一反三为方法,以创新思维为突破,掌握了主要的化学竞赛的知识。
其三,竞赛是残酷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互相帮助,因为竞赛题的难度大,涉及的知识点多且广,所以他们常常组成学习小组,一起切磋,共同进步;他们学会了释放压力,因为面对高难度的题目与巨大的外界压力,如果处理不好心理问题,很容易功亏一篑,所以必须进行心态的调整,既要自强、自信,也要客观、冷静;他们也学会了感恩,因为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父母的支持、老师的教导和集体的关怀,这些是他们精神上的动力。所以经过了各科竞赛考验的这些孩子,无论是学科知识还是心理素质,都比其他孩子要好。
对昊昊所在的化学组来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每年只有一次,在每年的9月份举行。在高一的那次竞赛中,老师告诉他们:“你们现在所学到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还不足以在竞赛中有所斩获,应该抱着体验和锻炼的心态去参赛,不要太在乎成绩。”果然,他们没有人在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又过了一年,高二的时候,昊昊和他的同学参加了化学竞赛,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次竞赛。昊昊对自己很有信心,但考试之后,发现有几处粗心和失误,他担心自己可能会因只差几分而无缘奖项,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他一直忐忑不安。但是我对他很有信心,因为以他所掌握的知识的深度和难度来说,应该是早就超越了一般的中学生了;即使是与其他准备竞赛的中学生相比,他也是有相当的竞争力的。果然,昊昊等五名同学获得了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一等奖。这是对他们两年多来的学习的最好回报,也是他们自学能力的很好体现。
有了竞赛的全国一等奖,就有了大学招生的保送资格。但是,并不是有了保送资格就能够得到保送,因为现在很多大学实行自主招生,并不是你有保送资格就能直接保送,还要参加各个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有些学校是先有笔试,通过笔试以后还要进行面试。在昊昊班上,就有同学没有通过笔试,而不能被直接保送,只能获得高考加20分的优惠。保送和加分制度也是近年来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产物,目的在于希望引导学校开展多种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高考这个“华山一条路”之外多一些途径,让那些在某个领域有一定专长的学生,能进入更适合他们的学校和专业进行学习。虽然这些年一直存在是否取消保送的争论,但我认为保送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其一,如果只有高考一考定终身,对于那些既有志向又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就只会死读书,不敢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其二,保送可以免除一些优秀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尽早进行人生规划和学习。我看到,在昊昊的班里,绝大多数获得了保送资格的孩子并没有因为有了保送资格就整天玩乐,而是继续学习他们愿意学的东西,要么开始浏览大学教材,要么阅读一些本专业的著作,要么做些对自己的未来有益的其他事情。可见,他们之所以能获得保送资格,是他们几年的努力所得,也是他们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体现。对于有志向和抱负的孩子来说,进入理想的大学是他们学习的动力,也是对自己的肯定,还是走向未来的加油站和新的起点。他们不会因为保送而放松,反而会更有紧迫感。
总的来看,竞赛是一个学生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体现,但不是实现理想和个人价值的唯一途径。相反,如果一个学生不能够全面发展,不重视基础,不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的学科竞赛之路只会越走越窄。所以在昊昊的学校里,老师们也教导学生要注意处理好基础与钻研的关系,发展特长与各科均衡的关系,人文素养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力争在兼顾竞赛的同时,做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素质好。昊昊正是按照这样的要求完成了中学阶段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