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发现学习委员的记忆力特别好,无论是定义、定理,还是一些要背诵的知识,她都记得非常牢固。于是,有同学便向她取经,想知道她是不是有什么背诵的小窍门。
学习委员笑笑说:“哪里有什么窍门,只不过我发现每天总有几段时间很适合背诵,如果在这时记东西会记得很牢。如果老师留了背诵的作业,我会在放学回家后先背一遍,然后在晚上临睡前再背一遍,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再背诵一遍,等到快上课前再回忆一遍,这样基本上我就能牢牢记住要背诵的知识了。”
刚巧,从一旁经过的老师听了学习委员的话后,便笑着说:“她这是抓住了我们大脑的4个最佳记忆时间点。如果我们大家都能用她所说的方法记忆,那么我们也能记住更多知识。”
看到同学们更加好奇的表情,老师决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大家讲讲什么是最佳记忆时间点……
“又要背课文,太难背了!”
可能很多同学在完成背诵作业时都发过这样的牢骚,甚至有的同学一提背诵就发愁。而且,不只是背诵作业,书本上还有很多知识点需要牢牢记住。面对自己记不住的情况,大部分同学都会认为是自己的记忆力比较差。
但事实也许并非如此,正如事例中的这位老师所说,如果能抓住最佳记忆时间点去识记知识,我们就能将知识记得更加牢固。
一般而言,人的大脑都有4个最佳记忆时间点:
第一个是清晨6:00~7:00.此时睡眠刚刚结束,经过了一夜的休息后,大脑已经完成了对前一天所接收信息的整理、归纳与记忆,而且由于还没有开始接收新的信息,所以记忆力比较好。
第二个时间点是上午8:00~10:00.这时人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旺盛,人刚好处于精力旺盛期,所以此时的大脑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对任何信息都有较强的处理能力,记忆力在此时也会增强。
第三个时间点则是傍晚18:00~20:00.由于大脑的节律性在起作用,所以这段时间人处于一个超常兴奋期,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在此时进行记忆,效果甚至要超过清晨。
最后一个时间点就是临睡前。这时大脑一般都不再接收新信息了,所以它会对临睡前所接收到的“最后”的信息有相对深刻的印象。
了解了最佳记忆时间点,我们就要有效利用这几段时间,这样记忆量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记忆效果也才能增强。
好方法
第一,根据不同的时间点安排不同的记忆内容。
虽然一天的最佳记忆点有4个,但我们也要对其合理安排,不要让宝贵的时间浪费掉。
清晨刚起床,可以简单地背一背英语单词、数学公式,或者将前一天已经背过的课文再回忆一遍。这时记忆的内容不要太多、太繁琐,否则一旦记不住,可能会影响一天的学习心情。
上午8:00~10:00,这时正是上课时间,我们就要专心听讲,争取将老师当堂讲的内容牢牢记住。
傍晚18:00~20:00差不多是写作业的时间,除了完成当天的作业,可以及时回忆白天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内容,也就是趁着印象还深刻的时候,对当天的课程进行复习。如果有要背诵的作业,也可以安排在这个时间进行记忆。
等到临睡前,躺到床上后,我们的大脑里可以过一过“电影”,就是回顾一下当天老师都讲了什么内容,其中都有哪些难点、重点。这样,随着一天的结束,知识自然会印在我们的脑子里。
第二,对最佳记忆点要充分利用。
无论哪一个时间点,我们都应该充分利用起来。
就拿清晨6:00~7:00来说,起床、洗漱、吃饭、出门上学是这一段时间里的主要活动内容。那么,除了给自己刻意留出来一定的背诵时间之外,我们也不要放过一些零散的时间。比如,洗漱时,脑子里就可以默念单词、公式;上学路上也可以回忆要背诵的作业,等等。
同样的道理,在傍晚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也可以回忆一下当天学过的课程,背一背以前记住的知识,以巩固记忆。
其实,学习的时间不一定只是在被规定好的几个时间段内,如果能巧妙地将零碎的时间也利用起来,积少成多也一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安排好恰当的记忆顺序。
虽说记忆有最佳时间点,但在某段时间里要记什么、怎么记,也是需要我们好好考虑的问题。
学科不同,所需要记忆的内容肯定不同,比如数学公式与语文课文,一个是数字符号,一个是纯语言文字,这两者间就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要将这些不同的记忆内容穿插记忆,完全可以根据学习计划,利用一段时间记公式,而在另一个时间段来背课文,这将使大脑得到调节,也会减少记忆迟钝的现象发生。
小贴士
法国记忆研究专家佛哥特曾经邀请艺术专家来研究记忆量与记忆时间的关系。最终他发现,如果记忆量增加至原来的2倍,那么记忆时间就要增加4倍;如果记忆量增加至原来的3倍,则记忆时间就必须要增加至原来的9倍。也就是说,记忆的时间和记忆量成一个平方比的关系。
由于专家采取的计算方法与众不同,所以这个实验可能并不能说明普遍现象。但至少对一般人来说,如果记忆量增加为原来的2~3倍时,那么我们所耗费的时间也至少要增加到原来的4~5倍。
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合理利用时间来有效提高记忆力,以免白白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