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1日,有记者从湖北省武汉市吴家山第一小学获悉,当年学校一共有9名小学生获得了9项国家发明专利。而这些小学生的专利灵感,全部都来源于生活。
比如,读六年级的陈诗,平时就爱动脑筋,受到喜欢搞制作的爸爸的影响,她也迷上了拆装家里的电动娃娃、钟表等东西。一天,她在洗澡时发现,湿手去拿香皂,香皂总会从盒子里滑出来,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她联想到了科学课上讲到的磁铁异性相吸的原理,通过反复实验,她设计发明了防滑香皂。
另外一位读六年级的李丝丰同学,平时就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在帮父母做家务时,她发现切菜的菜刀很容易切到手指,于是便开动脑筋,设计出了由挡板、压板和滑板组成的“可切固定长短菜肴的切菜器”。这个小工具以活动的滑板代替了按着蔬菜的手指,不仅能有效防止切菜切到手,还能根据需要切出不同长度的蔬菜来。
对于学习,有的同学会心存抱怨:“学那么多知识,也没见得怎么用,学它干什么?”但看看吴家山第一小学这几位同学,他们就将知识运用到了生活当中,通过在生活中多动手,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只要是有意义的知识,就都是有用的,关键就看我们是不是能做到“学用结合”,能不能让知识的作用真正得到体现。所以,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休息时间,针对一些与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的学习内容,也试试边动手操作边学习。
当发现自己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我们难道不感觉开心吗?书本上的知识不再是死板的文字了,它已经变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这也会提高我们学习的兴趣。而且,多动手还有利于大脑和智力的发展,这也会促使我们学得更快、更好。
因此,学习也不仅仅是趴在书桌前看枯燥的文字,在生活中多动动手,知识也会活起来。
好方法
第一,结合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多思考。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能与我们所学的知识相对应,前面事例中那两位同学就给我们做了个好榜样,她们都是从生活小事中开始进行深入思考,并与书本知识相联系,才最终做到了活学活用。
生活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聚宝盆,如果我们不是整日只想着傻玩,而是多留意其中的现象、问题,多一些自己的思考,那么我们也可以从中有所收获。
一旦发现了问题,先不要急着去问爸爸妈妈,而是自己想一想,看看运用自己所学、所知的知识,能不能解决问题,我们不妨自己动动手。
另外,平时我们也要勤快一些,多帮爸爸妈妈做做家务事,这期间也许会有很多问题是我们可以自行解决的。
第二,多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动手活动。
所谓有意义的动手活动,就是指通过我们动手动脑,不仅能用知识解决问题,还能使我们的思维得到开发,能力得到锻炼的活动。
因此,我们的动手活动要尽量“文明”,千万不要打着“学以致用”的旗号在家里搞破坏。如果要进行小实验,可以尽量在家里的某一个角落去进行,不要将工具以及其他东西四处乱丢。
而且,如果要用到家中的东西,我们最好提前跟爸爸妈妈说一声,并告诉他们我们要用它做什么。如果爸爸妈妈不同意,我们也不要非要去用,可以和他们商量一下,并讲明我们的用意。
第三,记住要及时补充知识。
我们在生活中动手解决问题的前提,就是要储备大量的知识。有的同学可能只盲目于动手,但却忘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当他发现自己的知识再也解决不了更多问题时,他也一样会失去动手的乐趣。
所以,我们要一边动手,一边学习,不断补充更多的知识,不断地在生活中去验证这些知识。这样的学习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们学起来也才会感到更有趣。
小贴士
现在我们使用的很多东西都来自于生活中的发明,比如,尼龙搭扣。
20世纪40年代,瑞士有一位名叫乔治·德梅斯特拉的工程师,在一次散步归来后,他发现自己的裤脚和与他同去的狗的身上都沾上了许多鬼针草的种子。他好奇地将这些种子收集了起来,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他发现种子身上有许多小钩,正是这些小钩的存在,种子才“抓住”了他衣服上的纱线和狗身上卷曲的毛。
于是,他由此突发奇想,如果能在布带上也装上这样的小钩子,应该也能使布带相互搭接起来。在鬼针草种子的启发下,德梅斯特拉经历了8年的研究,终于设计出了一种奇特的黏合产品,他为其命名为“威钩”,也就是现今我们经常使用的尼龙搭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