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一位同学向大家讲了自己不合理安排预习时间的教训:
之前老师提醒我们,提前预习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新课程。我在暑假时,试着提前预习了一下数学,结果刚开学那段时间,我发现我学的果然很轻松。
尝到了预习的甜头以后,我便决定继续按照这种预习的势头学习下去。我依然按照暑假订下的预习计划去预习,每天都集中一切时间预习数学。可是我却发现我的时间不够用了。
有时候我要是预习数学,作业就写不完;要是写完了作业,却又没时间预习了。不仅如此,由于我只安排了数学预习,其他科目的课程被疏忽了,所以别的课程我学得很差。
结果到现在,我所有科目的成绩,包括数学在内,都普遍下降了。
这位同学成绩下降的直接原因,就是他没有合理安排自己的预习时间。假期预习与平时上课时的预习是不同的,因为假期时间充裕。而开学之后每天课程就会占用大部分时间,如果依旧按照假期时间去安排,当然会出现混乱的局面。而且,他的预习也只涉及了一科学习,没有顾及全面,所以这样的预习是不正确的。
由此可见,预习时间的安排也要合理分配,这也是保证预习能见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在预习之前,也要将时间因素考虑进去,不能盲目地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不适当的预习之中。
如果按照时间来分的话,预习可以分为3种,假期预习、阶段预习和课前预习,针对不同的预习时间,我们也要有不同的预习方式。
好方法
第一,利用假期整体把握学习内容。
假期时间比较长,这一时期的预习安排就要从整体出发。一般假期之前,学校都会发下新教材,我们可以先将新教材的目录大致浏览一下,每天除了要写假期作业,也同样安排预习一点新课程,这样新旧知识相结合,既能巩固旧知识,也能更好地理解新知识。这时的预习应该着眼于整体,不要过分细抠知识难点与难题,只要能掌握基本的知识结构就可以了。
不过,有的同学假期预习会出现前紧后松的情况,就是在刚放假时还能认真地预习几天,但越到后面越放松,到了快开学时就只剩下补假期作业了,预习就被丢在了脑后。所以刚放假时,我们就应该列一份详细的假期计划表出来,将每天要做的作业、预习的新课程都列出来,每天按照计划表来过假期,这样才能保证假期预习的效果。
第二,讲课前一天一定要认真预习。
假期结束后就开始进入了新学期,这时我们的预习就要根据每天的学习内容重新安排了。在每天上课前一天,我们最好将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好好看一下,对重点、难点做好记录,有问题的还要写下问题,留待上课时听老师讲课或者下课询问老师来解决。
第三,按照阶段来预习。
学习一段时间后,我们还可以按照课本章节来分阶段预习。比如,在学习了一章内容后,我们可以抽出某个周末,对下一章的新课程整体翻阅一遍,有看不懂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就标示出来。
阶段预习与每天的预习可以结合来进行。在阶段预习过后,随着每日的日预习,对以前标注的难点再进行认真思考,如果能解决的就要及时解决,如果一时依旧解决不了,上课时就要格外认真听这一知识点。
另外针对不同的科目,也可以具体确定阶段预习的范围。比如,对于历史科目的预习,可以截取某一时间段的内容来进行;对于地理内容的预习,也可以按照地域来区分不同的预习阶段,等等。
小贴士
每次预习的时间最好也要合理安排,时间太长或者太短都不能达到最好的预习效果。所以,如果新课自我感觉难度较大,我们就可以多预习一些时间,如果难度较小,就不要在预习上浪费太多时间了。薄弱、吃力的科目时间分配要更多一些,其他的科目可以大致翻一翻。有时,也可以利用星期天将下星期要学的新课程统一预习一下,以减轻下星期每天预习的负担。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预习不宜过多,也不宜太深。否则,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那些内容,对听课就会丧失兴趣,养成不认真听课的习惯。另外,小学低年级的功课一般并不算难,所以应该以复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