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义是链接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纽带,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才是一个处处受人欢迎的人。李嘉诚离开塑胶公司自己创业时,他信守诺言,重义轻利,没有从原公司带走一个客户。
李嘉诚念念不忘自己创业,拥有自己的一方商业天地。
终于,他又再一次辞别塑胶公司的老板。
老板在几年与李嘉诚的相处中,深深了解李嘉诚终究不是池中之物。老板也是个善人,他甚至觉得,李嘉诚在自己手下,实在是委屈了。
老板约李嘉诚到酒楼,设宴为他辞工饯行。
李嘉诚十分感动,同时带着他内心的欠疚,坦诚地向老板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
他说:“我离开你的塑胶公司,是打算自己也办一间塑胶厂。我难免会使用在你手下学到的技术,也大概会开发一些同样的产品。现在塑胶厂遍地开花,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不过,我向你保证,我绝不会把一个客户带走,绝不用你的销售网推销我的产品。我会另外开辟销售线路。”
虽然是在商言商,李嘉诚依然是重义轻利,一诺千金。
后来,李嘉诚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果然,有不少李嘉诚原来在塑胶公司发展的客户转向与李嘉诚合作。但李嘉诚无一例外地谢绝了,并且一再强调他原先打工那间塑胶公司的实力和对自己的深情厚义,希望这些客户继续与塑胶公司保持往来关系。
李嘉诚的真诚使这些客户感动,找到李嘉诚的大部分客户又继续与塑胶公司做生意。
20多年后,由于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香港塑胶业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原料大危机。已经是潮联塑胶业商会主席的李嘉诚,挂帅救业。同时,将自己公司的库存原料拨给那间塑胶公司,把自己的恩公从倒闭的边缘挽救回来。
已经年过花甲的塑胶公司老板噙着热泪说:“我没有看走眼阿诚的为人。”
李嘉诚的为人有口皆碑,这是生意兴隆的人际基础。
李嘉诚认为,一个优秀的推销员,在销产品的同时,更要注重推销自己。
首先,李嘉诚十分注意自己的包装。他觉得,产品需要包装,而推销员就更应该包装。
推销员的包装,服装是其一,还包括言谈举止、行为修养。
李嘉诚对自己的高标准是要具有绅士风度。 因此,李嘉诚虽然收入不高,家庭负担很重,而且他还有大抱负,要攒钱办大事,但是,李嘉诚十分重视自己的仪表修饰。他的服装既不新又非名牌,但相当整洁。
他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简单而又包罗万象的衡量标准,就是给任何人都能产生好感。
其次,李嘉诚有意识去结交朋友。先不谈生意,而是建立友谊:友谊长在,生意自然不成问题。
另外,李嘉诚结交朋友,不全是以客户为选择标准。他认为,今天成不了客户,或许将来会是客户;他自己做不了客户,可能会引荐其他的客户。即使促成不了生意,帮出出点子,叙叙友情,也是一件好事。
有道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李嘉诚学识广博,待人诚恳,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使人们乐意与他交友。
有朋友的帮助,李嘉诚的事业如鱼得水,发展迅速。
李嘉诚经典语录:
当自己有更多财富时,骤然间想做一些对人生有意义的事,有钱随时可以做得到,但等到你想用钱时才去想法子赚钱,是很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