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又叫“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是河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邻近各省的部分地区。由山西梆子、蒲州梆子和河南民间音乐相结合而成。
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多以清唱为主,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豫剧的特点
豫剧音乐中有四大板类,数十个唱腔板式,数十种调门唱法,其唱腔不仅有多种地方唱调,如豫东调、祥符调、豫西调、沙河调、高调等,还容纳了词格为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及曲词为长短句的多种曲牌,在表演和演唱方面形成了众多艺术流派。豫剧伴奏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乐器主要包括板胡、二胡、三弦、月琴、皮嗡、笛子等,武场乐器则包括板鼓、梆子、大锣、小锣等。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二胡、小三弦、笛子和打击乐器等,以梆子击拍,节奏明快、欢畅。现在的乐队中又加进了许多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豫剧的行当有“四生”、“四旦”、“四花脸”构成豫剧的角色行当体制,“四生”为老生、大红脸、二红脸、小生;“四旦”为青衣、花旦、老旦、彩旦;“四花脸”为黑脸、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近现代以来,豫剧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常香玉、王润枝、马双枝、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一批名家,以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将豫剧推向更高的境地。
戏剧名家
崔兰田
崔兰田(1926~2004年)山东曹县人。5岁随父母逃荒至郑州,11岁入太乙班学艺,师从周海水、贾锁学须生,3个月后即能登台演出。开始是和师姐毛兰花同台合演。不久便主演《东吴大报仇》、《胡迪骂闫》等须生戏。
1942年出科后开始在各地演出,并在豫西拜名旦张庆官为师改学旦角,进一步深造。1944年赴西安,先后在高成玉和沈子安班领衔主演,活动于西安、宝鸡、灵宝、陕州等地。
1949年崔兰田组建兰光剧社,在全国巡演。后被安阳市政府盛情挽留,从此落脚于此,任安阳市人民豫剧团团长。1963年兼任安阳市戏校校长,教授了大量弟子,因其风格独特,故而被称为“崔派”。其唱腔以下五音为体,兼用上五音,同时融会秦腔、曲剧、河北梆子、京昆等姊妹剧种的音调,唱腔旋律丰富多彩,发音长于鼻腔共鸣,音域宽广。多演端庄贤淑善良坚贞而又命运悲惨的妇女形象,为豫西流派的杰出代表,豫剧“六大名旦”之一。
马金凤
马金凤,1922年出生在山东曹县一个艺人家里。原姓崔,小名金妮。其父崔合利是当时颇负盛名的艺人,她艺名“花蛾子”,绰号“盖九州”,6岁随父学艺唱河北梆子。因她刻苦好学,聪慧过人,与父同台演出了《三义记》、《刘二姐赶会》、崭露头角,被誉为“七岁红”。1939年到密县太乙新班演戏,曾向燕长庚、翟彦身学唱豫西调。
建国后,马金凤与剧作家宋词合作,对梆子戏的传统剧本《老征东》进行整理,易名为《穆桂英挂帅》,获得很大成功。1956年进京演出《穆桂英挂帅》轰动了首都剧坛,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她的嗓音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柔韧,唱法上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运用;唱工以大段叙述性“豫东调”“二八板”为其擅长,吸收山东梆子的音调加以融化;唱腔结构严谨,旋律简练、朴实,节奏明快、舒展,技巧娴熟,造诣深厚。其特点刚健豪爽,深入浅出,蕴藉醇化。是豫剧“六大名旦”之一。
延伸阅读
常香玉
常香玉是一代豫剧大师,1923年9月15日出生在河南省巩县,原名妙玲,生于一个戏剧表演者家庭。9岁随父张福仙学戏,后随义父姓改名为常香玉。其义父姓常,为人爽性豪放,最喜欢项羽这个人物,因此给她改名常项羽,又觉此名不宜于女,故更之为香玉。常香玉13岁主演《西厢》,名满开封。
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社,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有“爱国艺人”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