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秦汉时期称百戏,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歌舞、杂剧才改称为杂技。百戏源于夏商,始于春秋战国,秦代形成,两汉时期广泛发展。西汉之前主要在宫廷表演,东汉在民间广为流传。百戏包括各种杂技、幻术、装扮人物的乐舞。
先秦“百戏”中舞蹈的发展
先秦时期舞蹈仍然没有完全独立成一种艺术,大多和其他表演形式相结合,我国古代典籍记载,先秦的娱乐性表演已经非常丰富,如《列子说符》中就记载了许多表演形式。战国时,各国的统治阶级让倡优(伴奏、歌舞和说唱表演人才)演出助兴,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但把各国诸侯的钟鼓搬到咸阳宫中,还把六国诸侯宫廷中善于歌舞的艺人当作战利品集中于咸阳,演出“角抵俳优之戏”。百戏乐舞中有一种装扮人物乐舞,由数十甚至上百人装扮成巨鱼和巨龙及各种巨兽,表演大型舞蹈,有的带有简单的故事情节,例如文献中记载的“东海黄公”故事。
汉代“百戏”中的舞蹈发展
到了汉代,演艺已相当丰富,除了角力相斗的“角抵戏”和说、唱、表、舞的“优人戏”外,舞蹈基本上成了“百戏”中独立的部分。汉代的科学家兼文学家张衡在《西京赋》中就记载了各种杂戏节目,包括大型歌舞《总会仙唱》的演出,他对大型歌舞《总会仙唱》的演出场景作了动人的描写:“华岳峨峨,褉恋参差;神木灵草,朱实离离。总会仙唱,戏豹舞熊,白虎鼓瑟,苍龙吹。女峨坐而长歌,声清畅而逶蛇;洪涯立而笔摩,被毛羽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
从汉墓壁画《百戏图》中可以看到,汉代“百戏”演出的场景是十分宏伟的:左上角一人是在表演“跳丸跳剑舞”,即一边跳舞一边耍弄四把剑、五个球,这是舞蹈和杂技相结合的一种表演艺术。第二人则在表演“戴竿”,即用一根十字形的长竿顶在额上,长竿上的一根横木两头,有两个小孩,全身倒悬,正在表演翻转。竿的顶端有一个圆盘,一个小孩用腹部在圆盘上旋转。画面右侧,有乐队演奏;还有表演爬竿,走索,表演龙舞、鱼舞、凤舞的人;另有三匹马拉着一辆“戏车”,车上有击鼓、吹箫等奏乐的人,车上竖起的一根高竿上,竿顶端的盘上有一个小孩子正在表演倒立……真是洋洋大观,目不暇接。
《对舞图》和《歌舞图》
汉墓砖刻《对舞图》和《歌舞图》最能体现汉代的舞蹈和歌剧,表演细致入微,引人入胜。《对舞图》中,一个人耍弄花瓶,随着音乐节奏舞蹈,另外一个人则徒手跳舞;下面一组是两个对着跳舞的人,右边的一个是女的,穿得好像是仙女模样,上身细腰、宽袖,下身倒大裤脚管,手持彩练飞舞奔逃,左边一个伴舞者是彪形大汉,粗眉大眼,张牙舞爪,打扮成魔鬼状,在追赶前面的仙女,情节富于神话色彩。《歌舞图》中,两个歌剧演员以“歌”代“说”,边歌边舞,彼此展开一场矛盾冲突,难分难离的“对话”,神情面貌优美、生动、自然,着实扣人心弦。两幅砖刻画中,对侧座、后座音乐伴奏着的刻绘,亦各有神情风度,平添光彩。
延伸阅读
百戏与杂技
百戏与杂技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百戏中的许多动作,如倒立、柔术、钻圈等,都可以在现在的杂技中看到影子。汉代的倒立,也叫倒植,有据地倒立,也有在、鼓、高竿、戏车、马背、叠案上倒立的,其中在叠案上倒立又称“安息五案”。也许这种倒立的杂技是受到西域表演艺术的影响。柔术是指腰腿反弓的柔软功夫,现在的杂技节目中也有很多这种表演,如高台叼花等。
百戏中还有一类以手技为主的耍弄技术,如跳丸、掷剑、耍坛、旋盘、舞轮等。现代杂技中这类杂耍也很普遍,如转碟,同时耍弄许多刀剑、火炬、小球、碗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