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3500000017

第17章 祝允明:性功须并重,超然出神采

祝允明善诗文,但主攻书法,其隶、楷、行、草诸体均工,尤以草书成就为最;其诗取材颇富,造语颇妍;其文多奇气,潇洒自如。祝允明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书家生平

祝允明(1460~1526年),明代书法家。名允明,字希哲,因左手多长了一个指头,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世亦称“祝枝山”、“祝京兆”。他才气横溢,书法造诣很深,蜚声艺坛,与文徵明、王宠并称“三大家”。《明史文苑传》称其“能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

祝允明5岁就能写出“径尺大字”,9岁可以作诗,以后博览群书,诗文有奇气。青年时期的祝允明有着优越的学书条件,他是明代著名书法家徐有贞的外孙、李应祯的女婿。徐有贞擅长草书,取法唐代张旭和怀素。李应祯工于篆、隶、楷、行、草等书。祝允明向这两位长辈学习书法,耳濡目染,其成为明代中期最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好友文徵明对此有如下概述:“早岁楷法精谨,实师妇翁,而草法奔放,出于外大父,盖兼二父之美,而自成一家者也”。

32岁时,祝允明中举,意气风发,原以为从此仕途得意,谁知此后七次参加礼部的考试均告败北。直到55岁朝廷谒选,才被选中,授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知县,次年上任。当地民风剽悍,社会秩序混乱,常有强盗放火抢劫。祝允明赴任后以礼待百姓,教育引导民风。对强盗大加拘捕,一个早晨捕获三十多人,从此县里安定。但是他不善于催税,以至于被停薪。因此,对官场非常失望。

嘉靖元年(1522年),63岁的祝允明调任南京,任京兆应天府通判,因此后人称他为“祝京兆”。他痛恨官场腐败,不堪忍受,最终托病辞职,回故里苏州。仕途的失意改变了他的人生观,此后转而研究老庄哲学,把大量精力花在艺术上。他长居苏州,当地的文士都很仰慕,和他一起交游的有几十人。他崇尚魏晋风流,着意禅宗智慧,放浪形骸而不乐拘检,充满了强烈的诗人气质。在吴门派中,他是最具有文人特质的一位。

艺术风范

祝允明学习书法重视传统,他直接从魏、晋、唐、宋、元诸家书法中汲取营养,古代墨宝无所不窥。他在观察古人书迹,掌握各家用笔和法度的基础上,领悟各家书法的性情和气势,默识笔意和章法布白,成功地融合各家法度、神韵于一炉,取精用弘,时出新意,挥洒自如。

祝允明的楷书师法赵孟

,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其书《出师表》谨严浑朴。晚年,临写《黄庭经》不注重点画的形似,而自成风格,结构疏密,转运遒逸,神韵益足。祝氏狂草亦出名,师法李邕、怀素、张旭、米芾,融入黄庭坚的风流,提按和使转的笔法交互使用,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很紧,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的视觉效果。更难得的是楷书又写得相当严谨,有晋唐人的古雅气息。这种素养与唐代的张旭十分相似。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人称:“枝山草书天下无,妙酒岂独雄三吴!”

祝氏传世墨迹甚多,如小楷《出师表》、草书《自书诗》、《落花诗卷》、《洛神赋卷》、《前后赤壁赋卷》、《宝剑诗》等均为其代表作。另外著有《怀星堂集》、《苏材小纂》、《祝子罪知录》、《读书笔记》、《前闻记》等,撰有《兴宁县志》。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延伸阅读

唐画祝字

祝允明和唐伯虎是挚友,二人都仕途失意,醉心艺术。两人经常拎着酒壶,乘着渔船,一边饮酒赋诗,一边欣赏山水,颇有避世弃俗之意。有一次二人到扬州游玩,发现所带的银子花光了,听说扬州盐政御史喜好风雅,便化装成道士来到衙门,自称擅长书画。御史请他们以石为题,创作一幅画,并要题诗,二人当即作成。御史非常惊讶,认为超过当时的大名士唐伯虎和祝枝山,因此赏给他们很多银子。后来才知道他们就是唐祝二人,至此 “唐画祝字”天下闻名。

同类推荐
  •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作者所撰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都选择了比较特殊的叙述角度,甚至以异于时人的艺术批评方法进入批评文本。这些文章几乎都显现着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的智慧灵光,梁先生此著传导给笔者的文化智慧可以说是受益终生的。
  •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

    《影视镜头前的表演》从戏剧与影视的异同、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出发,分析、梳理阐述二者的异同以及不同的式样所决定的不同表演掌控等,并详细介绍影视表演须熟悉掌握的镜头语言、景别、光与表演、画面运动及影视表演的案头准备等。以给学生一个较准确、系统且容易明白的表演方法。
  •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

    本读本在浙江大学通识课程立项建设基础上编撰而成。通过对二十五位电影名家与其代表作的阐释,帮助大学生丰富电影艺术方面的必要修养。
  • 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分别介绍了甲骨的来源、知识特征、辨伪及收藏;牙雕艺术的历史、工艺流派;古代偶像、毛泽东像章的分类与专题收藏等。
热门推荐
  • 小老师和大老师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小老师和大老师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幼教老师和男大学老师不得不说的二三事。李斯汶和陆澜清不得说的二三事。
  • 冷酷总裁高调爱:求婚101次

    冷酷总裁高调爱:求婚101次

    到底是什么样的爱,什么样的愁,让两人爱得辛苦执著,爱得甜蜜幸福?徐紫蕙和唐君霈两人,明明就在对方眼前,爱在心里口却难开!人生际遇大起大落,爱却始终埋藏在心底。徐紫蕙和唐君霈,互相暗自喜欢对方八年,默默地为彼此付出,可这段情给他们带来的却是无尽的伤害……徐紫蕙终于紧紧地拥抱着那个他日思暮想的男子,男子也紧紧地抱着她,她闻到了他身上那淡淡的男人味道……当他和她终于大胆开口,却遭遇重重困难……
  • 执子之手好孕自来

    执子之手好孕自来

    半生不熟的老熟人419后,被甩,在遇老熟人。求子心切的她,再是求子心切的他。爆笑
  • 未想称王

    未想称王

    刘羽莫名穿到了东汉末年,本想好好种个田,练个武,当个安静的美男子。结果事不如人,忍让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被人当做软弱可欺。随着黄巾起义,世道更加混乱,为了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刘羽在到来的乱世中积蓄力量拼命的生存下去。
  •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选取历史上的一群特殊知识分子,意在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解剖,探求其悲剧原因中有多少是种必然,多少只是偶然,多少原本可以避免,并以此照见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近20位历史上的文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无用是书生》由诸荣会编著。
  • 凶手就是你

    凶手就是你

    当你排除了所有可能,剩下的无论再怎么不可能,它就是真相。
  • 祸帝

    祸帝

    背负血仇,悠枫不甘那山岳般厚重的势力望而生畏。拥戴父亲遗物,踏上征途!《祸帝》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仙侠世界
  • 推理:游戏

    推理:游戏

    ”这是一切的开端。““那这就是一切的结束。”“我一开始只不过是想要一个安宁的生活,可是你知道的,如果老天爷不想你安宁,那么你永远都不可能安宁,没错,这就是我自己选择的路。”“你明明可以改变的。““变不了的,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游戏已经开始了。”
  • 妄仙之路

    妄仙之路

    “我楚邪修仙的目的就是为了报仇,不言斩妖除魔,不语名震寰宇,不寻长生不死。所以我任何时候都不会轻言放弃。”机谨处事,热血为人。少年楚邪以平庸资质走上修仙路,杀妖兽,诛千邪,斗万仙。塌平无上仙途。探讨写作群号:281480060
  • 天使执事

    天使执事

    12个天使的故事,准确来说是11位。因为第一位出现就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