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作家刘耀兰先生给我打来电话,说他的长篇小说新著《逢君又见杨花落》行将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想让我写个评论。《逢君又见杨花落》是耀兰兄长篇小说处女作《杨花入水化浮萍》的续篇。我曾为《杨花入水化浮萍》写过评论《古色古香的鄂东风情画卷》。从这个角度讲,我对他的长篇小说创作是比较了解的。因为先前对《杨花入水化浮萍》的艺术魅力作了比较全面的解读,两部小说创作的间隔时间也不长,思想和表现手法基本相同,再要对续篇作点评,难度似乎有所增大,所以我不敢贸然应诺。
《逢君又见杨花落》的打印稿放在我的案头已有些时日了。近日,在床头利用睡前的时间把该书认真读了一边,重温了当初的感觉。耀兰兄对波澜壮阔的时代的讴歌,对民间风俗人情的了然于心,对人物活灵活现的刻画,对农村人物心理的谙熟,对鄂东农村现实生活的洞察,以及对复杂人性的深层挖掘,同样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逢君又见杨花落》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鄂东地区改革开放三五年期间,人民生活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党中央不但将土地划归私人经营,而且鼓励一部分有经商头脑的群众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发家致富。文坳村以文水谷为代表的新兴农民充分展示卓越的才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率先在镇上办起了第一家采石场,成为全镇第一个万元户。文水谷致富不忘乡亲,在文坳村兴建村办采石场,带动广大村民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在他的帮助下,身怀绝技、胆识过人的少年子壮创立了镇上的第一家私营建筑队。蹲过监狱、心地善良的文水谷,总以为竹花拒绝她是因为自己穷困。当上村长、丰衣足食之后的文水谷变得财大气粗,处境变好,心境大不如从前,带着一股子“报复”的怨气,成为妻子腊容临终前的忧虑。
作者通过小说告诉我们:这个世上没有完完全全的好人,也没有彻彻底底的坏人。曾凌辱过贾凤枝的仓库保管员“钢自车”在这里良心发现,变得善良温厚,他心甘情愿为文水谷家当牛做马,精心侍弄田地,受尽身心的折磨,最后心境淡然地奔赴九泉。而曾在众人眼中正直和善、超凡脱俗的张汉年也变了,与镇医院貌美的女医生苟合,被继女雪儿逮个正着。怀着远大理想的雪儿犹如当头挨了一棒,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彻底崩溃,她发誓再不要继父的供给,毅然来到理发店当了一名美发师,让人不禁扼腕叹息。东窗事发的张汉年被镇医院开除了,背着药箱回到张家山,继续当他的赤脚医生。
小说依旧展现着“流言蜚语”的嚣张魔力。散布流言的典型人物是折秀英,即吴根生的老婆。浮沉的命运常常无端地扭曲着人的心灵。“折秀英原本也有一个清澈的眸子,一颗善良的心,但正是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漠,让她的眼睛变暗淡了,继而混浊、冷酷。”折秀英明知道是吴根生与竹花是两情相悦,却把吴根生过失伤害王会十致死、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的糊涂账,算到竹花一个人身上。竹花好心好意帮助孤寡老人,被她说成“另有所图”。张汉年和竹花日子过得挺如意的,她心生妒忌,处心积虑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往张汉年未愈的伤疤上撒盐。这些原因间接促成张汉年和女医生甘新玉的“好事”。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作者刘耀兰深谙读者的口味,高举着风流韵事这张王牌,紧扣着读者的心弦,让人欲罢不能。在小说里,竹花的离奇爱情故事,张汉年和甘新玉的苟合,文水谷和村支书任淑珍的云雨之欢,异性人物的正常交往,一旦在民间流传,便会带来一场轰动效应,轻而易举地摧毁一个人的美好形象和脆弱的心灵。
《逢君又见杨花落》的人物命运跌宕多变。张汉年因风流韵事与竹花分手,重新回到山村当赤脚医生。文水谷看到陈继传和一个女人在野地偷情,稀里糊涂地逼迫“钢自车”喊“耍流氓”,导致折秀英子菊自杀,折秀英疯癫、死亡,陈继传蹲班房。张汉年与竹花分手,吴根生中年丧妻,文水谷痛失妻子腊容,三个男人与竹花的故事该如何延续?这无疑给读者带来了希望。
与此同时,上代人的恩怨影响着后代人的爱情婚姻。原任书记陈文生和公社副主任吴根生的恩怨延续到后辈身上。陈继传和子菊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因家族的矛盾无法终成眷属,间接导致一场爱情悲剧。雪儿和同父异母的哥哥子壮两小无猜,到了海誓山盟谈婚论嫁的阶段。
需要说明和交代的是,俗语谚语民歌的穿插,增强了小说生动传神的可读性,给《逢君又见杨花落》注入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平添了一股神韵。《逢君又见杨花落》延续了《杨花入水化浮萍》的审美特点,同样以巧妙的戏剧性感染着读者,展示着作者游刃有余的人物刻画能力,场景风景情景的描写依然颇有韵致,唯一的遗憾就是缺少情节舒缓剂。什么是小说情节舒缓剂呢?我认为,它便是醇厚的散文手法和浓郁的抒情描写,加入这些“添加剂”,既会拓宽小说的意蕴,也会增添一定的艺术魅力。
这部小说只是《杨花入水化浮萍》的续篇,欲知后事如何,还要听耀兰兄下回分解。在短暂的人间欢乐过后,小说迅速走向悲剧,作者刘耀兰将给读者呈现一种什么景观呢?期待张汉年、吴根生、文水谷这三个优秀的男人从萎靡不振中走出生命的低谷,重新崛起,他们的后代雪儿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归宿,让光明和温情映照着这个世界吧!
(原载黄冈《楚天文学》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