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又继承魏伯阳炼丹理论,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它也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
葛洪(284─364),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学家。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
葛洪从小就喜欢学习,但因家穷,只好上山打柴去换取纸笔等学习用品。晚上他就诵读并抄写书籍。他性情平淡,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为人质朴寡言,不善辞令,不好交游。但是,为了寻找书籍或请教疑难问题,他却可以不远数千里,一定要达到目的才罢休。传说,葛洪的叔祖葛玄是在三国时吴国学道成仙的人物,人称“葛仙人”。葛玄把他炼丹的秘术传给了徒弟郑隐,葛洪就向郑隐学习。后来他又拜南海郡的太守鲍玄为师,鲍玄对葛洪深为器重,将女儿嫁他作妻子。葛洪承传了鲍玄的修炼方法和实践,并且同时博览、研习医术。
葛洪一生淡泊名利,曾数次推却官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修养炼丹、著书立说上。
葛洪的著作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抱朴子》分内篇20卷,外篇50卷。内篇说的是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病等事,属道教著作。其中《金丹》、《仙药》、《黄白》等部分是总结我国古代炼丹术的名篇;外篇说的是人间得失,世道好坏等事。
“玄”和“道”的概念理解
在《抱朴子》第一篇《畅玄》中,葛洪说:“玄者,自然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万殊,指万物。葛洪认为,“玄”是无所不存,神秘莫测的,它细微深远,连绵不绝。它能使天以之高,地以之卑,云行之行,雨以之施,能够诞生元一之气。总之,“玄”是天地万物之母,宇宙发生的总根源。
道教以“道”命名其教,足见“道”这一范畴的核心地位。《抱朴子》中说:“道者涵乾括坤,其本无名。论其无,则影响尤为有焉;论其有,则万物尚为无焉。”这就是说,“道”是实有而非物、本无而不空,同时不能用概念指谓、不能用语言符号表示的涵盖宇宙万物的本体。
葛洪的这些思想观点,为道教的“神仙学”寻觅到了基础性的理论依据,由“玄”的超越性、永恒性,引申出人若获得“玄道”,也可永恒。得到“玄道”的人,就是“神人”、“真人”、“至人”,可以做到 “出乎无上,入乎无下”,“恢恢荡荡,与浑成等其自然;浩浩荡荡,与造化钧其符契”。这样,“玄道”观念与神仙形象就获得了沟通。
如何修道
做为宗教,道教给人的希望是修道成仙。《抱朴子》中强调若要修道成仙,首先应该向内认识自我,涤除玄览,排除情欲,摒绝外部干扰,所谓“学仙之法,欲得恬愉淡泊,涤除嗜欲,内视反声,尸居无心”。这显然是一种向内观照的唯心主义的认识活动。同时《抱朴子》还主张修道的人要刻苦力行:“积其功勤,蒙霜冒险,栉风沐雨,而躬亲洒扫……试以危困,性驾行贞,心无怨贰。”这显然是一种宗教实践活动。
延伸阅读
葛洪与古代炼丹术
在封建社会里,贵族官僚为了永远享受骄奢淫逸的生活,自然会妄想长生不老。有些人就想炼制出“仙丹”来,满足他们的奢欲,于是产生了一种“炼丹术”,即炼丹的人把一些矿物放在密封的鼎里,用火来烧炼。矿物在高温高压下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出新的物质来。炼丹术在我国发展得比较早,葛洪就是一个炼丹家。长生不老的仙丹是贵族官僚的幻想,当然是炼不出来的。但是在炼丹的过程中,人们却发现了一些物质变化的规律,这就成了现代化学的先声。如葛洪在炼制水银的过程中,就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