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00500000031

第31章 黄老之学和《黄老帛书》

黄老之学是战国中后期的一个强大的学术思潮,对先秦学术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汉初再度辉煌后,成为当时的官方哲学,成功地主导了西汉前期的历史,造就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其特征为“贵清静”,“尚无为”,以达到“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目的。

黄老之学在西汉的兴盛,是由当时的客观情势决定的。西汉王朝建立之初,由于长期的战乱,经济凋敝,民力困乏。在这种情况下,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而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为这一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推行黄老之学而将汉王朝推向“文景之治”这一繁荣阶段上,窦太后功不可没。

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景帝和窦姓宗族不得不读《老子》,并推尊其学说。景帝时她曾召博士辕固生,问他《老子》是怎样的一部书,辕固生不识时务,猝然答道:“这不过是部平常人家读的书,没什么道理。”窦太后大怒道:“难道一定要司空城旦书吗?”话中讥讽儒教苛刻,比诸司空狱官,城旦刑法。辕固生一听想转身就走,不料被太后喝住,要他到猪圈里去与猪搏斗。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彻(汉武帝)见辕固生为一文弱书生,恐不敌猪,就投进一把匕首,才让辕固生把猪刺死。正因此,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终未用儒生。刘彻即位后,太皇太后闻他好儒,就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也不便违忤祖母,朝廷政事,随时向她请示。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重用儒生。窦太后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位拥附“黄老之学”的统治者。

黄老之学的哲学思想体现在《黄老帛书》中,这是由1973年12月,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的《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篇古佚书组成的,它们被认为是黄老之学的代表作。

继承并发展了的“道”

黄老之学改造了老子的“道”,把“道”看做是客观存在的天地万物的总规律,指出“道”的根本性质是“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强调“道”的客观必然性,认为“道之行也,繇不得已”。

遵循并顺应的规律论

《黄老帛书》中用“执道”“循理”来概括对规律的理解。所谓“执道”,即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经法?道法》论执道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掌握规律的人才能明白天道“极而反”的法则,了解社会生活中君道与臣道的区分,周密观察各种事物的变化过程,而不抱先入为主的成见。这样,就能做到认识精纯,思维开阔,成为天下是非的准绳。“执道”就必须从根本上着眼:“执道循理,必从本始。”所谓“循理”,就是遵循客观规律处理好各种具体事物。

对待事物要“审时”“守度”的方法论

“审时”,就是在处理各种事物的过程中,要善于掌握时机,并及时捕捉事物发展变化的转折点。做好事物转化的准备。《黄老帛书》中的“圣人不巧,时反是守”、“圣人之功,时为之庸”强调了掌握时机的重要性。它认为,时机是客观的,不能凭主观臆测,只能如实认识,而且运用时机要迅捷、果断、机密,“当天时,与之皆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守度”,就是掌握事物变化中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黄老帛书》中提出了日常运用的八种度数,即规、矩、绳直、水平、尺寸、权衡、斗、石等,并说:“八度者,用之稽也。”《黄老帛书》进一步指出:自然事物和社会生活都各有其“度”。使民要有“恒度”,赋敛也要有度,倘若“变恒过度”“过极失当”的话,就会妨害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

普遍存在的矛盾论

《黄老帛书》承认矛盾的普遍性,认为天有晦明,地有山泽,物有白黑,事有善恶,“静作相养,德虐相成;两若有名,相与则成;阴阳备物,化变乃生。”同时《黄老帛书》认识到,矛盾相互斗争是必要的,但一味斗争又是不可取的,它提出“雄节”和“雌节”这对特殊范畴,用来区分两种斗争策略和方式,《十六经?雌雄节》说:“夫雄节,满之徒也;雌节,谦之徒也。”“辨雌雄之节,乃分祸福之乡。”

延伸阅读

黄帝和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可以说是托名黄帝,以老子及道家精神为主旨,吸收并综合了先秦各家特别是儒、法诸家思想而形成的新道家。然而,黄帝因开启了一个文化创造和文明进步的时代而成为积极有为、富于创造、勇于探索,极力把社会推向进步的精神的代表,他又怎么会和以崇尚自然、安于无为著称的道家思想融合起来呢?

这首先是因为在战国时代,对黄帝的崇拜逐渐升温。其次,战国中期,各国为了称雄称霸都需要一种黄帝般的精神,而各种思想流派为了使自己有用也都必须做顺应时代的变通。因此,道家也开始从形而上的玄虚走向了社会生活层面,并吸收了法家的“法”和儒家的“礼”,把“无为”引向积极应世的“无为而治”的政治实践,从而开出道家向务实方向发展的新阶段,逐渐形成了黄老之学。

同类推荐
  • 晏子原来这样说

    晏子原来这样说

    走近晏子的心灵——去感受他的仁爱无边,躬亲示范……晏子是思想的圣者,行动的巨人,后世的尊崇。走近晏子的学说——去品读他的治国良策,忠君为民……晏子是旷世的贤臣,万民的榜样,永恒的丰碑。
  •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从来都是一个面对世人冷遇及逆境仍能保持意志力强大、内心坚毅的人,而对于身后的声誉他也是充满信心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20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尼采在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后溘然长逝。然而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之后,尼采的思想逐渐被发掘并得到重视。
  • 荀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

    荀子(传世名著百部第21卷)

    《荀子》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集中记录了荀子的言论,对于研究荀子及先秦学术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该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人誉为哲学诗,可谓博大精深。它涉及面很广,有时讲到政治经济,有时又讲到教育,还有时讲军事等,不过都体现着它的哲学思想。当然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学、宇宙学、人体科学等,就总体上讲是“道家哲学思想”。本书采取“化整为零”分章简介,以便读者理解原著。
  • 中国儒学之精神

    中国儒学之精神

    郭齐勇教授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儒者,数十年来沉浸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研究,《中国儒学之精神》即汇聚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在大学与民间演讲儒学的成果。全书深入浅出、全面而又有重点地论述了儒学的源流、一代宗师、发展轨迹、经典著作;儒家的礼乐文化、社会理想、治国方略、管理智慧、人性学说、核心价值、人生意境;儒家人文精神的特色、当今的意义与价值,经济全球化下的创造转化与应对之道。对学术前沿的课题,如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对话、公与私、公德与私德、亲亲互隐与人权、儒学的宗教性及宗教对话等论域,亦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有拨乱反正之功。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态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儒家文化的许多价值理想一直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华文化可大可久的根据。
热门推荐
  • 子夜歌:故使侬见郎

    子夜歌:故使侬见郎

    一夕之间,家族毁灭,她被迫与家弟分离,辗转流离,漂泊四游。只是无意间救下了奄奄一息的他,怎么就死缠烂打追着不放手?曾经最信任的长辈,竟是杀人凶手?姐弟分离八年相见,竟是刀剑相向?原来一切,不过是一场阴谋......
  • 双龙战帝

    双龙战帝

    双龙战帝,唯吾独尊,吾欲练就神功,谁与争锋!天若欺我,我必逆天,人若欺我,我必杀人!修炼之人,本该一往无前,绝不后悔,一心踏上最强巅峰!
  • tfboys之没有心的熏衣女孩

    tfboys之没有心的熏衣女孩

    一个谜一样的女孩竟没有心,上一世她的心是他们用枪打碎的,她遇见他们之后会怎样?
  • 三世情缘:一世芳华

    三世情缘:一世芳华

    第一世,身为捉妖师的他为隐藏她的存在,被奸人陷害,逐出师门;第二世,他看着她,不让她再爱上别人;最后一世,她九尾狐灵力全部觉醒,与他并肩站立,傲视天下!
  • 五灵狂神

    五灵狂神

    一个大学宅男在毕业之后就业无路在一次英雄救美时天外飞来一个火求给带到了元灵大陆重生在一个废灵根的弃少身上,被家族的人排挤打击,切看废少如何逆天而行.......
  • 嫡女重生:繁华故李

    嫡女重生:繁华故李

    前世的种种在李孤烟的脑海中一幕幕放映着。闺中密友的背叛。相公的背叛。李孤烟认知的好人,却在最后一刻才发现自己的人生,终究是场戏。是李孤烟入戏太深,还是别人瞒的够深沉?既然上天给李孤烟一次重生的机会,那么,李孤烟誓死不会重蹈覆辙,反则,浴火重生!
  • 时光槿然季微凉

    时光槿然季微凉

    她认为他就是她这辈子的克星,所有时候她都说不过他。像比如她在吃饭,“你还吃啊,都快变成一头猪啦。”…“哦,不对,你本来就是猪。”“你…”话还没说完,又被打断。“可是我就是想养着它一辈子。”她暖暖的笑了,这时候,有你,有我,能一起携手到老,就够了。
  • 重生的正确姿势

    重生的正确姿势

    这就是一个认识作者的主角叶泽:我什么都不会就是个普通的二本大学生重生了之后我认识了作者从此我过着万事找作者的日子有了作者害怕没有金手指么
  • 大画圣

    大画圣

    诗词书画出天地异象,书生提笔敌百万刀兵。文道世界,士子称雄。笑傲江湖里的著名文艺青年丹青生,又能在这个世界做些什么?修文道铭志,科场诗骂权臣引毒花盛开,第一奇葩异象。祭丹书铁劵,一十八首战词屠异族三百一十六城,震强汉声威。拒功名利禄,办一宫九学七十二院,帝王将相尽我门下。持妙笔丹青,画溪水水流、画青草草动,画龙点睛破壁腾空。后世扑街打油诗云:寸许狼毫涂日月,丹青一画定乾坤。投上几票吧,亲……
  • 唤灵与武的时代

    唤灵与武的时代

    银河,太阳系,祖星。一道金色的光在勾勒,勾勒出了一道金色的门。金色的门打开了,从此人类所认知的世界改变了。人类,迎来了新的时代。唤灵与武的时代!——唤灵与武的纪元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