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9900000038

第38章 探蒋虚实

为解决西安问题,1月9日,蒋介石派东北籍人士王化一、吴瀚焘携他和张学良的亲笔信到西安。王、吴当天下午到西安后,即向杨虎城等递交了相关信件,并传达了张的口信。

1月10日晨,杨虎城再次接见王化一、吴瀚焘,对王、吴说:“我不同意张副司令亲自送蒋,自投罗网,但抗日救国的主张,我和张副司令始终是一致的。遵照张副司令意见,停止军事行动。关于张副司令恢复自由,军队改编、待遇、善后诸问题,须双方协商,然后决定。”

10日下午,西安方面与洛阳方面取得联系,前方军事行动停止。11日,祝绍周带着陕甘善后的甲、乙两个方案来到西安。

12日,杨虎城、王以哲、周恩来等人研究南京方面的甲、乙两案及蒋介石10日来信。来信再次说张学良不能回陕。研究后认为,当前的首要问题是争取张学良迅速返回西安;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就无从谈起。杨、王、周决定派原十七路军驻南京代表李志刚和东北军代表鲍文樾、“西北剿总”办公厅主任米春霖赴南京进行谈判。

杨虎城对李志刚说:“自从张汉卿送蒋走后,已经半个多月了,在这期间,一切发展都出乎我们的意料。张汉卿原说三五天可以回来,现在不但没有回来,而且遥遥无期。张汉卿不回来,我们的事情很难办。首先是团结问题。东北军内部本来就不够团结,他们与我们之间也不是没有问题。张汉卿能回来,东北军内部有中心,就不会出大问题,东北军与我们的合作也就比较容易。能团结,就有力量。张汉卿不回来,整个团结成问题,我个人实在撑持不了这个局面。所以你这次到南京,第一个问题就是向蒋要求务必让张早日回来,以便进行一切善后工作。不过我以上讲的这些情形,是不能对外讲的,对外讲就是坚决要求张回来,扣张是毫无道理的,讲得愈简单愈有力愈好。第二个问题是要质问蒋:顾祝同统率几十万中央军向潼关以西分路拥进,这是要干什么?是不是还要打内战?谈到这个问题时,态度要强硬一些。可以明白告诉他们,因为蒋不履行诺言,扣留张汉卿不让回来,西安方面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都群情激愤,团结一致,要同中央拼命。特别是红军也坚决表示与东北军、十七路军采取一致行动。当然,蒋如果真能实行他的诺言,我们一定听他的命令,到那时无论怎样调动军队都可以。现在蒋对自己的诺言既毫无表示,又扣留张汉卿不放,在这种情形下,派几个师开向西安来,我是坚决反对的。第三个问题是要设法看一看蒋和南京方面在政策上有无转变,是否有结束内战和准备抗日的迹象。这一点至关重要。假如经过西安事变,蒋能够把过去先安内然后攘外的错误政策改正过来,那么我们个人就是牺牲了也值得;如果蒋的错误政策仍然继续坚持不改,那么我们这一切就都算白干了。”

李志刚和鲍文樾16日抵南京,17日由南京飞杭州,转乘汽车去奉化。他们一到,蒋立即接见。见面时,蒋因西安事变时腰部受伤,正穿着钢架背心躺在床上接受医生治疗。

李、鲍向蒋转达了东北军、十七路军全体将士希望张学良能早日回西安的强烈请求。蒋说:“我的腰痛,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国家的问题,是纪律的问题。张汉卿来京以后,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读书少、修养差。他现在再三表示要跟着我学修养,跟着我读书。他自己不愿意回去,你们也不要强迫他回去。”谈到派中央军大举向西安进军的问题时,蒋强调西安方面在军事上必须服从他的命令,必须在南京提出的甲、乙两案中择一执行,否则自己是不能容忍的。说到这里,蒋声色俱厉。

当天下午,蒋介石单独召见了李志刚。蒋问李:“你可以讲一讲,他们究竟打算怎样办?”李按照杨虎城的交代讲道:“自从委员长回来以后,答应的问题还没有兑现,又把张先生留住不让回去,并且大量中央军开进潼关,西安方面群情愤激,东北军、十七路军双方团结一致,张先生若不能回去,他们要打仗。”蒋听到这里,由床上翻起身来说:“他们要打仗,要打就打,我还怕他们?我早就准备好了,因为怕糜烂地方,所以未进击。要打的话,我在几天内就可以消灭他们。”李说:“现在陕北和甘宁边区的红军也正向关中开进,打起仗来,恐怕不好。”蒋听了这话,并不正面答复,却转缓语气说:“我并不要打仗,你要告诉虎城,虎城与十七路军是有革命历史的,不能与东北军相提并论。今后东北军即归虎城指挥,陕西省主席即由虎城的部下充任。你回去告诉虎城,只要听我的命令,我答应的话都可以实现。我要亲自写一封信给虎城。”

李志刚等1月20日回到西安,带回了蒋介石和张学良写给杨虎城的信,以及经蒋介石修订的解决陕事方案。

杨虎城在李志刚等到西安后,立即召开了东北军、十七路军高级军政人员会议,由李志刚报告见蒋的情况,当众公开宣读了蒋介石给杨虎城的亲笔信(因李志刚在奉化被蒋单独召见,又带回蒋致杨的亲笔信。杨为表示自己的坦荡,为促进两军团结,故即开会、当众读信)。与会者听完蒋的信,群情激愤,“都纷纷地骂蒋介石背信弃义,说他是想分化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众人表示“我们决不上他的当”。会议无果而散。会后,杨虎城留下李志刚单独又谈了很久,详细了解了李见蒋的过程。杨当时分析,蒋是用两手在对付西安方面。“一手用军事压迫,一手用政治分化,首先要分化东北军与十七路军的关系,问题很严重”。杨忧心忡忡,“我现在真是不知怎样才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要看看南京的路线改不改,是否我们真的就白闹了一场。所以你准备再去南京一趟,多找几个人谈谈。明天我们对这个问题再好好研究一下。”

第二天,1月21日杨虎城又召集东北军、第十七路军军政负责人会议,周恩来也应邀参加。会议决定再派李志刚携杨虎城的信飞奉化,向蒋介石表示接受甲案,但同时要求:(一)中央军暂退华县,待西安方面军队移定后再行动。(二)潼宝线上,中央军不多驻兵。(三)东北军留一部在咸阳到兰州的公路上,留一部在西安。(四)第十七路军留一师在西安。(五)给不允回陕的张学良以名义。(六)在三中全会未决定国策之前,由杨虎城接济红军。

会议后,杨虎城即派李志刚携带他给蒋介石的复信,于当日第二次去南京。杨虎城给蒋的信中这样写道:“前示甲案应当接受。惟西北情形已趋复杂,执行甲案事,各方实际上之困难仍属不少。凡此情况,谅蒙洞察。谨再派李志刚趋前晋谒,陈述一切,务恳钧座对于此间实际各问题详加训示,俾便遵行。”

在答复蒋介石的同时,杨虎城将西安方面的新意见及时通知了各地方势力人物。他致电张学良派驻桂林联络代表赵石樵(即解方,秘密中共党员):“皓午电悉。(一)我方为实际着想,谋解决途径,于鲍志一兄等飞奉化时,确携有解决西北方案。但主要事项仍为请张副司令返陕,请蒋委员长实践诺言,决无陕甘特殊化之意,何氏通报纯系诬蔑。(二)我方在抗日联合阵线下采取联共方式,但绝非容共,更非赤化。对于国民党之地位,固极尊重,在弟个人尤决不愿抛弃本党之立场也。是与李、白两公之主张正复相同,希照此意随时解答为盼。”

同日,杨虎城收到阎锡山的电报:希望杨接受甲案,并表示愿代向蒋介石斡旋。杨虎城即复电阎锡山:甘肃境内胡宗南部全部退出。请南京发600万及预发三个月军饷。并派人来陕宣抚。

李志刚到南京后,先分别拜会了于右任、冯玉祥、何应钦、陈立夫等政要,从他们嘴里没有了解出蒋的政策变化情况。只是冯玉祥作了这样一番表态:“他(指蒋)今后还有脸再打内战吗?我看他再打不下去了。至于具体情况,我也弄不清楚。虎城这小伙子我从前看他没有多大出息,想不到他真是个好小伙子!有机会我还要到西安去看看。”

1月23日,李志刚由戴笠陪同从南京到了奉化。当晚蒋介石立即召见了李。当他听李志刚说:“大家一致的意见,还是要求让张先生回去。”蒋一面摇头一面说:“我在西安上飞机时,张汉卿要送我到南京来,我劝他不要来,他不听,一定要来,我也只好听他来。他现在住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他,你问他是不是那样。他来南京的时候,由他也由我,但是他来到南京以后,要想回去,不由他也不由我了。”

李志刚听蒋如此讲,便改谈顾祝同西进的问题,蒋说:“顾祝同部西进,目的不在打仗,而是为调度军队恢复秩序。”蒋让李转告杨虎城,必须服从他的命令,否则就要军事解决,并说他已通知顾祝同要相机处理,西安方面要找顾接洽,把真正困难的地方提出来与顾商洽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再由顾请示他,他一定能给解决,以后再不要直接去问他了。最后李志刚又委婉地说:“杨先生极关心委员长的抗日政策问题。”蒋听到这里,怒气冲冲地说:“杨虎城不学无术,不看我的《庐山军训讲演集》不了解讲演精神,不懂得我的意向,怎么你们也不帮助他看呢?你切实告诉杨虎城,只要他听我的命令,我一定对得起他们。”当日,李志刚即将蒋的谈话要点通过电报报告给了杨。

经蒋的允许,李志刚见到了被软禁在奉化雪窦寺的张学良。当李对张谈到西安方面坚持要求他返陕和遭到拒绝时,张感叹说:“蒋是不会让我回去的,回去会增加他不喜欢的力量。请告诉虎城多容忍,要团结。我估计除非全面抗日,东北军还存在,可以利用我在东北军中发挥作用时,我才有可能回去,否则是不能出去的。”言时神色凄惨。

李志刚在奉化还见到了从南京来此看蒋的汪精卫,汪对李说西安事变虽出于爱国热情,但万一在乱中伤害了领袖,后果不堪设想。汪批评杨虎城现在不该拥兵抵抗,应该服从中央,以免地方涂炭,等等。李问汪当前国家政策怎样转变?汪答怎样变动必须由中央全会做出决定,他这次来奉化就是与蒋介石商量召开中央全会事宜。由此李志刚得知南京正在酝酿召开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将要讨论转变国策问题,完成了杨虎城交给他了解南京政治动向的迫切任务。

根据李志刚从南京发回的种种信息,经三方研究后,1月24日杨虎城电复蒋介石,同意派代表赴潼关直接与顾祝同商谈。同日致电李志刚即回陕汇报,并赴潼关参加与顾祝同商谈。1月25日,李志刚飞回西安。杨虎城立即召集召开了东北军、十七路军高级军政人员会议,听取李志刚第二次去南京、奉化的情况汇报。听了李的汇报后,众人对张不能回来都感到很失望。杨虎城表示,他同意冯玉祥的说法,蒋是不能再打内战了。他对汪精卫住在奉化很注意,认为蒋必将与汪研究国民党与共产党间关系如何转变的问题。所以蒋介石在政策上的转变是有可能的。杨对这个问题做了这样分析后,会议即转入了讨论如何与顾祝同直接谈判的问题,决定李志刚、谢珂(东北军代表,前“剿总”办公厅副主任)前往潼关与顾祝同谈判。蒋介石在奉化接见李志刚的前一天,就决定由顾祝同在潼关和西安方面谈判,并电告顾:(一)东北军可留一师在咸阳到兰州段,第十七路军可留一二团在西安附近;(二)张学良问题待西北问题完全解决后另定;(三)中共部队将通过杨虎城接济。蒋介石做了一些让步为谈判创造了一些条件。

同类推荐
  • 盛世风华之江山谋

    盛世风华之江山谋

    当那场陈年阴谋的帷幕被缓缓拉开,固守多年的观想被颠覆;在乱世之间与手足兄弟尔虞我诈只为那盛世权谋;当帷幕落下恍然发现一切不过是回到了原点,只不过是少了那么些人又多了聊聊却足以慰藉他的罢了!携子之手并肩前行,一切都还是旧时的模样!
  • 神秘策

    神秘策

    无名小卒,寂寂无闻。死后却历经奇遇,在波澜壮阔、飘忽不定的乱潮中,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成为掌控万众生灵的主宰者!看他的失意与张狂,失败与成功,情感与手段,爱恨与情仇!扣人心弦!
  • 穿越大唐之龙凤珏恋

    穿越大唐之龙凤珏恋

    珏(瑴),合在一起的两块玉。算命先生:你命格奇特,未来另一半与你“同岁”不同年。????玉器店老爷爷:凤珏送你,龙珏有缘自会出现。…………龙凤珏还未团圆,她先穿到了盛世唐朝。为文成公主和亲出谋划策,却被其“旧爱”缠住不放,而这个旧爱竟然是龙凤珏的主人??!!认了弟弟却“狠心抛弃”,被其记恨且永不原谅;好心救人,却成为她的贴身保镖默默守护;偶遇“老乡”,也成了牛皮糖甩也甩不掉;助有情人成眷属,却意外造就了自己的穿越。果然因果皆循环,万般皆是缘。这位公子,我们认识吗?这两个娃娃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请不要随便认亲好伐?
  • 峥嵘书生

    峥嵘书生

    生于乱世,死于盛世。临死前,他只想多喝一碗那姑娘的茶。
  • 乱世之中我为谁

    乱世之中我为谁

    当庞大的帝国内部出现混乱、外部遭受异族入侵时,做为帝国的子民,是携手团结共同攘内除外?还是随波逐流揭竿而起呢?
热门推荐
  • 修明传

    修明传

    修明自有奥秘,读懂故事,探索未知。明白了自己是谁,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 四十八日恋:恶魔轻轻缠

    四十八日恋:恶魔轻轻缠

    最是无情最多情,江心就是一个多情的人。一个是恶魔,一个是天使,江心也不知道她喜欢的到底是谁。本书属于半都市半仙侠玄幻。
  • 妖精的尾巴之神鬼剑士

    妖精的尾巴之神鬼剑士

    帝血弑天:滴血双刀怒气狂,血剑封魔斩妖皇。崩山血怒人鬼敬,魔神弑天我为王!黑暗君主:枷锁落地鬼魂附,鬼影疾走死亡墓。四阵齐出鬼神嚎,拉修吉格万鬼狂!剑神:白面鬼手流星剑,猛龙拔刀暴风式。剑舞剑阵剑下魂,万剑开花剑中神!天帝:轻纱掩目杀意浓,冥王短刃问苍穹。鬼印三波凡尘扫,天眼雷神定英雄!主角穿越到妖精的尾巴世界,拥有鬼手,拥有着四系技能,看他如何在这个魔法的世界中闯出一片天地!
  • TFBOYS我们的剩夏

    TFBOYS我们的剩夏

    写小说只是我个人的业余爱好,写的不好,请多指教,谢谢大家了!
  • 网络闺蜜之让我遇见他

    网络闺蜜之让我遇见他

    人类少女林欣作为学生党,成绩不好,天天打架,逃课,家庭因此天天吵架,终于有一天,一场家庭战争爆发,妈妈受伤住院,而且还要面对没有爸爸的事实,对于一直爱好和平的林欣此受到了打击,她回到房间,抱着一直陪伴着自己长大的小熊哭了,因为现在只有它才理解自己,她错了,还有一样东西也理解她,并同情她,便把林欣带到了······
  • 花开两世界

    花开两世界

    两个世界,可以是两个不同的生活空间,也可以是同一个世界内两个不同的阶级,也可以是同一个世界内两种不同的生活状况,还可以是,两个人的,不同的内心世界无论是不同的空间,不同的阶级,还是不同的生活状况,一旦他们发生交融相通,就会出现混乱,不安,无秩序等状况。那么,如果是两个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交融相通,那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平生只愿有同一种白色茉莉,能够盛开在你我两个世界之中,灿烂而静美,清香且悠长。“我在你的眼中,看到了我一直在找的世界……”
  • 微笑面具

    微笑面具

    一见倾心?还两情相悦!打死她也不信!看风景把自己看成正房,闺蜜靠在男友怀中腻歪。情场失意工作也落魄,不等炒了老板反被out。爱情工作两失意,他的突然出现让她灰暗中有了一丝光亮。
  • 极品仙少在都市

    极品仙少在都市

    叶翔得到了一个神秘的任务下山寻找一个女子,本想着对方会屁颠屁颠的跟着自己回山,可没想到事情却恰好相反,自己给大小姐当牛做马不说,可人家根本就不领情……“大小姐,咱们回山吧!”
  • 一令乾坤

    一令乾坤

    一名弱弱书生从尘世而来,手握乾坤,号令天下!一场血雨腥风即将来临……
  • 山居岁月

    山居岁月

    一部尝试以散文体形式的乡村小说一部尝试以每一章节串联起整个故事情节的小说一部尝试将其中一章节单独拎出来阅读也是一篇完整的散文的小说一部描绘乡村生活百态的小说一部记录乡村瓜田李下,流言蜚语,家长里短的小说一部每一章节埋下伏线逐渐揭开事情真相,徐徐展开的小说一部逐渐流逝的乡村生活完整记录小说一部乡村生活里悲欢喜乐被诗意化的小说一段目前业已失传的诸多乡村特色手艺的回忆录也是一幅迷人的乡村风景画在如此快节奏的今日,以散文的笔触记录日复一日不复存在的乡村诸事,随温暖的文字,发现曾经无比美好的时日。以此怀念那逐渐消失掉的村庄和村庄里纯朴而善良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