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到蒋介石的消息报到新城指挥部,张、杨都很兴奋。张学良高兴地对众人说:“我和杨主任胆大包天,把天捅了个窟窿。现在我不管了,要去睡觉了。”
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发动的“兵谏”行动,不到六个小时就胜利完成。中间由于枪战和误会造成了少量的人员伤亡,其中蒋介石的卫士就被打死数人,省主席邵力子的夫人傅学文的手臂被流弹击伤,还发生了东北边业银行经理王景越等被十七路军士兵误杀等一些意外事件。
“兵谏”的军事行动,随着蒋介石被捉告一段落,政治行动随着紧张展开。王菊人回忆:
临潼部队报告,蒋介石被捕后,这时须要立即由西北《文化日报》(十七路军总指挥部机关报)出号外,通告市民,还应立即向全国发通电,说明事件真相和政治主张。这时,设计委员会(事变后成立的政治咨询机构)尚未成立,一些人先立即商量这件事。
(一)对这个事件应怎样称呼?有人主张叫“一二·一二革命运动”,有人主张叫“双十二抗日革命运动”,名称定不下来,号外、通电无法拟稿,急不容缓,那么对蒋介石的行动,到底应该叫什么呢?后来高崇民主张用“兵谏”二字,大家觉得合适。所以在号外第一号中这样说:张副司令、杨主任暨西北各将领对蒋委员长实行兵谏。
(1)停止内战,已将委员长妥为保护,促其省悟;
(2)通电全国并要求政府立即召集救国会议;
(3)请南京政府释放一切政治犯;
(4)此后国是完全决诸民意,容纳各党派人才,共负救国责任。
当时,对这个事件,并没有定个名字。“西安事变”的名字,是蒋介石捏造的“对张杨训词”“西安事变半月记”给我们安排了这个名字。他们沿用于“福建事变”、“两广事变”而来,“事变”二字,即含有“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味道。我们也用以自称,想来有趣。
(二)关于八项救国主张的商讨。远在两广发动反蒋军事行动时,杨曾派秘书蒲子政去见韩复榘和宋哲元提出了八项中的(一)、(二)、(四)、(五)、(六)、(八)等六条,准备在发出反对蒋介石以武力进攻两广并赞同两广的抗日主张的通电中列入,和韩、宋都商量一致了。当时因为张学良滞留上海,通电未及发出,“两广事变”已被蒋介石镇压下去。这天早晨,十七路军方面,便将这六条提出商量。
大家对这六条无异议。后来觉得这是一个爱国运动,对于沈钧儒等人须积极营救,列入了这一条。对于第七条商量较多。因为估计到南京政府一定要给我们戴个“赤化”帽子,以此在国内各实力派中孤立我们,同时国内各实力派也必然注意到我们同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所以就加了“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一条,以表明这是国民党范围内的事,无任何共产主义的气息,以防止南京政府的造谣,为争取国内各实力派的同情。所以在号外第二号中就提出了八项救国主张,在通电中也着重列入了。
当日,张学良致电中共中央:“蒋之反革命面目已毕现。吾等为中华民族及抗日前途利益计,不顾一切,今已将蒋及重要将领陈诚、蒋鼎文、卫立煌等扣留,迫其释放爱国分子,改组联合政府。兄等有何高见,速复,并望红军全速集于环县一带,以便共同行动,以防胡敌北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