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8900000007

第7章 德国人的性格

歌德曾经说过:“德国人事事都要引起麻烦,于人于己都是如此。”这句话说明了为什么外国人不时承认他们无法理解德国人的举止行动,更不用说德国的哲学和德国的语言了。

从性格和个性上来看,德国人是与法国人、美国人、印度人和中国人不同的,这一点没有人会反驳。但是,如果要问这些民族的具体区别在哪里,就很难回答了。一般人们回答往往会罗列一些所谓的“典型”特征:德国人勤奋,讲秩序、没有幽默感等。法国人有很强的民族感并且浪漫风流。当人们对外民族进行不假思索的描写时,往往会提起这样的传统观念中的典型特征。

麦克格兰纳翰(McGranah)和魏恩(Wayne)用内容分析和比较的方法研究了1927年德国和美国最受欢迎的45个剧本,发现“德国的剧本更具有思想性、哲学性、历史性并更多地揭示社会问题。在美国剧本中作为中心主题出现的个人犯罪,在德国的剧本中通常被谅解和加以辩护;这里,社会被看做是应当承担责任的,而不是个人。在美国,最终取胜的是道德,而在德国只有通过权力和无所顾忌才能取得成功。在美国的剧本中,好人的取胜是由于有势力的人改变了其观点,而在德国的剧本中,矛盾冲突常常是通过权力斗争来解决的。”

每个民族的形成都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该民族独特的性格和特征。人们常说,英国人矜持,美国人奔放,法国人浪漫,日本女子温柔和顺从等,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民族,其性格特征也千奇百怪。同一个民族的个别人的性格也千差万别。但从民族整体观察,总有一些较为共同的特点,德国人主要特点是诚实、自信、勤劳、整洁、讲究秩序和遵纪守法。

我们在探讨德国人性格时,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不提普鲁士精神。德意志民族性格和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受普鲁士精神的影响。在世界历史上还很少有把某个国家或民族同“精神”联系起来一起称呼的。“普鲁士精神”可以说是一种例外。但实际上人们是把普鲁士精神当成了德意志精神的精髓,并且沿袭下来。无论是德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开始认同和使用这个名词。

与其他民族精神相同。普鲁士精神也是在自身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是普鲁士——德意志历史的文化产物,其中包含着整个民族、各个阶层为生存和发展而创建的精神价值标准。这种精神价值标准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制度下可能起截然相反的作用。就其精神本质而言,并无善恶好坏、进步和反动之分。德国人用普鲁士精神发动过多次侵略战争。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采用闪电战术,以摧估拉朽,雷经万钩之势几乎席卷了大半个欧洲,给欧洲和世界人民带来了空前灾难,给人留下最残酷、最野蛮、最恐怖的印象,此时的普鲁士精神成了尚武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象征。然而用同样的普鲁士精神,他们击破了拿破仑的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了德意志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又以同样的精神,他们创造了战后的经济奇迹。他们这种雷厉风行、说一不二、斩钉截铁、一往无前的民族精神是实现两德统一的内在因素。在相同的外因条件下,很难想象有其他民族和国家能如此迅速、彻底、全方位地实现民族统一大业。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双方没有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而是使用惯用的“闪电战术”和平地实现了统一。此时的普鲁士精神成了争取国家统一、实现民主自由的象征。

不过我们今天谈论德国人的性格还只限于遵纪守法、试实正派、好学上进、助人为乐、秩序高于一切等等,而且是按民主性的进步性的来看德国人的性格。

(一)

遵纪守法。普鲁士精神作为历史的积淀渗透进德国的文化中,极大地影响了德国人的精神生活,相当程度上塑造了德国人的文化和传统。史学家评论说,普鲁士精神是由普鲁士的君主用强制的办法训练出来的。德国人对制服的畏惧、对上司的顺从,第二帝国普遍盛行的“臣仆精神”、军人的社会地位高都与这种传统有关。德国人的“顺从意识”和“臣仆精神”造就了德国人遵纪守法的习惯。无论是大法律还是小的规定,德国人一律遵守。他们在本国遵守本国的法律,在国外也会遵守当地的规定。但有时候,遵纪守法几乎到了刻板僵化和迂腐的程度。有关马路上红灯的笑话足以证明这一点:如果在德国看见一个行人闯红灯,那他肯定是外国人,或者就是个弱视者、色盲,否则会引起众人的公愤。如果一名行人在清晨两点路上无人时闯红灯,引起车祸而受伤,警察会责怪行人而不是驾驶员:因为在德国,驾驶员绝对不会料想到有人敢闯红灯,即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一样。另外还有一则故事足以说明德国人的法律意识说,有一天夜里大雨瓢泼,一对德国父子去医院挂急诊,来到一个僻静的小路上,遇到红灯。尽管没有人,也没有车,父子俩还是在雨中等了许久。后来,儿子实在忍不住了,便想穿过马路,遭到突然患重病的父亲的严厉训斥。最后,他们才发现原来是交通指示灯出了故障,红灯亮而绿灯不亮。

德国人这种“顺从意识”、“臣仆精神”虽说是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但实际上已成为德国人性格中起主要作用的东西。符腾堡出版商卡尔·莫泽尔对德国人的缺点和弱点,毫不留情地加以批评:“每个民族具有它的主动因。在德国是服从;在英国是自由;在荷兰是贸易;在法国是尊君。”德国人的“顺从意识”、“臣仆精神”也很容易被人利用,此时的“遵纪守法”走向了它的反面,只要出自“伟大领袖”或“绝对权威”之口的话就是圣旨、法律和真理,必须无条件服从。德国人这种刻板、古怪的直线式思维使得他们对“权威”的疯子般狂言乱语也会俯首听命。

虽然二战后德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恢复原魏玛共和国时的多党制,走上了议会民主制的道路,建立了多元化社会。并通过吸取历史正反面的教训,使“普鲁士精神”中的精华,如遵纪守法等为民主自由和人权服务,为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贡献。但普鲁士精神中的糟粕,如盲目服从、臣仆意识等在社会上虽已不占统治地位,但因其长期历史沿袭下来的文化沉淀,很难在短时期内消失殆尽,或多或少地在德国人的性格中表现出来。在企业或部门中一切按规章办事,下级绝对服从上级,员工们以服从为天职,固执、死板、缺少灵活性和主动性。领导则以遵纪守法作为衡量员工工作好坏的标准。

(二)

试实认真。德国人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个性,即诚实(anstandig)。就是讲,德国人办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不弄虚作假,不耍花招,说一是一,信守诺言。特别是北德人更是办事细心,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给人一种缺乏幽默感,古板冷漠又保守的印象。但却令人尊敬,因为他们遵守诺言,诚实可靠,办事认真。由于受文化、历史、地理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它的邻国,法国、意大利等国人的性格与德国人截然相反。他们热情奔放、浪漫豁达、不拘小节和形式,喜好歌舞,生活中充满幽默和风趣。有人将德国人和法国人的生活方式作一比较:“法国人工作为了生活,而德国人生活为了工作。”又有人对德、意两国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加出精辟概括:“意大利尊敬德国人,但却不喜欢他们。德国人喜欢意大利人,但却不尊敬他们。”一般人都认为德国人缺乏幽默感,其实德国人也喜欢幽默,在中世纪笑话(Schwank)就是德国城市市民非常喜爱的题材,只不过他们的幽默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不如法国人的雅致罢了。

赫伯特·舍夫勒在他的著作《德国妙语的地理考》中曾指出:正如北方的城市具有它们独特的风格——汉堡人喜欢现实主义愁思和黑色幽默,科隆的市民乐于对他们本地的神明廷内斯和沙尔加以荒唐无稽的推论,柏林人是妙语答话和俏皮话的大师等等。可是,即使在幽默方面,中心地带趋向于狭隘性和防御性。19世纪早期有一位牧师,他对柏林人和北方人有一个大体上的描写:“他们只会说俏皮话,俏皮话会刺伤人,而不是幽默,幽默能抚慰人。就在这一点上,他们使我们感到能代表他们特性的那种外来民族的素质。维也纳人有幽默感,对德国人来说是情感,而情感能抵赎万恶。这个字眼在情感这个措词里,把德国分成两部分的对立达到了顶点。情感(Gemüt)这词意指南方,真正的德国人,温柔、亲切、充实、热情,而真正的柏林人把它念成Jemüt,意指北方,精明、勤劳、厌倦于享乐、浅薄,并混杂着外国、犹太和法国的素质。”

实际上对德国人诚实认真,大家是很有体会的。如在德国,考场时,很少有监考老师。当你在选择购买商品时,营业员不仅向你介绍商品好的一面,也会向你介绍商品某些欠缺的一面。甚至会劝你不要吃亏的东西。他们非常重视职业道德,在谈生意时,德国人许诺得慢,但一但许诺,即使口头许诺,也会不折不扣地执行。而意大利人许诺得快,但变化得也快。德国人的坦率、诚实有时会使人感到尴尬难堪。如果你作报告,为了表示谦虚在开场白中说“报告准备得不够充分、内容考虑不周难免有错误,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德国人很可能真的相信你说的话,会直言不讳地劝你不要“抛砖”作报告了。

(三)

勤奋好学。德意志民族是一个非常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民族,从小就爱学习和钻研,追求高尚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德国儿童除了与别国同龄人学习同样的科目外,他们通常还要学习一两件乐器。音乐是德国人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音乐同德语一样是德国人生来就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两种语言。除了正规教育之外,德国的成年教育也非常发达。德国人一辈子都在追求上进、追求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崇尚力量的德国人是非常理解这个道理的。德国人的外语一般都讲得不错,除了英文之外,有的还会第二种甚至第三种外语。连普通德国人的英语都讲得无可挑剔。

德国人不仅勤学好进,而且非常尊重知识,尊重教师,理解教书育人的辛苦,并很看重在学术方面的成果,这在一般国家是少有的。同时,人们还热衷于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努力争取获得这一领域的最高学位和文凭。在如果您的的名片有“博士”、“工程师”或者“教授”,会引起德国人格外的尊重和敬意。包括许多知名的政治家也乐意被人称为“博士”,如德国前总理科尔。许多企业的领导人还在名片上同时印上“博土和工程师”的头衔。有的人还在名片上印上不同学科的博士学位,以示博学多才,而不像其他国家的企业中高层领导人,习惯于炫耀和吹嘘学制不过只有一年多的MBA。

(四)

乐于助人。在德国人看来,遇见不合理、不公平的事,应该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应有的勇气,这就是社会的正气,有了它,社会才会兴旺发达。在公众场合下,德国人对道德不良者以及流氓无赖从不姑息迁就。德国人乐于助人。如果你向一个德国人问路,他会热情地为你指点。若他自己不认识路,他会替你问别人,甚至会陪你走一程。直至你能辨别方向为止。你如买不到急需的商品,店主会请一个伙计陪同你去附近商店购买。德国人做了好人好事后,不指望回报。

说德国人排外,似乎有些不公平,因为排外者毕竟是少数。那些将纳粹十字标记画在重新建造起来的犹太人教堂墙上并企图烧毁难民营的剃了光头的德国民族党在德国是不受欢迎的。德国人事实上对外国人十分友好,特别喜欢帮助贫穷的外国人。在德国的街头,绝大多数德国人对外国人彬彬有礼,路遇困难,总有古道热肠的德国人乐于帮助你。

1992年秋天,德国出现排外浪潮时,一些城市街头都曾有德国居民自发地举行烛光游行,以示抗议。每当夜幕降临,许多德国人,有的甚至是扶老携幼,全家出动外出悼念被极右分子杀害的外国人。在凛洌的寒风中。他们手持点燃的蜡烛,排着长队,有时绵延数十公里,怀着悲痛的心情向死去的外国人告别。并为自己的同胞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负荆请罪。这些死去的外国人与他们无亲无故。他们这样做完全出于“民众的勇气”。即正义感。2000年11月9日是柏林墙被推倒11周年纪念日,首都举行有20万人参加的反击极右势力的大游行。联邦总统、联邦总理、联邦议院主席等国家主要领导人均参加大游行,显示了“民众勇气”。

(五)

秩序井然、干净整洁。德国人的道德标准和生活准则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词,即秩序(Ordnung)。德国人见面的口头禅是“Ist a11es in Ordnung?”(一切井井有条吗?)。德国人特别偏爱秩序,为了保障社会生活井井有条,他们制定众多繁琐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是否遵守公共秩序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在德国人心目中。世界万物都必须有秩序,秩序统帅世界。只有当每样东西都各居其位,都获得与其性质相符的地位,准则和规定都被严格遵守,世界才会出现和谐。秩序偶有紊乱,德国人的工作效率就会降低。他们的大脑就会“短路”。德国人聚精会神工作时。特别需要安静,稍有响声便会使他歇斯底里大发作。对秩序的情有独钟导致德国人去寻找或树立一个权威,一个“绝对权威’——国家或领袖。权威可以制定法规法律。使世界和社会变得有条不紊,秩序井然。这就是德国人尊敬和崇拜权威的原因之一。

为了使权威制定的法规法律得以贯彻执行,德国人嫉恶如仇,控告和打小报告司空见惯。如有谁扰乱了社会秩序,他就很可能成为被控告和打小报告的对象。

德国人不仅使整个社会秩序化,而且使自己日常生活秩序化。他们时时、事事、处处也都按规定和计划严格遵守秩序。德国人总是随身携带的记事本把一天要做的事全部记下来,严格按照安排好的来做,轻易不做更改。

德国人的秩序还表现在生活起居、环境布置、工作节奏上。不论是卧室还是客厅常年保持秩序井然,一尘不染。在打扫庭院或大厅时,他们会将每一个角落擦洗得干干净净,连厨房、厕所也都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德国的公共环境是世界一流的,不但绿树成荫。而且道路平坦,很难找到一处有积水。

大多数外国人一方面讨厌德国人的古板、冷漠性格和烦琐又头痛的各种规章条例。这些条条框框有时叫人感到无所适从,啼笑皆非;但另一方面,又欣赏德国生活的宁静舒适和安全。

同类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运城名人(大运之城精品丛书)

    运城名人(大运之城精品丛书)

    运城位于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金三角古河东地域,这里钟灵毓秀,地灵人杰,养育了无数的华夏才俊豪杰。早在开辟鸿蒙、刀耕火种的远古时期,就演绎了女娲抟土造人的优美传说和黄帝与蚩尤征战盐池的喧嚣;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后稷嫁穑,禹凿龙门,嫘祖养蚕,也都发生在这里,中华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走来。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西域要冲:阳关

    西域要冲: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笔下幽怨凄凉的别绪,千百年来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
热门推荐
  • 告白六年童稚

    告白六年童稚

    小学六年我们承受了8400节课6300小时240星期12学期却没能扛得住小考考散了我们这班人几天后我们再也回不到爱疯爱笑爱打爱上课吃零食爱上课说悄悄话爱在背地里骂那个老师6年我们携手并肩,用汗和泪写下永远!
  • 万物造化炉

    万物造化炉

    天魔乱世得到了无上宝物造化炉,从此开始了辉煌的人生,预知后事如何,请看正文部分。
  • 青涩尘嚣

    青涩尘嚣

    陈儒是超级“富二代”,她挥霍无度、年少任性,对西方社会的盲目向往,让她刚踏上留学生涯,就抛弃了中国男友,痴情于一个俊朗的澳洲男孩。生活无常,她的高官父亲由于贪污逃亡海外,经济困境袭击让她经历着艰辛的蜕变:打工、苦读、沦为小三、最终获取奖学金...当她沉醉于新的爱情时,她的过去却成为基督教戒律下的罪恶,像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挡在她和恋之间。“青涩尘嚣”呈现一个90后中国留学生在悉尼這个大都市的喧哗中沉浮。她开放、热烈的性格冲击着西方保守、傲慢的一面。她好,她坏,她让人爱也让人恨,她就是一个有争议的女孩。男女主角這对年轻的恋人最后在一个热门的电视相亲节目里鸳梦重溫。若有雷同,纯属巧合,他们的爱情──就在欢呼祝福中画上完美的句号。
  • 修灵动天

    修灵动天

    奇亦渊长,可塑可刊;一古千情,难守难灭;穿越的故事,一起走的梦。
  • 屠神开天

    屠神开天

    天地有灵,众生皆修士!乾坤有灵,循环有定律!仙魔鬼妖,得道可封神!神则永生,尊乾坤,定循环,天地可太平!然而,实力越强,欲望越大,修士的定律却是摆脱桎梏,超脱出秩序枷锁。所谓的循环,在神看来,皆可超越,甚至凌驾之上......
  • 红包乱三界

    红包乱三界

    微信红包风靡人间,又盛行阴间,阎王、鬼差玩忽职守,地府内忧外患,阳间亡灵作恶,阴间群鬼造反……天庭也来凑热闹,玉帝打造天庭、地府朋友圈,与神鬼一同抢红包,各种阴间鬼物,天庭神器被外泄人间,引发三界大乱……
  • 尊龙吞天

    尊龙吞天

    乱界的低语,正邪的面具。不死的战魂,斗气的神奇。灵魂的抵债,虚幻的现实。水棋,血棋,火棋,冥棋,幻棋。天玄世界,星罗棋布,浩大无边。五枚仙棋五个地方,聚集仙棋,可唤醒龙血剑。踏天而行,除斩妖魔,傲世为尊。
  • 产品经理苏蔓

    产品经理苏蔓

    这些年,互联网像一个厮杀不断的江湖,经历了无数个热点的迭代,从老牌的PC门户到APP之战,每一年都异军突起了几个传奇人物,又大量的消亡一批跟风乱战的小门小派,最终总以大公司收购兼并而告终,资金成为市场擂台赛上的胜利硕果收割机。这个时代下,命运赋予创业者的一条特殊的出路,那就是把自己打扮得好看点争取权贵们的垂青,盼着有一天嫁入豪门做个小妻小妾,虽说不能独门独户的开拓府第,但总算富贵,这就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下的生存法则。所以在财大气粗的LinkData伸出橄榄枝那一刻,苏蔓和团队们一样早已消磨了初创时期的英雄气节,无法抵挡扑面而来金钱的味道,缴械低价被收购,进入了大财主的怀抱……
  • 后苏龛(全集)

    后苏龛(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御气大陆之血色传说

    御气大陆之血色传说

    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保留生前记忆,投胎转世进入了御气大陆。怎奈家族被灭,他继承吸血鬼血脉踏上了复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