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联邦和各州大量参与经济活动。国有企业最早出现于1900年前后,如当时生产铝和电的联合工业股份公司Viag。第三帝国时期,为了让每一个德国人都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一辆汽车,国家组建了大众汽车厂。即使是二战后,国有企业的数量仍在持续增加,供电、银行、住房建筑和科研机构等均为国家所有。
(一)
直到被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父”的路德维希·艾哈德出任德国经济部长后,德国才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1959年,普鲁士矿山和冶炼股份集团被私有化,紧接着,1960年联邦德国制定了一部“关于向私有经营者转让大众公司股权法”,大众汽车厂,开始私有化行动,并获成功。2002年大众汽车的营业额达869亿欧元。目前下萨克森州政府仅拥有大众汽车公司约18%的表决权,但它对监事会具有决定性影响,而大众公司领导层所有决策必须经监事会批准才能得以实施。
在第一轮私有化之后,进程陷入停滞。主要是因为当时上台执政的社会民主党总理不象基督教民主党前任那样对私有化热衷。1983年,基督教民主党人赫尔穆特·科尔出任联邦总理,主张国家权力应局限在其核心领域,国家不应涉足可以有效进行私有化的领域。当时尚有900多家企业归联邦政府所有,其中最主要的是联邦邮政局、汉莎航空公司和联邦铁路局。联邦是全国最大的企业主,虽然对经济发展不利,但这对政治家来说是件好事,因为每个党派都可以将本党的政坛卸任的朋友安置在这些国有企业里担任要职。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与一些银行、电影公司和住房建筑公司脱离,很大规模的私有化开始于90年代。频临倒闭的汉莎航空公司被私有化后,1997年成功地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一家航空公司。
另外一个成功的典范就是德国电讯和邮政分离、上市。10年前,50多万身穿黄色制服的联邦邮政职员都是德国公务员,他们为德国人提供电话、信件和包裹服务,其顶头上司是德国联邦邮电部长。为了适应世界通讯和后勤服务市场发展的要求,以及保持德国在该领域的优势,1989年联邦邮政所属的通讯、邮政服务和邮政银行等部门首先与联邦脱钩,并于1995年分别成为股份公司。1997年政府出台了一部旨在管理新市场竞争的电讯法。从此,一个管理部门负责监管这些昔日的行业垄断者,以保证其它竞争者享有同等的机遇。今天,当德国电讯有限公司以浅黄色标志征服世界时,德国邮政股份有限公司则延续了其前身的邮政标志。虽然两家企业均已上市,并部分私有化,但目前联邦依然持有绝对多数股份,仍是其最大的股东。其中,德国电讯有限公司43%的股份或由联邦直接持有,或由联邦与其所属的重建贷款银行共同持有。联邦在德国邮政股份公司的持股量则高达近69%。虽然国家对这两家前垄断公司具有决定性影响,但它们在市场上的运作越来越市场化,并且越来越成功。开发了新的市场,扩大了就业岗位,截止2002年底,在电讯领域共有约23万名就业者,比1998年多出近1万人。
(二)
德国东部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在德国统一后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德国东部的人民议会专门成立了一个托管局来负责这部分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其主要指导思想为:一是保护工业设施;二是保护人员就业。德国托管局的具体作法是:1、要求原西部企业向东部企业传授市场经济的运作经验;2、对大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或拆成中小企业出售,对中小企业进行拍卖;3、由托管局对每个企业进行市场分析,并请由财政部承担经费约顾问专家小组进行审议,提出企业改组的最佳方案;4、对有希望改组或出售的企业由托管局承担部分投资或组织公开招标,确定最有能力、技术改造投资较多并且能够创造较多就业岗位的投资者,同时听取拟改组或出售企业职工的意见;5、由托管局对未售出的企业组织自营生产并出面为企业寻找贷款或提供担保;6、原企业的内外债务分别由托管局和联邦政府负责承担;7、在企业改组或出售合约签定后,由托管局对合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经过德国托管局7年的努力,已签定了8,500个合同,80%的合同得到了履行,对13,500个单位投入了2,000亿马克资金,使150万人获得了就业机会,在投资水平和就业人数上都超过了合同的规定。还有182户原国有企业没有卖掉,只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改为自主经营或合伙经营。德国东部原国有企业中的45%的工人保留了工作,14%的业务人员留用,8%的人辞去了工作另谋职业,17%的人失业(全德为12%),还有10%以上的人未能查明去处。据托管局有关人士称:东部国有企业的问题不像有些政治领导人所想象的那样简单,要彻底解决东部国有企业所遗留下来的问题,至少还要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