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9800000003

第3章 古代名碑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广义的碑刻包括石鼓、刻石、摩崖、造像记等。下面对这些碑石择其重要的加以简介。

《夏禹岣嵝碑》相传湖南岣嵝山有一处古人刻石文字,最初被唐人发现,但没有人认识这些文字,但认定是夏禹治水到此,刻石记功的文字。唐代诗人刘禹锡曾根据这件事作了一首诗:“传闻祝融峰,上有神禹铭。古石琅王千姿,秘文龙虎形”,祝融峰即岣嵝山。后来到了南宋年间,有一个四川人发现了这处刻石,他便拓印了几本,共72个字,他用拓本刻了一块碑石,后来亡失了。嘉定年间,何子一根据原先的拓本又刻了一块碑石、藏在长沙岳麓书院里。到了明代,杨升庵根据书院刻石的拓本,又刻了两块石碑,一块存昆明,一块存成都。后人根据书院本,或扬刻本,纷纷翻刻。书院的宋刻石已经亡失,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拓本已是明代的刻本了。

《坛山刻石》河北赞皇县坛山上有石刻四字“吉日癸巳”,字体类似小篆,笔力遒劲刚健,相传是周穆王登山时所刻记的时日。宋仁宗皇佑四年,当地的县令刘庄派人把这块刻石凿下来,嵌在官府墙上,但这一拓本在今天已看不到了,皇佑五年,李中祐又依原石拓本另外摹刻了一块碑石,现在传世的即是李石拓本。

《石鼓文》这是10个鼓形的圆石,上面刻有古代文字,一般认为这是周代的大篆,由于是史籀所写,所以又称为“籀篆”,但现代有些学者认为它们是秦代的石刻,而不是周代的遗物。无论如何,石鼓是保留至今的最早刻石文字的原物。这10个石鼓直到唐代,才被人发现。当时它们散放在陕西凤翔的田野中。后来,宰相郑余庆把它们集中安放在凤翔的孔庙中,但不知为什么少了一个。后来经唐末、五代的战乱,石鼓散失了,直到北宋初年,才把九个石鼓找到。宋皇祜年间,才找到失散的那一个,但遭到了不少破损毁坏,这时,宋拓石鼓文多有流传。到宋徽宗大观年问,这10个石鼓被迁移到开封府,视为国宝。徽宗下令用黄金填满刻文,从此就无法再拓,也无石鼓拓本流传。现在,石鼓藏于北京历史博物馆,然而,第九石已经一字无存。现今以明代锡山安桂坡所藏的“先锋”、“中权”、“后劲”三个宋拓本最为著名,其中又以“先锋”本最为完好,但这几个拓本已流散到日本。

《绎山刻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率众臣东巡,到绎山、泰山、琅王牙山等地,都刻石以歌颂他的功业。“绎山刻石”即是始皇刻石之一。据载,原石在唐代已毁,但当时有木板仿刻。南唐徐铉得到木刻的拓本,后来送给郑文宝。郑文宝在宋太宗淳化四年用此拓本刻了一石碑,现已断裂,藏西安碑林,名《秦绎山碑》。元代绍兴人申屠又据郑文宝刻夺翻刻一石,现藏于绍兴,名为《绍兴本绎山碑》。

《泰山刻石》始皇东巡第二碑,相传是李斯所书。经过雷击火烧,宋初时还有200多字,到宋欧阳修等人得到的拓本仅有47字。至清乾隆年间,仅存29字。嘉庆年间,有人从水池中得一残石,存10字,宋人所见四十七字本,已失传。现在可以见到的只是二十九字本和十字本。

《琅琊台刻石》始皇东巡第三碑,此刻原为四面环刻,后多剥蚀,三面所刻的字迹,都已磨失,仅存西面残文13行,86字。第一行是始皇原刻的最后一行,后12行为秦二世加刻,此石原在山东诸城琅琊台,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据专家鉴定,在现存的秦刻石中,只有这块是原刻。上海历史博物馆有一块仿制品,拓本多有流传。观此碑,李斯书小篆工整、圆润、庄重,不失为一代楷模,其他秦刻石,均为翻刻。

《莱子侯刻石》此石为新莽所刻。隶书共35字,清嘉庆年间发现,现藏山东邹县孟庙。山东峄县王氏有翻刻本。

《三老忌日碑》此碑为汉建武年间所刻,隶书。清咸丰年出土于浙江,现藏于杭州西泠印社。

《石门颂》为汉代著名摩崖,它原刻在今陕西汉中市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现藏于汉中博物馆。此石为20行,每行30字,《石门颂》为汉隶中的名碑,笔法纵横开朗、洒脱自如,有“隶中草书”之称。

《乙瑛碑》隶书,汉永元年所立。此碑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李盂初碑》隶书,汉永兴二年立,现存河南南阳市卧龙岗汉碑亭。

《礼器碑》隶书,汉永寿二年立,现藏山东曲阜孔庙,碑阳16行、每行36字。此碑传世拓本较多,明拓旧藏本以杨水心、罗振玉等跋者最好,现藏北京图书馆。

《张景碑》隶书,汉延熹二年立,存12行,每行23字。1958年出土于南阳市南城门里路东。现存河南南阳市卧龙岗汉碑亭内。

《孔宙碑》隶书,汉延熹七年立,存15行、每行28字。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封龙山颂》隶书,延熹七年刻,存15行、每行26字。原在河北元氏县西北王村山下。清道光年间断为三断。宋人已有著录,但不见当时拓本。传世旧拓本有初拓未断本和断后拓本两类。

《华山庙碑》隶书,汉延熹八年立,存22行、每行37字,原碑已毁。原石拓本有四种,其一“长垣本”,为河北长垣王文荪旧藏,为宋拓早本,现藏于日本人手中;其二“华阴本”,为明代陕西人东云驹旧藏,后归华阴王宏撰,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三“四明本”,为四明丰道生旧藏,后归宁波天一阁范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其四“玲珑山馆本”,为清人马氏兄弟玲珑山馆旧藏,后归李文田。

《鲜于璜碑》隶书,汉延熹八年立,两面刻,共827字。此碑于1973年出土,是汉碑中的精品,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衡方碑》隶书,汉建宁元年立。共20行,每行36字,现藏山东泰安岱庙。此碑自宋以来,多经著录,为著名汉碑。

《史晨碑》隶书,汉建宁年间刻,此碑为两面刻。现存山东曲阜孔庙。

《夏承碑》隶书,汉建宁三年刻,共14行,每行27字。原碑已于明代毁坏。明嘉庆年间又根据旧拓摹刻新碑,文13行、每行35字。存世拓本多系重刻本。据说现存世唯一较可信的原石拓本,为明代无锡华夏真赏斋本(缺30字),有翁方纲长跋,世称孤本。

《尹宙碑》隶书,汉熹平六年立,共14行、每行27字。至乾隆时,全碑尚完整。以后的拓本,缺字渐多。

《曹全碑》隶书,汉中平二年立,碑阳20行、每行45字。现藏西安碑林。此碑为著名汉碑,此碑明代始见著录。

《张迁碑》隶书,汉中平三年立,有16行,每行42字。现存泰山岱庙。此碑出土于明初,最早的传世拓本为明拓,第八行“东里润色”四字完好,称“东里润色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甘陵相尚府君碑》汉代隶书。传世拓本颇少见。

《上尊号碑》三国魏隶书。共32行、每行49字。现存河南许昌。

《受禅表》三国魏隶书。共22行,每行49字,现存河南许昌。上述魏初两块丰碑,实开魏晋六朝楷书先河。

《范式碑》三国魏隶书。存上截,12行、每行6—15字,现存山东济宁。此碑宋代就有著录。

《三临辟雍碑》西晋咸宁四年立,隶书。碑文共1500余字,一字无损,现藏河南洛阳博物馆。

《始平公造像记》北魏楷书,共10行,每行20字,龙门造像记多为阴刻,此独为阳刻,且有限格,为魏碑中的精品,现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孙秋生造像记》北魏楷书,为《龙门廿品》和《龙门四品》之一,现在龙门石窟。

《石门铭》北魏楷书摩崖。共28行、每行22字,在陕西汉中。

《刁遵墓志》北魏楷书,共28行,每行33字。清雍正年间出土,石有缺残。

《张猛龙碑》北魏楷书,碑阳24行、每行46字,碑阴12行、字数不等。旧拓本极难得,明初拓本也极难寻见。

《龙藏寺碑》隋开皇碑。楷书,共30行,每行50字,现藏河北正定龙兴寺。

《云峰刻石四十二种》北魏云峰山诸摩崖刻石。

《四山摩崖》即冈山、尖山、铁山等摩崖刻石。与龙门、云峰并称魏碑三大系列。

此外,魏碑著名的还有很多,如《贾思伯碑》、《敬显隽碑》、《始兴王碑》、《李超碑》、《吊比干文》、《爨龙颜碑》,等等。而唐以后的许多名家碑刻都收入丛帖之中,所以这里不再介绍。

同类推荐
  • 视觉艺术欣赏

    视觉艺术欣赏

    孙殿武编著的《视觉艺术欣赏》从细节入手,以作者的审美经验,对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艺术进行结构,分析解读美,传达给读者更多的是审美感受,从而更贴近读者,让读者更快捷、更清晰地感受视觉艺术的魅力。本书向读者展示的数百件建筑、雕塑、书法、绘画、篆刻作品,都是世界级的经典艺术精品,堪称视觉艺术的盛宴。
  •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这一课程在各门专业设计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将来的专业学习。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各专业的交流、发展变化越来越快,这也给基础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然,也是触动基础教学进步的机遇和动力。本文就是编者对国内几所院校设计造型基础的一个比较及编者多年来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2006年6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以此次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论文为主体,同时汇集了近来相关研究成果,是“华语电影研究系列”又一部重要结集。全书共分七辑:跨境交往中的理论建构,“西洋景”中的影响焦虑和主体建构,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在意识形态疏离背后,和而不同:寻求新的竞合关系,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泛亚语境,对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渊源、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和意义等进行了缜密追溯与深刻探讨,视角独到,资料全面,为中国电影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 电影编剧学

    电影编剧学

    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向读者介绍写作影视剧本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通过这本书,我想告诉读者,写影视剧本不同于写小说,或写舞台剧本。尽管无论是小说,还是舞台剧本,或是影视剧本,它们都包含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要素,但影视剧本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说:一是,因为影视是造型和叙事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强烈的造型意识,要学会用镜头去讲故事;二是,因为影视是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掌握视听语言,要学会用声画结合的方式去讲故事;三是,因为影视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影视的时空结构意识,要学会用时空的变化去结构剧本。
  •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客家山歌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社交手段,尤其是在爱情生活中,其功能具有隐秘和公开化的两重性。因为是唱歌,可以解释为艺术的虚构,因而有隐蔽性;但是,又因为是面对面的唱和,对方也可以理解为真情直露。作为娱情的手段和作为传情的渠道,是合二而一的。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杀手王妃你别跑

    穿越之杀手王妃你别跑

    “王爷,王妃去青楼了。”“把青楼给她买了!”“王爷,王妃把王府烧了!”“再买两座王府,一个王府住人,一个王府让她烧!”“王爷,王妃给人吵架了!”“找几个人过去,把给王妃吵架的人送到王妃面前!”“王爷,王妃要开店!”“把那一条街都给王妃买下来让她开店!”这是一本王爷宠妻无度的书,请多多支持这本小说,支持陌洛哦
  • 良辰美景之遇

    良辰美景之遇

    她,是自由、是爱、是快乐。他,是奋斗、是年轻、是专注、一次不期而遇的偶然让彼此融入,家庭的纷争、国家的使命,让他们成为彼此的一生
  • 四叶草的碎梦

    四叶草的碎梦

    一个背影,让她认定一个人;一片四叶草,让她认定一颗心;一串脚链,锁住了她的情。当晒干的四叶草,在漆黑的夜里,碎成灰,落在脸上冰冷的,是泪还是心?初见你时,四叶草汁腥甜的味道,仿佛你走后,思念在心头环绕......这不是个结局,只是一段开场。我会回来的!
  • 兜爱十年

    兜爱十年

    十八岁时女主迫于集团压力,急需结婚,男主对女主一见钟情,自告奋勇无偿娶对自己无意的女主。领完结婚证女主出国留学,十年未见,再相见,女主成为集团总裁,男主应聘女主旗下,“不相识”的二人开始了真正的爱情旅途……
  • 情殇末泪

    情殇末泪

    生死长痛一瞬间,爱恨离别滴泪逝。黄昏的彼岸花招手,黑色曼陀罗摇曳。血与爱,是好是坏?光与暗,是正是反?天使与恶魔,是善是恶?涓涓溪水长流,承载人民的希望。低低号声悲鸣,带着求生的呐喊。她,神圣如天使;她,冰冷如霜;她,绝美如艺术。他们,狰狞如恶魔;象征着黑暗。他们,神圣的光明;救赎人间。真爱之花绽放,低低抽泣。如光,转瞬即逝,如红日,美好却容易破灭。金色之羽夹杂着雪,飘洒人间。带来了生机,却表示这生命的陨落。他呐喊,她哭泣,他们悲伤。却无法阻止一场战役的落幕。
  • 鬼推车

    鬼推车

    邪魔为夺逆天改命之上古卷轴而使神绝迹,神女遗落灵道成为鬼王的女儿,为查明鬼推车的目的一路惊魂动魄,顽强的性格使自己勇敢无敌,探查鬼推车的道路上慢慢揭开身世之谜,爱恨纠葛,尔虞我诈,到底能否逆天改命,敬请关注本书《鬼推车》。
  • 圣卡诺琳魔法学院

    圣卡诺琳魔法学院

    圣卡诺琳魔法学院,别称灵术院,坐落于威斯帕尔大陆的北国与北方岛国之间的海域,独成一国,是威斯帕尔魂技者专门就读的学院。学院招收的学生须大于等于12周岁,魂术造诣极高者,或是对于魂术的研究成就达到一定境界则考虑录取魂术:1000~2000初学学院2000~10000正式学院(基础、中级、高级)≥10000正式毕业
  •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这既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典,又是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指南;这既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必备手册,又是汲取古今圣贤智慧的知识源泉!
  • 最后一个贝勒

    最后一个贝勒

    长篇抗战小说《最后一个贝勒》讲述了抗日战争中,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三个贵族青年在战争中的际遇和情感冲突,题材独特,史料翔实,振聋发聩,是作者于川根据自己的父母在抗战中的真实经历所创作的一部半纪传体长篇小说!
  • 俞敏洪教你创业

    俞敏洪教你创业

    本书介绍了俞敏洪的创业经验和心得,内容包括敢想敢干的创业勇气、宗教般的虔诚和隐忍的创业精神、创业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