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肌性斜颈,又称“小儿先天性斜颈”“小儿原发性斜颈”。系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所致的头颈部向一侧倾斜,颜面转向对侧为临床特征的常见病、多发病。
病因与病理本病的起因尚未完全肯定,众说不一。
多数人认为,患儿在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受产道或产钳的挤压、牵拉、受伤、出血,形成血肿;继之,血肿积化,致该肌挛缩。有人认为,胎儿在分娩时,由于头位不正,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应,引起该肌缺血性改变,肌纤维水肿、坏死及继发性纤维组织增生,而致肌肉挛缩。也有人认为,胎儿在子宫内,头位处于歪斜状态,使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受阻,引起该肌缺血、挛缩所致,与生产过程无关。但临床中,以产伤致病者多见。
症状与体征
1.患儿出生后1~2周内,可发现一侧颈部,有一卵圆形或菱形肿块,其方向与胸锁乳突肌的走行一致。大小、软硬不一,推之不能活动,或仅有轻微移动。如颈部向健侧旋转,则硬块突出明显,且伴有疼痛。在数周至半年后,硬块可自行消失,代之的是胸锁乳突肌挛缩、紧张,硬度增高,以致成条索状。
2.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颜面旋向健侧,但无明显痛苦。如勉强转动或拨正头部,可引起疼痛而哭闹。
3.随病情发展,患儿头颈偏斜日渐明显,且旋转活动受限。并可导致患侧颜面部发育受影响,而健侧颜面部也相应产生适应性改变,发生两侧、五官、颜面不对称的畸形。如患侧颜面较小,眼、耳、鼻、口不对称等。
4.病情严重或病程长者,可波及斜方肌深筋膜,引起颅骨发育不对称和继发性胸椎侧凸畸形。
5.X线平片检查,早期无骨关节改变,晚期可见颈椎侧弯,或多或少的斜状畸形和旋转畸形。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颈椎侧弯畸形、半椎体造成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造成的代偿性斜颈和颈肌麻痹造成的神经性斜颈相鉴别。
治疗
一、治则缓解肌肉痉挛,剥离软组织粘连,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产物的吸收。
二、取穴扶突、天鼎、缺盆、风池、肩井、合谷、阿是穴。
三、手法
1.胸锁乳突肌推揉法。
2.胸锁乳突肌揉拿、提弹法。
3.项韧带揉拿、提弹法。
4.颈部侧屈运动法,坐位颈椎牵动法。
以上手法,可每日1~2次。
四、加减
病程较长或症状较重者,加胸锁乳突肌揉压、弹拨法。
注意事项
1.患儿在睡觉或喂奶时,应用枕垫矫正畸形,逗引患儿颜面向患侧旋转。
2.颈部应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配合毛巾湿热敷。
3.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在患部进行柔和的推、揉、拨、捏拿手法的按摩,协助矫正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