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乃颈、肩、背部急、慢性损伤,引起的一种表现为颈椎间盘蜕变、颈椎失稳,并导致颈椎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病理改变,相邻神经、血管等组织受刺激或压迫,所产生的综合症候群。其病程缠绵,症状复杂、多变。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但青壮年患病亦非少见。
病因与病理本病,乃急性外伤、积累性劳损或退行性变所致。
颈椎介于活动频繁、重量较大的头颅与缺少活动、比较稳定的胸椎之间。在解剖结构上,相对的较为薄弱。因而,颈椎尤其是下位颈椎,较其他部位的脊椎,易受到更多的外伤或劳损。
随年龄增长的生理性变化,发生进行性椎间盘退行性变。同时,损伤或劳损等因素,又加速了此种过程。结果,在某种外力或不明显外力作用下,出现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或椎间盘的髓核逐渐失水、变薄,纤维环发生裂隙或向四周隆凸。致使椎间隙变窄,椎间韧带或关节囊松弛,颈脊柱稳定性降低,应力平衡失调。椎体或椎间关节,不断发生病理性滑脱,或轻微创伤。使周围韧带关节囊受到牵张,骨膜遭受刺激。久之,则出现反应性的椎体边缘、钩椎关节骨赘增生,椎体后关节的结构和正常关系改变,横韧带肥厚、钙化,项韧带纤维化、骨化,以致椎间孔、椎管腔狭窄等改变。这些病理变化均进行性加重,可单一或合并对神经、血管等相邻组织形成牵扯或压迫,而产生临床症状。
由于椎体两侧,有钩椎关节保护,阻挡了髓核向后外侧突出。加之,颈椎间盘的髓核偏于前侧,纤维环的后壁较厚且坚韧,后纵韧带又较为坚强。故颈椎间盘的纤维环不易破裂,即使破裂,也不向后外侧突出。因此,在颈椎病时,单纯由椎间盘突出所致者,仅为5%左右。致病作用最大的因素是骨赘增生。
此外,代谢失调(尤其是钙、磷代谢和基础代谢),感受风寒,颈及上呼吸道感染和精神因素等,亦可导致和诱发本病。
症状由于病理改变的性质、范围、程度不同,受累组织及其产生的症状也有所不同。临床中,可大致分为颈型、颈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交感神经型和脊髓神经型以及各型之间的症状、体征,彼此掺杂的混合型。
一、颈型本型颇为常见,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生。系颈椎病的最初阶段,是治疗的最有利时期。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病情逐渐加重,不少反复落枕的病例,多属此型。主要是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等组织受牵拉或刺激所致。其中,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前斜角肌和颈神经根背支或副神经受累多见。
临床症状:早期有颈项部强直、疼痛,或整个颈肩、背 部疼痛、发板,有的疼痛剧烈,不敢触碰。头颈部不能转动,或倾向一侧,呈斜颈外观,转动时疼痛加重,常需与躯干连动。急性期后,多数感到颈肩部和上背部酸痛、颈部易于疲劳。有的自觉头痛、颈枕部痛、胸痛,或上肢无力。有的晨起颈项部发紧、发僵,活动不灵,或活动时弹响。少数病例,可有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但咳嗽、喷嚏无影响。多数患者疼痛、麻木,不超过肩部。合并前斜角肌痉挛者,可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腹内压增高时加重,但不如根性痛剧烈。
二、颈神经根型本型,最为常见。主要是椎体侧后方、后关节前缘和钩椎关节后方增生,进入椎间孔,使其前后径变小,刺激、压迫颈脊神经根所致。其中,以颈6、7神经根受累多见。
主要表现为:颈肩部持续或间歇性刀割或烧灼样疼痛,但多局限于一侧。随病程发展,疼痛可由颈根部,呈电击样向肩、上臂,乃至前臂、手和手指放射。有的还可放射至头、耳后、背、胸和乳房等部。头颈部活动,或某种姿势和体位的改变,多能诱发、加重,或缓解疼痛。有时,可引起突然的放射痛。急性发作者,疼痛剧烈,颈部强直,运动受限,头颈部处于强迫位置。严重者,坐卧不安,彻夜不眠,咳嗽、喷嚏、用力大小便、深呼吸、伸展上肢和枕头不当等,均可加重疼痛。多数患者的患侧上肢有沉重、酸胀、无力、发凉、麻木和蚁走等感觉。有的有头晕、头沉,颈部酸困发僵,背部有重物压迫感,或颈部活动时弹响。有的手部握力减弱,严重者,可从手中失物。久治不愈或病程长者,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可显萎缩。
三、椎动脉型本型常见,多为第6以上的颈椎,尤其是4~5、5~6椎的钩椎关节侧方增生、后伸型椎体半脱位、上关节突向前滑脱等,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并使其扭曲而致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头重,颈部无力,抬头困难。患者,站立、行走不稳,下肢发软,面肌痉挛、抽动。面部、舌部或半身麻木,或患侧肢体酸痛。有的有暂时性视野缺损、复视或幻视,或眼前冒金星。严重者,可突然失明或弱视。有的精神抑郁、健忘、发作性朦胧,失眠或嗜睡。不少病例,有头痛、颈肩痛、枕部跳痛,听力减退,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失音,吞咽困难,多汗或无汗,心律失常,血压改变。有的有尿频、尿急,或合并霍拉氏征(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内陷)。有时,可出现发作性昏迷、猝倒,但无意识障碍。这些症状的诱发或加重,常与头颈转动、侧屈或后伸有关。
四、颈交感神经型本型,较为少见。多与椎动脉型或脊髓神经型,同时发生。好发于颈4~6椎平面,主要是:椎体侧方增生、椎间盘向侧方突出或后关节增生伴半脱位,刺激或压迫颈脊神经,或椎动脉等处的交感神经纤维所致的反射性症状。
交感神经兴奋,表现为:头痛、头晕,眼裂增大,瞳孔散大,视力模糊,眼球胀痛,心慌、气短、胸闷,心跳加快, 心前区疼痛,血压升高。肢体有肿胀、发凉、疼痛和刺痒感。有时,血管痉挛,一侧头颈、四肢远端,或半身麻木,无汗或多汗等。
交感神经抑制,表现为:头昏、眼花,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压降低,鼻塞流泪,嗳气,心动过缓,血压偏低和胃肠蠕动增快,同侧面部充血,无汗或少汗。
五、脊髓型本型罕见。但对人体的影响较大。好发于颈5~7椎平面。主要为:椎体后方骨刺,椎间盘向后突出,黄韧带肥厚,椎体移位和反应性硬脊膜炎等。使椎管前后径变窄,直接刺激脊髓或脊髓动脉(尤其是脊髓前动脉)而致病。如有先天性椎管狭窄,上述因素的致病作用,即显著增大。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一侧或两侧下肢酸软无力,沉重、怕凉、麻木、疼痛。有的颈颤臂抖,下肢力弱,步态笨拙。少数病例,可因突然仰头而感到全身麻木,下肢酸软,甚至跌倒。有的卧床不起、呼吸困难,大小便无力或失控。个别患者,可有性功能障碍。少数病例,可出现皮肤麻木或蚁行感,胸、腰部有束带感,以致胸闷、嗳气。严重者,可出现痉挛性偏瘫、交叉瘫或截瘫。由于本病以下肢症状为主,上肢症状轻微,虽有颈部及患侧肩部疼痛,上肢沉重无力,动作不灵等,但多无神经根性痛。这是临床中,易于误诊或漏诊的主要原因。
体征
一、可见颈、肩部肌肉,多显紧张、痉挛一般颈椎有前弯、侧凸畸形,触之棘突序列不齐,间隙改变;患椎棘突偏离脊柱中心轴线,其上韧带剥离、顿厚、压痛,或有条索状硬物。偏歪棘突的患侧缘及其横突尖端亦有压痛。头颈部运动,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尤以后伸或向患侧弯曲为甚。
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取正坐位,颈部轻度前屈。检查者,一手扶着其患侧顶颞部;另一手,握着患肢腕部。在患侧肩关节外展至90°位时,两手成相反方向推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或麻木感,则为阳性。
三、椎间孔压缩试验患者,取正坐位,颈部向患侧轻度弯曲。检查者,左手置于其头顶部,右手空拳叩击左手背部,或两手掌重叠,置于其头顶部,用力向下按压。如患肢出现放射痛或麻木感,则为阳性。
四、直臂抬高试验患者,取中立或正坐位,头颈部稍转向健侧。检查者,一手扶着其患侧顶颞部;另一手,托着患肢前臂,并向外后上方抬起。如患肢出现放射痛或麻木感,则为阳性。
可根据出现阳性体征时的抬高弧度,判断神经根受累程度。
五、引颈试验患者,取正坐位。检查者,前胸靠其枕部,两手多指交叉托着下颌部,沿纵轴行颈椎牵引。若症状减轻或有轻松感,则为阳性。
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发作期病例,行此试验,眩晕或耳鸣等症,多可暂获缓解。
六、椎动脉扭曲试验 患者,取正坐位。检查者,两手轻扶其两侧颞部。让头颈部后伸至最大弧度,并快速左右旋转。在某一位置,即诱发或加重眩晕、耳鸣等症,则为阳性。
七、伸屈颈试验患者,取中立或正坐位,颈部前屈,或后伸至最大弧度,并停留片刻。如上肢出现放射性疼痛、麻木,并沿躯干向下肢放射至小腿或足部,则为阳性。
八、压痛点检查患者,取正坐位,头颈稍转向健侧。检查者,一手扶着其健侧顶颞部;另一手,拇指从4~7椎平面棘突,旁开约1寸处,压迫横突尖端的神经根。有典型体征者,则显示局部疼痛,并沿其分布区域放射。有助于诊断与定位。
九、皮肤麻木区 颈5~6椎平面神经根受压,皮肤感觉受累区域为拇、示2指及前臂桡侧皮肤;颈7—胸1椎平面神经根受压,则显示环指、小指及前臂尺侧皮肤感觉异常。此平面神经根受累较为少见。临床中,若发现前臂尺侧皮肤感觉异常,应首先除外颈肋和前斜角肌综合征。
十、反射主要检查肱二头肌肌腱(颈5、6)、肱三头肌肌腱(颈6、7)和桡骨膜反射(颈5~8)。反射的异常(亢进、减弱或消失),可确定神经根受累平面。
十一、肌张力及握力测定长期神经根受累,一般患肢肌张力降低。严重者,可出现手部鱼际肌、内在肌和前臂肌肉萎缩。此点,可作为长期神经根受累的临床依据。凡肌无力或萎缩者,握力多减弱或消失。
十二、肌痉挛及病理反射脊髓受累时,有肌力减弱,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髌、踝振颤。巴彬斯基氏反射(划跖试验),夏道克氏征(划足外缘试验)阳性。
十三、X线平片检查常规应摄颈椎正位、侧位、斜位。必要时,应增拍屈、伸功能位。偶尔,应行颈椎断层摄影、椎管碘油造影,或CT扫描。一般与颈椎病有关的X线,有如下改变。
正位片可见:颈椎侧弯,棘突序列不齐,相应椎间隙、钩椎关节间隙不等宽,一侧或两侧钩椎关节肥大、增生,或左右不对称,后关节呈“双边”“双凸”征。
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曲线变直、反张、中断、成角,或阶梯样改变,椎间隙变窄、模糊,椎体移位,关节突间关节重影,或有不协调样变化,椎体边缘骨赘增生和韧带钙化。
斜位片可见:钩椎关节后缘骨刺,椎间孔前后径缩小,或小关节突半脱位。
X线平片虽可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程度和除外症状类似的其他疾病。但X线显示,有时有和临床症状、体征不一致的现象。许多研究资料表明,50岁以上的男性、60岁以上的女性中,90%以上的人,可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生;年满70岁以上者,几乎在X线平片上,都有骨性关节病的改变。但多数人,并无临床症状。因此,X线平片检查与测量,仅能作为参考。只有在症状、体征和解剖部位一致时,方能作为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一、枕神经痛本病,为发作性颈枕部痛。其性质为刺痛,或刀割样痛。疼痛多由颈枕部,呈闪电样至头顶,乃至前额部放射。在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出口处,有明显压痛。其分布区域内,多显示感觉过敏或减退,但无搏动性痛,恶心、呕吐、眩晕等颈椎病的其他表现。
二、美尼尔氏综合征本病,是一种发病于中耳,而原因不明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为眩晕、耳鸣及耳聋为主要特征的发作性病变。发作期,成剧烈的旋转性眩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耳鸣及听力减退,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耳蜗前庭症状相类似。但多有眼球震颤,昂白征阳性,前庭功能试验和电测听检查异常。其发作与疲劳、情绪波动有关,并非颈部活动引起。另外,并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颈椎X线平片无异常改变。
三、脊髓空洞症本病,乃慢性、进行性病变,好发于20~30岁间的青年男性。发病部位,主要在颈胸段。表现为:肩臂麻木、疼痛。由于浅感觉和温觉消失,故常显现手指烧伤。但触觉、深感觉和位置觉正常。随病程发展,上肢可出现进行性肌萎缩,有其重要的诊断价值。颈椎X线检查可资鉴别。
四、锁骨下动脉逆流综合征本病的临床表现: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基本相似,其发作与患侧上肢的过度运动有关。并非头颈转动所诱发。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外,并常伴有患侧上肢的缺血表现。在锁骨上窝部,常可闻及血管杂音,患侧桡动脉搏动可减弱或消失,患侧上肢较健侧血压明显偏低。必要时,可行血管造影,以最后确诊。
五、进行性肌萎缩本病,乃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脊髓前角细胞病变。多累及颈段脊髓,主要表现为:双侧上肢肌萎缩,由远端开始向近端发展,且伴有肌纤维振颤,肌反射减弱或消失。下肢肌萎缩为本病的晚期症状。但无颈椎病所致的颈脊神经根的刺激症状和感觉障碍以及其他表现。
六、心绞痛冠心病所致的心绞痛易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引起的心肌能紊乱相混淆。后者,主要表现为:心前区持续性压迫痛或钻痛,但亦可呈发作性出现,往往持续1~2小时或更长。发作时,多先有肩痛,个别也可直接始于心前区。其特点为转动头颈部、手臂高举或腹内压增高时,疼痛明显加重。另外,心前区疼痛,常伴有心跳加速,个别患者可出现早跳现象。但发作时,无恐惧感,心电图检查一般正常。硝酸甘油类药物,不能缓解疼痛,且多伴有颈椎病的其他症状。颈椎X线平片检查,多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的征象。
治疗
一、治则缓解肌肉痉挛,剥离软组织粘连,扩大椎间孔,加大椎间隙,伸张椎动脉,纠正椎间应力的不平衡,整复椎间关节滑脱、移位。
二、取穴天柱、风池、完骨、大杼、肩外俞、膏肓、肩井、天宗、扶突、天鼎、缺盆、极泉、臂臑、尺泽、合谷、阿是穴。
三、手法
1.斜方肌推揉法。
2.斜方肌揉拨法。
3.项韧带揉拿、提弹法。
4.提肩胛肌揉压、弹拨法。
5.卧位颈椎牵动法。
6.颈椎定点旋转整复法。
7.肩部捏拿法。
以上手法,可每日1次,或隔日1次。
四、加减
1.胸锁乳突肌痉挛者,加胸锁乳突肌推揉法,胸锁乳突肌揉拿、提弹法。
2.项韧带剥离者,加项韧带揉拨法。
3.颈、肩部疼痛甚者,加椎旁肌揉拨法、颈部侧屈运动法、肩部踩压法。
4.上肢麻木者,加肩关节牵抖法、腋窝部踩压法。
5.头痛甚者,加额和头部中线按压法、额部揉压法、颞部揉压法、眶上缘揉压法、枕骨边缘揉压法。
6.病程长者,加枕领带颈椎牵引法;减卧位颈椎牵动法。
7.年老体弱者,减颈椎定点旋转整复法。
颈脊髓型颈椎病,一般按摩治疗无效。对早期病例,且症状较轻者,可选用适当手法治疗。但颈椎定点旋转整复法禁忌。
注意事项
1.按摩治疗本病,不可急于求成,不宜用向侧方用力推扳、强力迫使颈部过度后伸的手法和颈部过度屈曲用力硬扳头部的颈椎旋转复位法治疗。由此造成严重后果的教训是有的,此点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2.在枕颌带牵引的最初几天,部分患者可能有头昏、头胀、项背部疲劳感等不适反应。在颈交感神经型和椎动脉型病例中,尤易发生此种现象。不适反应,可在数日内自行消失,勿需其他处理。
3.急性外伤所致者,术后,应用颈椎固定器,或颈托固定2~4周,解除固定后或屡发病例,应带围领或颈托保护。但不宜长期使用,一般以1~2月为宜。否则,将引起项背肌无力或萎缩,甚至关节僵硬。
4.症状缓解后,应及早进行项背肌功能锻炼(参阅“落枕”一节),有助于改善症状和巩固疗效。在颈椎病的防治过程中,有积极作用。
5.调整枕头的高低,改善不良的坐卧姿势和工作条件。
6.局部应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和颈部外伤。如有其他各部的并发症,应及时而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