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熊彼特提出创造性毁灭的著名论断之后,沿着熊彼特的路径破坏的开创性工作,研究者大多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创新的概念,研究发明、创新和技术的扩散,Myers 和Marquis(1969)、Utterback(1971)和Rothwell(1974)等,都是在这种理论框架下进行了相关的学术研究。Cooper和Schendel(1976)最先从相反的理论逻辑,即现有产业的公司如何被创新所威胁的角度开始研究创新。
Christensen(1997)描述了两种新企业威胁老企业的破坏性创新的路径,新市场破坏(New market Disruption)和低端破坏(Low end Disruption)。
3.4.1 新市场破坏
新市场破坏与“非消费”进行竞争。新市场的破坏性产品由于价格便宜、使用更简单,能够使一个新的群体开始拥有和使用这些产品,虽然新产品在主流市场用户所看重的产品性能上是低绩效的,但是它们有其他的新的特征被新的消费者看重。个人电脑以及索尼公司生产的第一台电池晶体管袖珍式无线电收音机就是新市场破坏,因为这些产品最初的消费者是新的消费者,他们并没有使用或拥有前一代产品和服务,虽然晶体管收音机的音质较差,但是新的消费者喜欢它的便携性。佳能公司的台式复印机也是新市场破坏,因为它们开始使人们方便地在办公室复印资料,而不是将原件拿到高速复印中心由技术人员完成这个工作。当佳能公司的台式复印机使复印变得如此方便时,人们复印的资料越来越多。新市场破坏面临的挑战是建立新的价值网络,必须克服的困难是非消费者而不是市场在位者。虽然在它们独特的价值网络内新市场破坏最初是与非消费进行竞争,但是随着产品性能的改进,最终足以让消费者脱离原来的价值网络而进入这个起初从最不挑剔的市场层级发展起来的新网络。破坏性创新并不会主动地侵犯主流市场,而是使顾客脱离原来的主流市场并进入新市场,因为这些顾客发现使用这些新产品要比旧产品更加有利。
新市场破坏并不直接与市场现存的企业发生直接的竞争冲突,所以直到破坏进入最终阶段之前,现存市场的在位企业不会感到新产品的威胁,相反他们认为破坏者开始从原有的价值网络的低端拉拢顾客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们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向高端市场挺进,他们可以用毛利率较高的收入代替由于破坏性创新而丧失的毛利率较低的收入。
3.4.2 低端破坏
根植于原来技术的价值网络或主流的价值网络,降低产品的成本而进行的破坏式创新就是低端破坏创新。如小钢铁厂、折扣零售店和韩国汽车制造商进入北美市场,因为他们没有创造新的市场,只是一种低成本的商业模式,通过获取成熟企业看来最不具有吸引力的顾客而逐渐地发展壮大。新市场破坏和低端破坏尽管有差异,但是他们带给在位企业的负面影响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威胁,新市场破坏导致在位者忽略进攻者的攻击,低端破坏鼓励在位者逃避攻击。20世纪60年代零售行业曾经历了低端破坏。沃尔玛等企业以折扣商店的形式进入了百货商店的低端市场,经营知名品牌的耐用品。由于这些产品的用途非常明确无须推销即可销售,对于这一市场的消费者,百货店提供的服务是多余的,因为他们不需要受过良好培训的店铺销售人员帮助他们做出购买决策。折扣商店的商业模式能够获得23%的毛利率,存货一年可以周转5次以上,因此他们可以赚得120%左右的资本报酬率。传统百货店的商业模式的毛利率是50%,存货周转率是一年三次,可以获得150%的资本报酬率。从百货店的角度,他们愿意把更多的空间分配给高毛利率的商品,更愿意放弃低毛利率的商品。
有些新产品的破坏兼有新市场破坏和低端破坏的特征,如西南航空公司的创新模式。
3.4.3 高端破坏
Christensen(1997)的破坏性路径由于事例简单容易理解获得了大家的普遍认同。但是,由于过于强调“从低端进攻”,容易忽视其他的不连续创新的模式,而这些模式可能是同等或者更为重要的一些模式(Utterback,1994;Acee,2001)。粗略地回顾那些重要的不连续的新产品和市场创新,就可能发现有大量的实例不符合Christensen所提出低端破坏的模式(Utterback和Acee,2005)。如消费类产品高密度盘、电子计算机等,这些要么替代了它以前的产品聚乙烯盘和滑尺,要么嵌入现有的市场缝隙中。这些例子中没有一个在开始时其成本和性能绩效是较低的情形,比起老产品,它们的绩效是提高的或者附属性能的绩效较高。电子计算器就是一个完全相反的特例,它的成本较高,但是计算性能也大大地提高了。早期的电子计算机有许多缺点包括重量大、使用复杂、需要电力和散热装置等,不过,它们的性能迅速地被改善了,传统的滑尺制造商迅速地被逐出了市场(Acee,2001)。汽油发动机不仅为提高传统性能而增加了成本,而且提供了直接的其他的好处。数码照相机是另一个例子,带有较低的传统性能绩效,但是较高的附属性能绩效如编辑、储存、发送图像的破坏性技术。随着数字图像技术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数码相机的市场迅速地成长起来。
3.4.4 破坏路径的比较
Acee(2001)按照Utterback(1994)和Christensen(1997)所建议的纬度分析了大量的案例。他认为考虑产品成本、传统的性能绩效和附加性能绩效这三个纬度,可以建构八种破坏性的路径,其中有一些是非常复杂的。例如,原材料短缺导致人们搜寻新的木质复合板。起初一个质量较低劣的产品胶纸板跻入了市场,后来一个优于胶纸板的产品新生的纤维板完全替代了复合板,现在这个产品已经获得了与复合板几乎同样的市场规模。如果没有外部的强制性因素的作用,有一些例子是很难想象到的,如一个高成本、较低的传统绩效和附属绩效的产品破坏。但是这样的例外确实存在,如当石油供应遭受战争或者经济制裁用煤生产汽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