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9300000005

第5章 管仲拜相

鲁迅有一次谈及朋友时,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意思就是说:人一辈子会遇到很多朋友,但能够有一个知心朋友就足够了,今生今世两个人要好得穿一条裤子。如果说鲁迅的同怀朋友是瞿秋白,那么管仲的同怀朋友就是鲍叔牙了。

生我者我妈,知我者叔牙

管仲年轻的时候跟鲍叔牙凑钱做小买卖。管仲数学学得好,赚了钱之后由他负责分钱。他呢,往往自己取大份,留给鲍叔牙小份。鲍叔牙对此也没说啥,倒是别人看不惯了,在背地里说管仲这人眼里只有钱财没有友谊。鲍叔牙知道后解释说:“管仲不是贪财,而是他家里实在太穷。多分一些钱给他,我是心甘情愿的。”

后来管仲到部队上当兵,打仗冲锋的时候,他总是躲后面;往回撤了,他又冲在前面。这还不说,他居然还先后当了三次逃兵。对此人们议论纷纷,当成笑料。鲍叔牙劝阻他们不要嘲笑管仲,说:“管仲他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家里有年老的母亲,不得不如此啊。”

开始管仲没有鲍叔牙混得好,只是在鲍叔牙下面做了一个员工。虽然管仲很努力地工作,但十有八九会把事情搞砸,还给鲍叔牙添了不少的麻烦。别人都怀疑管仲的办事能力。这时还是鲍叔牙站出来为老朋友两肋插刀,说:“你们错了,管仲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找到发挥的机会罢了。”

管仲听说这些事情后,感叹地说:“虽然是我妈妈生了我,可只有鲍叔牙才真正理解我啊。”

俗话说时来运转。管仲和鲍叔牙被齐国君王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聘请为师傅,从此在政坛上崭露头角。

这里岔开说说齐襄公的事儿。众所周知,齐襄公是一个有名的花花公子,在登上王位前就跟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勾搭成奸。文姜被父亲许配给了鲁桓公后,两个人还念念不忘旧情,想方设法相聚寻欢。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鲁桓公对此虽有所察觉却也无可奈何。齐襄公还不满足,找个机会叫鲁桓公来喝酒,趁鲁桓公酒醉之际将这位妹夫杀害了。

在齐襄公的统治下,齐国朝政混乱。鲍叔牙劝告公子小白远离这是非之地,否则有朝一日难免惹祸上身。小白询问去哪儿最好,鲍叔牙说:“就在莒国吧。它国家弱小,不敢怠慢您,又离齐国很近,将来有事可以迅速返回。”公子小白依言而为。

没过多久,公子纠也在管仲的劝说下去了鲁国。算起来,鲁国君主鲁庄公还得管公子纠叫舅舅,所以,待他甚是优厚。

那一箭的风情

果然,齐襄公的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激起了大臣的反叛。公元前686年,大臣连称、管至父伙同高干子弟公孙无知杀了齐襄公,公孙无知被拥立为王。第二年,公孙无知到小国雍林度假,没想到雍林人对他弑君自立的行为相当不感冒,突袭了他的卫队,将他就地解决。雍林人干掉公孙无知后,发出帖子,声称公子小白与公子纠谁先赶回齐国都城,谁就是齐国的新国君。

这帖子一出,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两人那是披星戴月,以七十迈的速度马不停蹄地往回赶。

管仲盘算到,鲁国离齐国远,莒国离齐国近,如果双方都撒腿跑,公子纠肯定是跑不过小白的。怎么办?那就给小白制造一点儿麻烦吧。于是管仲带领一支鲁军抄近道拦截小白。远远地看见小白的车队在官道上疾驰而过,管仲不慌不忙,拉圆了弓箭,射出去。说时迟那时快,那箭在空中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正中小白胸口。只听小白大叫一声,跌落车下。

管仲冷冷地笑了一声,转身离去。

正是暮晚时分,残阳似血。

管仲把射死小白的消息告诉了公子纠,公子纠大喜。反正心腹之患已经被除去,早一天或者晚一天到达齐国都城就没什么区别了。于是,他们一行人就放缓了脚步。

六天后,公子纠赶到齐国都城,他以为齐国人会夹道欢迎新“CEO”。但迎接他的却是弟弟公子小白。小白皮笑肉不笑地说:“承蒙哥哥谦让,这才让小弟做了”CEO“小弟代表齐国人民谢谢你。”

公子纠一看到小白,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他一把揪出管仲,喝问:“你不是说已经干掉他了吗?怎么他还好好地站在这儿跟我说话?”

管仲也很纳闷,心里也直嘀咕。好在公子小白及时宣布了谜底。原来他的确被管仲射中了,只不过射中的是他衣服上的带钩。为了迷惑管仲和公子纠,他索性演了一场戏,剧名叫《装死》,自编自导自演,嘿,没想到还真骗倒了不少人……这场戏没能让他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却让他如愿以偿地做到了齐国的“CEO”,世称齐桓公。

亲兄弟,明算账,既然双方都撕破了脸,那就挽起衣袖开打吧。公子纠由鲁国军队护送,底气还是很足的。倒是齐桓公初登王位,号召力似乎还不够,心里没有把握,问鲍叔牙咋办。鲍叔牙简洁地说了八个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在鲍叔牙的策划下,齐桓公迅速获得了齐国贵族国、高两氏的支持,集合军队打败了鲁军,把他们赶回了鲁国。

打了胜仗之后就有了谈判的本钱。齐桓公没顾得上开香槟庆祝登基,而是写了一封信给鲁庄公,说:“公子纠是我弟弟,我不好意思亲自动手,就劳驾您了;至于管仲,这小子太坏了,我非得亲自将他处死不可,因此您就把他送回齐国吧。”

按照齐桓公的本意,这两个人都让鲁国人处死算了。但鲍叔牙不许,他说:“您可不能把齐国未来的丞相杀了啊。”

齐桓公一愣:“他可是我的大仇人呢,怎么能轻易放过他?”

鲍叔牙说:“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要为了一点儿小事儿埋没了人才。您若能忘掉射钩之事,他日管仲必能为您射得天下。”

齐桓公说:“就算我肯放过他,这丞相的位置不是给你预备的吗?”

鲍叔牙摇头说:“如果您只想平平安安地治理齐国,我可以勉强为之;但如果您要成就霸业,就非得依靠管仲不可。”

齐桓公权衡再三,终于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

鲁庄公刚刚吃了败仗,又收到齐桓公来信,吓得不得了,马上就派人杀掉公子纠,抓住管仲,准备给齐国送去。此时大夫施伯劝谏鲁庄公说:“管仲是世间少有的奇才,齐国如此急迫地索要回去,多半不是要处死他,而是要利用他的才能建立功业。这样一来,齐国必将成为鲁国的心腹大患,不如现在就处死管仲,免得他为齐国所用。”

应该说,大夫施伯的眼光是相当锐利的,而且出的计谋也十分毒辣。假如鲁庄公听从了他的建议,此后春秋各国的局势定会截然不同,历史也必会因此而改写。

但鲁庄公被败仗吓破了胆,哪敢违抗齐桓公的命令?他拒绝了施伯的建议,把管仲押回齐国。在路上,管仲害怕鲁庄公反悔,派人来追杀,就编了一个小曲儿,让押送他的士兵边走边唱。这小曲儿越唱越精神,人越走越快,本来两天的路程,一天就走完了。后来鲁庄公果然后悔了,派人追赶管仲,却已经迟了。

摸石头过河

管仲平安到达齐国。

齐桓公很快召管仲来谈话。齐桓公直截了当地问:“俺想当武林盟主,你有啥秘籍?”

管仲说:“秘籍俺也没有,只有两个字可以相赠——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切记切记。”

齐桓公问:“那要怎么样才能得到民心呢?”

管仲说:“要得民心,首先就要爱惜百姓,让他们过上富足稳定的生活。民富则国安,民穷则国乱。”

齐桓公说:“国家富裕了,兵力却不足,咋办呢?”

管仲说:“兵贵精而不贵多。一支士气高昂、充满活力的军队自能横扫天下。”

齐桓公说:“军队训练好了,但是国家财力不够充足,咋办呢?”

管仲说:“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有齐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了。经济一发达,国家的财力自然而然就充盈了,您就等着数钞票吧。”

这一番话说得齐桓公眉开眼笑,仿佛武林盟主的帽子已经戴在自己头上了。管仲却恰到好处地泼了他一盆冷水:“大王您可不能心急,这称霸的事情是一场持久战,不能一蹴而就。只要民富、国强、社会安定,齐国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这下齐桓公彻底信服了管仲。不久,他举行了隆重的拜相仪式,拜管仲为齐国丞相,主持军国大事。于是乎,在鲍叔牙的帮助下,管仲就甩开膀子改革了。

管仲的改革可以分成几块来看。

在行政上,管仲实行国野分治的方法,国都为国,其他地方为野。这样做的好处是明晰了中央和地方的权限和职责。地方官有足够的权限进行政务管理,又要各尽其责,向中央负责。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这就是加强了中央集权,逐步向“大一统”的封建制度靠拢。

在经济上,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根据齐国自身特色,大力发展盐铁业,从而增加国家税收。管仲实行了粮食“准平”的政策,避免富人抢夺穷人的粮食,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齐国在当时所有诸侯国中,基尼系数最低,这样的改革政策自然能够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顺便说一句,管仲被历朝历代的性工作者(俗称妓女)称为祖师爷。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管仲曾经设立一种叫“女闾”的职业,将战俘或罪犯的寡妇充于其间,并向她们收税。这应该是中国最早有性工作者活动的文字记录了。

在军事上,管仲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规定依法服兵役是齐国公民一项光荣的义务。管仲还组建了中国最早的民兵队伍,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打仗时就直接派往前线,这样国家就不用承担庞大的军费开支了。

由于打仗时齐军里充斥着许多杂牌军(民兵),为了防止到时候敌我不分,管仲还规定居民不得随意迁徙,这样大伙儿平时里都熟稔了,在战场上就不会发生误会。这种禁止居民迁徙的规定是不是现在中国城乡二元化制度的起源,待考。

过了几个月,管仲的改革初见成效,国家综合实力得到了提高。齐桓公很高兴,跃跃欲试。管仲劝他还是先忍一忍,但齐桓公不听,调派大军开始称霸的征途,第一个目标就指向新仇旧恨——鲁国。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兵攻打鲁国。

鲁国在诸侯国里算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比陈、蔡、卫等小国强,比齐、郑等大国又弱。面对来势汹汹的齐国大兵,鲁庄公有些心慌。好在乱世出英雄,就在这危急关头,一个叫曹刿的隐士站了出来。后面的事情大伙儿应该知道了:曹刿率领鲁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将齐国大兵打得落花流水。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不但诞生了一个成语——“一鼓作气”,还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当代高中语文课本,让高中生们伤透了脑筋。

挨了一次揍之后,齐桓公老实了很多。接下来的几年,齐国的GDP排名跃居诸侯国第一,军事实力也不断增强。因此,推举齐桓公为武林盟主的事也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这样的:宋、陈、蔡、卫、郑等国家或者因为与齐国属于睦邻友好关系,或者迫于齐国强大的军事压力,均投了赞成票;只有老对头鲁国不同意,而且,受到鲁国的影响,另外两个小国家谭国和遂国也持反对意见。谭国和遂国太小,不禁打,几个回合下来齐国就把他们从地图上抹去了。

为鲁国量身打造的经济战

于是,又轮到齐国与鲁国对垒了。

在齐国争霸的路上,鲁国可谓是最大的绊脚石。在两国的交战史上,齐国大兵没有捡到什么便宜,双方互有得失。但发生在公元前681年的曹沫劫盟事件,让齐桓公大失脸面,而且还被迫将占领的鲁国土地还了回去。(很奇怪,似乎曹家人就爱跟齐桓公过不去,第一次是曹刿,第二次轮到曹沫。)

打又打不垮,劝也劝不服,这让齐桓公相当郁闷。针对这一情况,管仲为鲁国量身打造了一场经济战。

鲁国与齐国是邻居,经济来往很密切。鲁国生产一种细白的绢布,叫“鲁缟”,以薄著称。有一句成语“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可见其知名度。管仲让齐桓公和众大臣带头穿用鲁缟做的衣服,在齐国掀起一股以穿鲁缟衣服为荣的流行浪潮。管仲还下令禁止齐国人织缟,所有布料全部从鲁国进口。这样一来,鲁缟就供不应求,价格猛增。鲁国百姓见织缟有利可图,比种田划算多了,便主动放弃了农事,一窝蜂地织起缟来。

这还不算,管仲又添了一把火。他派人张贴公告:鲁国商人给齐国贩来一千匹缟,可以获得三百金;贩来一万匹缟,可以得到三千金。顿时,鲁国从上到下,掀起了“家家纺机响,户户织缟忙”的纺织狂潮,无人耕种,那些肥沃的田地就自然而然荒废了。

过了一年,正当鲁国人沉浸在挣大钱的喜悦之中时,管仲突然下令,停止进口鲁缟。

这可把鲁国人害苦了,堆积如山的鲁缟再也卖不出去了,更要命的是,由于没人耕种,粮食严重短缺,鲁国人只好盯着堆积如山的鲁缟饿肚皮。鲁庄公毫无办法,只好到齐国去采购粮食,可这时管仲就把粮价一提再提,提得鲁庄公吐血不止,最后只能以一纸赞成票换取宝贵的粮食。

老实说,管仲的这种做法有点“阴损”。不过,能够利用经济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实在是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而且,这种办法还屡试不爽。后来,管仲又用类似的办法搞掉了楚国等大国,为齐国的称霸铺平了道路。

春秋时期,诸侯国称霸比较好玩儿,都是召集各国元首到某地开武林大会,让他们投票承认自己为盟主。投赞成票的,咱就签订友好协议;投反对票的,咱就回去收拾兵器打仗。最初,齐桓公召开武林大会,反对者众;到后来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开到高潮时,连东周天子都要派人来祝贺他——这就是著名的葵丘之盟,时间是公元前651年,地点在宋国葵丘(今河南民权)。

但晚年的齐桓公日益昏庸。他非常宠幸三个人:一个是把自己的儿子杀了让齐桓公尝一尝人肉滋味的易牙;一个是背叛父母和祖国的卫国公子开方;一个是为了亲近讨好齐桓公而阉割自己的竖刁。他想在这三个人中间选一个人接管仲的班。

齐桓公问管仲:“你看易牙这个人怎么样?”

管仲说:“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

齐桓公再问:“你看开方这个人如何?”

管仲说:“背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

齐桓公又问:“那么竖刁呢?”

管仲说:“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

非人情,即不符合人之常情。在管仲看来,一个人做事要符合人之常情,否则,这样的人很容易给国家带来灾难。齐桓公对此不以为然。当然,事实证明,他是错的。管仲病逝之后,老弱的齐桓公竟然被这三个亲信活活饿死。临死之际,他用衣袖挡住脸,说无颜在九泉之下见管仲。

管仲不但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作家,著有《管子》一书,传世至今。

同类推荐
  • 溯源历史

    溯源历史

    本书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古代社会,让你从头回顾中国历史,让你了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的走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反动统治的彻底结束。
  • 锵锵三人南北行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当时主要是为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影响极为深远。本书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选取了部分精华,对原著中的书目做了适当删减,对标题做了重新提炼,撷取了一些在为人处世、才智谋略、道德修养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帮助读者开启通往中国古典文化的殿堂之门。
  • 唐朝小家丁

    唐朝小家丁

    林一鸿魂穿大唐,悲催的成为董府一名家丁,他的大唐生活就此开始······
  • 历代状元(中国文化史丛书)

    历代状元(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绝世狂妃,废材嫡小姐

    绝世狂妃,废材嫡小姐

    她是世人眼中的废材,他是女人梦中的情人。前世,他负了她,她含恨而死。今生,他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她,但是,他却为了另外一个她,弄巧成拙。喂,那个跟在屁股后面的卖萌王爷是神马回事?某女一个白眼飞来,王爷,你的节操掉了。天啊,说好的杀伐果断,说好的冷酷无情呢?碎了!
  • 荒域伐天

    荒域伐天

    天地为棋,众生为子,命运玩弄,爱恨情仇,生死离别,既然天地不仁,那我就逆了这天,改了这命!
  • 火烧岛

    火烧岛

    一个私自出宫的公主,一个逃亡他国的岛主,一个奇异种族的高人,一帮从小长大的兄弟,王朝覆灭,海上追杀,多岛战争,灵界魔兽妖与凡界人类多个种族之间的百年恩怨纠葛,杀戮因谁而起,众神诸般善意还是敌不过人性贪婪,拯救苍生的居然还是……
  • 苍龙飘雪

    苍龙飘雪

    飘飘白雪下,一把苍龙剑,龙吟九天。长生?世人皆想。无数修仙之人究其一生探索,是妄想?是真实?亦或是逃避?而当漫长的追寻到达终点,所求为何,所得,又是如何?一位少年,从未知晓家的感觉,他的身上有着什么样故事?一位少女,苦苦寻找着娘亲,入蓬莱,探妖域,探寻着的是光明,还是黑暗?落寞少年左峰,精灵师妹上官婉儿,温柔师姐柳青红,飒爽暴躁镇妖谷大师姐秋雨,神秘寻亲魔域公主......是命运考验,还是捉弄?经历种种,谁是心中所爱?蓬莱仙宗,伏魔门,镇妖谷,魔域,妖域......变幻的是沧桑世事,抑或百态人心?正道何方?爱情、亲情、恩情、友情......遗憾,努力,绝望,破灭,诀别,约定......苍龙剑下,只有白雪飘飘。
  • 半世缘

    半世缘

    文案无能,请自行概括,谢谢……就是双重生,也没什么好概括的……
  • 紫帝在人间

    紫帝在人间

    孤傲清高的紫帝,被流放到人间。沉沦还是清扬,重蹈覆辙还是知耻后勇......品酒细说成仙事,拈花一笑万山横!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落难天使》

    《落难天使》

    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遗忘,那么生命就不会漫长苍凉得让人绝望。你像狱监般杵在我面前讳莫如深的将我判以终身监禁。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禁忌的天堂。
  • 针路图

    针路图

    本书以潮汕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为背景。自明清以来,潮汕人凭借巨型的木帆船——红头船,以一本世代相传的本书纵横海上,闯出了一条经商贸易的海上通道。本书以陈家的本书为象征,以陈、林、蔡三家在近百年的商海风雨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历程为经,以陈家三代媳妇蔡雁秋、温雪菲、林绿依的情感纠葛为纬,展示了自清末至民国以来发生在南中国海滨这片以潮命名的土地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此岸到彼岸,多少热血男儿风潮激荡,多少痴情女子魂牵梦绕。
  • 桃花妖妖邪尊美男多

    桃花妖妖邪尊美男多

    她,魅刹,慵懒任性,狡猾多变,邪恶纨绔,乖张暴戾,是魅一族最让人头疼的吸血鬼公爵。虽说她是吸血鬼,可是她从不吸血,因为不吸血而饿死重生回到上古时代,居然重生到婴儿体中。还好身上还有吸血鬼千年修炼来的功力,才让自己无谓,竟然还要重新长大,虽然期间很好玩。但是也不能带着这孩子的身体走入大千世界吧!喂喂喂,身后这些男的怎么回事。不会有恋童癖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