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营企业的管理中,要想增强员工的责任心,激发员工最大的工作热情,实现组织目标,关键在于建立一个以公平原则为基础的奖罚制度。从古到今,中外管理理论直接论述公平原则的并不多见,但是实践证明公平原则始终贯穿于企业管理过程中。可以说,公平是企业管理者的尚方宝剑,管理者操练的水平高低关系到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
通常,奖励表现突出的员工只能达到一个目的,即让员工们知道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但是却无法告诫那些工作消极的员工。因此,必须同时对表现不佳的员工给予惩罚,才能达到管理的另外一个目的,即给所有在行为上或者态度上消极的员工敲响警钟。如果一个企业只有奖励制度,没有惩罚措施,很难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有一家化工企业为了鼓励员工按时上下班,设置了一个全勤奖。刚开始时,这个奖励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迟到的员工越来越少,但是,实行了一段时间后,管理者发现迟到的现象又卷土重来了。思考过后,企业做出了一个新的规定,在保留全勤奖的同时对迟到的员工给予惩罚,从此彻底杜绝了迟到现象。这位老总感慨:“有时候奖励100元远远没有惩罚50元所起的作用大啊!”
上面的例子所蕴涵的管理思想就是保证公平。只奖励全勤的人,却不惩罚迟到的人,时间一长,就会在员工心里面留下一个不公平的想法,原因是奖励往往会被人们看做身外之物,得失与否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得到了感觉是幸运,得不到也不会觉得有什么损失;惩罚就不然了,人们之所以把惩罚看得严重,是因为惩罚会让人们感觉是在掠夺自身利益,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人们就会遵守某种法则。因此,单纯的奖励无法让员工产生公平感,也就不可能长时间收到效果。
当然,有些企业管理者应该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没有用奖励迎来员工应有的笑脸,也没有用惩罚唤醒员工的斗志。这里的奥秘就在于公平合理的赏罚不仅体现于赏罚的正确与否,还体现在奖罚的时机是否得当。如果赏罚不及时实行,那么它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甚至可能得到相反的效果。奖罚的时机对于员工公平感的产生极其重要。
早期的福克斯波罗公司,急需一项性命攸关的技术改造。有一天深夜,一位科学家拿了一台确能解决问题的原型机,闯进了总裁的办公室。总裁看到这个主意非常妙,简直难以置信,就琢磨着该怎样给予奖励的问题。他弯下腰把办公桌的大多数抽屉都翻遍了,总算找到了一样东西,于是对那位科学家说:“这个给你!”他手上拿的竟是一只香蕉,而这是他当时能拿得出的唯一奖酬了。
自此以后,香蕉演化成小小的“金香蕉”形的别针,来作为该公司对科学成就的最高奖赏。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福克斯公司领导对及时表扬的重视。
员工呈上的是最好的工作作品,而你却视而不见,这样很容易让员工感慨,觉得自己没必要这么辛苦工作,没必要做这么完美。慢慢地,工作积极性就会下降,工作品质也会因此而渐渐下降。因此,当你的下属费心机干完一件事后,你必须要及时地给予奖励。
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来讲,奖罚之所以会成为管理团队的有效手段,就在于它的公正性。因此,惩罚要铁面无私、六亲不认,奖励更要实事求是、论功行赏。如果失去了公平性,会让小人得志、有功者寒心,会极大地损害团队的战斗力以及管理者自身的威信。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只有切实做到有功劳的一定要奖赏,有过失的一定要惩罚,团体的纪律才能获得有效的维护,团体中的每一个人也才能尽心尽力地去工作。相反,没有做到奖罚分明,任何人都放心大胆地胡作非为,那么整个企业纪律及秩序都将会遭到破坏,整个企业就会失去战斗力。
曹操深谙激励策略,从而成就了他的霸业。曹操在其《孙子注》中也明确提出:“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公元207年,曹操消灭了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集团后,为了激励将士继续为统一战争贡献力量,下令封赏功臣。在另一方面,曹操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他“赏罚分明”的管理原则,加强部队的组织纪律性,颁布了“败军抵罪令”。打了败仗要按法律治罪,造成损失的要免去官职和封爵。这样,使将士们存在着一定的心理紧张,强化了将士们的责任感。激励策略的实施,使得曹操走向成功之路。
善用赏罚是军队管理中“砺士”的一种艺术。赏和罚,是古今中外将帅治军的两个重要的手段。古代军事家说:“善治军者,赏罚有信。赏不避小,罚不避大。”中国军事史上,宋代的岳家军、明代的戚家军,都是由于赏罚严明,才使得部队不畏强敌,勇敢善战的。
赏与罚的目的,都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奖赏是件好事,惩罚也很必要,对有功劳员工的奖赏和对犯了错误员工的惩罚是理所当然的,不能有半点儿的迟疑与含糊。赏罚的关键在于赏罚分明与赏罚公正,否则赏罚就会失去应有的效力,以赏罚促责任心也就成了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