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5400000010

第10章 不谓分明,难得糊涂——时似酒醉时似醒,平生常念糊涂经

人生本就是一场戏,看清了,也就释然了。郑板桥的那四个字“难得糊涂”包含着人生最清醒的智慧和禅机,只可惜有一部分人悟不透、做不到,所以,终日郁郁寡欢,忙碌不堪,事事要争个明白,处处要求个清楚,结果才发现因为太清醒了、太清楚了反倒失去了该有的快乐和幸福,留给自己的也就只剩下清醒之后的创痛。难得糊涂,糊涂难得。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才能在平静之中体味这人生的酸、甜、苦、辣。

忙处偷闲,痴中取乐

人常说难得糊涂,在细枝末节上粗糙点,留着精力、留着体力去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你的人生岂不是更有价值?

休息了两天,星期一上班,却见同事无精打采,一脸疲倦。问其何故,答曰:整理房间,清理柜橱,大清扫,洗衣服、被褥、床单、窗帘,擦门窗、桌柜、地板,两天没闲着,比上班还累。这同事家曾经去过,异常的干净,名副其实的一尘不染,简直可以和星级酒店相媲美。

但正如某广告词所言,能够有一个五星级的家固然是好,可是要看看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大。有的人为了装饰一个值得自豪的家,省吃俭用,置办高档家具,有了够星级的家,又得打扫除尘,天天忙个不停,这并不是一件合算的事。记得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值得全心全意去做。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不如活得粗糙一点儿。家是休息的地方,相对舒适整洁一些就可以了。

活得粗糙点儿,就是多爱自己一点儿。朋友也不必多多益善。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其实,也并不完全是那么回事。有时,朋友太多了并不见多了路,反而多了许多负担。世界太大了,想做的事太多了,可是人生太有限了,能做得过来吗?

一位留学生与同学在洛杉矶的朋友路易斯家吃饭,分菜时,路易斯有些细节问题没有注意,客人倒没注意,而且即使发现也不会在意。可是主人的妻子竟毫不留情地当众指责他:“路易斯,你是怎么搞的!难道这么简单的分菜,你就永远都学不会吗?”接着她又对众人说:“没办法,他就是这样,做什么都糊里糊涂的。”

诚然,路易斯确实没有做好,但这……该留学生真佩服这位美国友人,竟然能与妻子相处10余年而没有离婚。在他看来,宁可舒舒服服地在街头吃肉夹馍,也不愿意一面听着妻子唠叨,一面吃鱼翅、龙虾。

不久以后,该留学生和妻子请几位朋友来家中吃饭。就在客人即将登门之时,妻子突然发现有两条餐巾的颜色无法与桌布相匹配,留学生急忙来到厨房,却发现那两条餐巾已经送去消毒了。这怎么办?客人马上就要到了,再去买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夫妻二人急得团团转。但该人转念一想:“我为什么要让这个错误毁了一个美好的晚上呢?”于是,他决定将此事放下,好好享受这顿晚餐。

事实上他做到了,而且,根本就没有一个人注意到餐巾的不匹配问题。

狄士雷曾经说过:“生命太短暂,无暇再顾及小事。”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把所有事情都放在心上,做人不妨糊涂一点儿,将那些无关紧要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如此你会发现,生命中突然多了很多阳光。

乡村有一对清贫的老夫妇,有一天他们想把家中唯一值点钱的马拉到市场上去换点更有用的东西。老头牵着马去赶集了,他先与人换得一头母牛,又用母牛去换了一只羊,再用羊换来一只肥鹅,又把鹅换了母鸡,最后用母鸡换了别人的一口袋烂苹果。

在每次交换中,他都想给老伴一个惊喜。

当他扛着大袋子来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时,遇上两个英国人。闲聊中他谈了自己赶集的经过,两个英国人听后哈哈大笑,说他回去准得挨老婆子一顿揍。老头子坚称绝对不会,英国人就用一袋金币打赌,二人于是一起回到老头子家中。

老太婆见老头子回来了,非常高兴,她兴奋地听着老头子讲赶集的经过。每听老头子讲到用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时,她都充满了对老头的钦佩。

她嘴里不时地说着:“哦,我们有牛奶了!”

“羊奶也同样好喝。”

“哦,鹅毛多漂亮!”

“哦,我们有鸡蛋吃了!”

最后听到老头子背回一袋已经开始腐烂的苹果时,她同样不愠不恼,大声说:“我们今晚就可以吃到苹果馅饼了!”

结果,英国人输掉了一袋金币。

不要为失去的一匹马而惋惜或埋怨生活,既然有一袋烂苹果,就做一些苹果馅饼好了,这样生活才能妙趣横生、和美幸福,而且,你才有可能获得意外的收获。

且于半醉半醒间

很多事情你永远也看不清,但看不清就看不清,并无大碍。你只管做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一切众生即非众生”,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和事你永远都管不完看不清。所以,清醒的时候就难免心烦意乱,不得安宁,还是糊涂一点儿更快乐。

曾国藩从小立志要成为圣人,但才能有限,别人都飞黄腾达了,他还屈居乡里。一天他闷闷不乐地散步到郊外,看见一座破庙,就信步走入。

破庙中,一个老僧正拥炉看书,看得津津有味。

曾国藩忍不住上前,想看清那是一本什么书值得这样看。

但就在他刚瞟到书名的那一瞬间,那老僧竟然把书扔进了炉子里。

曾国藩吃了一惊,呆在那里。老僧哈哈大笑,还向曾国藩解释道:“我是疯子,我是疯子。”随后进屋睡觉,再不理人。

这件事给曾国藩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年后他向李鸿章说起,问李鸿章是否明白疯僧的用意。

李鸿章聪明绝顶,但偏偏不说,假装苦思冥想不得其解,谦虚地说:“学生实不知,还是老师为我解惑吧。”

曾国藩微微叹息道:“疯僧烧书之举,意在点醒我。”

“哦?”

“那时我什么都想弄明白,其实什么都不明白,疯僧此举看似疯狂,其实用意颇深。他在告诉我:很多事情是永远看不清的,但看不清就看不清,并无大碍。你只管做你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澈了,鱼儿们无法藏身,也无法找到可以维持生存的食物,当然只有另寻可以生存的水域。人活得太清楚,要求太苛刻,也就没有了朋友。因为所有的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你紧抓着这些不放,当然没有人敢接近你。做事也是如此,有时你只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可以了。把事做绝了,做的太清楚了只能让人害怕你的苛刻,讨厌你的精细和烦琐。所以,当你再次要求别人去做事时,别人当然是能避则避,能推则推,这时的你也许还会觉得别人不够义气,却不知是因为你活得太过清醒,要求得太过严格。

所以,人何必活得那么清醒,自己太累,别人也不舒服。

只有糊涂一点儿,人才会清醒,才会冷静,才会有大气度,才会有宽容之心,才能平静地看待世间这纷纷乱乱的喧嚣,尔虞我诈的争斗;才能超功利,拔世俗,善待世间的一切,才能居闹市而有一颗宁静之心,待人宽容为上,处世从容自如。

有了“糊涂”这种大智慧,你就会感到“天在内,人在外”,天人合一,心灵自由,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解放。

凭着这颗自由的心,你再不会为物所累,为名所诱,为官所动,为色所惑。

有了这种大智慧,你才会幡然顿悟,参透人生,超越生命,不以生为乐,不以死为悲,天地悠悠,顺其自然,人间得以恬静,心灵得以安宁。

睁眼视己,闭眼视人

睁一只眼观心自省,闭一只眼淡看红尘是与非,就是一种很高的人生修行了。

人生难得糊涂,过分的精打细算,有时仍抵不过天算。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妨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做人。不过,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这不仅需要有一定的修养,还需要有一定的雅量。

孔子周游列国,有一天看到两个猎人在指手画脚,好像为了一件事而争论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

孔子便询问他们在争论什么,原来是为了一道算术题。矮个儿说三八等于二十四,高个儿坚持说三八等于二十三,于是二人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以致几乎动起手来。

最后,二人打赌请一个圣贤做裁定,如果谁的答案正确,对方就将一天的猎物给胜者。

这时,孔子来到他们的跟前。二人请孔子裁定。

谁知,孔子竟叫认为三八等于二十四的矮个儿,将猎物交给认为三八等于二十三的高个儿猎人。高个儿拿着猎物走了,矮个儿当然不能答应。

他气愤地说:“三八二十四,这是连小孩子都不争论的真理,你是圣人却认为三八等于二十三,看样子也是徒有虚名啊!”

孔子笑道:“你说的没错,三八等于二十四是小孩子都懂的真理,你坚持真理就行了,干嘛还要与一个根本就不值得认真对待的人,去讨论这种不用讨论也再明显不过的问题呢?”

矮个儿猎人似有所醒,孔子拍拍他的肩膀,说道:“那个人虽然得到了你的猎物,但他却得到了一生的糊涂;你是失去了猎物,但却得到了深刻的教训!”

矮个儿猎人听了孔圣人的话点了点头。

人生,没有必要太过较真,你只需把真理留在心间,又何必非要每个人都与你“心意相通”?人生于世,若是能够做到睁一只眼观心自省,闭一只眼淡看红尘是与非,就是一种很高的修行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不满足和失落,恰恰是因为我们在闭眼看自己,却将眼睛睁得大大地去看待这个世界,因而我们感到不公、感到不幸、感到别人都比我们幸运!如果我们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和别人比较,在生活中就会减少许多无谓的烦恼。

某日早上5点,大师出去为自己庙里的葡萄园雇民工。

一个小伙子争着跑了过来。大师与小伙子议定一天10块钱,就派小伙子干活去了。

7点的时候,大师又出去雇了个中年男人,并对他说:“你也到我的葡萄园里去吧!一天我给你10块钱。”中年男人就去了。

9点和11点的时候,大师又同样雇来了一个年轻妇女和一个中年妇女。

下午3点的时候,大师又出去,看见一个老头站在那里,就对老头说:“为什么你站在这里整天闲着?”

老头对他说:“因为没有人雇我。”

大师说:“你也到我的葡萄园里去吧!”

到了晚上,大师对他的弟子说:“你叫所有的雇工来,分给他们工资,由最后的开始,直到最先的。”

老头首先领了10块钱。

最先被雇的小伙子心想:老头下午才来,都挣10块钱,我起码能挣40块。可是,轮到他的时候,也是10块钱。

小伙子立即就抱怨大师,说:“最后雇的老头,不过工作了一个时辰,而你竟把他与干了整整一天的我同等看待,这公平吗?”

大师说:“施主,我并没有亏负你,事先你不是和我说好了一天10块钱吗?拿你的走吧!我愿意给这最后来的和给你的一样。难道你不许我拿自己所有的财物,以我所愿意的方式花吗?或是因为我对别人好,你就眼红吗?”

小伙了听后,默然不语……

生活中,我们只需争取我们该得到的,又何必眼红别人比自己得到的更多。若一路比下去,你定然会沉沦在痛苦之中!享受你所得到的,珍惜你所拥有的,“得过就且过”吧!

看破不点破

你看破世界,是你的本事,但是你何必把世界都点破呢?

这世界上聪明之人比比皆是,一件触犯忌讳的事,很多人或许都已经看破,但大家就是憋着不说,专等着那些急于显摆自己智商的人去揭破,然后笑着看着他们成为炮火——不费吹灰之力就除去了一个竞争对手,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说,我们做人时刻都要留点心眼,你固然聪明,但也不要太过锋芒毕露,这样做除了能满足你那无谓的虚荣心,还能代表什么呢?相反,它反而会使你成为那根“出头的椽子”、那只“被枪打落的出头鸟”。退一步说,即便是在不掺杂任何竞争因素的朋友交往中,倘若你太不知分寸,凡事都要点个明明白白,也一定不会受到欢迎。因为你在彰显聪明的同时,已然无形中贬低了朋友的智商,谁又会对此无动于衷呢?

某女士新近购置一所住房,装修时托付室内设计师为自己的卧室装饰了一些窗帘。然而,等到账单送来时,她不禁瞠目结舌——太贵了,但既然已经买了,就是心疼也没有办法。

几天以后,她的一位朋友前来造访,她们来到卧室,朋友很快就被那副窗帘吸引了:“哦,它真的很漂亮不是吗?你花了多少钱?”但当她说出价钱时,朋友的脸上不禁呈现出怒色:“什么?你被骗了!他们太过分了!”

诚然,她说的是实话,但又有谁喜欢别人轻视自己的判断力呢?于是,房主开始为自己辩护,她告诉朋友:一分钱一分货,斤斤计较的人永远不可能买到既有品位而质量又高的东西。接着,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唇枪舌战,最终不欢而散。

又过了几天,另一位朋友也来参观新居,与上位朋友不同,她一直对那些窗帘赞赏有加,并有些失落地表示,希望自己也能买得起这种精美的窗帘。听到这番话,房子的主人坦言,其实自己也不想买这么贵的窗帘,确实有些负担不起,现在有些后悔自己所托非人了。

人在犯错时,也许会对自己承认,但如果被人直言不讳地指出来,则往往很难接受,甚至会为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展开反击。试想,如若有人硬将鱼刺塞进你的咽喉,你会作何反应?话,有时不必说得太明白,即使事实摆在那里,也不该由你去揭破,让自己含糊一点儿,没有人会怀疑你的智商。事实上,如果换一种方式去渗透,反而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这天早上,李雪来到了总经理办公室。

“总经理,昨天交给您的文件,您签好了吗?”

总经理眯着眼睛想了想,随后又翻箱倒柜地找了一遍,最后很无奈地摊开双手:

“不好意思,我从没见过你交上来的文件。”

倘若是在两年前,倘若刚刚毕业那会儿,她一定会据理力争:“总经理,我明明将文件交给了您,而且亲眼看着您的秘书将它摆在了办公桌上,是不是您将它当做废纸丢掉了?”

但是现在,在吃过几次亏以后,她变得聪明了,现在的她绝不会这样做。只听她平静地说道:“那有可能是我记错了,我再回去找一下吧。”

李雪回去以后,并没有去找什么文件,而是直接将文件原稿从电脑中调出,重新打印了一份。当她再次将文件放到总经理面前时,对方只是象征性地扫了一眼,便爽快地签了字。

其实,总经理心里非常清楚文件的去向……

有些时候,谁是谁非并不重要。人在矮檐下,争辩又有何用呢?反而有可能会因此断送了自己的前程。装装糊涂,找个台阶给对方下,也许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于职场中人而言,上司就是主宰你前途的那个人,与他们相处,我们没有必要太过较真。正所谓“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在一些小事上你留给他们足够的面子,他们自然会心知肚明,那么在将来的某些“大事”上,他们也一定会给予你相应的关照。

其实,这世间本无绝对的对与错,更无绝对的公平,有时候要想活得更好,就必须要适当地让自己糊涂一下,“委屈”一下。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人生梦一场,醒时梦时没什么大的区别,如果放下所有的一切,梦时反而比醒时幸福。所以,醒时也不妨让自己做做梦,活得轻松一点,糊涂一点。

人生是个万花筒,一个人在复杂莫测的变幻之中,需要运用足够的智慧来权衡利弊,以防失手于人。但是,人有时候亦应以静观动,守拙若愚。这种处世的艺术其实比聪明还要胜出一筹。聪明是天赋的智慧,糊涂是后天的聪明,人贵在能集聪明与愚钝于一身,随机应变,该糊涂处且糊涂。

一位小和尚对于许多事都弄不明白,觉得自己很笨,没有别人活得清醒,便去请教禅师如何能让自己活得清醒一点。

禅师并没有非常明确地说明,却对他讲了一个庄周梦蝶的故事:

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一直生活在痛苦当中,没有知己,他必须强迫自己摒除杂念,才能独自地生活下去。

一天黄昏,他实在想放松一下,便去了郊外。那里有一片广阔的草地,绿油油的草散发出芳香。他仰天躺到了上面,尽情地享受着,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他成了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花草丛中尽情地飞舞着。上有蓝天白云,下有金色的大地,周围的景色也十分迷人,一切都是那么的快乐与温馨。他完全忘却了自我,整个人都被美妙的梦境所陶醉了。

梦终归有醒时,但他对于梦境与现实无法区分。过了许久,清醒了的他才发出一声感慨:“庄周还是庄周,蝴蝶还是蝴蝶。”

人生梦一场,醒时梦时没什么大的区别,如果放下所有的一切,梦时反而比醒时幸福。所以,醒时也不妨也让自己做做梦,活得轻松一点,糊涂一点。

老子大概是把糊涂处世艺术上升至理论高度的第一人。他自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而作为老子哲学核心范畴的“道”,更是那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似糊涂又非糊涂、似聪明又非聪明的境界。人依于道而行,将会“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中国人向来对“智”与“愚”持辩证的观点,《列子·汤问》里愚公与智叟的故事,就是我们理解智愚的范本。庄子说:“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人只要知道自己愚和惑,就不算是真愚真惑。是愚是惑,各人心里明白就足够了。

孔子说:“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宁武子即宁俞,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他辅佐卫文公时天下太平、政治清明。但到了卫文公的儿子卫成公执政后,国家则出现内乱,卫成公出奔陈国。宁俞则留在国内,仍是为国忠心耿耿,表面上却装出一副糊里糊涂的样子,这是明哲保身的处世方法。因为身为国家重臣,不会保身怎能治国?后来周天子出面,请诸侯霸主晋文公率师入卫,诛杀佞臣,重立卫成公,宁俞依然身居大夫之位。这是孔子对“愚”欣赏的典故,他很敬佩宁俞“邦无道则愚”的处世方法,认为一般人可以像宁俞那么聪明,但很难像宁俞那样糊涂。在古代上层社会的政治倾轧中,糊涂是官场权力较量的基本功。仅以三国时期为例,就有两场充满睿智精彩的表演:一是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刘佯装糊涂得以脱身;二是曹、司马争权时司马懿佯病巧装糊涂反杀曹爽。后人有语云:“惺惺常不足,蒙蒙作公卿。”苏东坡聪明过人,却仕途坎坷,曾赋诗慨叹:“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

“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招,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做人过于聪明,无非想占点小便宜;遇事装糊涂,只不过吃点小亏。吃亏是福不是祸,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饶人不是痴”,歪打正着,“吃小亏占大便宜”。有些人只想处处占便宜,不肯吃一点亏,总是“斤斤计较”,到后来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郑板桥以个性“落拓不羁”闻于史,心地却十分善良。他曾给其堂弟写过一封信,信中说:“愚兄平生谩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为美,未尝不喷喷称道。囊中数千金,随手散尽,爱人故也。”以仁者爱人之心处世,必不肯事事与人过于认真,因而“难得糊涂”确实是郑板桥襟怀坦荡无私的真实写照,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那种毫无原则稀里糊涂地做人。糊涂难,难在人私心太重,执著于自我,陡觉世界太小,眼前只有名利,不免斤斤计较。《列子》中有齐人攫金的故事,齐人被抓住时官吏问他:“市场上这么多人,你怎敢抢金子?”齐人坦言陈辞:“拿金子时,看不见人,只看见金子。”可见,人性确有这种弱点,一旦迷恋私利,心中便别无他物,唯利是图,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掉进钱眼里去了!

聪明与糊涂是人际关系范畴内必不可少的技巧和艺术。得糊涂时且糊涂,更是比聪明人还聪明的处世哲学,是一门人生的大学问。

愚以避嫌,痴以远祸

因为他很聪明,才能装出糊涂人来。彻底成为糊涂人,要有足够的智慧。

福祸的初始如果可以被觉察到,那么我们就可以提前预防,并在危险没有形成的时候就避开它,不过这是需要大智慧的。通常,人们在危险的萌芽阶段,往往浑然不知,而在危险来临时,则束手无策,大受其害。倘若我们平日能多留点心眼,谨慎处世,小心做人,敏感地觉察到事物的变化,那就可以将灾祸化于无形了。

秦始皇手下大将王翦一生战功赫赫。始皇十一年,王翦带兵攻打赵国的阏与,不仅破城,而且还一口气拿下了九座城邑。始皇十八年,王翦领兵攻打赵国,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大获全胜,逼迫赵王投降。第二年,燕国派荆轲刺杀秦始皇,暴怒的始皇派王翦攻打燕国,王翦顺利攻破燕国都城蓟,燕王喜被迫逃往辽东,王翦由此深受秦始皇的信任和重用。但纵然如此,王翦行事依然谨慎非常。

一次,王翦率60万大军前去攻打楚国,秦始皇亲自到灞上相送,他斟了满满一杯酒给王翦,说:“老将军请满饮此杯,愿早日平定楚国,到时寡人亲自给将军接风洗尘。”

王翦谢过始皇,将酒一饮而尽,说:“陛下,战场之上,刀剑无情,老臣临行前有一个请求,不知当说不当说?”

秦始皇说:“老将军但说无妨。”

王翦就向秦始皇请求赏赐良田宅园,始皇笑道:“老将军是怕穷啊?寡人做君王,还担心没有你的荣华富贵?”

王翦说:“做大王的将军,能人太多了,有功最终也得不到封侯,所以大王今天特别赏赐我临别酒饭,我也要趁此机会请求大王的恩赐,这样我的后代子孙就不愁没有家业了。”

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

王翦到了潼关,又派使者回朝请求良田赏赐,一连五次。秦始皇身边的人都担心他会发怒,但是秦始皇神色未变,反而看上去有些喜色。

王翦的心腹对他说:“将军这样做会不会太过分了?哪有这样朝君主要田要地的?难道不怕皇帝怪罪吗?”

王翦说:“不,皇上为人狡诈,不轻信别人。现在他把全国的军队都交到了我手上,心里一定有所顾忌。我多请求田产作为子孙的基业,让他以为我是个贪图钱财的人,而不是贪图王位权势,那他就不会对我有所猜忌了。”

王翦识人精到,而做人的策略更是圆融柔婉,能在猜忌心很重的秦始皇手下得到重用数十年,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自古以来,为人臣子的对于君王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了是杀敌防身的利器,用得不好了就是夺权篡位的逆贼。所以当君王的对于战功、军权过大的臣子都免不了猜忌,有时候也难免要杀死有功之臣以防他谋位篡权。

汉朝萧何的功劳很大,有个门客就对他说:“满朝之中您的功劳最大,已经没有什么封赏配得上您了。而且您还得到百姓们的拥护,现在皇帝在外打仗,还几次问起您在做什么,他这是怕您谋反啊。”萧何深以为然,他就按照门客的计策,多买田产多置房宅,还做了一些损害自己声誉的事情。等汉高祖回来时,看到百姓拦路控告萧何,反而十分高兴。

王翦、萧何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采用的是韬晦的办法,用糊涂来应付君王的猜忌,从而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我们所处的生活中、职场上,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波涛汹涌,每一次不慎,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漩涡,将你卷入海底。谨慎一些,将自己伪装得笨拙一些,你就能躲过很多不必要的伤害,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造生活中去。

同类推荐
  • 创业改变命运

    创业改变命运

    本书是关于教你如何成功创业,改变自己人生的专著,书中列举了网络娱乐世界的探险者陈天桥、国美黄光裕的成长经历、下岗青年潘跃勇的图书梦、打工妹张晓丽的“娃娃”情缘、永远的“老干妈”陶华碧、成败英雄史玉柱柱等人的成功故事。
  • 职工工作准则

    职工工作准则

    企业职工的工作与生存质量关系着企业的经济质量、安全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是企业质量的直接体现与有效保证。
  • 20岁定好位,30岁有地位

    20岁定好位,30岁有地位

    不做爱情中找不到自我的痴男怨女,不做职场中升职加薪两无望的“二类分子”,读懂自己定好位,用50分的努力换取100分的人生! 也许你不够聪明,不够漂亮,不够能干,不够可爱,不够……女人对自己永远是挑剔的,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意,但是,作为女人,你一定具有作为女人与生俱来的天赋:良好的直觉,讲人情味,包容心强,抗压性好,有耐心,善于倾听,是理想的谈伴……在爱情、友情、职场、家庭生活中,善于运用自己作为女人的天赋优势,才能够牢牢掌控自己的幸福。
  • 拓展工作

    拓展工作

    在人生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障碍,但只要有智慧相伴,我们就可以从人生的谷地走出,攀援到人生的峰顶。我们等待成功的到来,这种成功是伴随智慧的人生记录,而每个人的智慧汇成了成功追求过程中最精彩的篇章和最动人的驿站。
  • 专业与美丽:奥美资深公关人的职场平衡智慧

    专业与美丽:奥美资深公关人的职场平衡智慧

    《专业与美丽:奥美资深公关人的职场平衡智慧》集结了资深公关人丁菱娟在台湾《经济日报》等刊物上发表的专栏文章,展现了这样一名从曾经的文艺少女成长为干练、成功的职业经理人的女性,在职场和创业当中对专业精神的感悟,以及她始终保持着的那份率性、美丽的真性情。站在公司老板和“过来人”的角度,丁菱娟用篇篇短文提点读者,如何专业地摆平各种棘手难题、如何明智地权衡情理法、以及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进而找到快乐工作的秘方:专业是谋生的必备基础,美丽是人脉关系的加值条件。
热门推荐
  • 创世战尊

    创世战尊

    武者大陆武力至上,其中分为修炼者和修灵者。一名少年,自幼成孤,又因母亲是“妖女”,以及无法感应“气海”遭到家族歧视,唯有母亲遗留的星空卷轴所伴。在一晚流星雨之后,这部星空卷轴竟然演变成《源始道经》,并且带给平凡少年不平凡的修炼之途,从此少年改变命运,一飞冲天……
  • 桃花魅影

    桃花魅影

    一条绵延的香艳小道,一道孤影在徘徊瘦长的身影掩映在桃花丛中。那一场烟雨过后的艳遇,与那世俗抗争的煎熬,让这条桃花掩映的小道,妖影、人影,迷离、迷幻,失望、希望,交织重叠。。。。。。
  • 花千骨改写

    花千骨改写

    花千骨上长留拜师学艺,经过重重困难终于拜在白子画门下弟子,师徒二人亦师亦友,花千骨与白子画朝夕相对,让花千骨对白子画暗生情愫,为帮师父解毒,不小心放妖神出世,白子画也意识到自己已对花千骨动情,让花千骨重返正道,二人成亲之后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 TF之不战

    TF之不战

    为什么,要开战?不愿,却又不如意。呵呵,嘴角的液体,为什么是咸的?不承认,是泪,不承认,是他。。。(呃,此书无女主-_-||)
  • 我的神话传说不是这样

    我的神话传说不是这样

    我阳21岁,从小相信神话故事是真实存在。直到有一天生活巨变。然后我不在相信神话,可是就在我放弃信仰的时候突然发生了转变
  • 神龙御甲记

    神龙御甲记

    在广阔丰饶的魔方大陆,少年洛英齐穿越而来,披荆斩棘逆风飞翔,在异界书写充满铁血与诱惑的玄幻历史。黄金家族的真相,七神国的秘辛,鬼方蛮国的崛起。强大的魔武合流战斗术士,诡异的魔神锻体金尸巫王,野蛮的半兽人狂战王。风华绝代的玉雪皇,高贵睿智的元幼蝉,温柔善良的洛青火,可爱迷人的玉雪柯。。。。
  • 毒之剑士

    毒之剑士

    原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星球的雨千浩,某一天机缘巧合穿越到了一个以修炼为主的星球,意外之下,更是被别人强行弄成百毒不侵的体质。在毒师中,我的剑技是最好的,在剑士中,我的毒术是最强的。雨千浩如是说。一剑破天地,一毒灭苍生,剑与毒的碰撞,又将绽放出怎样的火花呢?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武毒天下

    武毒天下

    天元十四年十二月,天空飘荡着雪花,大地白苍苍一片。
  • 再见微光

    再见微光

    那一年,田子唱离开了简小感。那一年,简小感爱上了叶凛。那一年,米芯和简小感的友情破裂。可不管再怎样落魄,再怎么样狼狈,再怎样破败不堪不得回收。都是你无法忘却的那一年。那是属于他们抹不去的那些年。是这些年就算回到那个空间也回不去的那些时间。年少的我们就像顽皮的兔子。在时光的旋窝里一直转啊转不肯停下...
  • 爱的流放者

    爱的流放者

    苏晋消失后的第十年,唐雨棠的家乡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发展成一个经济有依托的城市,长大后的唐雨棠从没忘记过苏晋,却自甘认命地答应了柯城的求婚。而与柯城订婚后不久,唐雨棠邂逅了艺术青年李落,李落的出现给唐雨棠死寂的心带来了一片生机,让唐雨棠时隔多年后跳脱懵懂,领悟到爱情的滋味,可是,与苏晋相似的李落身上神秘的气息也叫唐雨棠看到了一些危险的信号。与此同时,留美的沈婧姝终于归来,这期间她断绝了跟柯城和唐雨棠的联系,回来后态度异常陌生,而苏晋竟是婧姝的大学学长。唐雨棠与李落相遇后不久,父亲唐钰德被揭发检举,这一切与唐雨棠婚礼中躲在角落里的李落有着什么不可推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