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出自《菜根谭》: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一极乐法。意思是说,在狭窄的路上行走,要留一点余地让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食物,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快乐的方法。
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人处世要懂得“谦让”和“分享”。
适当的谦让,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方便了自己。相反,不谦让可能争得一时之利益,但换来长久的不便和损失,就如我们经常遇到的交通拥堵情况,很多时候只要稍微谦让对方,两辆车也就都过去了,只因不懂谦让,你想先走,我也想先走,头碰头把路堵死,又都不肯先后退一步,让路给对方,于是,两辆车身后各自排起了长龙,需要交警费好长时间才能疏导开来。抢先一步看似争得1秒,却为此耽误1个小时,孰大孰小?
必要的分享,是一种美德。分出自己的成果、收获、经验,赢回的却是人心,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分享的快乐,远胜过独自拥有;分享的获得,远多于单打独斗的战绩。小孩子紧紧抱住自己爱吃的零食,我们都会教育他:要分给小朋友吃,这样小朋友才喜欢和你交朋友,才会有好吃的也分给你吃。职场中人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更应该明白,不懂得分享,满足了眼前的口腹之欲,独享了一份美食,但也许为此会失去更多品尝美食的机会。
可有人会说,谦让和分享不适用于竞争激烈的职场。经理的位置只有一个,竞争者却很多,我谦让了,经理的职位就与我无缘了;提成丰厚的项目就那么几个,分给同事了,我得到的提成自然就少了。职场也遵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只有勇于竞争才能壮大自己的实力,强大自己的业绩;只有独占资源、独占成果才能让自己站得更稳,走得更远,成为最后的赢家。可我想说,谦让、分享和竞争并不存在矛盾冲突。我也欣赏勇于竞争的精神,但和同事竞争,更多时候不必非得你死我活,为争夺一时之利打的头破血流,毫不考虑同事的缘分和情谊,这是我不喜欢看到的。我欣赏那种在谦让中竞争,在竞争中共享成果的合作型同事关系。也就是说,竞争中有谦让和共享,做到我赢你也赢,我好你也好,即时下流行的说法:双赢。
我在电视台工作期间,认识一个女孩子叫廖莹。她聪明有灵气,而且工作勤奋,最可贵的是,她和同事关系很好,大家都很喜欢她。通过观察我发现,在工作方面她总是表现的很大方,有时候甚至大方的有点“傻”。比如,制片人分配选题的时候,别人都抢着要那种一看就能获奖的选题(电视台实行节目评奖制度,所有节目参评后分出ABC不同等级,分别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而没有获奖希望的选题,给谁谁不愿意做。廖莹从来不争不抢,制片人把别人不愿意做的选题分给她,她也毫无怨言地接下,然后一丝不苟地去做。再比如,大家出去拍外景,或多或少都会拍摄到一些精致的,或者特定场合、特定场面的画面,珍存下来以备平时编片子用。别人的这些资料都深藏不露,不会轻易示人。廖莹却从不藏着掖着,她只要看到同事在编片子为缺一个镜头发愁时,就会很热心地说:“我这里有适合的镜头哦,你要吗?”很多时候还会主动问人家:“我今天拍了几个很漂亮的镜头呢,你用不用?”我负责制作的节目里,也不乏廖莹贡献的镜头。
别人抢去能获奖的选题,节目播出后获了最高级别的奖,拿到不菲的奖金,兴高采烈神采飞扬,压根没廖莹什么事;别人用了廖莹提供的镜头,丰富了节目画面,提升了节目的质量,增加了获奖的几率,得到领导的赞赏,这似乎也没廖莹什么好处。甚至,还会给她造成不利影响,别人优秀,自然衬托出她的拙劣。但这些都只是一般人的想法,廖莹不这么看。她说,同事的节目获奖了,体现的是我们栏目组的实力,一等奖多了,栏目组整体的实力就上去了,我作为栏目组成员之一,自然也会获利;同事的节目质量上去了,势必推动我加倍努力,无形中也会带动我自己的节目质量不断提高。再说,我把自己的资源分享给同事,等我做节目需要资源的时候,自会有很多人不吝惜贡献自己的资源,有如此丰富的资源支撑,我的节目岂有不好的道理?
真是一个不简单的女孩子。她把“路留一步,味让三分”诠释得如此透彻,贯彻得如此睿智,她在同事当中怎会没有一个好人缘?她的工作成绩怎么可能不突飞猛进?
职场中懂得谦让和分享的女人,既有冲锋向前的勇气,又有顾及同事利益的体谅之心。她们舍得给予,不怕缺少,舍得退让,不怕失去。她们懂得利己的同时利人,创建双赢的局面。而不懂得“路留一步,味让三分”的女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只想着自己赢,不顾同事的利益,甚至暗自希望别人都一败涂地,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失败基础上。前者用谦让、分享之心不断拓宽自己的人脉,让人一尺,随即会受人让一丈,脚下的路越走越宽。分人一金,换来十心,为自己事业的发展赢得人心,赢得号召力,赢得更多机缘;而后者势必冷了人心,人际关系越来越僵,路越走越窄,直至固步自封,举步维艰。
没有永远的成功和失败,没有一成不变的得意和失意。职场之路充满坎坷,你在路顺时候留一步给他人,那么无路可走时,自会有人留一步给你。所以,职场中的玫瑰们,拿出“路留一步味让三分”的宽广胸怀,和自己的同事在竞争中双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