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炎是一个专科学校的年轻老师,长久以来,有件事一直令她相当烦恼,那就是她和同事间几乎形同陌路。常见情形是:同事们经常在办公室做事,却很少有人说话,也没有笑声。每当她从教室回到办公室,本想放松一下,可是遇到这种所有人都沉默的情形,她就感到特别难受和压抑。她常常忍不住猜测其他人不说话的原因,想来想去总是觉得是否自己做错了什么,以至于惹得她们对自己不满,个个都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偶尔,办公室里的气氛也会轻松一会儿,四五个人在一起聊天,说说笑笑。那时她的心情会稍稍放松一些。但是这种情况实在太少了,多数时间她都特别紧张,生怕做错了什么,总是小心翼翼的,别人不讲话,她也就闷不做声。这样的日子令她越来越难以忍受。
教师职业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专业个人主义”。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个人(至多是两个人)的力量来解决课堂里时刻出现的种种问题,往往与其他教师相互隔离而不是相互依赖。因此,教师的生活通常是“自给自足”的,“孤立”、“孤单”是大多数教师日常工作的状态。
这个职业特点使得教师往往缺乏合作研究的意识和习惯。当要求教师相互合作的制度和措施突如其来的时候,当教师早已习惯的长期孤立和相互隔离的生活方式突然需要改变的时候,不少教师会感到不安和不适应,甚至拒绝合作。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他们虽然表面上围坐在一起,一团和气,却并不能做到坦诚相待,彼此之间往往持有过强的防御意识。
这种防御意识反映到行动中即表现为:
首先,教师不愿意将自己实际面临的困惑和问题与同事分享。他们往往认为,将这些困惑和问题暴露在同事面前,也就相当于把自己的不足暴露在了同事面前,这样自己的思想和能力就会被同事认为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自己在同事心目中的地位就会自然而然地下降,甚至会因此而遭受到同事的笑话。于是,他们往往宁可让自己面临的那些问题和困惑得不到解决,也绝不以牺牲同事对自己的良好看法为代价而去畅所欲言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他们往往会缄默不语,要不就糊里糊涂地人云亦云。
其次,教师之间有时存在着互相竞争的微妙关系,因此有的教师并不怎么愿意把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感悟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实践知识”表述出来,与其他教师共享。
最后,由于有些教师之间的关系尚处于互相防备的不信任状态,因而不少教师没有形成积极接受他人意见和批评的开放心态。有时候,他们往往因为别人提出批评意见或相反意见而滋生不满情绪;有时候,他们又常常认为一旦自己把某位教师的问题或错误毫不客气地指出来,自己与这位教师的关系极有可能会因此而僵化。于是,他们常常会碍于情面而不愿指出别人的问题,不愿与别人针锋相对。尤其是在对上“公开课”的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价时,教师往往习惯于多说好话,同时提一些不痛不痒的小问题,最后皆大欢喜。
★专家健康锦囊
1.赢得和谐的同事关系,首先要转变防御意识,要乐于分享和分担。
2.赢得和谐的同事关系,要让团队精神无处不在,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只要是团体,合作就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