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又称学龄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在人生发展的历程中,是值得留恋的时光。在这一时期,他们带着纯真带着幻想,在迷人的校园里,学习、交往、游乐、锻炼,就像胸前飘扬的红领巾一样,充满着生机,显示出希望。然而,童年也并非像诗人所描绘的那样,全是阳光灿烂,全是鲜花烂漫。在童年,他们既有恐惧,也存在焦虑;既有忧愁,也存在悲伤。人生的种种甜酸苦辣,童年期儿童也都能或多或少地品尝到。更何况,这一时期的儿童,还有许多自身身心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因此,童年期儿童同样存在着种种心理卫生问题。家长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就应十分重视,不可忽视。
一、心理健康的意义
提起“健康”二字,人们就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人们追求健康,但对健康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躯体健康。现代“健康”是指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完整的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的良好和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生理上没有病态。
为了健康,家长不仅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等,以预防结核、肠道感染等传染病和发育不良、营养不良,而且还要注意讲究心理卫生,以预防精神病、神经症、变态人格、心身疾病和行为适应不良等情况的发生。
讲究心理卫生的意义,是为了培养和促进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使孩子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孩子,其学习成绩必优于心理欠健康者,学习效率必高于心理欠健康者;心理健康的孩子,能够耐受挫折和逆境,较容易平稳地渡过社会变故和灾难。人的心理健康对保持身体健康极为重要。
二、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怎样衡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及水平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到一些不同的标准。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认为,正常的心理应具有下列八项标准:①智力水平不能低于正常范围,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②心理与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③情绪稳定,积极与情境适应;④心理和行为协调一致;⑤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协调;⑥行为反应适度,不过度敏感、不迟钝,与刺激情境相适应;⑦不背离社会行为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使合理要求获得满足;⑧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
儿童心理健康的水平如何去评价呢?主要根据:
1.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孩子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稳定、协调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整个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功能,有助于发挥自身的内在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如果孩子经常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潜能的发挥,势必影响学习效果。
2.和谐的人际关系。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病态心理一般都由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反之,孩子不愿与人接触,离群索居则为不健康的表现。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有赖于社会交往的发展。个体若与世隔绝,社会交往被剥夺,往往出现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崩溃。社会交往能力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童年期的孩子一般十分愿意和小朋友交往,若出现不愿意和小朋友交往,独往独来,或在与人交往中总是对小朋友冷漠或自我为中心。这就需要考虑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了。家长可带孩子到心理研究机构或心理咨询部门做必要的心理健康检查。
3.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人并不只是被动的适应,而是要在实践中能动地改造环境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但人不能左右自己生存的环境。人的一生中,内外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有的变化还很大。但人对环境的变化往往无力控制,所以被动的适应和主动的适应,都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能够较快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及人际环境等。即使突然发生意外变化或身处恶劣环境中,也能较快地顺应环境并保持心理平衡。有些独生子女由于早期社会化的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不能有效地处理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往往导致适应性障碍。如有的儿童入学后,由于环境和角色的改变,感到紧张,甚至有的学生焦虑不安,睡眠不好,出现对学校的“恐怖症”。日常生活中,易怒,易失眠,怕见生人,不能到生地方,怕在众人面前讲话等都是儿童适应能力差的表现。
4.心理自控能力。心理自控能力是指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人对自己的情绪、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是可以自觉地、能动地加以控制和调节的。控制力水平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儿童对自己所做所为有一个标准,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些儿童表现出的胆怯、恐惧、畏缩以及因小事大发脾气等现象都是控制力较差的表现。
心理活动自控能力强的孩子,其注意力集中水平高,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也高。而自控能力较差者,其注意力集中水平低,注意力难集中,缺乏专注性,其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低,往往导致学习困难。
5.心理耐受力。对突发的强烈精神刺激或长期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以及对压力、失败、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为心理耐受力。不同的个体的耐受力各不相同,对精神刺激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儿童常常受到老师批评和惩罚,有的儿童克服了受批评后的消极情绪,努力学习,使学习成绩较好。有的学生一经批评,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因为孩子正处于心理发育和个性形成时期,其可塑性强,应及早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耐受失败、挫折的坚强意志力,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心理健康。
6.健全的个性特征。个性(人格)是每一个人独有的心理特征及特有的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的倾向性和稳定性。它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一切心理特征的总和。自幼培养孩子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良好、健全的个性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保证。
然而,一个人的健康心理并非一朝一夕形成,需要从小培养,所以父母应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重视对其心理能力的培养,以避免孩子因不健康心理而错失前程。因此,每一位父母都要在培养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关注孩子的心理,关心孩子的成长,帮助孩子排除艰难险阻,化解心头疑虑,从而让孩子阴暗的心理充满阳光,潮湿的心灵不再发霉,让每一个孩子都带着健康的心态去奋力拼搏,携着美好的情感去享受生活,并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三、童年期儿童心理卫生应注意的问题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要把孩子的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智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不可忽视儿童的心理卫生。
童年期儿童由于他们的角色变化,由游戏为主导活动转变为以学习为主导活动,家长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做好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衔接工作
处理好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衔接问题可以减少孩子入学后的适应性困难。为此,学校和家庭都应注意这个问题,家长应给孩子做入学的准备,进行入学教育。可在孩子入学前提前改变饮食习惯和起居生活规律,使之渐渐与学校要求一致,尤其要教育孩子热爱学习、向往学校。
(二)不要培养“标准儿童”
所谓标准儿童,就是一切听从成人或家长的嘱咐,一切按成人或家长意图行事的特别听话儿童。这样的儿童一般是老师喜欢的学生,也是家长盼望的形象。其实,这才是有问题的儿童。因为心理上及早过分防卫,一切按成人的指挥办事,一旦没有成人或家长的指点,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没有独立见解,没有独立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的孩子常常心理上不健康,人格上有缺陷,智力发育受到束缚。孩子有点“淘气”并非坏事,往往这种孩子兴趣更广泛,知道的事情多,思考问题的路子更广阔,心理发展比较健康。所以在教育儿童时应注意让孩子有一定的独立性。只要孩子遵守良好的生活制度、讲卫生、有礼貌、不自私、不说谎,其他问题则不必多加干涉。
(三)不要给孩子“加码”
有些小学生的课外负担偏重,已属不当,更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还要额外增加孩子的学习内容,这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另外,家长也不要逼着孩子去争名次、争分数。实际上分数高低并不能完全显示其智力水平,要鼓励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儿童广泛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