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确定自己开拓发展的原则方略,坚持独行,而不应是只顾眼前利益,为暴利所动,偏离原则的航道。
——李嘉诚
股市风云变幻,对于涉足其中者来说既是天堂也是地狱,能全身而退者属凤毛麟角。究其根源,还是人们为欲望所驱使,在暴利面前理性往往不敌感性的结果。
李嘉诚则不同,从其纵横股市的经历看,他堪称股市绝代高手。他说,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确定自己开拓发展的原则方略,坚持独行,而不应只顾眼前利益,为暴利所动,持投机心态而偏离目标。三心二意的人,也许会赚一两次,但长此以往,没有自己的原则,终不是成大器者之所为。
1972年,低迷多年的香港股市终于大牛出世,一派兴旺。李嘉诚于7月31日将长江地产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随即,委托财务顾问拟定上市申请书,准备公司章程、招股章程,公司实绩各项目等附件。同年10月,向香港会、远东会、金银会申请股票上市,11月1日获准挂牌。
长实注册股本为2亿港元,实收资本为8400万港元,分为4200万股,面额每股2元,溢价1元。上市后24小时不到,股票就升值1倍多,认购竟超过发行额的65.4倍。眼看僧多粥少,包销方宝源财务公司和获多利财务公司不得已采取抽签的办法,来决定谁是长实的公众股东。
股票升值一倍多,意味着带动公司市值增幅一倍多。
长江上市,是李嘉诚事业的一次大飞跃,上市之后,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他不过分追求过高的利润,不因利润高而偏离了原先的方向。精心策划好每一步,追求稳健发展之路,终于使长江在股市中扎住根基,平稳前航。
1973年初,长实在伦敦股市挂牌上市。香港注册的公司在伦敦上市并不稀奇,令人瞩目的是长江实业首开香港股票在加拿大挂牌买卖之先河。
1974年6月,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促成下,加拿大政府正式批准长江实业的上市申请,“长实”股票开始在温哥华证券交易所发售。
李嘉诚全方位在香港和海外股市集资,为长江的拓展提供了厚实的资金基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李嘉诚找到了发挥其专长的最佳舞台。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嘉诚在股市比他办实业更具天赋。
在李嘉诚看来,股市只是他的手段,而非他的阶段性目标,更不是他的最终目标,自始至终保持着难得的清醒。甫入股市的李嘉诚在“炒风刮得港人醉”的疯狂时期,丝毫不为炒股的暴利所动,稳健地走他认准的正途——房地产业。
而不少房地产商,放下正业不顾,将用户缴纳的楼花首期款,及物业抵押获得的银行贷款,全额投放到股市,大炒股票,以求牟取比房地产更优厚的利润。炒风愈刮愈炽热,各业纷纷介入股市,趁热上市,借风炒股。连众多的升斗小民,也不惜变卖首饰、出卖祖业、携资入市炒股。职业炒手趁机兴风作浪,哄抬股价,牟取暴利。
一时间,香港股市处于空前的癫狂状态。1972年,汇丰银行大班桑达士指出:“目前股价已升到极不合理的地步,务请投资者持谨慎态度。”但是,疯狂的人们丝毫没有理会。桑达士的警告,淹没在“要股票,不要钞票”的喧嚣之中。1973年3月9日,恒生指数飚升到1774.96点的历史高峰,一年间,升幅达5.3倍。但初入股市的李嘉诚丝毫不为炒股的暴利所动。他深知证券市场深不可测,变幻无常,一切都没有定数,贸然进入极有可能会吃大亏。
他坚持稳健发展的原则,从大好的局面中看到了潜伏的危机。
果然物极必反。由于投资者盲目入市投机,公司盈利远远追不上股价的升幅,恒指攀升到脱离实际的高位。恒生指数由1973年3月9日的1774.96点,迅速滑落到4月底收市的816.39点的水平。1973年底,恒指再跌至433.7点;1974年12月10日,更是跌破1970年以来年新低点——150.11点。
除极少数脱身快者,大部分投资者都是弃甲而归,有的还倾家荡产。一时间,香港股市的一片愁云惨雾,哀声恸地。
20世纪70年代初,股市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对上市公司都是个陌生的课题,人们普遍表现出盲目幼稚。在这一点上,李嘉诚显出高人一筹的心理素质。显而易见,李嘉诚是这次大股灾中的“幸免者”。“长实”的损失,仅仅是市值随大市暴跌,而实际资产并未受损。相反,李嘉诚利用股市,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实绩。
“长实”自从上市那天起,股市便成了李嘉诚重要的活动领域,他日后的许多震惊港岛的举动都是借助股市进行的。
上市之时,李嘉诚预计第一个财政年度盈利1250万港元。结果,长实的年纯利为4370万港元,是预计盈利额的3倍多。
李嘉诚步步为营的作风又一次保证了“长实”乘风破浪,开疆拓土。
人生道路上我们也许会面对许多危险的诱惑,人们往往为欲望所驱使,在暴利面前失去理性而陷入泥潭,无法自拔。李嘉诚以其在股海中的成功经验向我们证明:我们应该确定发展的原则方略和人生的努力目标,而不应只顾眼前利益,为暴利所动。偏离轨道,也许会赚一两次,但长此以往,没有自己的目标,随波逐流,终不是成大器之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