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着手进攻的时候,我要确信,有超过百分之一百的能力。换句话说,即使本来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储足二百的力量才去攻,而不是随便去赌一赌。
——李嘉诚
1979年9月25日夜,在华人行21楼长江总部会议室,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正在召开长实上市以来最振奋人心的记者招待会。一贯沉稳的李嘉诚以激动的语气宣布:“在不影响长江实业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本公司已经有了更大的突破——长江实业以每股7.1元的价格,购买汇丰银行手中持占22.4%的9000万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这次交易不仅使李嘉诚的实力大增,业务拓展得更广,更意味着,华资逐渐超越外资,成为香港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
对于李嘉诚个人来说,此番避实就虚、以小搏大控股和黄,更意味着他目标管理的全面胜利。
李嘉诚在收购九龙仓的过程中,急流勇退,成为这场大战的最大赢家。自从这以后,他就已经将目标牢牢锁定另一家英资洋行——和记黄埔。
和黄集团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和记洋行,一是黄埔船坞。和黄是当时香港第二大洋行,又是香港十大财团所控制的最大上市公司。
和记洋行成立于1860年,主要从事印度棉花、英产棉毛织品、中国茶叶等进出口贸易和香港零售业。初时规模和名气均不大,远不可与怡和、置地、邓普、太古等洋行相比。到二战前,和记发展到拥有下属公司20家,初具规模。
黄埔船坞有限公司的历史,可追溯至1843年,林蒙船长在铜锣湾怡和码头造木船。船坞几经迁址,不断充资合并易手,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到本世纪初,黄埔船坞与太古船坞、海军船坞并称为香港三大船坞,具有维修、建造万吨级轮船的能力。除此,黄埔船坞还经营码头仓储业。
二战之后,几经改组的和记洋行落人祈德尊家族之手。该家族与怡和凯瑟克家族、太古施怀雅家族、会德丰马登家族,并列为香港英资四大家族。
60年代后期,祈德尊雄心勃发,一心想成为怡和第二,他趁1969-1973年股市牛气冲天,展开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购,把黄埔船坞、均益仓、屈臣氏大公司和许多未上市小公司归于旗下,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祈德尊认准了香港人多地少、地产必旺的产业大趋势,关闭九龙半岛东侧的码头船坞,将修船业务与太古船坞合并,迁往青衣岛,并将其他仓场码头,统统转移到葵涌去发展。腾出的地皮,用来发展黄埔新村、大同新村、均益大厦等。祈德尊集中力量发展地产,将地产视为集团的支柱产业。
但物极必反。他一味地吞并企业,鼎盛期所控公司多达360家。祈德尊虽长有“钢牙锐齿”,“肠胃功能”却太差,把自己弄得“腹泻不止”——不少公司状况不良,效益负增长,给他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幸得股市大旺,祈德尊大量从事股票投机生意,用以弥补财政黑洞,才勉强维持平衡。
不料1973年股市崩溃,接着又是世界性石油危机,带来了香港地产大滑坡。投资过快、战线过长、包袱过沉的和记集团掉入财政泥潭,接连两个财政年度亏损近2亿元。1975年8月,汇丰银行注资1.5亿港元解救,条件是和记出让33.65%的股权。汇丰成为和记集团的最大股东,黄埔公司也由此而脱离和记集团。
汇丰控得和记洋行,标志着祈德尊时代的结束,和记成了一家非家族性集团公司,由汇丰物色韦理主政。后来,和记再次与黄埔合并,改组为“和记黄埔(集团)有限公司”。
韦理虽经验丰富,有“公司医生”之称,但他只是善于给高层做智囊做高参,是个将才而非帅才,并且从未在一家巨型企业主政。而祈德尊主政时,集团亏空又实在太大,韦理上任多时,也未见其“妙手回春”,和黄并未有多大起色。
认准目标,耐心等待,是战场常见并有效的战术。李嘉诚在觊觎上九龙仓的同时,也垂青和记黄埔。他放弃九龙仓,必然要把矛头对准和黄。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李嘉诚做了认真而仔细的分析:
1.和黄拥有大批地皮物业,还有收益稳定的连销零售业,是一家极有潜质的集团公司。香港的华商洋商,垂涎这块大肥肉者大有人在,只因为和黄在香港首席财主汇丰的控制下,均暂且按兵不动。
根据公司法、银行法,银行不能从事非金融性业务。债权银行,可接管丧失偿债能力的工商企业,一旦该企业经营走上正常,必须将其出售给原产权所有人或其他企业,而不是长期控有该企业。因此李嘉诚心里很清楚,汇丰控制和黄不会太久。
李嘉诚吸纳九龙仓股之时,就已有耳闻,待和记黄埔财政好转之后,汇丰银行会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对象,将所控的和黄股份的大部分转让出去。李嘉诚所需要的,是一些时间和耐心。
2.收购沦为公众公司的和记黄埔,至少不会像收购九龙仓那样出现来自家族势力的顽抗反击。身为香港第二大洋行的和黄集团,各子公司重组的时间还不长,控股结构一时还未理顺。各股东间利益意见也不一致,他们正期盼出现“明主”,力挽狂澜,让和黄彻底摆脱困境。只要能照顾到股东并为他们带来利益,股东不会反感华人大班入主和黄洋行。这是李嘉诚精心谋划收购和黄的出发点。
李嘉诚权衡实力,长江实业的资产才6.93亿港元,而和黄集团市值高达62亿港元。长实财力不足,蛇吞大象,难以下咽。因而此事关键,在于争取到汇丰银行的帮忙。如能如愿,收购就算成功了一半。
李嘉诚梦寐以求成为汇丰转让和黄股份的合适人选,他放弃收购九龙仓股的行动,有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赢得汇丰的好感,得到汇丰的回报。这份回报是不是和黄股票,李嘉诚尚无把握。
为了使成功的希望更大,李嘉诚拉上船王包玉刚。李嘉诚深知在与汇丰的关系上,自己不如包玉刚深厚。包氏的船王称号,一半靠自己努力,一半靠汇丰的支持。包氏与汇丰的交往史长达20余年,他身任汇丰银行董事(1980年还任汇丰银行副主席),与汇丰的两任大班桑达士、沈弼私交甚密。
李嘉诚频频与汇丰大班沈弼接触,慢慢吃透了汇丰的意图,汇丰并非想售股套利,而是指望放手后的和黄经营良好。另一方面,包氏从旁敲边鼓,自然马到成功。
当李嘉诚控股和黄的消息传出后,有记者发问:“为什么长江实业只购入汇丰银行所持有的普通股,而不再购入其优先股?”
李嘉诚答道:“以资产的角度看,和黄的确是一家极具发展潜力的公司,其地产部分和本公司的业务完全一致。我们认为和黄的远景非常好,由于优先股只享有利息,而公司盈亏与其无关,又没有投票权,因此我们没有考虑。”
记者招待会后的一天,和黄股票一时成为大热门。小市带动大市,当日恒指飚升25.69点,成交额4亿多元,可见股民对李嘉诚的信任。李嘉诚继续在市场吸纳,到1980年11月,长江实业及李嘉诚个人共拥的和黄股权增加到39.6%,控股权已十分牢固。其间,未遇到和黄大班韦理组织的反收购。
1981年1月1日,李嘉诚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为香港第一位入主英资洋行的华人大班(注:包玉刚入主的怡和系九龙仓不属独立洋行),和黄集团也正式成为长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李嘉诚以小搏大,以弱制强。长江实业实际资产仅6.93亿港元,却成功地控制了市价62亿港元的巨型集团和记黄埔。按照常理,既不可能,更难以令人置信,难怪和黄前大班韦理,会以一种无可奈何、又颇不服气的语气对记者说:
“李嘉诚此举等于用美金2400万做订金,而购得价值10多亿美元的资产。”
和黄一役,李嘉诚靠“以退为进”、“避实就虚”的策略,围绕着“吞并和黄”这个目标,作了周全的分析与策划,牢牢把握住取胜的总枢纽,最终赢得这场香港开埠以来特大战役的胜利。
此役使李嘉诚博得了“超人”雅号,但他并不以为他有什么超人的智慧。他避而不谈自己的谋略,而对汇丰的情谊念念不忘,“没有汇丰银行的支持,不可能收购成功和记黄埔”,可以看出其为人的厚道。
在汇丰曾与长江合作重建华人行大厦,沈弼对李嘉诚印象很好。沈弼是汇丰史上最杰出的大班,他的杰出之处,就是以银行的切身利益为重,而不在乎对方是英人还是华人。这其中的道理正如沈弼自己所说:“银行不是慈善团体,不是政治机构,也不是英人俱乐部,银行就是银行,银行的宗旨就是赢利。”
与香港航运业老行尊——怡和、太古、会德丰等英资洋行下属的航运公司相比,包玉刚出道最晚,但他的环球航运集团却是获得汇丰贷款最多的一家。这是因为包氏的稳扎稳打的经营作风和出众的能力,确保他能够及时偿还汇丰放款的本息。现在,汇丰在处理和记黄埔的问题上,也持这种态度。他们信任李嘉诚的信用和能力足以驾驭和黄这家巨型企业,因此不惜将这间英人长期控有的洋行,交予李嘉诚手中。对于汇丰来说,不仅摆脱了这个包袱,汇丰保留的大量和黄优先股,待李嘉诚“救活”后还会为汇丰带来大笔红利。
汇丰让售给李嘉诚的和黄普通股价格只有市价的一半,并且同意李嘉诚暂付20%的现金。不过汇丰并没吃亏,当年每股1元,现在以7.1元一股出售,股款收齐,汇丰共获利5.4亿港元。尽管如此,汇丰仍算给予了李嘉诚极大的优惠,沈弼在决定此事时,完全没有给其他人有角逐的机会——一槌定音。李嘉诚也不负众望,给和黄带来了新生。
李嘉诚靠“避实就虚”“以小搏大”的策略,成为这场战役最后的大赢家。和黄一役没有剑拔弩张,没有重炮出击,没有硝烟弥漫,兵不血刃,李嘉诚在和风细雨中完成了收购和黄的目标。故有人说:“李氏收购术,堪称商战一绝。”可见,光靠空想是达不成目标的,必须要有灵活的方法才能“心想事成”。
管理者经营事业要需要周密的思考,才能保证出手时不失手。李嘉诚关于谋划自己的行动,他像一个军师一样思考自己的每一步战术,把事情的方方面面先分析周全,然后再去执行。这种“思考制胜”的方法使他在复杂多变的商海大战中挺立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