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目标
了解和掌握适应现代社会的问答技巧
技能目标
在社交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的问答技巧
“情景导入”
一位顾客坐在一家高级餐馆的桌旁,却把餐巾系在了脖子上。这种不合社交礼仪的举动让其他顾客很反感。经理叫来一位侍者说:“你去让这位绅士懂得,在我们餐馆里,那样做是不被允许的,但话要说得尽量含蓄。”
怎么办呢?既不能得罪顾客,又要提醒他。侍者想了想,走过去很有礼貌地问:“先生,您是要刮胡子呢,还是理发?”话音刚落,那位顾客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赶快取下了餐巾。
“问题讨论”
1.该侍者的提问语言妙在哪里?
2.如果你是侍者,你会如何提醒那位顾客?
“理论知识”
社交的基本形式是提问和回答,提问在交际活动中占主导地位,不论是社交的开始还是社交关系的持续,要想获得成功,首先必须善于提问。不论是记者采访、医生问诊、教师授课、市场交易,还是与父母交谈、与朋友日常闲聊……好的提问能引导对方讲话,给对方提供讲话的机会,避免出现讲话过程中的沉默冷场局面,还可以启发对方思考某一个问题,有助于了解对方在某个问题上的真实想法。但是,提问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阐明自己的主张,述清自己的意见,让对方专注地倾听自己的论述,理解进而接受、支持自己的主张,无疑需要一些提问的技巧。人们常用“查户口”的比喻来讽刺那些僵化的、一问一答式的讲话。死板生硬的提问不仅不能起到提问应有的功能和作用,甚至会完全挤压友善的交谈空间,破坏讲话气氛,使讲话难以进行下去。在语言交际中,问什么、怎么问、会不会问,大有学问。提问要提得好、问得巧,对方才能答得好、答得妙。
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而不知彼,一胜一败;不知彼而不知己者,每战必殆。”提问是一门需知己知彼的艺术,需要充分的思考和练习。
首先,必须做到善于针对场合、对象,有针对性地提问。比如,你可对小朋友问:“你几岁了?”但对老年人却不宜这样直言直语地发问。对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你可以问:“您多大啊?”但这远不如问:“您有三十多岁了吧?”再如你可以对一个中国人问:“您在哪儿工作?”“怎么样,一个月领多少钱?”“家里有几口人呢?”……这是你关心和尊重对方的表示。但你若是这样问一个初次来中国、不清楚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欧洲人,他会产生误解,认为你这是打听别人私事的不友好行为。所以,提问要看对象这点很重要。被问的人各种各样:有的沉默寡言,有的安静安详,有的急躁毛糙,有的大大咧咧,有的审慎多疑,有的高傲,有的谦虚,有的诚恳,有的狡黠,性格不同,气质各异。因此在提问的方式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或单刀直入,或迂回进攻,或敞开发问,或试探二进。
其次,提问要适应对方的心理。在交往过程中,提问的人、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方式,甚至提问行为本身都会对被提问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有家咖啡店卖的可可里可以加鸡蛋。售货员在出售可可时,常附带问一下顾客:“您要鸡蛋吗?”后来,一位心理学人际关系专家建议改为:“您要加一个鸡蛋还是要加两个鸡蛋?”结果,销售额猛增。再如,二战后的日本有许多商店人手奇缺,想减少送货任务,有的商店就将“是您自己拿回去呢,还是给您送回去呢?”的问话改为“是给您送回去呢,还是您自己带回去呢?”结果奇效大奏,顾客听了后一种说法,大多说:“还是我自己带回去吧。”这样一种选择问句,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不违背文明服务的原则。
再次,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提问不是要对方解释,而往往是要对方听自己表达,顺着自己的思路附和自己的观点。这时,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就能控制对方的回答。例如,孟子想要批评齐宣王不会治国,但他不直接抨击,而是采用步步设问的方法,让他顺着自己的思路作出肯定的答复,最后服从自己的思想。孟子问:“假若您有一个臣子,他把妻室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都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呢?”齐宣王回答道:“和他绝交。”孟子于是回答:“假若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部下,那该怎么办呢?”齐宣王回答道:“撤掉他!”孟子接着发问:“假若一个国家政治搞得很不好,那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这时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在这里,孟子采用的是步步设问的语言技巧,让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最后只能附和自己的观点。
我们也可以采用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的诱导提问法,即用一个问句诱导对方说出自己想要他说的话,然后接过话头,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电车上,一位先生给一位打扮入时的漂亮小姐让座。这位小姐一声不吭地就坐下了。先生恼火这位小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表现,便稍一皱眉,问道:“嗯,您说什么?”“我没说什么呀!”“哦,对不起,我还以为您说‘谢谢’呢。”在这里,先生的提问是为了暗讽这位不懂礼貌的女士,显得含蓄而不失分寸。如果这位让座的先生一开始就唠叨:“给你让了座,连个谢字都没有。”那必然会让人误以为他小肚鸡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斤斤计较。而一个简单的诱导设问,不仅含蓄地对女士的不懂礼貌提出批评,而且很好地表现了自己的风度。
由此可见,在社交中,问什么、怎么问、会不会问,大有学问。提问要问得好、提得巧,对方才能回答你想知道的东西。交谈正像打乒乓球一样,提问就恰似打乒乓球时一个漂亮的发球,直接影响到对后面的局面控制。一个好的提问,会直接影响整个交谈的效果。
一、提问的语言技巧
1.触景生“问”,一问双关
有位老师给学生上语法课,他走进教室,看到讲台上写着许多粉笔字,且放着好些杂物,就发问道:“我们教室里最脏的桌子是哪一张?”同学们先是一愣,接着看到了杂乱的讲台桌面,都异口同声地笑着答道:“讲台!”“你们有点偏心!自己用的课桌都擦得干干净净的,却让我用这张最脏的桌子,这不是有点‘虐待’老师吗?”老师故意把“最脏的桌子”五个字讲得很响,这话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笑声中,大家都感到有点不好意思。“我希望下一次你们不再用这种最脏的桌子来‘虐待’老师。”老师依旧把“最脏的桌子”这五个字说得特别响。略停顿一下,老师又说:“不过,我今天倒还是要借用这‘最脏的桌子’做一点文章呢!”“什么?”同学们惊奇地瞪大眼睛,看老师一笔一画地在黑板上写下了“最脏的桌子”五个大字。“请大家分析一下,这里有几个词?”“四个。”同学们不假思索地回答。“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词性?哪个词是这个短语中最重要的部分?”同学们一一作答。老师不仅成功地讲授了这一节语法课,而且,此后这个班的讲台总是被擦得干干净净的。这种提问法就叫“触景生‘问’,一问双关”,自然、巧妙,令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深刻印象,起到很好的效果。
2.询问以礼,尊重对方
营业员接待柜台前的顾客大多数是以询问开始的。西方人通常的问法是“CanIhelpyou?” 我国职业素质较高的营业员总是问:“先生(小姐),您需要些什么?”这是尊重顾客的表现。如果问:“你要买什么?”那就太直接了。如果问:“你要什么?”或“你要干什么?”则更不妥当,前者像是准备施舍他人,后者又变成了审问,容易引起顾客的反感,如果顾客反问一句:“什么也不买,看看行吗?”营业员会陷入尴尬境地。教学过程也免不了问答环节,有经验的教师很少问学生:“你们懂不懂?”“你们听明白了吗?”前一种像责问,后一种又有抱怨的意味。有经验的老师通常这样问:“同学们,我讲清楚了吗?”无论怎样措辞,都必须注意询问以礼,尊重对方。
3.以问代答,出其不意
1927年冬,朱家骅回浙江担任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任职期间,为了“用新人,行新政”,他于1928年至1930年间先后举办了三次县长考试,并亲自主持面试。有一次,朱懋祺应试,笔试考完后进行面试,考场上摆着“三堂会审”的架势。朱家骅西装革履,端坐正中,两边陪考也是衣冠楚楚,威严肃穆。先是陪考发问,朱懋祺知识渊博,思维敏捷,对各类问题对答如流。最后轮到主考官发问。朱家骅见他回答问题如此驾轻就熟,于是突发异想,抛开原定题目,出了一道偏题:“《总理遗嘱》在朝会、纪念周总理时都要诵读,大家无不烂熟,请你回答一共多少字?”这下把朱懋祺考住了。他暗想,主考官出这个题目,未免脱离常规,既然有意刁难,录取必然无望,就不顾一切,大胆反问:“主考官的尊姓大名,您天天目睹手写,也已烂熟,请问共有几笔?”朱家骅想不到应考者竟会如此反问,一时愣住。陪考者听后大吃一惊,都瞪大眼睛,等待看主考官如何发落。沉默片刻之后,朱家骅宣布:“口试完毕,考生退场。”事后,朱家骅十分赏识朱懋祺的才能和胆识,于是亲批录用,派往奉化担任县长。从以上案例中可见,朱家骅发问已存明显刁难之意,朱懋祺发觉对方问题的无理,就从朱家骅的问话里顺水推舟,合乎逻辑地模拟出一个同样的问题,以问代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回答的口才技巧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谈话中的回答是对提问的反馈。在社交场合中,无论是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还是和朋友聊天、谈心,都离不开应答。应答是一种讲究技巧的语言艺术,是交际场上短兵相接的言语利器。如果把提问比作打乒乓球时的发球,回答则是接球和扣球。一个人在社交场合能否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取决于他是否有一副好口才。而好的口才绝不是机械地问什么,答什么;也绝不是怎么问就怎么回答,而应是力图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力图答得好、答得巧、答得妙。
1.善借于物
这种方法就是要善于借助外界事物来回答对方的问题。
战国时代的墨子和他的学生子禽曾有这样一段对话:“老师,话说多了好,还是少说话好?”墨子回答说:“池塘的青蛙日夜不停地鸣叫,可有谁去理会呢?雄鸡在天亮之时叫一两声,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墨子巧妙地引用青蛙和雄鸡作对比,说明了话不在多而在精的道理。
善借于物这种方法其实就是通过对比两类具有某种联系的事物,以求回答得生动具体,而又别开生面。
一位演讲者在回答听众关于他对男女关系的看法时是这样作答的,他说:“男人像这个大拇指(做手势);女人像这个小指头……”这一下子令全场哗然,女听众们强烈反对他的这种比喻。这位演讲者不慌不忙接下被打断的话:“女士们,人的大拇指粗壮有力,而小手指却纤细、灵巧、可爱,且常常能‘四两拨千斤’,这些妙处,不知哪位女士不想要,却想颠倒过来?”一句话平息了听众们的怒气,听众们一个个相视而笑,心悦诚服了。
2.适时装聋哑
在讲话过程中,如果你处境不利而又无计可施,不便表态,也不能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时装聋作哑,避免落入对方设计的圈套而更加被动。装聋作哑也是一种回答,还是种很高明的、特殊的回答。
1945年7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谈。一次休息时,美国总统杜鲁门有意对斯大林透露:美国已研制出一种威力极大的炸弹,即暗示美国已拥有原子弹。这时,丘吉尔也两眼死死地盯着斯大林的面孔,观察他的反应。而斯大林却好像什么都没听见,未显露出丝毫异常的表情。其实,斯大林听得很清楚,当然也听出杜鲁门的弦外之音,且内心焦灼不安。会后,他告诉莫洛托夫:“加快我们的研制速度。”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有的还不得不装聋作哑,为了在某些关键问题上能占上风”的例子。也许是这件事情给了丘吉尔有益的启发,1953年6月,年已79岁的丘吉尔参加百慕大英、法、美三国首脑会议。他为了回避某些难题,就借口年事已高,装作没听见,不予回答,而在他颇感兴趣的问题上,就与美、法两方讨价还价,一点也不“聋”了。他这种时而“聋哑”,时而正常的做法使与会者颇感头痛。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幽默地说:“真没办法,装聋作哑成了这位大演说家的新式武器了。”
3.明辨是非,机智巧答
在很多情况下,对方的问题不适合回答,甚至分明是个陷阱,这时你必须明辨是非、机智巧答,而不能不假思索、信口开河。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话录》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人故意问梅内德谟,他是否已停止虐待他父亲了?这显然是一个刁蛮无理的复杂问语,若不假思索,简单地回答“是”与“否”,就会正中他人下怀。机智的梅内德谟回答道:“我既没有停止,也从来没有打过。”在这里,梅内德谟看出对方的不怀好意,抓住问题中含沙射影的关键部分,否定了问语本身。
这种需要明辨是非、机智巧答的提问常出现在一些涉及政治、国家利益的重要的外交场合。这时,要求我们的外交官对提问慎重提防,抓住问语中包含敌意的内容,打破提问者的圈套。例如,有蓄意鼓吹“藏独”的外国记者问中国外交人员:“中国政府对在印度政治避难的达赖回到他自己的国家——西藏持何态度?”我国外交人员义正词严地回答:“首先,我国政府从没有对达赖实行过政治迫害,不存在什么政治避难问题。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始终欢迎达赖回到祖国来,他愿意的话,也可以在西藏自治区工作。”我国外交官的这一回答是对不怀好意的西方记者提问本身的否定。因为西方记者的提问中预设着我们不能接受的前提,即达赖受到政治迫害,“西藏”不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如果不明辨是非,便等于承认了这些。提问本身实际上就是一个圈套,所以,我们在回答问题时,首先必须明辨是非,然后因由作答。
因为答总是以问为前提的,因此,到底运用什么样的技法作答,要看对方提问的内容、方式、态度,以及对话的环境、场合。比如,一位家长问老师:“我孩子成绩怎么样?”老师回答道:“要是能抓紧点,他成绩不会差。”这样的回答就委婉、得体,既避免了家长失面子,也避免了有的家长迁怒于孩子。《孙子兵法》中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读者在运用作答的各种技法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漂亮地回击每一个袭来之球。
4.避开锋芒,侧面回答
有一位厂长接受记者的采访,记者的问题非常尖锐,厂长的回答却巧妙地避开锋芒,迂回取胜。
记者:你有过感叹吗?
厂长:感叹是弱者的习气,行动是强者的性格。
记者:扬州大名寺一进门有尊大肚佛,大肚佛两侧有副对联。上联是“大肚能忍忍尽人间难忍之事”,下联是“慈颜常笑笑尽天下可笑之人” 。你能做到吗?
厂长:我如果能做到,我就成佛了。
记者:你有烦恼与痛苦吗?
厂长:越是有追求的人,烦恼与痛苦越多。成功之后将是快乐。
记者:实行厂长负责制以后,在你们厂是厂长大还是书记大?
厂长:你最好回家问问,在你们家里是你的爸爸大,还是你的妈妈大。
问答中,答话者回答问题时,总是用迂回的方式来作答,语言浅显通俗,含义却让人咀嚼回味,如在回答“实行厂长负责制以后,在你们厂是厂长大还是书记大”时,答话者要对方回家问问“在你们家里是你的爸爸大,还是你的妈妈大”,用“爸爸”与“妈妈”的概念回应对方,虽然没有直接正面地回答,却使听者在咀嚼这段问答中体味到答话者的思想含义,这就是侧面回答的妙处。
5.谦虚作答,避免炫耀
世界球王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中,参加过1 364场比赛,共踢进1 282个球,并创造了一个队员在一场比赛中射进8个球的纪录。他精湛的球艺不仅令球迷如痴如狂,有时使场上的对手也禁不住拍手叫绝。他不仅球艺高超,而且谈吐不凡。当他创造1 000个进球的纪录时,有人问他:“您最漂亮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下一个。”“您最漂亮的进球是哪一个?”是对已进的1 000个球而言的,贝利却巧妙地把完成时态变成将来时态,“下一个”的回答,既表达了自己的进取精神,又没有丝毫的炫耀之意,的确精彩至极。
6.因情就势,顺水推舟
在交谈中,应时时留意双方的交谈氛围,尽可能言简意赅。有时遇到不便回答的问题,则要靠智慧灵活应对。曲折地表达内容,可以让对方在回味中更好地理解己意,这种因情就势的表达,如果语言得体,就既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又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王光英受命赴香港创办光大实业公司。未料一下飞机就被香港记者围住,其中一名记者问他:“请问这次到香港来办公司,您带来多少钱?”这一问题问得很棘手,悉数相告或拒绝推托均不妥。王光英见对方是个女记者,便随机应变地作答:“对女士不问岁数,对男士不能问钱数,记者小姐,您说对吗?”此句妙答,既自然随意,又富有人情味和幽默感。
在与人讨论时,对于对方可能提出的突如其来的要求,不能一概回避,而应预先有所估计,特别是多假设一些难度较大的棘手问题来思考,并准备好应答策略;对没有清楚了解真正含义的问题,千万不要随意回答;对一些不值得回答的问题,或一些不便回答的问题,最好是“顾左右而言他”,而且要把握应答的范围,对只需作局部答复的问题,决不“和盘托出”。
“案例回应”
前述案例中的侍者没有直接指出客人有失体统之处,而是转弯抹角地问了两件与餐馆毫不相干的事情。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侍者问错了,但实际上,侍者正是通过这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来提醒顾客,既让顾客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之处,又做到了礼貌周到,不伤面子。
“实战训练”
1.一对青年在海边漫步,男青年信誓旦旦,海誓山盟。女孩子面带羞涩,欲言又止,因为她已经有男朋友了,但是又不忍直接告诉这位男青年,担心他受到伤害,只能设法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拒绝男青年的示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选两位同学进行表演,再相互进行评论,看谁的语言最好。
2.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提出一个问题,并制成题签,组员抽签选择恰当的回答方式进行答题,再由小组集体评议回答方法是否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