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当前我市猪肉涨价现象
猪肉上涨创新高
“猪肉涨价了。”
这是当下街头巷尾人们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
近两个月以来,我市中心城区以及各县有关猪肉涨价的信息延展开来。
“民以食为天”,猪肉涨价成了老百姓极为关心、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
猪肉涨价的涨幅有多大?涨价的原因是什么?涨价还要持续多久?政府为此采取了怎样的调控措施?此次涨价暴露出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围绕城乡居民普遍关心的这些话题,记者近日就猪肉涨价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作了调查。
今年七八月以来,我市各地猪肉涨价出现高位运行。
据记者近日在中心城区的协台坝、桃溪路口、北京路等农贸市场调查了解,以及通过电话采访凤冈、湄潭、仁怀等地的价格情况,并与市物价局调研提供的数据综合比较得出:从今年7月中旬起,我市猪肉价格由每公斤13元涨到每公斤16元左右,涨幅达30%。瘦猪肉每公斤从16元涨到每公斤25元左右,涨幅度达40%。有关人士称,本地近期猪肉涨价为20年的最高点。
记者从各地媒体的相关报道了解到,全国其他地方也出现了这一现象。据商务部近期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1.1元,比去年高出40%,7月份的价格上升了10%,每公斤已经超过了12.5元。且不说远的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猪肉价格涨幅,就拿邻近省城贵阳时下肥猪肉的价格来比较,大都在每公斤16元左右,而涨价前的单价每公斤在11元左右。
诸多原因造成肉价上涨
从生猪生产经营中间环节到市场终端消费的大致过程来观察分析,影响我市猪肉涨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市畜牧局的有关专家介绍,从全球的背景看,疯牛病影响和禽流感的爆发,导致消费者对牛肉和禽类产品的选择度降低,促进了猪肉贸易的增长。消费者对猪肉的信心增长,又促使猪肉生产和消费量的双重增长。
正是这样的大背景,加快了我市生猪和生猪产品的外运增长。
近年来,我市的生猪存栏在500万头以上,出栏肥猪达450多万头,出栏猪中有30%销往贵阳、四川、重庆、北京、上海、广东、广西等地。随着本地民间猪贩的不断活跃,今年以来,沿海省市增加了到我市调运生猪的数量。据调查,每天调往外省的生猪有20车次,达3600头。今年年初,随着全国最大的肉食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入驻遵义,每天需要约500头的生猪加工运往外地,且大有“吃不饱”的趋势,更增加了遵义生猪的外销产量。除双汇外,凤冈的生猪通过加工企业外销往北京、绥阳的生猪通过龙头企业销往广东、仁怀的生猪产品则外销四川、广州等地。
外面市场相对本地的价格要高,加上遵义生猪的品质不断提升,深受省外各大中城市消费者的欢迎,这就加快了遵义生猪向外的市场竞争走势。
而养猪成本上升是猪肉涨价的根本原因。
市畜牧局的一位专家分析说,今年的生猪价格走势与以往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我国猪肉消费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一般而言,在春节过后,特别是进入气温较高的夏季,是生猪消费的淡季,猪肉、肥猪、仔猪的价格都呈下降趋势。然而今年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仔猪、活猪和猪肉的价格均呈上涨趋势,整个生猪产业都处于一个高价位运行的状态之中。
其根本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去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玉米减产,玉米库存量有所减少,造成玉米季节性供应短缺现象发生。然而另一方面是,养殖业、饲料业对玉米的需求正在进一步恢复增长,玉米需求量越来越大,造成玉米等饲料粮和饲料价格上升。二是全国性的粮食价格上涨,粮价持续在较高价位运行。饲料成本的增加,促使生猪价格上升。三是随着国家治理“超限”运输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从而使饲料粮及各种运费大幅度上升。四是由于市场需求加大和养猪业的迅速发展,暴露出本地的生猪良繁体系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仔猪短缺,仔猪价格上涨,商品肥猪成本加大。五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量增大,拉动了猪肉价格的上升。六是经济发达省市,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畜禽粪便等污染,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控制减少畜禽量的措施,总体上减少了生猪饲养量,从而使得绝大部分的生猪都要从外地调入,促使生猪及猪肉价格持高不下。
副市长吴承斌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近期的猪肉涨价是一个正常现象,是粮价上涨带来了猪肉价格的上涨。随着我市构建畜牧大市的加强,出栏的商品猪品质不断提高,这就势必出现优质优价。再加上城市公务员工资的增长以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等其他综合因素,这次猪肉上涨是合符市场发展规律的,对加速我市生猪产业的发展是一件好事。
一位谙熟生猪行业的业内人士认为,就本地而言,打击私屠乱宰、个别地方管理环节上的收费增高以及一些商贩借“水涨船高”之机哄抬物价,也是影响当前猪肉价格上涨不可忽视的原因。
总体来说,粮食涨价,特别是饲料粮涨价引发生猪价上升、禽流感的爆发、“非典”等的影响引起了猪价高位运行,国内外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急剧增大,农户对养猪积极性的高涨,仔猪需求量呈现供不应求,养猪成本增大,均造成价格高位运行,从而导致猪肉价格的上涨。
让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肉
猪肉涨价成了社会公众尤其是城乡贫困居民关心的焦点,也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日前,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就我市当前城乡居民普遍反映的猪肉涨价问题,研究方案,作出部署。市委常委、副市长叶韬带队深入遵义中心城区调研,了解当前猪肉涨价的情况。
叶韬在现场办公时要求工商、物价、畜牧、商务等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和各级各部门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猪肉流通环节的管理,加强质量检疫,严禁乱收费,严厉打击私屠乱宰。
叶韬还说,当前的猪肉涨价主要是由于供不应求造成的,全国的出口量增大呈现了出口贸易的顺差,各地在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调控的同时,还必须以积极的政府调控干预,从源头调控物价指数,把物价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确保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肉。
近期以来,由于上述多方面的综合因素,遵义中心城区猪肉涨价主要原因在于生猪量供应减少。
据市物价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按往常情况,两城区居民对生猪的消费量每天在500头左右,由于多种因素,近两月以来每天的屠宰量只在300头左右,有近200头的空缺。
鉴此,最近,市政府已作出决定,近期起从各县市调运100头至150头生猪进城,以弥补中心城区生猪消费的不足。
有关人士认为,这一实质性的措施,对平抑城区猪肉价格有望起到积极调控作用。
不过,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物价上涨有着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出现怎样的效果,效果有多大,最终还得由市场本身的调节说了算。
猪肉涨价的局面还会持续多久?这是不少城乡居民目前最关心的又一话题。
有关人士认为,通过政府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调控,这只是市委、市政府为民所思的一种良好愿望和手段。就全国大背景和各地透露的信息表明,猪肉涨价还会持续到明年春节之后才会回落,但是其价格仍会高于涨之前的水平。
市畜牧局的一位专家认为,就本地而言,从目前粮猪比价、仔猪价格上扬的趋势和外运生猪出现回落来看,猪肉价格还有上升的幅度,但不很大。从我市当前各县市广大农村养猪的增长势头来看,本地生猪的出栏量会呈上升趋势,商品猪数量的增长,为平抑猪肉价格带来希望。
副市长吴承斌强调指出,今年以来,全市的畜牧产业形势向好,从当前各地的形势来看,农民养猪的积极性高涨,全市预计可新增出栏商品猪将大大增加,确保广大城乡居民吃得起肉,吃上放心肉没有问题。
猪肉涨价带来产业发展机遇
从多方面了解的情况来看,这次以猪肉为代表的粮油普遍上涨,且幅度大,部分城乡居民一时心理难以承受,尤其是下岗职工和低收入群体,但对大多数居民来说,还不足以影响其正常生活。
这次涨价对于广大的养猪农户来说,其获利如何也是人们尤其是政府部门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
据市畜牧局最近在湄潭、凤冈小区养殖、养殖大户、经销商及鲜销屠户的实地调查得出的综合情况显示:今年下半年生猪生产出现了又一个高峰期,猪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生猪产销两旺,农民养猪积极性空前高涨。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仔猪、肥育猪、猪肉价格持续走高,外调活猪价格数量增加,活猪及猪肉价格呈现出节节攀升的态势。从鲜销屠户来看,一般都是收250斤重以上的大猪,毛价为每斤4.8元—5元,每头猪扣除工商、杀费及其他费用合计133元左右,利润仍可保持在每头100元左右,猪越大的话越赚钱。农户饲养的猪,仔猪购进价为每斤5.1元,去年同期仔猪价为每斤2.6元左右。现在的玉米价为每斤0.7元左右,去年同期为0.45元左右。浓缩料价格按80斤一袋装计,现在的价格为每件172元—176元,去年同期为152元—160元,小区养殖统一进料每件要少8元。现在猪价每斤已涨为7元左右。按目前的商品猪和饲料价格水平,农户出栏一头商品猪获利80元—120元,部分饲养水平高的农户,出栏一头商品猪可获利150元左右。在这一轮猪价高位运行中,除了少数农户因饲养管理不当或购进仔猪时把关不严,导致疾病发生而损失外,绝大多数养殖户都赚了钱,发了猪财。因此,可以说这轮猪价高位运行,最大的受益者还是生猪养殖户,特别是生猪养殖小区内的全程饲养的养殖户。
业内人士认为,猪肉涨价于广大的养殖户来说,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刺激他们的积极性,从长远看,对于发展生猪产业是件好事。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适当提高价格有利于农民也有利于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今后应当拉开质量差价,对绿色猪肉就是可以适当调高,这对养猪户和消费者都有利。肉价高位运行,对农民养猪始终有利,养猪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关键是要调控好养猪户、经销商、鲜销商和消费者的利益结合点。
有关人士认为,随着我市生猪养殖小区建设的迅速推广,养殖大户的不断增加以及良种体系的进一步加强,这将会给畜牧业带来更加良好的发展机遇。
农业专家王江认为,当前猪肉涨价市场供不应求,饲料粮紧缺,从中暴露了粮食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的大问题,值得人们思考。
畜牧局的有关专家指出,进一步加快生猪的良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更多的无公害安全绿色的优质生猪,打造品牌,建立绿色通道,促进我市生猪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各级各部门应当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猪肉涨价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是大家注意认真地审视这一现象的实践,日前猪肉涨价进入了多年以来未有的高峰,从事生猪产业的人们特别是畜牧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更要清醒地把握其内在规律,认准目标加快发展。
(原载2004年9月16日《遵义日报》第一版)
编者按:“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战略。”最近召开的市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三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对加快我市小城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建设和实现我市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小城镇建设将起着极其重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在世纪之初新的历史背景下,遵义小城镇建设既面临崭新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本报特组织记者深入基层采写了系列报道,以期通过这组报道给我们以更多的启迪与思考,推动我市的小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