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凤冈土地流转盘活茶产业看现代农业如何破题(四)
“选择了凤冈茶,就是选择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寸心草有机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米刚说,茶产业属于朝阳产业,投资前景十分广阔。“当然,选择投资凤冈,原因不仅仅是有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更主要是有良好投资环境,政府对茶产业的重视,投资政策好。”
“政府的服务到位,农民有增收致富的兴趣,注重调动农民利益的积极性,不愁合作不起来。”前方有市场而看中凤冈这块种茶风水宝地的福建老板庄秋生这样说。
他采取“公司 政府 农户 基地”的方式,在蜂岩镇一品泉社区和龙泉镇西山建了2000亩茶园,并建厂生产凤冈锌硒铁观音产品。
在凤冈,像米刚、庄秋生这样眼光的人不在少数。
有数据表明,去冬今春新建茶园54000多亩,凤冈成为全省单年建茶规模最大的历史性突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4.1万亩。
不仅如此,凤冈茶产业已初步形成生产、加工、市场、品牌的产业化格局。仅以品牌的打造为例,2007年10月至今年4月仅半年时间,就有四个茶叶品牌分别获得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名优茶评选会、“2008年中国绿茶高峰论坛暨中国名优绿茶评审活动”、“第四届中绿杯”金奖,富锌富硒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锌硒乌龙茶填补了贵州茶类的空白。2008年10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的2008年第五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凤冈的茶产品又摘得名优茶评比绿茶17个金奖中的4个金奖及1个银奖。这是本届茶博会全国参评荣获金奖最多的一个县份。
在凤冈人的印象中,土地流转发展过野木瓜、猕猴桃等产业,但都因产业选择不准、政策不配套等诸多因素而“流产”。如今,凤冈茶叶的生产、加工与流通的各个环节,已经与市场主体有机地连接起来了。从茶叶种植到龙头加工以及茶乡旅游,凤冈茶产业已经发展为涵盖一二三产的综合链条,乡村旅游业和饮食服务业不断延伸,不但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更好地发展其他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土地流转带来了农民增收,带来了经验、资金、技术,整合了土地要素。”凤冈县委书记王贵说。
“正是土地流转使得凤冈的茶产业正在或将继续焕发出勃勃生机,加快了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进程。”县长廖海泉说。
是的,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每年财政收入在5000万元徘徊的凤冈,之所以每年以4—5万亩的速度推进茶园建设,之所以吸引外来客商投资建起了一大批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厂,之所以引来数亿资金投放茶产业,正是土地流转唤醒了这块热土沉睡的资本。
随着土地流转的深化发展,一大批有新观念、新意识的新型农民应运而生。
凤冈永安、土溪、绥阳、蜂岩、新建、何坝等乡镇,村民们将承包土地每年每亩80—150元不等的价格转租给茶业公司或外来客商种茶后,就地打工每月可拿到450—1200多元不等的工资。在土溪镇高坪野鹿盖基地负责为凤林公司管护茶园的肖榜义夫妇,除承包土地租金收入外,每人每月从公司可拿到1050元的固定收入,加上公司发放的通讯费、摩托车燃油费,夫妇俩每月可收入近2500元。
盘云茶业公司的负责人刘建能从县机关回到蜂岩小河老家,投资150万元租赁了300多户人家的1100亩荒山、半生地建起了自己的茶园,当上了老板。在他的基地上,一个叫王修强的村民把自家的5亩山地租给他,租金三年一算,到茶园就地打工月挣1000余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引导发展起50—100亩的大户8户。
据该县农业局局长周洪强介绍,与土地流转前相比,流转户每年人均纯收入增加550元。通过土地流转用来规模种植烤烟、油菜、蚕桑等经济作物,其收益是种植传统农业的3倍。土地流转后种植茶叶,每亩收益可达到4000元以上,是种植玉米收益的5倍左右,土地产出率和农业比较效益明显提高。
土地流转带来生态效益和农耕文化的“回归”,也使得凤冈一直坚持的绿色战略理念寻找到最佳的表现形式。
这正是凤冈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从过去摊子铺得过宽到选择茶产业为突破口,经历了艰难探索的凤冈,以“两条循环链”打造“两座金字塔”,即依靠昆虫介质循环链,打造有机茶产业金字塔;依靠微生物循环链,打造有机农业金字塔。走既富民又富县,既保护又开发的科学发展之路。县委、县政府结合省委6号文件,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百万亩茶海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50项优惠政策,县财政每年拿出大量资金对茶叶企业、种茶农户进行扶持与奖励,并结合“打造诚信政府、服务型政府”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以茶为媒,招商引资,以超常规的力度推动全县茶产业的加快发展。
去年以来,茶园基地建设在全县11个重点乡镇、8个茶叶专业带紧锣密鼓向前进行,从县城南面的何坝,到北端的新建,俨然使凤冈大地成了最为火热的种茶大工地。从外地客商到普通百姓,从书记县长到基层干部,从县直机关到民营企业,全县上下形成了各种社会资金竞相投资茶叶产业的良好态势,被国内茶界专家称作“凤冈现象”。
影响深远的这种效应正从茶产业扩大到凤冈县的其他生产领域。
贵阳老干妈公司与龙泉镇达成协议订单种植5000亩辣椒,实行最低保护价并随市场价上浮的原则收购。凤冠牌色拉油获得“绿色产品”认证。凤冈生猪成为抢滩北京市场的免检产品。一批孵化厂、种禽场、皮蛋加工厂具备了产业化的雏形。目前,凤冈粮油、畜、禽、蛋、茶、果、药等农产品通过绿色或有机认证,市场前景看好的油菜籽、食用菌、药材、蔬菜等高价值绿色农产品稳步增长。依靠科技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和生态农业,一批农村民营经济逐渐形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交相辉映。
“农民手中的土地能否流转出来是一个关键,而流转出来的土地能否持续是又一个关键。经历这些年来的探索,全县大规模的土地流转近年来之所以呈勃兴态势,与选准茶产业的定位有着十分密切关系。”县委书记王贵、县长廖海泉这样认为。
采访中,记者发现,凤冈县的土地流转也存在组织流转主体不规范、集中流转难度大、长期流转存在隐患、流转主体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撂荒土地管理难、流转经营融资难等现象,这也是很多地方存在的共性问题。推进新一轮的土地流转,加快产业发展,需要从加大土地流转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制度加强撂荒土地管理、创新流转模式、培育市场主体等方面下工夫。
“没有土地使用权的合理调整,就形不成规模。没有规模,任何一项产业都难成气候,现代农业也就无从谈起。”王贵分析说,目前的家家承包、户户种田、均分耕地的土地经营方式,制约了农业规模化发展,全县农民人均仅有1亩田土,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改变传统耕作模式。也制约了农业专业化分工,任何产业只有做专做精,才能占领市场做大做强。还制约了农业集约化经营,农业科技难以推广应用,效益农业难以有大的突破,已不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廖海泉认为,流转的土地是个“变数”,传统守旧的农民离不开土地,外出务工的农民不在家靠亲情群带关系流转。要破解这个问题,要尊重农民,也要尊重市场主体(也就是企业),要处理好价格机制。从发展的角度看,土地分有余,流不够,要确立相对区域的土地价格,特别是长线产业,保护好农民的利益。从深层次上讲,要建立农民利益的保障机制,能长期把农民手中的土地资源盘活,让资金、技术等充分活起来,不能手段单一,要让农民在流转发展中分享土地的利益,只有做到了流转不流产,这样的土地流转和这样的产业才会有生命力。
“只有‘人要分出去,地要合拢来’,才能从‘人人都靠一亩二分地吃饭’的状况中解脱出去,谋求新的出路。”县委常委、副县长向承强说。
凤冈的经验表明,引进龙头企业经营流转的土地,企业不仅能获得改种传统作物的种植效益,而且通过参与加工和销售环节还会获取更大的利润。凤冈县为了引进企业和资本,全县上下充分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积极搭建平台引进市场主体。选准产业,从规划入手,面向市场、结合资源、规划产业带,并按规划在流转的土地区域内配套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流转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对接农村金融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引导城市资本、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投入现代农业,为流转土地输送资本血液。
凤冈的实践表明,土地流转是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的基本条件,没有流转就没有规模化,也就没有机械化、标准化。农民各家各户的“标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在个体的一亩三分地上永远无法实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从而也就谈不上现代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全面提升了凤冈的传统农业,加快了传统农业的转型,具有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特色的现代农业已现雏形。
求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凤冈,唱响未来。(完)
(原载2008年11月5日《遵义日报》头版头条)
编者按:30年改革开放,30年天翻地覆。作为黔北高原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前沿高地,从设立开发区到扩区再到成为全省第88个县级行政区,汇川区走过了16年大发展大跨越的风雨历程。从当年荒野的茅草铺变成名城遵义北部的一座现代化都市,从最年轻的新区成长为全省的经济强区,从城市商圈经济的成功培育到“小政府大服务”的探索改革,汇川区无疑是黔北改革开放最具影响力最有说服力的一个缩影。回顾总结新汇川16年来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探索、排难争先、奋力向上的发展经验与开拓精神,对于加快遵义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大有启发和裨益。本报从即日起,特推出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