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之路怎么走之一
毫无疑问,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是建设农村小康的头等大事。
不可回避的现实摆在眼前:有着70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市,农民占了绝大多数,近年来遵义市人均GDP3520元,只占全国7543元平均水平的46.7%,不足贵阳市的40%。农民的人均收入呢,2002年全国2470元,全省1490元,全市1818元。
再则,和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不平衡的现状拉大小康建设的差距,同样是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依次排序:开发区2796元,红花岗区2465元,余庆县2234元,遵义县2233元,湄潭县2085元,绥阳县2016元,赤水市1997元,仁怀市1953元,桐梓县1748元,凤冈县1634元,正安县1390元,道真自治县1386元,务川自治县1330元,习水县1290元。
这是两个反映我市农村小康状况的“晴雨表”,透过其间,我们不难比较得出,就目前而言,遵义农村处在温饱有余,接近总体实现小康水平的阶段。有关分析指出,按国家发布的16项标准的老标准框算,遵义的小康标准该打84.3分。
而且,不少的农村处在贫困线下,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现实表明,我市广大农村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仅仅跨进了小康的门槛。如果再把我们的现状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去称量:按照《世界发展报告》中的指标,人均GDP在785美元以下者为低收入国家,785美元—3125美元为中下等收入国家,3126美元—9655美元为中上等收入国家,965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
根据这一标准,遵义农村的小康只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下限,而且人均数不等于每个人都达到了这个水平。
第三方面的比较,农村物质文明的程度到底有多高,显而易见。面对差距和困难,既要发展,又要“充电”,如何解决好农民的收入增长,自然成了难点中的难点,重点中的重点。
回首改革开放20多年,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小康建设的发展历程,翻天覆地的变革让农民饱尝了“小康”的喜悦,但跨过或正在跨过小康门槛的农民要“再上台阶”却遭遇着新的困惑,收入增长缓慢,返贫现象有之,“三农”绞着上上下下的心。
时代总是向上向前,我市那些挣脱传统束缚而走在小康前列的人,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有名的核桃坝村,多年前调整结构种茶,如今全村780多户人家……元3,400入收均,人”茶饭“的喷喷香上了端多人口,全3000加快发展竹产业和旅游业,赤水市的农村迈步小康后劲逼人。
贫穷落后的遵义县芦岩村苦干实干加巧干,发挥山区优势大种水果,人均收入跃上了2000多元。红花岗区的清江村围绕市场调整结构,转移重心搞畜牧、水果、优质粮油产业,403户人家有320户进入小康,占全村总户数的79.4%。
人均收入高达4460元的红花岗区护城村,人均收入达3920元的遵义县共青村,人均收入高达5000元的红花岗区坪丰村,人均收入达4,达入收均村,人芽鱼区发开的元4000218元的红花岗区镇隆村……纷纷结合自身条件建市场,搞产业,换脑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斑窥全豹,从省、市命名的一两千多个小康村中,我们不难看出,农民增收的亮点无一不是在科技种养、结构调整、经商、劳务输出等方面下“猛药”。
这些闪闪烁烁的“星星”铺撒在黔北农村大地,其小康建设的智慧光芒辐射,影响和带动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向着小康目标迈进。
这些典型的例子给予我们的启示,无疑是多方面的,究其核心之点也在于改造农村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向着产业化方向进击。
国内一些专家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问题,归结起来,无非是治本和治标两个方面。治标是通过拓宽增收渠道和减轻农民负担来提高农民收入。治本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在市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关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市今后20年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0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经济总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人均达到6600元(合805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第二步,从2009年起到201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大关;到2020年,经济实力跃上一个大的台阶,经济总量达到1500亿元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以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的较高水平。
向着目标与梦想,围绕畜、竹、药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农业产业化“五突破”全力推进。据悉,从今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已将产业化列入了农业农村工作考核的重点“菜单”,日渐明晰的区域化、基地化、标准化、市场化、节约化,打造着现代农业的“航母”,载着成千上万的农民大军前进。
(原载2003年4月28日《遵义日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