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5700000005

第5章 公共财政条件下县域财源建设构想

一、县域财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许多县域财源建设项目仍留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许多财源建设项目都是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建设的,因投资分散、规模小、水平低、结构差,远远适应不了公共财政及县域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一)县级财源建设项目不符合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市场应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的职能应转向市场失灵和市场残缺的公共服务领域。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县级财源建设项目,仍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竞争性领域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由县级财政直接拨付补贴弥补企业资本金和企业生产建设,致使县级国有企业过小、过多,既不利于体制转型,又不利于发育和完善市场、培育市场体系。县级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无法提高,县域经济增长不快,这就使县级财政中的“越位”与“缺位”现象十分严重,其结果是应该由县级财政管的事情不是管不了,就是财力不足,而县级政府不该管的事情却管了。这样做既不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源建设的发展,不利于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县级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关系,又加剧了财政收支的矛盾,也不符合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和要求。

(二)县级财源建设水平低、结构单一、增收潜力小

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看,相当一部分县(市、区)虽有一定工业基础,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而且主要以当地资源(如煤炭、沙石等)的开采为主,辅之以化工、轻工产品的生产。利税高、财政贡献大的项目很少;利税低、财政贡献小的项目很多。因而投入与产出比较低,还贷能力差,规模小,形不成“拳头”和支柱产品、产业,企业包袱重,财政受益少。遇到市场价格好的年景,经济发展就较快。当市场发生变化,价格下滑,收益大幅下降时,整个县域经济就会滑坡,甚至要靠财政救济渡难关。由于工业发展缓慢,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低,相应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繁荣。还应该指出的是,县域财源项目中,有相当部分属于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

此外,除沿海地区和地处大中城市市郊的县(区)外,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县域经济是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农业型经济,产业结构和财源结构单一。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对财政的贡献率较低,财政增收难度大,很多产粮区都处于“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状况。

(三)县级财源建设不能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要求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但是目前县级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利用国外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力度极小。具体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中,“引进来”的不多,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甚至相当一部分县市区还是空白。二是“走出去”进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都很少,不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三是地方财政外债项目中,分布在县市级的不多,利用财政外债的渠道狭小,有待进一步拓宽。这与迅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的形势不相适应,使县域财源建设的能力降低,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四)县域财源建设的资金、政策环境不够宽松

多年来,县域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带动,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就金融市场而言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在县域内很少,不利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相当多的县乡企业是靠政府贷款办起来的,经济增长存在先天不足,一是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干预过多,企业成为政府的附属物;二是企业对政府依赖程度大,自主经营程度小;三是政府与企业职责不清,兴办企业形成的债务由政府承担,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政府。特别是亚洲金融风暴以及农村基金会、供销社股金会等问题暴露出来之后,出于对经营风险、经营成本的考虑,除农村信用社外,四大商业银行纷纷从县乡大撤退,贷款权限也上收,目前全国已撤并县及县以下分支机构3万多家,基本停止了对县及县以下各经济体的贷款。在县乡储蓄规模较大的邮政储蓄,由于功能制约,也不能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几乎变成了单纯的“抽血机”,大量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分支、邮政储蓄等渠道流入中心城市,致使县域经济严重失血。据统计,目前全国仅通过邮政储蓄流出县域经济的资金已经超过了4000亿元。

就政策环境而言,各级政府虽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关于大力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举措,但是在相当部分县没有较好落实。由于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存在,由于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的驱动,致使服务承诺落实不到行动上,“三乱”现象屡禁不止,财源建设主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相应的维护。在法制环境建设方面也不宽松,公民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损害而得不到保障,执法人员“吃拿卡要”的现象屡有发生,市场秩序混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县域财源建设的发展。

二、县域财源建设构想

长期以来,县域财源建设走的是一条政府主导型的财源建设路子,公共财政要求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财政一般不再直接投资上项目。但公共财政并非单纯地保“吃饭”,支持经济发展也是公共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县域财源建设思路,应该是一种着重于宏观经济发展整体的财源建设思路。

(一)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巩固提高主体财源

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与财政息息相关,是县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尽快扭转目前县级财政的困难局面必须把重点放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上。

1.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规模效益。目前,县级工业企业主要依靠当地资源优势,但由于企业规模较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财政贡献率低。以山东省莱州市为例,当地拥有丰富的黄金、滑石、理石等资源,但由于加工技术落后,经营分散,企业间为争夺市场相互压价,销售价格有时甚至低于成本价,这种恶性竞争使得企业相互之间不能形成合力一致对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企业做不大、做不强,活力不够,自然有体制、改革不到位等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发展思路不宽,抢滩意识不强。“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地方政府应在改变这种局面上有所作为,以市场为导向,善于利用和整合资源优势。如实行行业统一管理,一致对外,形成规模效益,避免企业间相互排挤,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支持企业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扩大产业规模,重点培养和扶持几个“龙头企业”和利税大户,从而带动其他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通过提高规模效益,使资源优势转换为财源优势。

2.加大技改投入,建立企业科技创新机制。当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对市场的变化具有快速反应能力,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才能跟上市场变化步伐。而目前不少县级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例明显偏低,科技投入总量严重不足,直接降低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多年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缺乏自有资金,同时,又难以获得技改贷款,使企业的技术改造受到了资金方面的严重约束;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者只追求眼前利益,忽视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投入的短期行为也影响了企业进行技改投资的积极性。从长远利益出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加大技改和科技投入。特别是一些老企业,设备陈旧,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缺乏竞争力,普遍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窘迫境地。县级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倡导企业与科技开发部门紧密协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应注重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产品创新,既可以是全新技术的全新产品,也可以是技术发展后的现有产品改进。二是工艺创新,包括新工艺、新设备及新的经营管理和组织方法的创新。三是技术的扩散,没有技术的扩散,创新的技术就不可能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强化其科技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保证企业的技术领先和市场的迅速发展。

3.积极支持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创名牌产品。没有饱和的市场,只有饱和的产品。在以消费主导为特征的买方市场条件下,财源建设的效果最终要以产品为载体,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因此,要把支持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作为财源建设的重点之一,一方面积极帮助产品销路好、附加值高的企业扩大生产,膨胀规模。另一方面,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根据市场供需结构的变化,加快新产品研制开发,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开拓新的市场。企业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占领市场,关键要有自己的名牌产品,档次高,质量好,科技含量高,否则,企业就不可能生存。就山东省目前的县域企业情况看,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技术密集型企业少;普通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中低档粗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少。因此,企业应注重创名牌产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住脚。

4.培育发展多样化、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目前县级企业的组织形式中,“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县域企业基本都是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生存和发展,自身的定位非常重要。中小企业可以依靠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政府牵线,企业自愿”的原则,构建一个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中心,中小企业为其生产加工配套产品,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生产经营网络。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中小企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可以使中小企业从大企业那里获得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使自己不断进步,逐步发展壮大。

另外,要强化企业的专业化经营。中小企业虽然不能像大企业那样搞多元化经营来分散经营风险,但可以集中自身优势,通过选择能够有效发挥企业长处的市场机制进行专业化经营,集中力量开拓市场,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目标市场上,重点投资于发展专业特色产品,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从而使企业发展壮大。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工业经济发展。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无论是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还是搞技改投入,都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从目前情况看,不少县级企业资金都相当紧张,周转非常困难,连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进行技改和科技投入,从而使企业效益连年滑坡,逐步被市场所淘汰。招商引资和吸纳社会资金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财政部门要发挥自身有利条件,通过完善交通、通讯、能源和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提供良好载体。制定完善招商引资办法,强化服务意识,对重点外来投资企业实行跟踪服务和挂牌保护,维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不但能使县域中小企业获得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使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财源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县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更是县域财源建设的基础,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又是国民经济中的弱质产业,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均以不同形式来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发展。入世以后,我国农业面临较大的国际市场挑战,需要政府的扶持。

农业综合开发是从1988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政府财政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是培植农业财源的关键措施。项目主要可分为土地治理、多种经营和科技示范推广。农业综合开发属于WTO规则允许的“绿箱”政策范围,是不受农业协议限制的。同时,农业综合开发直接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使农业直接增效,农民直接受益,因此投入效益明显。据统计,“九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投入产出比为2.43,而农业总支出投入产出比为0.52.根据“九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效益指标预测,“十五”期间,加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将带来直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县域经济要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地方特色赢得比较利益的原则,选准主攻方向,按照调大规模、调高品质、调优产业、强调特色的思路,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

1.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调整农业结构是我国农业发展适应国际国内消费市场对农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从注重产量向注重品质转变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中心任务。要依据县域自然条件、资源优势、生产习惯、地域特点等,坚持“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优,你优我特”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依据自身特点,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发展培育具有区域内特色的主导产业。农业结构调整关键是要抓好两点,一是引导,二是服务。所谓引导,就是解决好种什么、养什么的问题。在当前以农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体制下,政府不能再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但农民又是最讲究现实,最具有市场经济意识的。因此,发展创税、创收农业,必须把重点放在示范基地建设上,用实实在在的高收益,来吸引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城郊及交通要道两侧可以发展集观光、旅游、精品示范园区为一体的农业生产基地;丘陵区适宜发展名、优、特农产品,建立节水、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山区应突出发展经济林,果用林和草食型畜禽,建立农牧结合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平原区则着重发展“种子工程”,建立粮食生产基地。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建设生产基地,形成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专业经济公司、专业批发市场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特色创税农业以及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所谓服务,就是积极主动地帮助农民解决结构调整中的主要困难。如通过成立立体农业服务站、庄稼医院、农技实验场为农民解决技术问题等,实现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目标。

2.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搞好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农产品深加工和流通是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据分析,农产品每加工或流通一次,其产值增长1/4.因此,搞活农产品流通,推广农产品深加工,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增加农民收入的功能,又是促进加快农村实现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应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选择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无公害蔬菜、瓜果类、中药材、畜禽养殖等为依托的资源优势,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具有一定规模、辐射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扶持,搞好农产品转化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商品率,以农民增收促财政增收。

3.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和质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县级财政支农一方面要支持农业科学技术在县域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应用及推广,主要是农业优良品种、生物技术及农村实用技术等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要增加农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用技术再多再好,农民学不会,掌握不了,应用及推广都是一句空话,因此,农民素质是科技能否得到推广应用的关键环节。必须大力支持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训,尤其是“科技带头人”、“农民经纪人”更为迫切。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应着重建立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网络,变财政支农事业费直接拨付农技推广中心、畜牧服务站等服务单位的办法为直接投入到农业,让农技人员在服务中得到报酬,从而提高农技人员服务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好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业监测体系建设,发展“订单农业”、“创汇农业”。积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依托和支撑,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项目推广,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中做到把科技创新真正摆在第一生产力的位置,并且贯穿始终。

4.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当前,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来源渠道不畅,资金支持不力,已经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突出问题。农业产业化的资金从哪里来?其一不能完全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大江大河的治理等方面,并且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状况的制约,尤其在县乡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近期内政府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其二,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农产品的收购环节等,随着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银行风险意识增强,普遍存在“惜贷”、“惧贷”的现象;三是农业自我积累资金从理论上是可能的,但我国农业底子薄,农民自主投资能力差,农村积累资金很少,没有充分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上去。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来缓解农业产业化资金供给压力:一是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健全财政支农体系,清理现有财政支农政策和法规,压缩“黄箱”政策,增加“绿箱”政策,将对中间环节的支持转向直接生产者,增加对农民个人的投入;调节支出结构,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供许多就业机会,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提高农业产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引导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部门。我国目前工商业资金向农业转移很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工商业对农业生产了解较少,信息不对称,而且农业生产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使得工商业不敢涉足于农业投资领域。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建立农业投资保险机构来引导工商业资金进入农业,在工商业对农业投入时,购买一定比例的保险,发生了非人力损失时即由农业投资保险机构给予补偿。同时,也可建立农业投资中介机构,为工商业的农业投资提供信息和参考。

(三)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增长

第三产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看,大多数国家的第三产业是其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部门,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及产值已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和产值的总和,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最大。目前,县域第三产业虽然数量较多,但规模小、起点低、层次不高,低税或无税行业比重大,新兴行业如旅游业、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很小,一些地方的第三产业仍然以交通运输、批零贸易和餐饮业为主,对财政的贡献率十分有限。所得税分享改革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继增值税后成为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营业税成为地方的主体税种。营业税主要由第三产业提供(另外有一部分来自于第二产业的建筑业),因此,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增长,不仅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且对培育新的生财点、提高营业税收入乃至地方税收收入都十分重要。

加快发展县域第三产业,培植第三产业财源,首先要加大政府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主要是抓好基础性服务设施的建设。二是要进一步放宽政策,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自我发展的方式。放手发展一般性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等,走出一条政府投入少、产出多的第三产业发展路子。三是要搞好规划,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根据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状况,逐步建立起具有本地特色的第三产业格局。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应大力发展房地产、信息咨询、娱乐、饮食服务等行业;经济相对落后的县(市)应大力发展商品流通,以流通促发展;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市)则应重点发展旅游业。四是要抓住重点,在促进原有第三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那些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物流配送、房地产、旅游、娱乐、饮食服务等行业,使县域第三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逐步把第三产业发展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和财政收入的主导税源。

(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实践证明,凡是民营经济发展得较早、较充分的地区和领域,其市场发育就较快,经济就比较活跃,效益和质量就比较高。近几年浙江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根本原因就是浙江的民营经济发展得比较好。2001年全省民营经济总量约占GDP的80%以上,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3以上。因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应成为当前和今后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要充分利用民营经济产权清晰、利益驱动力强、组织层次简洁、内部信息畅通、市场反映灵敏以及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简单等特点,引导民营经济有序健康发展。特别是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与调整产业结构、搞活国有经济结合起来,鼓励民营经济吸纳国有企业分流人员,支持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工业的改组改造,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优化。进一步完善政策,降低门槛,放宽领域。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外,县级所有领域都可以向民营经济等社会资本开放,给民营经济以“国民待遇”。特别是要大力发展民营高科技企业、民营优势企业、民营商贸企业,以此带动县域经济的腾飞,增加县级财政收入。

(五)挖掘新的财源增长点,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

1.从土地出让收益和发展不动产税中增加财政收入。近年来,随着市场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级政府通过对土地实行政府一级垄断,改善辖区基础设施条件,将生地变成熟地,土地价值大幅度提高,通过招标、拍卖、出售等形式出让部分土地使用权,增加了政府土地收益。要保证取得较好的土地收益,必须建立土地储备制度,通过储备,使开发商每用一分地都要从政府手中购买,从而使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同时放开搞活二级市场,引进招标、拍卖等市场竞争机制,杜绝任意减免土地收益的现象。将土地出让收入纳入财政预算,是一个很大的增收因素。

分税制的实施及不断完善要求各级政府都应该有自己大宗、稳定、与事权相配套的税源。从发展前景来看,不动产税是最适合县级政府掌握的税种,是非常稳定的税源,县级财政应以财产税为财源支柱。只要县级政府一心一意优化投资环境,自己辖区内的不动产就会不断升值,每隔3~5年重新评估一次税基,财源就会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不断扩大,县级政府的职能重点和它财源的培养便非常吻合了,同时也适应了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调整的要求。现在我国税收盘子中不动产税还是一个很小的部分(不超过税收总量的5%),对于外资企业征收统一的房地产税,对于内资企业是房、地分开的,而且没有充分考虑地段的因素,没有几年重评一次税基的规定。我们可以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应逐渐把不动产税调整为统一的房地产税来征收,同时考虑不同地段的因素并几年一次重评税基。这样,不动产税就会逐渐随市场经济发展而成为县级政府的一个支柱性的重要税源。面积和造价差不多的一处不动产,坐落于设施完善的繁华市区或坐落于缺乏各项配套设施的边远郊区,在税基的体现上可以相差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政府应该看重的是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房地产不断升值,同时便扩大了自己的税源,从而形成稳定的大宗的财政收入来源。

2.从城市资产经营收入中增加财政收入。县级政府经过多年的投资,积累了大量的资产:道路、绿地、桥梁等基础设施,供气、供水、供暖、公园、公交、污水处理等公用设施,还有机关事业单位拥有的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过去全部靠政府投入和贷款,但只有投入,没有回报。其实,城市建设作为一个产业,很多地方都可以生钱。近几年,东南沿海地区部分先进县(市),通过经营城市资产,达到了“以城养城”、“以设施养设施”的目的,在城市资产运营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县级政府应加快县域资产经营步伐,通过产权转让、入股、拍卖、使用权出让、经营权转让等方式,盘活现有县域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县域供水、供气、供暖、道路等,可吸收各种经济成分参与经营;环保设施可实行有偿使用;地处县城中心繁华地段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房屋可走产权置换搬迁的路子等,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

3.从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中增加财政收入。县级企业有一定数量含国有股的股份公司,国有股所占比重较高,财政应享有国有股权收益。随着股份制经济的发展,为促进其规范运营,防止国有资产收益流失或挪作它用,应该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运营机制,落实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责任,严格、及时收缴国有股股利及国有资产转让收入,把国有股收益纳入财政收入,专项用于追加对原企业的资本金投入或参股其他企业,使国有资产优势体现到财政增收上来。

(六)为财源建设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县级政府支持经济发展,主要不是靠县级财政直接投资去办企业,而是通过县级财政的公共支出和建设性支出,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提供更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在现代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高度的外部性和关联性,各种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交通、信息、仓储以及水、电、气的供给和排污、环保等基础设施和现代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而这些基本上属于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很难完全从市场得到保障,需要财政投资或参与兴办。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县级政府只有使当地的企业具有比其他地方的企业更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创造更好的经营业绩和更高的盈利水平,县域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财政实力才能不断增强。因此,要把财源建设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一起来,着力于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进行整体财源建设。

财源建设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要按照政府和市场分工的内在要求,逐步完善县级财源建设的内外环境,要规范政府,特别是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行为,提高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涉及经济发展的各个部门应做出优质服务的各种承诺,本着多支持少干预的精神,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净化投资环境,优化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非经营成本。应建立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经营权和财产所有权;制定并实施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发展战略,严厉惩处、打击刁难民营经济的违法行为;努力强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行具有本地特色的招商引资政策,确保改善投资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这对改善投资环境将产生极大的推动力,做到这一点就要靠创新来实现。

财政管理体制是划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根本制度,其依据是政府职能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其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五级:中央、省、市、县、乡;二是财政管理权责的划分。可以依照公共产品的覆盖和受益范围,科学地确定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范围和财政管理权责;三是财政收支划分。政府间的财政收支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讲,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四是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即将中央政府掌握的一部分财力转移给地方政府使用的一种调节制度。本章从财政分权与集权的基本理论出发,就地方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国际比较,得到了对完善县级财政管理体制有益的启示,并对完善我国县级财政管理体制提出了若干思考。

同类推荐
  • 中国入世:体制改革与政策调整

    中国入世:体制改革与政策调整

    本书提出了中国经济结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体制问题,并分析了中国入世后,企业所面临的新环境,以及应对全球竞争的策略。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系列中最值得玩味的经济学新体验,成人与儿童都能读懂的经济小说。书中用小狗皮皮的视角,结合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分析出经济学中最质朴的原理,带你轻松享受阅读之旅。
  • 见证辉煌

    见证辉煌

    本书收集了对多位在浙工作多年的外籍人士的访谈录,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为浙江省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 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问

    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问

    本书内容包括: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基于消费者认知的品牌延伸策略研究、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问题研究等。
  •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全书共分12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
热门推荐
  • 瑶石山人稿

    瑶石山人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南七传

    南七传

    纯属原创作品.请勿抄袭.一次普通仗义相救,却不知会在殷府再次相遇,当爱情来敲门时,一场世家的恩怨正在悄然揭开帷幕。
  • 晴空逍遥

    晴空逍遥

    本书主角洛天涯,自小有着极其高的修炼天赋,是几百年内都没有出现过的练武奇才,不过十六岁的时候成人之后,外出历练,独自前往风海森林,没想到在风海森林发生意外,随行一队用兵全军覆没,出洛天涯之外没有一人生还,洛天涯在这次意外之后,一致处在昏迷状态,醒来之后发现左手之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带着一只黑色的手套。而随着再次进入风海森林,一直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同的黑色手套终于有了变化,以后洛天涯在这只神秘黑色手指引下,一点点的解开这只黑色神秘手套的秘密,在这期间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进步着……
  • 独霸冥界:判官的守财夫人

    独霸冥界:判官的守财夫人

    早遇见是缘,晚遇见亦是缘。只是,早遇见未必是良缘,晚遇见也未必是孽缘。这是一个守财奴的故事,这也是一个曾经的单纯的故事,这更是一个独宠的故事。这里面有萌宠,也有萌宝。这里面有欢乐也有眼泪,这里面有单纯也有腹黑。最后希望大家多多喜欢,多多留下宝贵的意见。
  • 君之玉

    君之玉

    问苍茫大地,谁是英雄?风起云涌,逐浪千声,尽显儿女情怀。为美人儿他一掷千金,轻抛生死,更是从容放弃锦绣前程,选择了爱情。风云变幻魔教重生,被人陷害成‘杀人魔星’的王君琦,父子反目,兄弟成仇。重创之下唯一能够支撑他活下去的理由便是与凤儿的那段忠贞不渝的爱情。一个是臭名昭著的王君琦,一个是统率武界新秀侠少的“小结盟”盟主延昭雪,两种敌对身份却离奇般地同是他一个人。就在他一洗沉冤之后,又重现历史一幕:曾
  • Jeremy Bentham

    Jeremy Benth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美人是毒,绝代毒凤仅十三

    美人是毒,绝代毒凤仅十三

    她冷星沫前世是你个完美少女,谁知为了一个小女孩丧命车下,也许是老天爷怜悯她吧!让她穿越成了离月小国的公主冷星沫,而且只有13岁,她还是太太后收养的孩子,本以为有好日子过了!谁知她的小哥哥也就是当今年仅15的圣上冷星棱看上了她,她冷星沫可是个乖乖女,可不会干这种事情。于是她逃离了……她是有桃花截吗?又遇到了凤展天,左藤羽,还有跟她一样穿越过来的莫言季。她会选择谁?会和莫言季一起回去吗?
  • 霸爱小狐狸:师尊上上座

    霸爱小狐狸:师尊上上座

    千年柳树下,一只小狐狸望着明月,上苍啊上苍啊!请赐给我一只萌萌哒,帅帅哒,远可观近可玩的师傅一枚可好?一不小心,愿望成真,捡到尊上师傅一枚,化人身,进仙门,俊俏少年各种来。“等等,咱的菜只有师傅一人尔。"“他是你师傅。”“那又如何?”“你只是一只小狐狸。”“有问题吗?”作为一只有节操、有理想的小狐狸,夏小悠发誓:就算耗费千万年,也要将师尊骗到自己碗里来。可素,上天总喜欢开各种玩笑。我猜中了开头,却远远没有猜中结局……
  • 青鞵约

    青鞵约

    理想版:秦家第九女,素来以容貌冠绝,端庄内敛。初国国师,相传有风华无双,法术通天。一日才子佳人遇。普及版:披着大家闺秀白兔皮的天才毒女,相传有容貌冠绝,端庄内敛。实质善变狡诈,空有容貌。隐藏于国师光环下的白袍俊医仙,相传有风华无双,法术通天。实质弱不禁风,装神弄鬼。总结为假皮上下的相爱相杀。与子此生共布衣。
  • 重生之女王风采

    重生之女王风采

    即墨卿在外流浪十年,回归家族,却意外卷入家族争斗,为了生存她不得不整日训练自己,她迷茫,她不解,却在一次又一次争斗中长大,父母的人为车祸让她失去了活着的希望,在绝望中,她惨死于家族争斗,异世重生,她又会有怎样的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