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的地位
袁世凯自年初被开缺,就一直在其祖籍省份河南的卫辉府乡下居住,过着平静的生活。他身体健康,看上去比他被罢黜时年轻了十岁。他优哉游哉地消磨着时光,由于许多朋友的支持而志得意满,那些朋友坚信他很快会重回政坛。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由于毫无经验的摄政王所为,帝国中最重要的政治家突遭罢黜,这是个愚蠢的错误,是缺乏爱国心之举。报界曾对直隶总督袁世凯充满敌意,并在其失势时对他猛烈抨击,现在则谨慎地为他返回官场而努力。舆论已向着对袁世凯有利的方向发展。国家迫切地需要他,但尽管他健康状况良好,他肯定会表现出一副得体的不愿意重返政坛的样子。军机处已提议起用他,但他礼貌地予以拒绝了。“足疾未愈”是罢黜他的理由,但在中国,每一个人都知道,那并非真实的原因。而袁世凯拒绝告别田园生活而复出的理由是“足疾未愈”,这也不是真实的理由。除非发生意外,全国人民都确定他能重新掌权。而他的复出将受到所有关心中国进步的人的欢迎。
人们也强烈渴望唐绍仪能被重新起用。他自从完成了重要的使美任务后,一直处于退休状态。中国尚无一位专使像他那样在国外表现出那般尊严和能力。他带回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其意义大于以前任何一位中国的公使。而摄政王回报给他的,却是将他免职,把他的报告束之高阁,这是继罢黜袁世凯之后又一次毫无爱国心的、愚蠢的举措。
满人和汉人
中央政府从未像现在这样急需增强力量,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在处理各省独立方面如此的懦弱。京城高官中,满汉人数悬殊巨大是另一个不安定的因素。摄政王最近的政策极不明智,他试图加强满人的权力,结果却适得其反。他分别任命两个弟弟担任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但这两个年轻的亲王均毫无经验和能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因而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受到报界异乎寻常的大肆抨击。有谣传说这一任命受到妇人的影响,人们认为皇帝背后实际掌权的是摄政王的继母。摄政王的生母已经去世。在已故光绪皇帝,也就是他的哥哥去世后,其父的第二个妻子继之成为握有大权的遗孀。她并不关心国家的福祉,却利用其影响为自家谋利益。宫内女性成员反复干政,以无知和无能引领国家的发展,这是摆在正努力推进改革的中国面前的主要困境之一。直言不讳的御史们已坦率地对此任命提出了批评。观察这一愚蠢的策略如何继续下去是饶有趣味的。
1909年10月15日,星期五(14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