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礼之以多为贵者,以其外心者也。德发扬,诩万物,大理物博,如此则得不以多为贵乎?故君子乐其发也。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礼器》
“译文” 孔子说:“礼所以以多为贵,在于它是人心之外的规范,人们的道德规范可以施之于万物,礼仪宏大,万物广博,如此怎么不以多为贵呢?所以君子乐于将礼发扬。礼所以以少为贵,在于它来自人们的心灵深处,人们的道德观念至精至微,天下万物都无法与之并驾齐驱,如此怎么不以少为贵呢?所以君子独处时十分谨慎。”
“说古论今”
在一个企业里,一个不争的事实时,人总是有惰性的。企业依据价值观制定
出的员工行为规范及各项管理制度,只靠倡导不行,必须加以考核,让员工有一种紧迫感,从而把管理规范变成员工的一种自觉。 每个员工都与组织成为命运共同体,所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但是,仅仅有这样一种共识还不够,领导人必须注意采取有效的模式,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利益捆绑;只有如此,大家才会把认识变成行动,把口号落到实处。 因此,领导人要注重对“人”的教化,对员工行为规范和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长期而有效的考核,从而使一种行为成为自觉、变为习惯、形成风气,使员工由“要我这样干”变为“我要这样干”。 对此,孔子也表示过类似的观点,他在《礼记。礼器》中指出:“礼所以以多为贵,在于它是人心之外的规范,人们的道德规范可以施之于万物,礼仪宏大,万物广博,如此怎么不以多为贵呢?所以君子乐于将礼发扬。礼所以以少为贵,在于它来自人们的心灵深处,人们的道德观念至精至微,天下万物都无法与之并驾齐驱,如此怎么不以少为贵呢?所以君子独处时十分谨慎。 从孔子的话来看,礼既以多为贵,又以少为贵,既来自外力,又发自内心,这其中的奥秘全在于礼必须以德为核心,以德为转移。君子乐于将礼发扬是把内心的道德自觉推广到外在的行为规范;“君子慎独”则是把外在的行为规范诉之内心道德规范,这样,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感化和规范化,内在控制与外在控制就巧妙地结合起来了。 同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何才能把管理规范变成员工的一种自觉,企业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是有力量的,企业文化的力量就在于,它汇集了企业精神、价值观,融合了团队的战斗力,能够给人以鼓舞、激励,从而使企业制度变成员工的一种自觉。这是领导人重视企业文化的原因,也是企业制胜的保证。
“用人之道” 随着企业发展成熟、壮大,企业文化逐渐定格,反过来成为一种独特的力量,开始影响人,感染人,激励人。这时候,就是一个“化人”的过程了。也就说,经过企业文化熏陶的新员工,能够快速融入团队,真正成为组织的一员,管理规范就会变成员工的一种自觉。 许多人对海尔集团早期的管理逸事并不陌生,其中有这样一条:“不许在车间大小便”。当年张瑞敏刚到海尔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员工领不到工资,在厂区打架骂人、随便偷盗公司财产、在车间随地大小便等现象比比皆是,公司一年换了四任厂长。张瑞敏首先以个人的人格担保,从朋友那里借了几万元钱,为每一个员工发了两个月的工资,此举令所有员工深感意外。 接着,张瑞敏召开了员工代表大会,调动了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建了凝聚力强大的团队。后来张瑞敏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条例,每一条都紧挨员工的道德底线,让员工感觉“不该”违背。因此,制度本身有极强的可执行性。在后来的发展中,海尔集团的制度越来越健全,文化越积越厚重,思想越来越统一。最终形成了“制度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海尔模式。 实际上,我们从许多跨国公司的组织文化建设上,也都能看到人本管理的身影。无论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让我们做的更好”等,无不渗透着现代商业文明平等自由和共享互动的血脉。 人总是冲着希望来工作,来成就自己的事业。你给别人一个良好的预期,别人就会给你一个回报。真正的合作就是在这样的预期中走出第一步,并一步步走下去的。
实际上,每个人在选择如何对待别人的时候,都存在这样一个假设:我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我好。领导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主动用文化带人、育人、励人。概括起来,领导人应用企业文化约束员工行为,要从下面七个方面入手。
(1)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文化是一种认同,能够聚合人心。
(2)企业文化的激励力。文化是一种美好预期,可以鼓舞人。
(3)企业文化的约束力。文化是一种认同,可以培养人的羞耻心。
(4)企业文化的导向力。文化是一种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
(5)企业文化的纽带力。文化是一种心理契约,能够连接感情。
(6)企业文化的辐射力。文化有独特的影响力,能够带动一批人。
(7)企业文化的持久力。文化不会立刻消失,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