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分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竞争力比从经济学的角度可能更具有说服力。对于管理者来说就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各种积极性,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对企业竞争力的分析,管理学家的观点也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定的道理,对我们分析竞争力均有帮助。
(一)企业资源论
彭罗斯认为,不同的企业拥有不同的生产性资源,企业资源具有异质性(resource heterogeneity)。塞尔兹尼克和理查德认为,企业的某些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resource immobility),如果企业拥有某项不可移动的资源从而使企业充分利用了机会而避免了威胁,那么这些资源就成为企业的优势或成为竞争优势的潜在源泉。企业资源就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并能够使企业构思与实施构思的全部基础和条件,包括企业财产、企业能力、企业特性、组织程序、信息与知识等。一般说来,这些资源可以分为金融资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组织资本四大类。金融资本包括所有企业能够用于构思和实施战略的不同类型的来自企业家、权益所有者、债券持有者,以及银行的金融资产的货币资源。实物资本(physical capital)包括企业中应用的土地、厂房、仓库、机器(包括机器人)、设备、原料、材料、辅料等所有物品。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包括企业中的训练、经验、判断、智力、技术、关系,以及单个经理人员和工人的洞察力。组织资本(organizational capital)是个体的集合属性,包括企业的行政框架、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计划、控制以及协调系统、企业的文化和声誉、企业内部群体之间的非正式关系,企业内部群体与企业环境的非正式关系。学术界对资源的界定也不尽相同,沃纳非尔特(Wemerfelt)认为组织特性为“资源”。普哈拉德和哈默尔甚至把企业的内部特性称为核心竞争力。斯铎克(Stalk)、埃文斯(Evans)以及舒尔曼(Shullman),在一些非常相近的研究中称这些组织特性为核心能力。这种核心竞争力是指那些能够使经理人员构思和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特性。
分析企业优势和劣势可以采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价值问题、稀缺性问题、可模仿性问题、组织问题的答案来判定企业的资源是优是劣。第一,价值问题。企业的资源是否能够使企业对环境所产生的机遇或者威胁做出反应是判定企业资源和能力是优势还是劣势的关键,能够抓住机遇避免威胁就可以认定其为优势,否则就可以看成是企业的劣势。显然,把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与外部的环境威胁和机遇联系在一起是价值问题的根本。世界在变,企业的资源价值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企业资源的价值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有无,也可能是大小。顾客品味、行业结构,工艺改进,都能导致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价值的提高或降低。第二,稀缺问题。如果一种特定的资源为大量竞争企业所掌握,那么这一资源就不再是任何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一批当前和潜在的竞争者中,如果企业的资源或者能力是独一无二的,企业的这些资源就有价值,就能够产生竞争优势。只要拥有特定的有价值的资源的企业数目小于能够在一个行业中产生完全竞争的企业数目,就能够认为企业所拥有的这种资源是稀缺的,就可以认为它们是竞争优势的潜在资源。第三,模仿问题。有价值的稀有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通过这些资源和能力,企业可以把构思变成现实,实施其它企业无法构思,即使构想也无法实施,因为其它企业缺乏相关资源和能力。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些有价值的稀缺资源具有不可模仿性,至少是不可完全模仿。第四,组织问题。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不论是多么有价值,多么稀缺,多么不可模仿,放在那里不会自动变成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这些资源的潜力,必须通过组织结构、管理控制系统、企业规则等的利用才能发挥优势,惟有这些资源和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时,才能使企业充分发挥潜在的竞争优势。
如果企业所控制的资源没有价值,为利用这一资源而进行组织可能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或者收益减少。这类资源成为企业的劣势,对于这种资源企业就要做出抉择,要么弥补这些劣势,要么在选择和实施战略时避免使用这些资源。如果资源有价值而不稀缺,利用这些资源并不能产生竞争优势,但不能够利用这些资源则会导致竞争劣势。如果资源有价值并且稀缺而模仿成本不高,企业利用这一资源能够产生暂时的竞争优势,当竞争企业直接复制而获得这种资源时,优势就消失了。换句话说,企业利用这种资源能够在一段时间里赚取高于平均的经济绩效,从而能够获得先发优势,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企业的资源有价值、有稀缺性,难以模仿,则利用这一资源可以产生维持竞争优势和高于平均的经济利润。一个企业拥有有价值的稀缺资源并且竞争企业模仿的成本高昂,但是企业的组织不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则获得高于平均绩效的潜力不能变为现实。如果企业面临的环境威胁和机遇相对平稳,那么,拥有有价值、具有稀缺性、难以模仿的资源并且组织得当,企业就能持续地利用这些资源获得竞争优势。当然,如果企业所面临的威胁和机遇可以预测,拥有这些资源的企业则能够利用并调整这些资源以维持竞争优势。如果不可预测,则企业难以维持竞争优势。也就是说,由于环境所产生的机遇与威胁的存在,优势和劣势可以逆转。在大多数行业中,总有些企业一直都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就是它们没有开发出能够使它们获得竞争优势的资源,与此同时,几乎每个行业都存在几个(也许是多数)明显发现了它们自己的资源独特性的企业,并且利用这些独特的资源产生了高于平均的经济回报,从而形成了竞争优势。
(二)企业能力论
熊彼特对企业能力早有论述,彭罗斯的《企业增长理论》特别强调企业能力,后来的学者们将企业能力称为组织竞争力、组织能力、企业动态能力、企业竞争力等。他们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是一个能力体系,其能力的积累、保持和运用,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伯格·沃纳菲尔特为代表的新能力理论对资源做了广义的解释,他们认为协调和学识、组织资本、社会资本统统纳入资源体系当中,共同成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因素。巴尼认为,如果资源能够使企业在其所处的环境中利用机会或抵御威胁,则这种资源对企业来说就是有价值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这种资源产生收益的潜力。准租金是指一种资源的最优使用获得的收入与次优使用获得的收入之间的差异。根据企业要素投入的不同,一些企业可以找到比其它企业更有效使用某种特定资源的途径。一个企业拥有了有价值的资源,企业获得收益大小的能力与相关资源仿制的难易程度成正比。高额收益的获得还依赖于有价值的资源以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得。在资源的价格和价值保持一致的市场上获得的资源,不能帮助企业获得高额收益。由于要素市场的不完善,企业能够以低于价值的价格获得资源,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创造了条件。所以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企业内部化积累而形成的资源,才有可能具有低于价值的特性。显然,新能力理论将竞争优势的根源归因于企业内部化积累形成的企业广义资源(资源和能力)。对于企业的竞争范围及竞争优势的源泉,波特从产品市场的角度来考虑竞争范围,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外部,即企业所选择的市场位置。企业能力学派(彭罗斯和巴尼)从要素市场的角度来理解竞争范围,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那些在要素市场不能够买到而内生于企业连续行动所累积的资源与企业能力。以资源为源泉的竞争优势通过“隔离机制”来保持,以能力为源泉的竞争优势通过组织学习与知识创造来创建。显然,学者们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实际上,企业间的竞争,不仅存在于产品市场,而且存在于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包括商品与服务。在产品市场上,企业竞争优势表现为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地为买方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竞争者复制、模仿与替代的难易程度决定竞争优势的强弱。劳动边际产出与资本边际产出的总和就是生产率,对于具有相同市场位置的竞争者而言,谁的生产率高,谁的竞争优势就强。在价值方面,企业竞争优势表现为买方提供更多的价值,即更高的产品性价比。这种性价比表现为心理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层面。在心理层面,企业竞争优势表现为企业的产品设计能为买方提供心理满足感,包括炫耀与个性的满足等。在使用价值上,企业竞争优势表现为能为买方带来应用上的便利。
要素市场包括含资本市场与劳动市场等。在资本市场上,企业竞争优势表现为能及时以更低资本成本获得包括投资资本与组织资本在内的资本。其中投资资本主要以发行证券、长期信贷的方式来筹集,资本成本表现为风险调整后的利息、股息等各类支出。组织资本通过收购并购来获得,资本成本包括收购并购成本,以及收并购后组织整合的成本。在劳动力市场上,企业竞争优势表现为能及时以更低劳动力成本获得整合所需的劳动技能,其中的劳动成本包括对劳动技能的定价成本以及多种劳动技能整合为组织技能的管理成本。企业竞争优势在要素市场的表现不仅要能够及时地以较低成本获取要素,还要将这些要素融入组织成本。
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就在于企业的能力。企业能力理论(迪特里希)等认为,不可交易资产维持着持久竞争优势。竞争优势的持久力来源于强势资产位置,而非强势市场位置。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有效竞争所必需的资产存量,只能通过具有连贯性的投资或流量才能积累起来,被内生地发展出来。而企业资产位置的持续性取决于它被模仿与替代的难易程度。企业为在产品市场上竞争所配置的资产分为可交易的和不可交易的两种。能从公开市场获得的可交易资产不构成持久竞争优势的基础,因为这种资产能被竞争者通过自由交易而复制。不能从公开市场获得的不可交易资产是持久竞争优势的基础。质量声誉、规模声誉、企业特定的人力资本、代理商忠诚、研究开发能力等都是不可交易的资产,在市场上买不到而只能由企业“建立”。不可模仿的战略资产存量是持久竞争优势的基础,因为这类资产多属软资产,其存量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资产存量水平具有规模效应,即“成功孕育着成功”,历史上的成功转化为有利的初始资产存量,并进一步促进资产的积累,积累的资产存量越多,企业的成功概率越高。
核心能力理论者认为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自己的核心能力,来源于企业内部内生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通过组织学习来获得。企业不仅仅生产产品,而且还创造、积累知识与技能,并将其内嵌于组织,企业竞争表面上是产品竞争,实质上是组织内嵌化的组织知识与技能的竞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组织的“知识创造与积累过程”。管理者不应只从终端产品的角度看问题,而应从核心能力的角度看问题。他们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应该是,以比竞争者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培植孵化预料不到的产品的核心能力。因此,管理者的关键任务是要创造这样的组织,以能够不断改进产品并创造出顾客没有想到但却需要的新产品。显然,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不是指个别技术而是指把一个组织所拥有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协调整合起来的能力,包括企业某些特殊专长、企业在某一具体领域的能力、有关组织内部的协调和学习的整体形式等。至于核心产品则是核心能力的物质体现。因此,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应该包括核心能力的竞争。巴顿(1992)从企业技术创新的角度对核心能力进行研究,他认为,企业的研发活动与其核心能力相互作用,核心能力一方面可以增强研发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阻碍研发活动。换句话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心能力会被取代。
技术的快速变迁与不确定性所形成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是动态的企业,能够快速地顺应环境,那么支撑竞争优势的能力也是动态能力。蒂斯等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为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而创建、集成与再配置组织内部与外部资源与条件的能力。企业竞争优势有外在的表现也有内在的表现。外在的表现是可以直接测量与比较的,竞争对手可以观察、意会到某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上的一些表现,并通过模仿等手段来削弱对方的竞争优势。内在表现则是指整合组织的成本、组织技能成本等,即使竞争对手观察到、但难以通过模仿、仿制手段来削弱该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支撑这些难以模仿、仿制的企业竞争优势表现的因素,就构成了企业竞争优势持久性的源泉。从企业能力角度来分析,企业内嵌化的知识与组织技能,特别是具有范围经济效应的那些组织知识与技能,即核心能力,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源泉。在竞争对手出现替代行为时,企业竞争优势会消失。对此,竞争双方的根本对策是发展动态能力,维护企业的持久竞争优势。
(三)企业知识论
知识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古往今来就见仁见智,没有定论,也许这是一个永远也没有定论的概念。我们认为,企业知识可以从哲学角度来界定,也可以从管理的角度来界定。一般来说,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个人知识和共有知识。能够被说出来的知识为显性知识,不能够被明确表述出来的知识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被编码,可以独立于认知主体跨时间跨空间而转移、交流和传播,因而可以通过书本学习。隐性知识是直觉性的,是非编码的知识,企业员工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层的领导能力和洞察能力、管理技巧和团队精神等,这类知识很难被交流、理解、复制和共享。人类的大部分知识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人们靠实践来获取。虽然从概念上我们可以将知识区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但实际上这两类知识共同构成企业有价值的知识。企业知识被储存在企业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交互作用将导致企业绩效的提高和改善。波拉尼(1966)认为,企业组织的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交互作用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换个角度来说,知识可以分为个人知识和共有知识。企业的知识既存在于个人层次,也存在于企业组织成员之间的共享,即企业知识的携带者为个人或组织。个人知识存在于组织成员个人头脑中而表现为个人技能,可以独立应用于特定任务或问题,也可以随着个体的移动而转移。共有知识是企业的积累性知识,储存在于企业的规则、程序、惯例和共同的行为准则中,可以指导企业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和企业成员之间的交互方式。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企业知识有技术性知识、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技术性知识指企业所拥有的科学或技术的知识,主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在生产与工艺中的生产性能力,对产品或服务具有直接支持作用,是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基础,对企业能力的提高具有决定作用。企业的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指企业用来整合不同生产要素和不同活动以达到某种或某些目标的知识。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结构、有效率的协调机制、战略计划程序和吸引具有创造性雇员的能力方面的知识,以及基于这些知识基础上的企业组织能力等等都属于企业的制度知识和管理知识。企业的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可以使企业提高抓住市场机会并迅速执行的能力等。企业的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的改进和提高,降低了企业和其它行动者之间的交互费用,是企业处理人与人之间、企业与其合作者之间的制度性能力体系的综合。显然,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是稀缺的、专业性的、难以被模仿的、隐性地嵌入于企业内部,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对企业竞争能力的构建非常重要。萨尔尼克(1957)认为,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它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就是企业的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
企业的技术性知识、管理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个人知识和共有知识,都是互补性知识,这种知识的互补性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所创造的价值大于每种知识独立使用创造的价值之和,获得这些知识的任何一种知识的成本随着另一种知识的积累而降低。企业的互补性知识是一个长期的集体学习的过程,企业现在和未来的选择取决于企业过去所做的和所拥有的知识,企业某一方面知识存量的增加依赖于现有知识的总体效率水平和互补性知识的存量水平。企业累积的互补性知识具有专用性,作为企业关键性的生产要素是非竞争性的和难以替代的,不仅导致企业之间交易的成本差异,还决定了企业之间具有不同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技术性知识能否很好地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制度性知识和企业的管理性知识与这个特定的技术性知识是否相匹配,取决于企业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和提供服务的过程后,企业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是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以,企业所积累的互补性知识,是企业长期竞争行为的基础及其利润的来源,核心互补性知识构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在一个动态的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能力依赖于企业不断审视组织内外部环境中各种因素的能力。这样做的惟一途径是专注于企业员工和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所创造的知识。所以,企业应该是一个生产和吸收知识、组合知识、转移知识、应用知识、保护知识的组织。组织知识的交流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通过员工间的反复互动就可以创造出新知识来解决比较棘手的问题,并通过有效的交流共享这些发明和创造。如果企业有好的并能促进企业知识创造和获取、共享和转换的制度,则可以大大提升企业知识的价值,增加企业的利润,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