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玲,女,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从踏上教坛的第一天起,沈小玲牢记住她的老师说的一句话,“我是老师,我的言行直接灌注儿童的头脑,反馈于社会;我的教学天长地久,影响着世人;明天的领袖由我浇铸,成败取决于我的行动”。20年,她用自己的青春与热情实践着,奋斗着,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一曲曲快乐的歌。
痴心讲台终不悔
——“这样的课,我们最喜欢!”学生如是说。
对于课堂,沈小玲总有无限的眷恋。
她说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把自己生命的精彩留在课堂上。
她认为语文课堂应该是诗意般的生活,她追求隽永而催人上进的语文课堂。她的课语言训练到位,情感熏陶自然,教学语言清新,师生交流水乳相融。
一次,她在北京小学上观摩课《去年的树》。她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扮演大树、鸟儿等角色,在森林、山谷、村子等不同场景演绎。学生在探究中习得语言,在体验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她的教学风格得到充分展示。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沈小玲是新课堂的追求者和实践者。难怪她的学生告诉我们,“沈老师的课好懂,有味道。我们学起来轻松,交流起来愉快。这样的课,我们最喜欢!”
春雨化泥更护花
——“这样的老师,打灯笼也难找!”家长如是说。
在沈小玲的世界里,有着一条独特的情感线,那就是她骨子里流淌着一份对学生的爱心和深情。她说语文课程是一种文化,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要使每一个学生爱学语文,教师必须深爱自己的学生,引导学生在学语文中成长。
一次,她上《小青石》这一篇课文。学生深读课文,感悟小青石不甘平静的生活,追求为大众服务带来的那份幸福。之后,沈老师让学生进行角色认同,说:“如果是你,你要选择小青石还是小黑石的生活?”有十多个学生选择小黑石的生活。这时,她组织学生辩论:哪种生活是最有意义的?学生们畅所欲言,老师微笑着与他们对话。学生在交流中发展了语言,提升了素养。
的确,沈小玲把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的执著带进语文课堂。学生学得轻松,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语文课程教育功能充分实现。这,成了课堂的一道风景。她班的家长说:“以前,我的孩子不喜欢语文,但坐在她班里,对语文课着迷了。这样的教师,打灯笼也难找!”
巧把真经度与人
——“她,快乐着别人的快乐!”教师如是说。
新课改渴望专家的引领,课堂教学也需要行家的引领。
沈小玲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可谓体贴入微,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进行全方位指导。她给老师上示范课,做讲座,发表优秀案例,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提供范本。
对老师们的讨教,沈老师总尽自己所能,急人所急。受她指导过的老师都会被她的无私行为所感动。教师们说,“沈老师总是这样,我们每次向她请教,她马上放下自己的工作,帮助我们。她把别人的困难当做她自己的困难”。
一枝独秀不是春。看到那些教师成为优秀教师,她也从中分享到乐趣。她是欣慰的。
放眼课改立潮头
——“她,研究型教师的模范!”专家如是说。
新课改呼唤研究型的教师。“教师成为研究者”,沈小玲是积极的响应者。
20年,沈老师一如既往地投身教学研究,痴心不改。面对课程改革,她仿佛有用不完的劲。即使有困难,也阻止不了研究的决心。一次,她在课改实践中遇到难题,她就找书看,查阅大量资料,咨询多位专家,写出两万多字的研究心得。
她深知会反思就会有进步,她每年笔耕不辍。沈老师的教学专著《悟·课堂内外》、《和谐的语文课堂》出版发行。目前,她的第三本教学专著《生本语文:教学主流价值的确认和追求》即将完稿。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评价她的书是“在小学教坛悉心耕耘,来自教学第一线独特体验的著述”。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确实,正是因为沈小玲深沉地爱着教育,她的青春才更为靓丽,生命也更见精彩。
下面是沈小玲答记者问:
问:学者钱理群在《我的精神自传》一书中对教育的原点进行追问。钱先生认为现在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中小学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大学的问题,而是整个国家的教育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的精神价值的失落。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教育原点上来。你认为教育的原点是什么?
答:教育是什么?教育要干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非常简单的问题,我们却时常迷糊。
其根本原因是对教育原点的迷糊。
那么,教育的原点究竟是什么?
教育的原点是对人的生命发展的关爱。
杂志《读者》有一篇文章:小学四年级考数学,学生发现数学最好的女生没来,原来女生的爷爷去世了,全班欢呼雀跃。女生考第一,因为她的爷爷是数学教授,爷爷死了,她就不可能得第一了。学生的幸灾乐祸让老师如见到狼群一样毛骨悚然。
然而,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孩子进学校都如白纸般纯洁,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迷失了对生命的怜悯,这恰恰是需要老师反思的。为了分数,学生正常的情感荒芜了,这不是学生的错,是我们大人无意识地把孩子推到了冷漠的悬崖。
一位老师说自己的师德事迹。她关心学生,一心为学生。为学生,没有一次陪伴卧病在床的父亲;为学生,没有留在父亲手术台前;为学生,没提早去见父亲,以致没见上父亲最后一面。她爱学生,确实让人感动,但是这种无视亲情,简直是不孝子女。能期望这位老师对学生的生命发展关爱吗?
教育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新教育倡导者朱永新倡议教师“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人生”。因为教育是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谁都期盼现在和未来的生活都幸福,同时教育生活的本身就是幸福的。教育为学生的生命奠基,16年的学习要为60年的幸福生活负责。
一位老师上诗歌《假如》,诗中说假如有神笔,不让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叹息,不给小鸟呆在家里饿得哭泣。老师引导,假如你有神笔,想做什么?学生深情地说给掉到水里的蚂蚁一片叶子,给草地一片安宁,让花儿尽情绽放。老师对生命的关爱引发出更多关爱的故事。一叶知秋,一斑窥豹,如此这般,老师也会如此这般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
问:请你说说教学的本质?
答: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教学生学!
教师,教学生学。
教师教,学生学。
这不是文字、标点移换的游戏,而是现实存在的一种真实。一“点”之差,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以教为中心,教师讲授,学生照单接收,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于是乎,就有许多看似合情合理的做法。教师系统地讲授,事无巨细,无一遗漏,期待学生全部消化。老师批改每一篇作文,不漏掉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甚至一个标点,学生只需看一下分数即可。老师不改作业,全部让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或是老师全班校对作业,一次校对,学生自己修改,觉得这种做法费时少,效果好。但是,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就得不到反馈了。
教是中心,学围着教转。教代替学,学是被“教”会的。教是基础,教支配控制学。急功近利、越俎代庖、题海战术等等轮番上演,无休无止,也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老师如此卖力地教,学生却不买账,学生的学并没有按几何倍数递增,反而让学生疲惫不堪,焦躁不安。
陶行知先生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教学是“教学生学”,教学是“教学生自己学”。
一位大学教授对比大学老师与小学老师对教材处理的不同,大学老师对教材上有的内容不教,认为学生自己可以学会;教材内容呈现不多的,简单教;教材里没有的内容大教特教。小学老师一般做法是教材中多的多教,少的少教,没有的则不教。
大学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方法值得思考,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老师就忽略不计,让学生自己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这就是一种教学生自己学。
20世纪60年代初,毛主席指出,教学应该发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看、研究,教师应该少讲几句。“要自学,靠自己学”,精辟的思想引发许多学校进行教学改革。
其实在远古时代,我们的先贤们也都有这种思想。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学生冥思苦想都想不通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口里想说而不能明确地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我告诉他一个角落的样子而他不能推知其他三个角落的样子,我就不再告诉他了,让他自己弄个清楚再说。孔子首创的启发式教学法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学,学生自己先学。
同样,《学记》整个出发点就是“学”,荀子的“闻、见、知、行”,《中庸》的“学、问、思、辩、行”都是对“学”的概括,对“学”的重要性的论述。
问:有许多文章对小学语文课的性质进行定性的评论,你认为小学语文课应该如何定位?
答:语文课,你姓什么?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说:语文课姓“语”。
这个答案非常正确。
我想:语文课姓“语”的前提,首先要姓“小”。
“童年是成人的精神故乡”,“儿童是成人之父”,这些说法很有见地。小学语文课要时刻关注对象——儿童。任何一个环节的落实必须首先要考虑儿童是否接受,是否领会。教学上,要考虑让儿童带着自己的学习目标走向课堂,要考虑让儿童带着自己的学习内容走向课堂,要考虑让儿童带着自己的学习方式走向课堂。把儿童作为独立的人,给儿童真正的位置,让儿童就是儿童。
小学语文课姓“小”,要正确定位教学难度。小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语言和文字,不能随意拔高要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让不知“愁”滋味的小学生深挖“愁眠”,倒是真的会让他们失眠到天亮。“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没有一点意义。
小学语文课姓“小”,要正确把握教学艺术。课堂讲究动静结合,讲究疏密有致。教学内容层出不穷,狂轰滥炸,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老师手忙脚乱,让学生难以应付,同样也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这是语文课要坚决摈斥的。
小学语文课姓“小”,要正确对待课堂问题。课堂上没有问题是真正的大问题,允许课堂出错,出乱子。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雪中送炭。
当然,小学语文课也姓“语”……
至此,我们是否也可以说小学语文老师是姓“小”、姓“语”的老师,简称为“小语”老师。
问:你从事教育20年,你的工作得到大家的赞誉。从你的经历来说,哪种教育境界是你最希望追求的?
答:《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孔子赞叹舜沿袭尧的主张,自己无所作为,却使天下得到治理。
“无为而治”的观点得到诸子广泛引申。
其中,《老子》把“无为而治”上升为系统理论。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要遵循道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待事物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但是,“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不妄为,不人为,不违为。
“无为而治”是我国先贤共同追求的理想。
《孙子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次之,攻人为下。”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所谓是“攻心为上,不战而胜”。
金庸认为武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人们普遍用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形容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
那么,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不教之教!
《吕氏春秋·君守》:“不教之教,无言之诏。”意思是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自然而然地进行熏陶。
这要尽量淡化“教”的痕迹。
很流行的一种说法:教育是什么?就是当你把所学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那些剩下来的,留在血液里的东西。“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这就是给学生最终留下来的教育。汪潮教授在学生主体操作上提出: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明确,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提出,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学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疑难尽可能让学生解答,检查尽可能让学生反思,得失尽可能让学生评价。淡化“教”的痕迹,尽量淡化“教”的痕迹是老师时常要思考的。因为,最好的教育是学生自己不知道在受教育时受到的教育。
(《温州日报》记者 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