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4400000023

第23章 儿科常见病

一、麻疹

麻疹为感受麻毒时邪引起的急性肺系时行病。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泪水汪汪,全身发红疹及早期出现麻疹黏膜斑为特征。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冬春多见。本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发病,以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在古代属儿科四大症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普遍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其发病率已显著下降。若出疹顺利,则预后良好;反之,邪毒炽盛,正不胜邪,可引起逆证、险证。患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有关麻疹的古代文献资料,内容极为丰富。宋代以前麻疹与天花常相提并论,宋代以后才逐渐分开。如《小儿药证直诀·疮疹候》中称麻疹为疮疹,记载了典型症状和治疗方法,并指出有传染性的特点。《小儿与斑疹备急方论》始将麻疹与天花分别论述,是诊治小儿麻疹的第一部专书。《证治准绳·幼科》将麻疹分为初热期、见形期、收后期,成为后世分期的基础。《麻科活人全书》记载:“麻虽胎毒,多带时行,气候喧热,常令男女传染而成”,将麻疹过程中出现气促、咳喘、鼻翼煽动等症,称为“肺炎喘嗽”,指出是麻疹常见并发症之一。

“病因病机”

麻疹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感受麻毒时邪所致。邪毒从口鼻而入,主要侵犯肺脾两脏。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故疹点隐隐于皮肤之下,呈现于肌肉之间。肺司呼吸,开窍于鼻,早期邪犯肺卫,见发热,咳嗽,喷嚏,流涕等与感冒相似的症状。脾主四末,邪毒入于气分,疹子由里达表,透发于全身,并达于四末。疹透之后,邪随疹泄,麻疹逐渐收没,进入恢复期。由于麻为阳毒,易于化热化火,极易耗伤阴津,故后期常见伤阴之证。

麻疹以外透为顺,内传为逆,若正虚不能托邪外泄,或因邪盛化火内陷,均可导致麻疹透发不顺,形成逆证、险证。如麻毒内陷,邪郁于肺,肺气闭塞,则形成麻毒闭肺;麻毒循经上攻咽喉,面致麻毒攻喉;若麻毒炽盛,内陷心包,犯扰肝木,则可形成毒陷心肝;血分热毒炽盛,皮肤可见紫红色斑丘疹。少数患儿因麻毒内陷,正气不足,阳气外脱,可出现内闭外脱之险证,若损及心阳,则可导致心阳虚衰。此外,麻毒移于大肠,可引起协热下利;毒结阳明,可出现口疮,牙疳;迫血妄行,可导致鼻窍出血。

“诊断”

1.有麻疹接触史。

2.临床表现

发疹前期表现为中度以上发热,有咳嗽、流涕、畏光流泪、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口腔颊黏膜近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发热3~4d后出疹,出疹时体温更高,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发际,24h内向下发展,渐及面部、躯干及四肢,经3d左右皮疹出齐,发热渐退,疹子渐回,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

3.实验室检查

发疹前期口腔颊黏膜或鼻咽拭子涂片找到多核巨细胞或尿中检测出包涵体细胞,有助于早期诊断。在出疹1~2d时用ELISA法检测出麻疹抗体,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1.感冒以发热,咳嗽,流涕,喷嚏为主症,3~5d左右身热退,全身皮肤无红疹,口腔黏膜无麻疹黏膜斑。

2.见形期与风痧、奶麻、丹痧鉴别详见丹痧篇四种发疹性疾病鉴别表。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顺证

身热不甚,常有微汗,神气清爽,咳嗽而不气促。3~4d后开始出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次延及头面、颈部,面后急速蔓延至胸背腹部、四肢,最后鼻准部及手心、足心都见疹点,疹点色泽红活,分布均匀,无其他合并证候。疹点约在3d内透发完毕,嗣后依次隐没回退,热退咳减,精神转佳,胃纳渐增,渐趋康复。

(2)辨逆证

见形期疹出不畅或疹出即没,或疹色紫暗,并见壮热咳剧,痰声辘辘,呼吸急促,甚则鼻煽胸高,口唇表紫,为并发肺炎喘嗽。若疹色紫黑,形成斑块,舌干绛起刺,为热毒窜入营分、血分。若神昏谵语,惊厥抽风,为热毒内陷心肝。若疹点色淡,面色青灰,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为心阳虚衰。

(3)重视麻毒攻喉

早期症状麻毒攻喉是严重并发症,多见于2~3岁以下小儿,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因喉部梗阻,窒息而死亡。在麻疹见形期或恢复期,如果咳嗽增剧,声音嘶哑,状如犬吠,或有轻微紫绀及气急,应立即处理,并加强观察。

2.治疗原则

顺证麻疹的治疗原则为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养阴清热,根据不同阶段分别施治。初热期,辛凉透表,清宣肺卫;见形期,清热解毒,佐以透发;恢复期,养阴生津,清解余邪。逆证麻疹总的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麻毒闭肺者,佐以宣肺化痰;热毒攻喉者,佐以利咽消肿;邪陷心肝者,佐以熄风开窍;出现心阳虚衰之险证时,急以温阳固脱。

“分型论治”

1.顺证

(1)初热期

从开始发热到出疹,3d左右。

症状

起病较急,发热咳嗽,流涕喷嚏,眼睑红赤,泪水汪汪,或微恶寒,小便短赤,大便稀溏,起病2~3d在颊黏膜近臼齿处见微小灰白色麻疹黏膜斑,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证候

分析麻毒由口鼻而入,首犯肺卫,邪郁于表,肺气不宣,故发热咳嗽,流涕喷嚏。热毒初盛,上熏苗窍,故眼睑红赤,泪水汪汪,口内发出黏膜斑。麻为阳毒,证以热象为主,故小便短赤,苔微黄。

治法

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方药

宣毒发表汤加减。方中升麻清热解毒透疹,葛根、芫荽发表透疹,荆芥、防风、薄荷疏风解表,连翘清热解毒,前胡、牛蒡子、桔梗、生甘草宣肺利咽,竹叶、木通清热利尿。咽痛蛾肿者,加射干、马勃清利咽喉;壮热阴伤者,加生地、玄参、石斛养阴清热;素体阳虚,无力透疹者,加党参、黄芪、黄精扶正透表;风寒外束,腠理开合失司,影响透疹者,加麻黄、细辛辛温透表。

初热期疹透不畅者,可配合外治法透疹,如用生麻黄、浮萍、芫荽子各15g,西河柳30g,加水煮沸,加入黄酒250g,用软毛巾沾药液,趁热轻擦全身等。

(2)见形期

皮疹从见点到透齐,3d左右。

症状

发热不退,咳嗽加剧,疹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头面、胸背、腹部、四肢,最后手足心与鼻准部见疹,即为出齐。疹点初起细小而稀,渐次加密,疹色先红后暗红,触之稍觉碍手,伴烦躁,嗜睡,口渴,小便黄赤,或大便稀软,舌红,苔黄,脉洪数。

证候

分析麻毒内传,肺胃热盛,故高热,烦渴,尿赤,舌红。肺气不宣,故咳嗽不止。肺移热于大肠,故大便稀软。疹毒入营,血分有热,故疹色暗红。麻疹现形于外,透发按时完成,为麻毒外透顺利之兆。

治法

清热解毒,佐以透发。

方药

清解透表汤加减。方中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清热解毒,西河柳、葛根、蝉蜕、牛蒡子发表透疹,升麻清热解毒透疹,紫草根清热凉血。疹点紫暗,融合成片者,加赤芍、丹皮、生地黄清热凉血;咳嗽痰黄黏者,加黄芩、鱼腥草、杏仁清肺化痰止咳;壮热烦渴者,加生石膏,山栀、知母清热泻火;齿衄者,加藕节炭、白茅根凉血止血。

(3)恢复期

从疹点透齐至没收,3d左右。

症状

发热渐退,咳嗽减轻,胃纳与精神好转,疹点依次渐回,疹退处皮肤呈糠状脱屑,留有色素沉着,舌红,苔薄净,脉细软或细数。

证候

分析麻疹透发完毕,麻毒已透,故疹点依次渐回。邪退正复,故胃纳与精神好转。热退阴津损伤,故皮肤脱屑,舌红,苔薄净,脉细。

治法

养阴生津,清解余邪。

方药

沙参麦冬汤加减。本方养阴生津,清解余邪。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全瓜蒌润肠通便;低热不退者,加银柴胡、地骨皮、白薇清退虚热;纳谷不馨者,加山药、谷芽、麦芽健脾开胃。

2.逆证

(1)麻毒闭肺

症状

高热烦躁,咳嗽气促,鼻翼煽动,喉间痰鸣,疹点紫暗或隐没,甚则面色青灰,口唇紫绀,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数。

证候

分析麻毒炽盛,疹毒不得透发,闭郁于肺,故高热烦躁,咳嗽气促,鼻翼煽动。气滞血淤,血流不畅,故面色青灰,口唇紫绀。邪热内盛,故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

清热解毒,宣肺化痰。

方药

麻杏石甘汤加减。本方清热宣肺,化痰平喘。咳剧痰多者,加川贝母、竹沥、天竹黄清肺化痰;咳嗽气促者,加苏子、葶苈子降气平喘;口唇紫绀者,加丹参、红花活血化淤;痰黄热盛者,加黄芩、鱼腥草、胆南星清肺化痰。

(2)热毒攻喉

症状

身热不退,咽喉肿痛,咳声重浊,状如犬吠,喉间痰鸣,甚则吸气困难,胸高胁陷,面色发紫,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薄腻,脉滑数。

证候

分析咽喉为肺胃之通道,肺胃热毒循经上攻咽喉,故咽喉肿痛,咳声重浊。热毒内盛,故身热不退,苔黄腻,脉滑数。毒聚咽喉,气道受阻,故吸气困难,胸胁凹陷。气滞血淤,故面色发紫。

治法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药

清咽下痰汤加减。方中玄参、射干、牛蒡子、桔梗、甘草清热养阴,化痰利咽;瓜蒌、川贝母、化痰散结;马兜铃清肺降气;荆芥疏邪透疹。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芒硝清热泻火通腑;咽喉肿痛者,加六神丸清热利咽。若出现喉梗阻吸气困难时,应采取综合措施,必要时作气管切开。

(3)邪陷心肝

症状

高热不退,烦躁谵妄,皮肤疹点密集成片,色泽紫暗,甚则神昏,抽搐,舌红绛起刺,苔黄糙,脉数。

证候

分析邪毒内盛,化热化火,内陷心包,故高热、谵妄,甚至神昏。热毒炽盛,引动肝风,故抽搐。疹毒入营入血,血分热盛,故皮疹密集,色紫暗。

治法

清热解毒,熄风开窍。

方药

清营汤加减。本方清营凉血。高热、神昏、抽搐者,加紫雪丹清热解毒,镇痉开窍;痰涎壅盛者,加石菖蒲、鲜竹沥清热化痰开窍;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芒硝清热通腑。

“其他疗法”

1.经验方

(1)蒲公英、大青叶各500g,加工制成浓缩液750mL。每次3~5mL,3次/d,口服。用于麻毒闭肺证。

(2)鲜芦根、鲜茅根、鲜石斛各30g,煎汤代茶。用于恢复期。

2.外治疗法

(1)苏叶、浮萍草各15g,西河柳30g,加水煮沸,用毛巾沾药液擦周身。用于见形期。

(2)葱白30g,煎汤趁热熏洗头面。用于见形期。

“预防与调护”

1.麻疹流行期间,易感儿童不去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患儿隔离至出疹后5d,并发肺炎者,延长隔离至出疹后10d。

2.凡接触麻疹的易感儿童,应予隔离,不能进入幼托机构,需观察21d,曾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者,需留检28d。易感儿童应按计划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3.卧室空气要流通,但勿使患儿直接吹风。室内空气保持一定湿度。出疹期患儿避强光刺眼。

4.患儿衣着冷暖适宜,保持口腔、眼、鼻清洁。

5.注意补充水分,饮食富有营养而易于消化。发热期不宜食油腻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二、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症。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常年都可发生,夏秋两季较为多见,秋冬两季发生的泄泻易酿成流行。婴幼儿发病率较高。泄泻轻者预后良好,若起病急骤,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则阴竭阳脱。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或慢惊风。

古代医籍对泄泻论述较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已有“春伤于风,夏伤飧泄”、“湿胜则濡泄”等记载。历代儿科专著也都从各个方面论述小儿泄泻的脉因证治。较为系统而又切合实用的分类证治,则见于《医宗金鉴·儿科杂病心法要诀》,其概括地指出:“泄泻认须清,伤乳停食冷热惊,脏寒脾虚飧水泻,分消温补治宜精。”书中采用的分类证治法则至今仍有临床指导意义。

小儿腹泻包括西医学消化不良,小儿秋季腹泻、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病因病机”

发病原因为感受外邪,饮食内伤,脾胃虚弱。病机为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干,并走大肠。

1.外感六淫冬春多为风寒入侵腹部,影响受纳运化,夏秋暑湿入侵,内应脾胃,热在阳明,湿渍大肠,而致协热下利,水泻不止。若热重于湿,可致暴注下迫。

2.乳食不节由于调护失宜,乳哺不当,饮食失节或过食生冷瓜果及不消化食物,皆能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功能失职,胃伤则不能消磨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而成泄泻。《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3.脾胃虚弱是泄泻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又是产生危重变证的条件。脾胃虚弱有责之于先天禀赋不足,脏气本亏;有因后天调护失宜。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会反复发作,甚则脾病及肾而成脾肾阳虚泻。

综上所述,病因虽多,泄泻病变都在脾胃。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精微,脾宜升则健,胃以降则和,若脾胃有病,清浊升降失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气下陷,湿渍大肠而为泄泻。其外感风寒,可致风寒泻;暑湿浸淫,成为湿热泻;乳食停积成为伤食泻;脾胃虚弱则为脾虚泻;由脾及肾则为脾肾阳虚泻。

若素体虚弱,利下过度,热甚津液大伤,出现气阴两伤,阴伤及阳可导致阴竭阳脱;若久泻不止,脾虚木旺,引动内风,成为慢惊重症;脾运失健,生化乏源,气血皆虚,久延可致疳症。

“诊断”

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多达10次以上,色淡黄,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黏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

3.重者泄泻及呕吐较严重,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及腹胀等症。

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或少量红细胞、白细胞。

5.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病原体。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细菌性痢疾,生理性腹泻相鉴别。

1.细菌性痢疾

大便稀薄,夹有黏液脓血,次频量少,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镜检有少量脓细胞及巨噬细胞,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可确诊。

2.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个月以下母乳喂养的婴儿,外观虚胖,常伴有湿疹,生后不久即腹泻,大便每日4~7次。除大便次数增加外,食欲好,无呕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转为正常。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病因

大便稀烂夹乳片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多由伤乳伤食引起,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黄臭气不重,多由风寒引起;水样或蛋花汤样便,色黄褐,气秽臭多属湿热;大便稀薄或溏烂,色淡气味不臭多属脾虚;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色淡无臭多属脾肾阳虚。

(2)辨轻重

泄泻病程短暂,大便次数不多,精神尚好为轻证;泻下急暴,次数量多,神萎思睡,面色苍白或灰白为重证。

(3)辨虚实

泻下来势急骤,量多腹胀或腹痛者多为实证;泄泻日久,泻下缓慢,腹胀喜按者为虚证;迁延日久难愈,或急或缓,腹胀拒按者多为虚中夹实。

2.治疗原则

实证以祛邪为主,治以消食导滞,祛风散寒,消热化湿。虚证以扶正为主,治以健脾益气,健脾温肾。虚中夹实宜扶正祛邪,补中有消或消中有补,消补兼施。有伤阴、伤阳证者,宜养阴温阳。除内服药外,尚可结合针灸、推拿、外治等法治疗。

“分型论治”

1.常证

(1)伤食泻

症状

大便稀烂夹有乳片或食物残渣,每日3~5次或7~8次,便前腹痛,吵闹,不思乳食,腹胀拒按,嗳气或呕吐,大便气味酸臭,夜寐欠安,舌淡红,苔厚腻或黄垢。

证候

分析乳食不节,损伤脾胃,健运失常,食积中焦,故泻下稀烂,夹乳片或食物残渣,食滞脾胃,气机不利则腹胀腹痛。胃失和降,浊气上逆则嗳气,呕吐,气味酸臭。食积化热,上扰心神,故夜寐不安。苔厚腻或黄垢为乳食停积之象。

治法

消食化滞,运脾止泻。

方药

消乳丸合大安丸加减。方中神曲、麦芽消乳化滞,陈皮、砂仁、香附理气行气消滞,炙甘草健脾和中,山楂、莱菔子消食化滞,半夏、陈皮理气和胃,苍术、茯苓运脾化湿,连翘清热。腹胀腹痛明显者,加木香、厚朴行气止痛;呕吐者,加生姜和胃止呕。

(2)风寒泻

症状

大便稀烂,色淡夹泡沫,气味稍臭,每日3~5次或5~6次,便前便时肠鸣,鼻流清涕,咳嗽,咽痒,或恶风寒,口不渴,舌淡,苔薄白。

证候

分析风寒邪气客于脾胃,运化失常故大便稀烂、夹泡沫。寒湿内阻,气机不利则肠鸣,鼻流清涕,咳嗽,咽痒。微恶风寒,苔薄白,为风寒外袭之象。

治法

疏风散寒,化湿止泻。

方药

藿香正气散加减。本方解表散寒行气化湿。里寒重者,加干姜温中散寒;夹食积者,加神曲、山楂消食化滞。

(3)湿热泻

症状

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泻下急迫、量多,日行10余次,气味秽臭,纳差食少,神倦乏力,口渴引饮,烦躁,或伴泛恶,发热或不发热,小便短黄,苔黄腻。

证候

分析湿热之邪,蕴结脾胃,下注大肠,传化失司,故泻下稀如水样,气味秽臭。热性急迫,湿热交蒸,壅遏肠胃气机,故泻下急迫,量多。湿热困脾,故纳差食少,神倦乏力。伴外感,则有发热,热重于湿者,故口渴引饮。湿热在下,故小便短黄。

治法

清热利湿,安肠止泻。

方药

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本方清热解肌,升提脾气,生津止渴。热重于湿者,加滑石、银花、连翘清热利湿;湿重于热者,加薏苡仁、扁豆、茯苓、车前子健脾化湿;腹胀满者,加厚朴、木香行气除满;呕吐者,加竹茹降逆止呕。

(4)脾虚泻

症状

大便稀溏,多于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脉细。

证候

分析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故大便稀溏,色淡不臭。脾胃虚则运化无权,故于食后作泻。脾虚不运,精微不布,生化无源,气血不足,故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脉细。

治法

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本方健脾化湿。脾湿重,苔腻者,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湿;纳呆者,加神曲、麦芽消食助运;腹胀甚者,加厚朴、木香行气除满;舌淡嫩者,加炮姜炭温脾止泻。

(5)脾肾阳虚泻

症状

久泻不愈,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每日3~5次或更多,或伴脱肛,形寒肢冷,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候

分析久泻不止,脾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煦,故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脾虚气陷,则脱肛。命门火衰,阴寒内生,故形寒肢冷,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

治法

健脾温肾,固涩止泻。

方药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方中人参、白术健脾益气,干姜、吴茱萸温中祛寒,附子、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温肾暖脾,固涩止泻,脱肛者,加黄芪、升麻升提中气;久泻不止者,加诃子、赤石脂、禹余粮收敛固涩。

2.变证

(1)气阴两伤

症状

泻下无度,神萎不振,四肢乏力,眼眶、囟门凹陷,甚则腹凹如舟,皮肤干燥,消瘦,心烦不安,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赤,甚则无尿,唇红而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证候

分析暴泻或泻下日久,耗伤气阴而至津亏气虚,皮肤失养,故神萎不振,四肢乏力,皮肤干燥,眼眶、囟门凹陷。无津上承,故口渴引饮,啼哭无泪。气阴不足,心失所养,故心烦不安。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为气阴两伤之象。

治法

宜气养阴。

方药

人参乌梅汤加减。方中人参补气,乌梅甘草酸甘化阴,莲子、山药健脾止泻。久泻不止者,加山楂炭、赤石脂、禹余粮固涩止泻;口渴引饮者,加石斛、玉竹生津养阴。

(2)阴竭阳脱

症状

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不振,表情淡漠,面色青黄或苍白,四肢厥冷,多汗,气息低微,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欲绝。

证候

分析此证多见于暴泻或久泻不止,耗伤津液,阴损及阳,气随津脱。阴伤于内、阳脱于外,故精神萎靡不振,表情淡漠,面色青黄或苍白,气息低微。氧气不能充养四肢,故四肢厥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欲绝,为阳气欲脱之象。

治法

回阳固脱。

方药

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回阳固脱,龙骨、牡蛎潜阳救逆,白芍、炙甘草温中扶脾益气。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藿香正气水每次5mL,3次/d。用于风寒泻。

(2)红灵丹每次0.3g,2次/d。用于湿热泻。

2.经验方

(1)神曲、茯苓、焦山楂、焦麦芽各9g,加水100mL,熬煎30mL。每天1剂,分3次服。用于伤食泻。

(2)苍术炭、山楂炭各等分,研细末。每次2岁以上1.5g,3次/d。用于伤食泻。

(3)绿茶叶3g,食盐0.5~1g,白糖20g,加水适量,熬煎200mL。1剂/d,分次饮服。用于气阴两伤泻。

(4)山药粉,每次6~9g,3次/d,开水调成糊状服。用于脾虚泻。

3.外治疗法

(1)丁香2g,吴茱萸30g,胡椒30粒,研为细末。1.5g/次,醋调成糊状,敷贴脐部,1/d。用于风寒及脾虚泻。

(2)鬼针草30g,加水适量。熬沸后倒入盆内,浸泡两足,1次/d,连用3d。用于湿热泻轻证。

(3)艾绒30g,肉桂、小茴香各5g,公丁香、桂丁香、广木香各3g,草果、炒苍术各6g,炒白术15g。共研粗末,纳入兜肚口袋内,围于脐部。用于脾虚及脾肾阳虚泻。

4.针灸疗法

(1)针刺法

主穴取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配穴取内庭、气海、曲池。呕吐加内关、上脘,腹胀加下脘。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1次/d。

(2)灸法

取足三里、中脘、神阙。艾条灸,每穴灸7~10壮,1次/d。用于脾虚或脾肾阳虚泻。

5.推拿疗法

(1)伤食泻揉外劳宫,清板门,清大肠,摩腹,揉足三里。

(2)风寒泻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灸龟尾。

(3)湿热泻推天河水,推上三关,揉小天心,揉内、外劳宫,清大肠。

(4)脾虚泻补脾经,补大肠,揉足三里,摩腹,推上七节骨。

“预防与调护”

1.注意休息,病重者应予卧床休息。

2.注意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着,避免着凉或过热。居室保持清洁卫生,空气流畅,保持安静。

3.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可给易消化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婴儿鼓励母乳喂养。

4.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胃肠负担,吐泻严重者可禁食8~12h,再根据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

5.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用药,防止变证的发生。

6.注意前后二阴的清洁卫生,大便后宜用温开水清洗前后二阴。肛周潮红者可涂金黄膏。

三、小儿夏季热

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以入夏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

因其发病于夏季,故名夏季热。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我国东南及中南地区多见,发病季节多集中在6、7、8三个月,与气候有密切关系,气温愈高,发热愈重,秋凉之后,症状多能自行消退。有的患儿可连续发病数年,而次年发病的症状一般较上一年为轻,病程也较短。本病预后多为良好。

古代医籍中无此病名记载。近代名医徐小圃通过对本病的长期观察,提出上实下虚是其主要病机,创温下清上汤治疗本病。据其发病季节和证候特征,于20世纪50年代初正式使用夏季热这一病名。西医学称暑热症。

“病因病机”发病原因内为体质虚弱,外为夏季暑热亢盛,机体不耐暑气熏蒸。

小儿感受暑气,蕴于肺胃,灼伤肺胃之津,津亏内热炽盛,故发热,口渴多饮。暑易伤气,气虚下陷,气不化水,则水液下趋膀胱而出现多尿。肺津为暑热所伤,肺主皮毛,司开合,化源不足,水液无以敷布,肌腠闭塞,故少汗或汗闭。

汗与小便同属阴津,异物同源,汗闭则尿多。尿多则津伤,津伤则饮水自救,因而形成汗闭,口渴多饮,多尿的证候。

暑热伤津、伤气、小儿体质各异,疾病的发生与转归各有不同,疾病初起,暑热多伤津伤气,而易出现肺胃气阴两伤证。疾病迁延,或素体脾肾虚弱,外为暑气熏蒸,内则真阳不足,而易出现热淫于上,阳虚于下的“上盛下虚”证。

本病发生于夏季,无一般暑邪致病而入营入血的传变规律。

“诊断”

1.好发于2~5岁之体弱儿童及弱智儿。

2.夏季发病,发病率随气温升高而增加。多见于我国南方地区。

3.入夏以后,长期发热,伴有口渴多饮,多尿,无汗或少汗。

4.发热随气温降低或在阴凉环境下能自行缓解。

5.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异常。

“鉴别诊断”

1.暑邪感冒除发热症状外,伴咽痛,鼻塞,咳嗽,无口渴多饮,少尿症状。

2.疰夏一般不发热,或有低热,食欲不振,精神倦怠,无汗闭、口渴多饮、多尿症状。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证型

发热持续不退,气温愈高发热愈盛,伴烦躁不安为暑伤肺胃;身热不扬,朝盛暮衰,精神不振,下肢欠温为上盛下虚。

(2)辨虚实

但发热,口渴多饮,纳食如常为实证;发热口渴多饮,纳呆食少,四肢倦怠,尿多清长为虚证。

2.治疗原则

以清暑益气为主要治疗原则,上实下虚者温下清上,伴脾虚者佐以健脾化湿。

3.辨证论治

(1)暑伤脾胃

症状

发热持续不退,热势多午后升高,稽留不退,气温越高,身热亦越高,口渴引饮,无汗或少汗,肌肤干燥,饮食如常或纳呆食少,四肢乏力,神倦,多尿,舌红,苔薄黄、脉数。

证候

分析小儿体质虚弱,暑热亢盛,不耐暑气熏蒸,暑蕴肺胃,耗伤气阴,故发热,口渴多饮,无汗或少汗。暑伤气,气不化水故多尿。内热炽盛,心神不宁则烦躁。脾气不足,故神倦食少。舌红,苔黄,脉数,为暑热内蕴之象。

治法

清暑益气。

方药

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本方清暑养阴益气。纳呆食少,神倦者,加麦芽、白术健脾消食;烦躁明显者,加莲子心、竹叶心清心安神。

(2)上盛下虚

症状

发热日久不退,朝盛暮衰,口渴多饮,尿多清长,甚则频数无度,无汗或少汗,虚烦不安,倦怠思睡,面色苍白,下肢欠温,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沉细。

证候

分析本证多见于体禀虚弱,疾病后期。命火易旺,故虚烦不宁。

治法

温下清上。

方药

温下清上汤加减。方中附子温肾阳,黄连清心火,磁石潜阳,补骨脂、菟丝子、桑螵蛸、白莲须、覆盆子温肾固涩,天花粉、蛤粉清热生津止渴。心烦口渴,舌红赤者,加莲子心、玄参清心除烦;口渴不止,小便清长者,也可用白虎加人参汤合金匮肾气丸治疗。

“其他疗法”

1.中成药

生脉饮口服液每次5mL,3次/d。用于暑伤肺胃证。

2.经验方

(1)蚕茧20只,红枣20只。每天1剂,煎水代茶饮。用于暑伤肺胃或上盛下虚证。

(2)荷叶、西瓜翠衣各5g,地骨皮、生地各3g,大枣、五味子各2g。每天1剂,水煎服,待冷后滤取药液,加白糖少量,频频饮服。用于暑伤肺胃证。

“预防与调护”

1.患儿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清洁清爽。使用电风扇或空调时,风力要柔和适度,以免受凉。

2.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

3.注意小儿体温变化,常用温水洗浴,可帮助发汗降温。

(李高申)

同类推荐
  • 实用奇方名药

    实用奇方名药

    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偏方、验方、秘方都是这个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的历史悠久,内容浩瀚,包含了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为炎黄子孙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偏方、验方、秘方流传于民间,它对疾病的防治作用不可忽视,有时甚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
  • 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妇女患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 本书共十七章,前六章简要介绍了有关乳房的形态、结构,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机制,诊断及预后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第七至十四章阐明了乳腺癌手术、放疗、化疗等各种治疗手段及其适应证;最后三章为乳腺癌的预防、监测、随访和相关的重要的临床试验。附录中还介绍了各种医疗文件书写格式。综观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朴实,实用性强,可为肿瘤工作者,尤其是乳腺癌临床医师案头查阅,也可供本病研究者、兴趣爱好者参阅。
  • 中医脏腑辨证速记手册

    中医脏腑辨证速记手册

    本书按心、肝、肺、脾、肾五脏而分类,先介绍脏器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再配以各脏器的生理病理图,使读者能够根据症状迅速辨明、定位至何脏何腑。
  • 中华良方验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良方验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书集华夏古老秘方于一体,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书中诸多中医药方均具有实用性,是您居家外出的必备医学知识。
  • 妇产科医师处方手册

    妇产科医师处方手册

    本书由药学和妇产科专家共同编写,详细论述了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及处方。主要包括妇科感染性疾病、妇科急症和妇科急腹症、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子宫内膜异位症、女性盆底疾病;妊娠病理、妊娠合并症、异常分娩、分娩并发症、异常产褥、新生儿常见病、产科特殊处理措施、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等。每种疾病按概述、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注意事项等编排。本书的特点是内容经典、简明实用,针对品种繁多的药物和疾病,提供了临床用药的最佳处方,适于妇产科医师、基层全科医师和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扫把星来了,请接招!

    扫把星来了,请接招!

    本该过着万人羡慕的千金生活,却因命范孤煞,过着过街老鼠的生活。克死父母,爷爷为了保全其命,将林晓知扫地出门。本以为自己的经历的一切会随着死亡葬入坟墓,但是却让她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了那个同龄小道士。“道士道士,嘴巴疼,要亲亲!”“不要!”“道士道士,我们双修吧!”“林晓知你还要不要脸!?”
  • 在一起的旅程

    在一起的旅程

    老爸,老妈许久不见,你们是否还好,现在的我正在异世界生活,是的你们的女儿我穿越了,当然我并没有穿越到什么大朝代去做什么三宫六院的妃子玩宫斗什么的真是对不住啊,反正老天也知道你们女儿也就这种程度了。然而这次真的是别的世界。啊请母亲大人大可放心,我现在的生活并不像你宫廷穿越局里的那般勾心斗角,步步惊心,我平时也就是杀杀炎龙啊,打打海妖啦,灭灭魔王呀,偶尔拯救拯救世界之类的......啊,不多说了,启程时间到了,我的伙伴们都在等我了。总之,我过得很好,一日三餐准时,也有不错的收入,还得到了很多值得交心的伙伴,你们的女儿在这过的很充实。其他的事等以后有机会再和你们说吧,望双亲勿念!爱你们的女儿!!!启
  • 也许那年樱花雨是为你我而落

    也许那年樱花雨是为你我而落

    一个顽皮的仙女沐雪,跌跌撞撞步入人间,刚来到人间不知人的习俗,后来被一个古代花美男兼富家公子鹿城拯救,以为遇见英雄,谁知遇见色狼,宝贵的名节就这样没有,他爸知道后{也就是玉帝先生]立刻把他接回天界,刚来回到天庭谁知居然怀孕了可年的,玉帝气的要死把可怜的沐雪囚禁,可她的青梅竹马伦谦,偷到钥匙把她放出来,于是沐雪只得下凡找孩子的亲爹,踏入了凡间的危险旅程,但是却遇到一群好伙伴还有闺蜜尔岚,就连暮雪都能找到真命天子凌霄城,那么其他人当然得找到啦,发现自己是现代的,之后一段段有趣的画面浮现你的眼球.......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蔷薇之名

    蔷薇之名

    最坏的年代,最美的灵魂,最残忍的命运游戏;个人与家族,自由与责任,理性与激情的迷惘交错。公爵小姐与叛乱者的邂逅,红眸魔女与执政官的重逢,一次次生离死别,一番番擦身而过,走过凛春与严冬,走过断头台与长街,走过鲜血与苦痛的炼狱;当熟悉的目光再次交会,爱终如明媚的蔷薇,烂漫华美地盛开。
  • 至尊萌宝:毒医王妃

    至尊萌宝:毒医王妃

    “私奔?!”天顺国王爷大婚之日,准王妃竟然半路跟别的男人跑了?什么?传言中的废物王爷王妃竟然都是高手中的高手?王妃还是来自千年后的特级杀手?!OMG的,王妃还会嗜血!邪魅王爷苦擒妻,一把锁进怀里:“你到底还想往哪跑!”霸气儿子强护娘,一勾手指众虫皆听令,“谁敢动我娘亲!我就放虫毒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起云泣之时

    风起云泣之时

    鬼知道爱情什么时候来?谁也不会知道自己会喜欢上那个自己没好感的人。白小兔发过三个大誓,不结婚不生孩子不爱男人,可是十八岁这年,结了婚,从此誓言作废。云起铭压根没时间谈恋爱,所以很难想象他会闪婚。风起的时候,白云遇上会飞的小白兔,会发生什么呢?
  • Awakening & Selected Short Stories

    Awakening & Selected Short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级武神

    神级武神

    方辰,原本是地球上的一名普通大学生,一次无意中照镜子穿越到了一个同名的废材身上,后来得一枚能把任何生物炼化为灵珠、能把任何植物炼化为药珠的神奇光团。从此,方辰一步步踏上了逆袭的道路,仗剑高歌。修武巅峰,是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