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4400000022

第22章 妇科常见病

一、痛经

妇女在经前、经期或经后,出现的小腹疼痛为主证,或痛引腰骶,或痛引胁肋,甚者恶心呕吐,冷汗淋漓,面色苍白,严重者晕厥,并随月经周期发作的,称为“痛经”。

痛经在古代医书中,也称“经行腹痛”。大部分妇女在经行前后,会有小腹部轻微酸坠胀疼不适,或腰骶部坠胀感,或伴轻微恶心呕吐、乏力嗜睡,或伴行经前后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等现象,但不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的,为生理现象,不作痛经论。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与冲任、胞宫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主要机制在于经行前后气血变化急剧之时,受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引起冲任胞脉淤阻,经血流通不畅,不通则痛或冲任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常见病因病机如下:

1.气滞血淤长期抑郁,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机阻于冲任,血行受阻,经行不畅,不通则出现痛经。

2.寒湿凝滞经期冒雨涉水或过食寒凉,或久居湿地,感受寒湿,导致寒湿之邪伤于下焦,客于胞宫,经血被凝,运行不畅,不通而出现痛经。

3.肝肾亏虚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或后天房劳多产,损伤肝肾;或久病大病日久及肾,因此精亏血少,冲任不足,胞脉失养,经行之后精血更虚,冲任胞脉失养,不荣而痛经。

4.气血虚弱素体虚弱或久病大病耗伤气血致气血不足,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血海空虚,胞脉失养而致痛经。

5.湿热蕴结湿热内蕴或经期产后感受湿热之邪,与血相搏结稽留于冲任胞宫,以致气血凝滞不畅,不通而出现痛经。

总之,本病的发生不外虚、实二端,虚证多责之于肾,实证多责之于肝,病位在胞宫,变化为气血,表现为痛证。

“诊断”

1.主要症状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以小腹疼痛为主症。

2.伴有症状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面色苍白,或出现腹泻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

3.辅助检查妇科检查、尿妊娠试验、超声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1.异位妊娠异位妊娠多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妊娠实验阳性,妇科检查时宫颈有摇举痛且着色,子宫变软增大,超声检查发现在宫腔外有孕囊或包块存在,后穹隆穿刺可穿出不凝血,内出血严重者可出现休克,面色苍白,意识模糊。本病之疼痛、出血与痛经有相似之处,但疼痛的部位及各种妊娠征象与痛经迥然不同。

2.胎动不安胎动不安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阴道不规则出血,小腹疼痛或坠胀不适或伴见腰骶部酸痛,妊娠实验阳性,妇科检查时宫颈着色,子宫软,超声检查:宫腔内有孕囊存在或可见有血管搏动。其出血和腹痛与痛经相似,但痛经却不伴妊娠征象。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本病在临床上应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出现的时间,月经的期、量、色、质变化及伴见症状等来辨别虚实寒热。

2.治疗原则本病根据“通则不痛”的理论,治疗以“调理气血”为主,重在调血通经,气血调和则痛自除。

“分型论治”分气滞血淤、寒湿凝滞、肝肾亏虚、气血虚弱、湿热蕴结五种证型论治。

1.气滞血淤证

(1)症状

经前或经期,小腹部剧烈疼痛,拒按,经量少或经行不畅,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伴胸胁乳房胀痛,烦躁,舌质紫暗,舌边或舌尖有淤斑或淤点,苔薄,脉弦或弦涩。

(2)治法

理气活血,祛淤止痛。

(3)方药

血府逐淤汤。方中以桃红四物汤活血行淤;四逆散疏肝理气;加桔梗开胸膈之气与导淤血下行之牛膝一升一降配合成方。

胸胁乳房胀痛者,加香附、郁金、青皮以加强疏肝止痛之力。若痛经剧烈伴恶心呕吐者酌加吴茱萸、半夏。肝郁日久化火者加丹皮、川楝子。淤而兼寒者加乌药、小茴香、艾叶。血淤甚者可用三七粉,3g/次,3次/d,冲服。

(4)中成药

七制香附丸6g/次,3次/d,经前一周服。

(5)针灸

针刺三阴交、足三里、太冲、血海、中极、期门,平补平泻,每天1次。

2.寒湿凝滞证

(1)症状

经前、经期小腹冷痛,喜暖拒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舌暗,苔白或白腻,脉沉紧。

(2)治法

温经散寒,祛淤止痛。

(3)方药

少腹逐淤汤。方中肉桂、小茴香、干姜温经散寒;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祛淤;元胡、五灵脂、蒲黄、没药化淤止痛。全方共奏寒邪散、经脉通而痛自止之效。

若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甚者,加艾叶、制附片。腰痛者加杜仲、狗脊、续断。

(4)针灸

本症疼痛剧烈可取三阴交、足三里、关元,强刺激,先针后灸。

亦有经期经后,小腹绵绵冷痛,喜暖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淡质稀,畏寒肢冷,面色淡白,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无力者,为虚寒所致痛经。治宜温经养血止痛,方选大营煎。

3.肝肾亏虚证

(1)症状

经期或经后,小腹部隐隐作痛或空痛、坠痛,喜按,经量少或经期错后,色淡质稀,伴腰膝酸软无力,头晕耳鸣或健忘失眠,舌淡,苔薄,脉沉细。

(2)治法

补益肝肾,养血止痛。

(3)方药

调肝汤。方中山茱萸、巴戟天补肾填精;山药、阿胶滋阴补肾;当归、白芍养血敛肝缓急止痛。全方共奏补肾养肝、缓急止痛之效。

若经量少者,为脾胃虚寒,加鹿角胶、枸杞子、熟地黄。若腰膝酸软疼痛甚者,加桑寄生、杜仲、狗脊。

(4)针灸

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内关、肾俞、关元、命门穴,用温针。

4.气血虚弱证

(1)症状

经期或经后,小腹部绵绵作痛,喜按,经量少,色淡质稀,伴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无力,倦怠懒言,头晕心悸,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治法

补气养血,止痛。

(3)方药

圣愈汤加白芍、元胡、香附。方中人参、黄芪补益中气;当归、川芎活血调经;熟地养血,香附调血中之气。更加白芍、元胡加强止痛之功。若血虚甚者加鸡血藤、阿胶、枸杞子。腹部绵绵作痛而胀者乃虚中有滞,酌加乌药、小茴香。

(4)针灸

针刺气海、足三里、归来、肾俞、太溪、血海、三阴交穴,用补法。

5.湿热蕴蒸证

(1)症状

经前经期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或平时即有小腹部疼痛,经前经期加重,经色暗红有块,平素白带量多,色黄质稠,或伴低热,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2)治法

清热除湿,化淤止痛。

(3)方药

清热调血汤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方中黄连、生薏苡仁清热除湿;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丹皮活血祛淤通经;莪术、香附、元胡行气活血止痛;生地黄、白芍凉血清热,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清热除湿,缓急止痛之效。

若月经量多,经期延长者加槐花、地榆。平素白带量多,色黄质稠者酌加黄柏、土茯苓清热除湿止带。

(4)针灸

针刺行间、隐白、公孙、太冲、三阴交、关元穴,泻法,1次/d。

诊治痛经,在辨证论治的同时,选择适当的止痛药非常重要。如行气止痛药常用的有香附、元胡、木香、青皮、沉香、枳壳;活血止痛药如川芎、三七、蒲黄、五灵脂、乳香、没药等;散寒止痛药如艾叶、吴茱萸、肉桂、炮姜、乌药、小茴香;清热止痛药如川楝子、丹皮、赤药等。

“预防”

(1)注意经期卫生,经期禁房事。

(2)经期忌生冷之品,注意保暖,忌冒雨涉水。

(3)经期勿过度劳累,忌剧烈体力劳动,调畅情志,消除紧张情绪。

(4)经前一周开始服中药,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要足疗程以防复发,虚证更应注意平时的治疗。

二、崩漏

妇女在非行经期间阴道大量下血,暴崩如注,或淋漓出血持续不止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崩下”。久崩不止可致成漏,漏下不止亦可成崩,二者在临床上相互转化,故古有“崩为漏之甚,漏为崩之渐”之说。

西医学的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与本病描述颇多类似,可参考本篇论治。

“病因病机”本病发生的机制,主要在于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所致。其病机主要有气虚、血淤、血热和肾虚等。

1.脾虚

素体脾虚,或思虑过度,或饮食劳倦均可伤脾,脾气亏虚则统摄无权,冲任失约,不能制约经血而致崩漏。

2.血淤

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或感受外邪,或情志内伤,以致淤血停滞,旧血不去则新血不得归经,形成崩漏。

3.血热

素体阳盛,肝火内炽,或嗜食辛辣助阳之品,或外感热邪,或久病大病耗伤阴血,阴虚生内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冲任失约,经血非时而下。而成崩漏。

4.肾虚

先天肾气不足,早婚房劳多产,或老年肾气渐衰,终致肾虚。若耗伤精血则肾阴虚损,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精血失守,而成崩漏;若命门火衰,肾阴虚损,封藏功能失常,冲任失摄,而致崩漏。

“诊断”

1.主要症状

月经周期、行经时间、经量均发生严重紊乱。

2.伴有症状

贫血、不孕、盆腔感染的表现。

3.辅助检查

妇科检查、卵巢功能测定、超声波、定时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基础体温、宫颈刮片对明确诊断有帮助。

“鉴别诊断”

1.月经先期

月经过多伴有经期延长月经先期是周期缩短,月经过多者出血量多似崩,经期延长者似漏,这种期、量的改变与崩漏有相似之处,但上述出血均有一定周期性,经量的增多与经期的延长应在2周内自然停止,周期缩短应在7d以上2周以内,而与崩漏的出血无定期、持续出血不能在一定时间内自然停止不同。

2.月经先后不定期

本病以月经时或提前,时或错后7d以上但不超过2周,而行经时间正常为特征,而崩漏则周期、行经时间均发生严重紊乱。

3.经间期出血经间期出血以有正常期量的月经,但两次月经中间出血、量较月经明显减少为特征,与崩漏不难鉴别。

4.胎漏

胎漏与漏下均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而胎漏则有早孕反应或停经史,妊娠试验阳性,超声波提示宫内可见妊娠囊、心管搏动等妊娠征象。漏下却无上述阳性结果。

5.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以停经、出血和腹痛为特征,妊娠试验阳性,超声波提示一侧附件区可见妊娠囊等征象。而崩漏却无上述阳性结果。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崩漏以无周期性的阴道出血为辨证要点,临证时以出血量的多少、血色的紫淡、血质的稀稠,还应结合全身症状及腹痛情况、舌脉等明辨虚实寒热。

2.治疗原则

根据“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简称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1)塞流

即是止血,是止崩的重要手段。即指在阴道大量出血时,止血防脱以挽救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止血的方法,采用逐淤止血、益气止血、凉血止血、养血止血、温经止血等方法,不可专事收敛固涩。

(2)澄源

即是澄本清源,治病求因的意思,是治疗崩漏的重要环节。即在止血救急,出血量减少或出血将至时,找出引起出血的原因,采用补肾、健脾、养血、清热等使崩漏得到根本上的治疗。

(3)复旧

即调理善后。为治疗崩漏,防止复发的重要阶段。宜调理脾胃,化生气血,补益肝肾,调固冲任,才能使崩漏得到有效治疗。

在临床上,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病人、具体病情、病程阶段灵活运用。

“分型论治”分脾虚、血淤、血热、肾虚四种证型论治。

1.脾虚证

(1)症状

量多如注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面色萎黄或虚浮,神疲体倦,纳少便溏,少气懒言,头晕心悸,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或濡。

(2)治法

健脾益气,固冲止血。

(3)方药

固冲汤。方中黄芪、白术健脾益气以摄血;龙骨、牡蛎、海螵蛸固摄冲任;白芍、山茱萸益肾养血并可收敛止血;五倍子、棕榈炭收涩止血;茜草根活血止血。全方使脾气健,冲任固,出血止。

若血虚甚者,加阿胶养血止血。腹部绵绵作痛或空坠者酌加山药。出血量多,加人参、升麻,也可用仙鹤草、血见愁、旱莲草,水煎服,3次/d。

(4)中成药补中益气丸,8粒/次,3次/d口服。

(5)针灸取脾俞、肾俞、气海、三阴交、太溪、百会、命门、断红穴(在第2、3掌骨间,指端下1寸)等穴,毫针刺,用补法。可加灸。

2.血淤证

(1)症状

量或多或少,淋漓不断,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块下痛减,舌质紫暗,有淤斑或淤点,脉弦涩或涩。

(2)治法

活血化淤,固冲止血。

(3)方药

逐淤止崩汤。方中五灵脂、没药活血祛淤止痛;三七、丹皮炭、炒丹参活血化淤止血;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阿胶、艾叶养血止血;乌贼骨、龙骨、牡蛎收涩止血。全方化淤而止血,止血而不留淤。

(4)针灸

取关元、隐白、三阴交、地机、太冲、血海等穴,毫针刺,用泻法,隐白穴用灸法。

3.血热证

(1)症状

出血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色深红,质稠,烦热口渴,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2)治法

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3)方药

清热固经汤加沙参。方中黄芩、生地黄、地骨皮清热凉血;焦栀子、地榆凉血止血;血热日久伤及阴血,阿胶养血又可止血;龟板、牡蛎育阴潜阳,固摄冲任;耦节、棕榈炭涩血止血;以甘草调和诸药。

4.肾阴虚证

(1)症状

经量或多或少,淋漓不断,色红,质稠,头晕耳鸣,口燥咽干,五心烦热,两颧潮红。腰膝酸软,舌绛少苔,脉细数。

(2)治法

滋肾养阴,固冲止血。

(3)方药

左归丸去川牛膝加旱莲草、地榆。方中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滋肾阴而填精血;山药、菟丝子、鹿角胶、滋肾阳而补肾气;龟板、旱莲草、地榆滋阴凉血而止血。全方共奏滋肾养阴,固冲止血之效。

(4)针灸

取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太溪、内关等穴,毫针刺,用补法,并可加灸。

5.肾阳虚证

(1)症状

经量或多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腰痛膝冷,畏寒怕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弱。

(2)治法

补肾助阳,固冲止血。

(3)方药

左归丸去肉桂、当归。方中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山药滋肾阴而填精血;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壮肾阳而固冲任;制附子助阳止血。全方共奏补肾助阳,固冲止血之效。

阳虚明显者上方加巴戟天、紫河车、紫石英。若出血较多,色暗红夹血块,小腹痛甚者加乳香、没药、五灵脂以化淤止痛。

(4)针灸

针刺、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百会、命门,用补法,可加灸。

“预防”

(1)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注意合理的饮食。

(2)避免经期劳累,注意善后调理,治疗要足疗程,以预防其复发。

(3)调畅情志,避免精神刺激。

三、闭经

女子年逾18岁月经尚未初潮,或已行经而又中断达6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青春期前、哺乳期、妊娠期、绝经期后无月经来潮,为生理现象,不做疾病论。

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女子年龄超过18周岁,月经尚未初潮者,称为原发性闭经;而初潮以后行经一段时间而又中断达6个月以上的称继发性闭经。西医学中的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症、多卵巢综合征、席汉综合征等出现本证的皆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气滞血淤

精神抑郁或暴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机不利,血行受阻,胞脉闭塞,经血不得下行,导致闭经。

2.寒凝血淤

经产之时血室正开,冒雨涉水或过食寒凉,或居于湿地当风受寒,导致寒湿之邪伤于下焦,客于胞宫,致寒凝血淤,经血不得下行,而致闭经。

3.痰湿阻滞

素体肥胖,痰湿内盛或脾气虚弱,运化失常,痰湿内停,阻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血不得下行,而致闭经。

4.气血虚弱

素体虚弱,久病大病耗伤气血,或思虑过度伤脾,化源乏力或产后失血伤阴致气血不足,血海空虚,冲任胞宫不能依时由满而溢,无血可下而致闭经。

5.肝肾不足

若先天不足,肝肾亏虚;或早婚房劳多产,损伤肝肾;或久病大病日久及肾,精亏血少,冲任不足,血海不充,无血可下而致闭经。

总之本病的发生,不外虚、实两个方面,虚者气血虚弱,肝肾不足,冲任胞宫不能依时由满而溢,无血可下;实者气滞血淤、寒凝血淤、痰湿阻滞,胞脉闭塞,经血不得下行,而致闭经。

“诊断”

1.主要症状

月经中断达6个月以上或年龄超过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

2.伴有症状

伴肥胖、多毛、不孕、泌乳、烘热汗出等。

3.辅助检查

妇科检查、内分泌六项检查、超声波、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闭经应与妊娠相鉴别。妊娠亦有停经的表现,但它有早孕反应,妊娠试验阳性,妇科检查时宫颈着色,子宫软,超声波检查:宫腔内有孕囊存在或可见血管搏动,而闭经却不伴妊娠征象。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闭经须明确是经病还是他病所致,因他病所致闭经者当先治他病而后调经或经自调。

辨证时根据全身症状、既往月经的量色质、舌脉综合分析。

2.治疗原则

以通为主,虚者补而通之,或滋肾补肾,或益气养血;实者泻而通之,或活血化淤,或化痰除湿;寒者温而通之,如温经散寒;热者清而通之如清热除湿。总之本病虚证多而实证少,切不可不分虚实妄行攻破或一味峻补,以免犯虚虚实实之戒。

“分型论治”分气滞血淤、寒凝血淤、痰湿阻滞、气血虚弱、肝肾亏虚五种证型论治。

1.气滞血淤证

(1)症状

月经闭止,数月不行,小腹胀痛拒按,伴见面色青黯,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肋乳房胀痛,善太息,舌质正常或紫暗,舌边或舌尖有淤斑或淤点,脉沉弦或沉涩。

(2)治法

活血化淤,理气通经。

(3)方药

血府逐淤汤。

若烦躁胸胁乳房胀痛甚者,加郁金、栀子、青皮、香橼。若日久挟热,口干便秘者加知母、黄柏。若面色青黯,淤血较重者加文术、三棱以加强破淤通经之功。

(4)针灸

针刺肝俞、脾俞、关元、气海、三阴交、太冲,平补平泻,1次/d。

2.寒凝血淤证

(1)症状

月经闭止,数月不行,小腹胀痛拒按,得热痛减,伴形寒肢冷,面色青白,大便溏薄,舌紫暗,苔白或白腻,脉沉紧。

(2)治法

温经散寒,活血通经。

(3)方药

温经汤。方中肉桂温经散寒,通调经脉;人参补气助肉桂散寒;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丹皮、牛膝活血祛淤;甘草、白芍缓急止痛。全方共奏温经散寒,活血通经之效。

(4)针灸

针刺天枢、气海、血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补法,温针灸。1次/d。

3.痰湿阻滞证

(1)症状

月经数月不行,带下量多,形体肥胖或神疲体倦,胸闷纳呆,呕恶痰多,头晕目眩或头重如裹,心悸气短,四肢困重乏力。舌体胖,苔白腻,脉缓滑。

(2)治法

化痰除湿,活血通经。

(3)方药

苍附导痰汤合佛手散。方中二陈汤燥湿化痰,和胃健脾;苍术燥湿健脾;香附、枳壳理气行滞;胆南星燥湿化痰;生姜温中和胃。全方化痰除湿、活血通经,加当归、川芎共奏痰湿化、经脉通之效。

若痰湿郁久化热,带下色黄酌加黄连、黄柏。若痰湿内盛,胸脘满闷者加厚朴花、瓜蒌、枳壳。肢体浮肿明显者加益母草、泽兰。

(4)针灸

针刺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太冲,补法,1次/d。

4.气血虚弱证

(1)症状

月经量少、延后,渐至闭经,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体倦,少气懒言,头晕心悸,纳少便溏,爪甲色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治法

健脾补气,养血调经。

(3)方药

八珍汤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川芎、地黄、芍药养血。全方补气血,使气足血充而经自通。

若血虚日久渐至阴虚血枯经闭,症见形体羸,五心烦热,咳嗽吐血,两颧潮红,舌绛少苔,脉细数,可酌加玄参、知母、青蒿、鳖甲。

(4)中成药乌鸡白凤丸。

(5)针灸针刺脾俞、肝俞、足三里、阴陵泉、天枢、平补平泻,每天1次。

5.肝肾亏虚证

(1)症状

月经初潮迟,经量少或经期错后,渐至闭经,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健忘失眠。偏阴虚者身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两颧潮红,舌绛少苔,脉细数;偏肾阳虚,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绛少苔,脉沉迟。

(2)治法

补养肝肾调经。

(3)方药

左归丸加龟板、阿胶、鸡血藤。方中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补养肝肾;杜仲、菟丝子补益肾气;山药、茯苓健脾以助生化之源;当归、鸡血藤养血调经;龟板、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加强养血之效。全方使精充血足,胞宫依时由满而溢则经自调。

偏肾阳虚者上方加巴戟天、紫河车、鹿角霜。

(4)针灸

针刺太溪、关元、三阴交、肾俞、肝俞、膈俞穴。平补平泻。

“预防”

(1)经前经期调畅情志,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或过度刺激。

(2)经期避免过度劳累。

(3)若出现月经后期、量渐少时应引起注意,及时就诊。

四、妊娠恶阻

妊娠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或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

妊娠恶阻在古代医书中,也称“子病”、“病儿”、“阻病”、“妊娠呕吐”。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妊娠剧吐”。

妇女在妊娠6周左右开始有轻度恶心、呕吐、厌食、择食、乏力、嗜睡等现象,晨起或饭后明显,一般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于孕12周后症状自然消失,无须特殊治疗。

“病因病机”主要机制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常见分型有脾胃虚弱、肝热犯胃、痰湿中阻型。

1.脾胃虚弱孕后冲脉气盛,而冲脉隶属阳明,若素体脾胃虚弱,或孕后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胃失和降,随冲气上逆犯胃而致恶心、呕吐。

2.肝热犯胃平素烦躁易怒,肝郁化热或肝阳偏亢,孕后阴血下聚以养胎元,则肝血愈虚,肝火偏旺且冲脉气盛,冲脉附于肝,冲气加肝火上逆犯胃而致恶心、呕吐。

3.痰湿中阻素有停痰蕴湿或素体脾气虚弱,运化失常,痰湿内停,孕后冲脉气盛,冲气夹痰湿上逆犯胃而致恶心、呕吐。

“诊断”

1.主要症状

恶心、呕吐、厌食、甚或食入即吐。

2.伴有症状

精神萎靡、眼眶下陷、体重下降等。

3.辅助检查

尿妊娠试验。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恶心、呕吐、厌食、食入即吐。

辨证应着重了解呕吐物的色、质、味以辨虚、实、寒、热。如呕吐酸水或苦水,或黄稠痰涎气味酸臭者,多属实证、热证;呕吐物清稀,无气味者,多属虚证、寒证。结合全身证候、舌脉等进行综合分析,审证求因以辨证论治。

2.治疗原则

以“调气和中,降逆止呕”为主,禁用升散之品,并应注意饮食和情志的调节,对病情严重的应及时终止妊娠。

“分型论治”分脾胃虚弱、肝热犯胃、痰湿中阻三种证型论治。

1.脾胃虚弱证

(1)症状

妊娠早期,呕恶厌食,或食后即吐,呕吐物质稀,无特殊异味,伴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头晕,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2)治法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3)方药

香砂六君子汤。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和中;砂仁、生姜、半夏降逆止呕;陈皮、木香理气和中。全方补脾胃、降逆气,使脾胃健、呕吐止。

若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苔白而润,脉迟者,为脾胃虚寒,加丁香、白豆冠、炮姜以加强温中散寒降逆之力。若呕吐日久,胃阴被伤,口干便秘者去木香、砂仁、茯苓酌加麦冬、玉竹、石斛、郁李仁养阴和胃润便。

(4)针灸

取中脘、内关、公孙、足三里等穴,毫针刺,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2.肝热犯胃证

(1)症状

妊娠早期,呕吐酸水或苦水,伴胸胁胀满,嗳气叹息,头晕目眩,口苦咽干,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弦滑数。

(2)治法

抑肝和胃,降逆止呕。

(3)方药

苏叶黄连汤加半夏、竹茹、炙枇杷叶、陈皮。方中苏叶和胃止呕;黄连清热抑肝半夏降逆止呕;竹茹、枇杷叶清热和胃降逆;陈皮理气和胃,全方使肝热清,肝胃和,逆气降呕吐止。

若患者头晕头胀明显者,去苏叶加菊花、钩丁、草决明、夏枯草清热平肝。若呕甚伤津,舌红口苦者,酌加麦冬、沙参、石斛养胃阴。若胸胁乳房胀满不适,加橘叶、炒川楝子、合欢皮、玫瑰花疏肝理气。

(4)针灸

取中脘、内关、足三里、膻中、太冲等穴,毫针刺,平补平泻。

3.痰湿中阻证

(1)症状

妊娠早期,呕吐痰涎,色白黏腻,伴胸闷纳呆,不思饮食,头晕目弦或头重如裹口淡无味,心悸气短,四肢困重乏力。舌体胖,苔白腻,脉缓滑。

(2)治法

化痰除湿,降逆止呕。

(3)方药

二陈汤加砂仁、藿香。方中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理气止呕;茯苓、甘草健脾渗湿和中;砂仁温中止呕;藿香芳香化湿,和中止呕。

脾胃虚寒者,加党参、干姜以健脾温胃。若痰湿郁久化热,酌加黄连、竹茹清热化痰。若痰湿内盛者,加苍术、白术健脾燥湿。痰湿内盛,胸脘满闷者,加厚朴花、瓜蒌壳行气散结、宽胸除湿。

(4)单验方

鲜芫荽1把,加苏叶、藿香各3g,陈皮、砂仁各6g,煮沸后倾入茶壶内,对准患者鼻孔吸入其蒸汽。

(5)针灸

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丰隆等穴,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

“预防”

(1)饮食清淡富有营养,少吃多餐,忌生冷油腻。

(2)保持心情愉快,解除顾虑。

五、产后发热

产褥期内,出现以发热为主证,并伴有全身其他症状者,称为产后发热。

产妇分娩时大量耗伤阴气,在产后一二日以内,由于阴血骤虚,无以制阳,阳无所附,浮越于外,常有轻微发热,不伴其他症状者为生理现象。

“病因病机”引起本病的机制主要是产后阴血骤虚,阳气浮散,腠理不固,易感外邪,而致发热。常见的原因不外血虚、血淤、外感、感染邪毒几个方面。

1.血虚

素体气血不足,产时失血过多,阴血骤虚,阳无所附,以致虚阳附越于外,而令发热。

2.外感

产后百脉空虚,腠理不密,卫阳不固,以致风寒之邪,袭表犯肺,营卫不和,因而发热。

3.血淤

产后情志不遂,或摄生不慎,感受寒邪,血为寒凝,淤阻冲任,恶漏不下,败血停滞,阻碍气机,营卫不和,而致发热。

4.感染

邪毒产后百脉空虚,血室正开,或产时接生不慎,或护理不当,或不禁房事,致使邪毒乘虚而入,稽留于冲任胞脉,正邪交争,营卫失调,而令发热。

“诊断”

1.主要症状

产后发热,或低热不退,或乍寒乍热,或高热寒战。

2.伴有症状

恶露不绝,色如败脓,质稠有臭味,小腹部剧烈疼痛。

3.辅助检查

妇科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液及阴道或宫腔排出物病菌培养、超声波检查等对明确诊断有一定帮助。

“鉴别诊断”

1.乳痈

乳痈以乳房胀硬、经肿、热痛,甚至溃腐化脓,伴见发热为其特点。与产后发热不同。

2.产后小便淋痛

产后小便淋痛虽也可伴有恶寒发热,但以尿频尿急尿痛为特征。与产后发热不难鉴别。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产后发热有虚有实,辨证应根据发热的特点、恶露的量色质味、小腹部有无疼痛及疼痛的性质、全身症状、舌脉等综合分析。

2.治疗原则

在产后多虚多淤的基础上,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但应注意清热勿过于寒凉,疏风勿过于辛散,化淤勿过于攻破,消导必兼扶脾。感染邪毒型是产后危急重症,危及产妇的健康,应果断处理,必要时结合西医进行治疗。

“分型论治”分血虚、外感、血淤、感染邪毒四种证型论治。

1.血虚证

(1)症状

产后失血过多,微热汗出,头晕目眩,心悸少寐,神疲体倦,爪甲色淡,恶露量少,色淡质稀,小腹绵绵作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治法

补气养血,和营退热。

(3)方药

八珍汤加减。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川芎、地黄、芍药养血。全方补气养血,调和营卫使热自除。

若见午后热甚,两颧潮红,头晕耳鸣,口燥烟干,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为阴虚内热,治宜滋肾养阴,养血清热,方用加减一贯煎。

(4)针灸

取曲泉、三阴交、足三里、关元、复溜等穴,毫针刺,用补法,可加灸。

2.外感证

(1)症状

产后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咳嗽流涕,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治法

疏风养血,散寒解表。

(3)方药

荆防四物汤。方中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扶正,荆芥、防风祛风散寒解表。全方共奏疏风养血,散寒解表之效。

若外感风热者,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汗出,头身疼痛,咳嗽,流浊涕,口渴,咽喉疼痛,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

若外感暑热,症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倦怠乏力,舌红少津,脉虚数。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用清暑益气汤。

若寒热往来,胁痛咽干之邪入少阳者,治宜和解少阳,方用小柴胡汤。

(4)针灸

取合谷、大椎、风池、外关、曲池穴。

3.血淤证

(1)症状

产后乍寒乍热,恶露不下或量少,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口干不欲饮,舌紫暗,有淤斑或淤点,脉弦涩。

(2)治法

活血化淤,和营除热。

(3)方药

血府逐淤汤。血淤甚者可酌加益母草。

(4)取支沟、曲池、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毫针刺,用泻法。

4.感染邪毒证

(1)症状

产后恶寒发热,或高热寒战,小腹疼痛拒按,恶露或多或少,色紫暗,或如败脓,质稠有臭味,心烦不宁,口渴喜饮,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而有力。

(2)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化淤。

(3)方药

解毒活血汤加银花、黄芩。方中金银花、连翘、黄芩、葛根、柴胡、甘草清热解毒;生地黄、赤芍、当归凉血和血;桃仁、红花活血行淤;枳壳理气行滞。全方共奏清热解毒,凉血化淤之效。

若高热不退,烦渴引饮,大便燥结,恶露不畅,秽臭如脓,小腹疼痛拒按,甚者滿腹疼痛,神昏谵语,舌紫暗,苔黄而燥,脉滑数者为热结在里,应急下存阴,方用大黄牡丹皮汤。

若高热汗出,心烦不宁,斑疹隐隐,舌红絳,苔少或花剥,脉弦细数者为热入营血,应清营解毒,散淤泻热,方用清营汤。

若壮热不退,神昏谵语者为热入心包,可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或以西药对症治疗以抢救产妇生命。

更有新产后不节饮食,食积发热者,症见不思饮食,嗳腐呑酸,脘腹胀滿,舌苔厚腻,脉濡滑,治宜健脾和胃,消导化滞,方用保和丸。

(4)针灸

取曲池、尺泽、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风池等穴,毫针刺,用泻法。

“预防”

(1)注意产后卫生,产后禁过早房事。

(2)产后适寒温,饮食有常。

(3)心情舒畅以防肝气郁结而致淤血内停。

(李筱伟)

同类推荐
  • 验光28忌

    验光28忌

    从介绍眼球的基本结构入手,让您了解验光,走出验光误区,学会判别验光正确与否,并教您检影验光方法和“验光28忌”。全书篇幅不长,但却是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感悟。《验光独行侠谈验光28忌》语言朴实、深入浅出,是验光专业人员的良师,是远视、近视患者的益友。
  • 张院士趣谈整形与美容

    张院士趣谈整形与美容

    本书由德高望重的整形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张涤生教授亲笔撰写。张院士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以轻松、活泼、通俗、风趣的笔调,介绍了现代整形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叙述了多种常见畸形的原因和整形矫治的手术方法,展示了珍藏多年典型的整形病例图片。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作为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现代整形与美容医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亦可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相信,不论您以何种心态阅读这本书,透过书中的文字和图片,它都能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袖珍药物手册

    袖珍药物手册

    随着临床医学、药学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加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这对临床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迅速、准确地开出规范的处方,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迫切希望能有一本方便实用的药物手册,临床工作中或遇到用药中的问题时可随时查阅。据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袖珍药物手册》。
  • 中医学

    中医学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 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

    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

    作者从“中医有用吗”开始,继以如何正确地学习中医,如何打好中医的基本功,如何正确看待西医“病”与中医“证”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中医的灵魂在于辨证施治,并通过大量显示中医药神奇疗效的疑、难、危、重病例的真实记录和诊治分析,对临床常见运用中医药误区的产生原因加以论述,进述个人的治学观点和临床体会,引导中医学子们正确评价的看待中医光明的前景。作者把深奥的中医理论寓于风趣幽默的语言之中,给读者营造一种轻楹的阅读氛围。本书适合中医院校师生、中医业者、中医学好者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天堂凹

    天堂凹

    一部讲述打工场悲欢离合的《弟兄》,一部演绎农民工生存现状的《活着》。德宝等人都是真正的“草根”,教育程度低,他们之间有友谊,也有相互欺压,他们的命运带有偶然性,但也是必然的。本小说已由中国电影集团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安站军导演,吴军、颜丹晨、高虎、姚晨等影星联袂主演。
  • 第41次相亲:豪宠宝贝妻

    第41次相亲:豪宠宝贝妻

    月相亲41回,想想也真是醉了。竟偏偏遇到他?五年前,她一无所有。他百般讥讽,嘲笑,她认清形势,知趣离开再次相遇,她依旧一无所有,他却强势夺取,势在必得,她不屑一顾。他:“一个月相亲41次,不是因为那些人都不是我?”她盘手,笑的云淡风轻:“人要脸,树要皮,你......要什么?呵!第三物种再见。”他:“我当然要你。”
  • 重生之至尊武神

    重生之至尊武神

    高二学生的陆晓峰听同学们在议论说今晚是百年不遇奇观九连串珠结果被雷给劈穿越到了地黄大陆…………看陆晓峰在神佛的世界如何踏上世界巅峰
  • 林门风云

    林门风云

    异界穿越,林家普通弟子竟打造最强神器,可惜最后陨落,且看主角在异界的风云
  • 异元时空1

    异元时空1

    一个新的大陆,星帝大陆,最强才是王道。控制系,强攻系,防御系,还有织幻师!然而,这里却是少了疗愈系,但这个大陆上的人都有一种可怕的自我恢复力,其中缘由不得而知!但这里却是这般璀璨夺目,英豪出自少年处,他们定能绽放异彩!然而,大陆之外还有许多未知数,一个又一个恐怖的阴谋……
  • 温笙新娘

    温笙新娘

    声明。此为架空古风小说,一切人物内容皆为虚构,请勿深究。简介:温婉,人如其名,温柔婉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贤妻良母的不二典范。从小没有远大的志向,和所有姑娘家一样,想在长大后找一个好婆家,不一定要是心仪的儿郎,嫁过去,安安稳稳过一辈子。好婆家找到了,以全城最风光的的架势嫁了过去,那儿郎也英俊潇洒,器宇不凡,从小的目标完成了大半。可父亲的死,婆家的事,记忆中的那个人,打破了她一直以来期盼的平静.......“佑笙,为什么我如我打算的一般温声吞气,却得不到我预料的平静?”
  • 我主宰命运

    我主宰命运

    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叫萧晨,自出生开始便是体弱多病、终年病魔缠身,父亲带我“访遍”名医,他们都说:我的生命尽头是十五岁。事实好像真如他们所说,我在十五岁那年就是迟暮少年,已经卧病在床,全身瘫痪。然而……同样是十五岁那年,一个老者出现……我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 轮回凶墓

    轮回凶墓

    阴尸重地,百鬼夜行之凶地,有一家便利店,有个致命规矩就是绝对不能把最后一件东西卖出去……坏规矩的人全都死了。我在这上夜班的第一天晚上就坏了规矩,结果……我被女鬼舔了眼,拥有了极品阴阳眼和透视眼。捏爆小鬼,调戏女神,我要逆袭了!殊不知,这一切都是阴谋,镇压着六道鬼棺的轮回之墓,有朝一日,鬼仙觉醒,血祭人间……
  • 田园药香:猎户家的俏娘子

    田园药香:猎户家的俏娘子

    一朝重生,医科大学高材生摇身一变成了穷苦小村花,一睁眼躺在了喜房内。家徒四壁,没吃没喝,全靠一身本事闯天下!开医馆,做药膳,包鱼塘,酿药酒,顿时风生水起,扭转乾坤。他是山中猎户,高大威猛,腹黑深情,宠妻如命。“夫君,咱们能不吃肉了吗?”“好!”白薇很快发现,虽然他换了口味,可是比以前更重口味。依山傍水,桃源生活,儿女成群,富贵满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妻郝可人

    美妻郝可人

    “你觉得我会娶你吗?”郁盛北似笑非笑的看着她。郝可人眸子一紧,“你想多了,我也根本没想要嫁你。”“那你想嫁给谁?”“嫁给谁也不嫁给你!”她扭头就走,不再跟他说话。身子猛然被扛起,身下传来他满满的醋味,“除了我以外,哪个孙子敢娶你?看我不废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