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1300000016

第16章 林语堂与沈从文

林语堂与沈从文在不同的空间采取了相同的审美文化眼光,批判城市文明的种种负面效应。他们有着内在逻辑上的惊人一致:对进化论的反叛,对历史与道德的二律悖反的反思。前者不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切都将趋向于完美;后者不认同“都市的赞美诗”708,对都市进步的大量负面衍生物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由于“进化论”的强大影响,人们一度相信有一个“完美终点”的到来,因此在现代文坛,不乏对都市文明采取赞颂姿态者,如茅盾、郭沫若等。新感觉派作家虽然感觉到都市所带来的人性异化,但是由于他们都是地道的“都市之子”,对都市的热爱与迷恋使他们只能在痛苦中沉醉、痴迷、不可自拔,最后只能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恰如沈从文所说,都市成就了他们,也限制了他们。同为描写现代都市,林语堂与沈从文不仅能够自觉反思现代文明所带来的道德堕落、人性异化与心灵重负,而且通过对文化理想的建构与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相对抗,表现出相类的审美特质。

首先,在面对人性异化的同时,二者做出了一致的文化指向——崇尚神性,赞美人的原始生命强力。林语堂的神性思想具体通过神秘莫测的“命运”表现出来,他认为“命”是一种无法抗拒、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力量,因此人应当顺其自然,并有所畏惧。《京华烟云》、《唐人街》等作品都表达了这样的思想:道无时不在无所不在,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规则,善恶、美丑、荣辱、贵贱、死生、祸福,都遵循轮回转换的自然法则,受到命运的主宰,因此不可强求,不必执着,应当顺应天道,就像《赖柏英》中韩沁在给新洛的信中所写:“冥冥中似乎有一股莫大的驱力,任谁也无法抗拒它的安排。”709林语堂通过作品表现了对强大的命运力量的折服。沈从文崛起于30年代的文坛,笔触最终指向对民族未来生存方式的终极关怀,他以生命为关注点,崇尚神性,描写健康优美的人性。他郑重声明:“我还得在‘神’之解体的时代,重新给神作一种光明赞颂。”710“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711“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712由此可见,在沈从文那里“人性”与“神性”相通。无论是林语堂还是沈从文,对神性的强调都使他们转向对原始生命强力的歌颂。林语堂在《红牡丹》、《风声鹤唳》、《朱门》等作品中颂扬健康的生命形式,塑造了一系列任性唯情的人物形象;沈从文的《龙朱》、《神巫之爱》、《媚金·豹子·与那羊》、《月下小景》、《雨后》、《阿黑小史》、《柏子》等诸篇,在诗化的背景中,通过健康的肉体、美丽的外貌、纯朴的心灵、朝气蓬勃的精神凸现出人性美。在他们笔下,这种原始的生命形式是一种人性与神性的契合,也是一种人性与自然的交融。他们以舒展而强烈的爱,震撼着文明世界矫揉造作的男男女女。情欲在他们笔下,不是丑恶、淫秽的别名,而是人性的复苏、青春的觉醒、存在的庄严召唤、生机勃勃的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夏志清曾将沈从文与叶芝做过简单的比较,认为二者都强调“人类得跟神和自然保持着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们保全做人的原始血性和骄傲,不流于贪婪与奸诈。”713这一带有审美现代性色彩的表述完全适用于林语堂与沈从文。在“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昂扬崇高的精神成为普遍主体倾向的时代,知识分子难以以足够的精力深入思考文化意义上的彻底变革,而林语堂与沈从文等作家则继续着对生命的思考。他们于单纯的信仰、朴素的观念支配下展现着命运的庄严和自由的本质,在一种逆向的文化思维中,以神性、以原始生命强力抗拒“物化”的日常经验,减轻工具理性对主体的压抑。

其次,二人都通过梦幻、回忆与想象对抗现实、批判都市,这是对现代文明的拒斥。“‘现代性’既意味着分析、反映某种镜像,也意味着逃避、幻象和某种梦象”714.在林语堂看来,“人类是全靠想象力才能进步的。”715而工业化过程和与之相关的物质主义的泛滥成灾,使“有关人类心灵的一面——想象力、记忆、爱、冲动(除了动物的食物和性的冲动以外)都被抹杀,或被扔到窗外。”716“旧世界”的匆忙生活使人们不断走向没落,不可逆转地迅速物化和成为物性对象,而想象力的毁灭、梦幻的丢失,是其严重危害,是人的精神沦落和本质退化的典型体现。沈从文则力图在病痛的人生与社会中,通过文学作品达到纯粹审美观照的境界,在这种思路下,文学所要强调的,如周作人在《跋》中所说,不是直面人生的勇气以及现实主义精神和方法,“不是著者所见所闻的实人世的,而是所梦想的幻景的写象”717.沈从文在对回忆、梦境的书写中寻找精神家园。因此,在给“小说”下定义的时候他指出:

个人只把小说看成是“用文字很恰当记录下来的人事”,这定义说它简单也并不十分简单。因为既然是人事,就容许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社会现象,即是说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种种关系;二是梦的现象,即是说人的心或意识的单独种种活动。单是第一部分不大够,它太容易成为日常报纸记事。单是第二部分也不够,它又容易成为诗歌。必须把“现实”和“梦”两种成分相混合,用语言文字来好好装饰、剪裁,处理得极其恰当,方可望成为一个小说。718

正如马尔库塞所分析的:“想像的力量在工具主义理性发号施令,与为了实现这种理性而对感觉经验大加摧残这两者之间,被压抑着。正是在这种压抑的总体框架中,想像才可以自由地成为实践的东西,即对现实加以变形。”719林语堂与沈从文正是在文明社会的现实压抑中,通过梦幻、想像的释放而超越现实的限制。

林语堂与沈从文都在创作中反映梦想与现实的对立。林语堂笔下的人物常常借梦幻来补偿现实中忙碌生活的不足,作家借人物之口说:“梦境是对现实的抗议,不是吗?”720他认为,梦幻能够制约支配性思想或工具主义,“人生少不了幻像,幻像使人生变得可以忍受。把世界剥夺了幻像,我们就失去生存的目标。……事实上,世界没有幻像就不可能存在。……假如美是瞬间的一种幻像,看起来不是很好吗?其实整个人生都是错觉,问题是要怎么办?摒弃它吗?不,人生少不了错觉。……我们每天的生活都需要这些神话和幻影,没有了幻影,就没有爱,没有艺术,也没有了宗教。”721“我们不能生活在冷冰冰、赤裸裸的现实里。‘旧世界’的哲学错在过分强调客观。我们必须为人披上自制的美服。我们若有更富弹性的想象力、更活跃的幻想,和自然有更亲密的接触,若有早期希腊人特具的朝气和诗意的幻想,我们就可以美化生命了。”722诚如弗洛伊德所说,真正的艺术家“懂得如何润饰自己的白日梦”并“为他人所共同欣赏”723,林语堂在作品中创作了许多梦幻世界。如当新洛想起赖柏英,想起故乡时,他感到:“那是一个他已经失去、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世界。往事一直残留在他心底,想抓又抓不回来。他对那些梦迄今依旧满怀信心,梦中有开心的笑容、极度的喜悦、真诚的感情以及纯情的信任。”724与之相对比,新洛在匆忙的大港都看到的却是“人来人往的走道,褪色的墙垣,大家住的破房子,以及汹涌不断的人潮,千千万万奔走营生的人群。”725在这里,人们只忙着赚钱,丢失了梦与幻想的能力。林语堂陷入乡土与都市、理想与现实的二元对立,矛盾的难以调和与调和的艰难使他常常以梦幻为慰藉。沈从文也常常游离在梦的边缘,流露出梦境难圆的悲凉,与现实呈现对立态势。他在《水云》中很坦诚地透露了自己经常陶醉于梦境的经验,比如,“我要写我自己的心和梦的历史”726.《月下小景》中的佛经故事是经过“放大翻新,注入我生命中属于抑压的种种纤细感觉和荒唐想象。”727《边城》是“将我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的故事,是“纯粹的诗,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728所以沈从文在小说中,写的常常不是眼见的状态,而是官能的感受、回忆、梦幻:“在现实里以至于在回忆同想象里驰骋,把各样官能同时并用,来产生一个‘作品’。”729要超越“普通人习惯的心与眼,来认识一切现象,解释一切现象,而且在作品中注入一点什么,或者是对人生的悲悯,或者是人生的梦。”730林语堂与沈从文都通过对梦幻的强调寻找精神的慰藉和寄托,这是对所处现实社会的否定,从中可以看到梦(历史、回忆)与现实的对立。

虽然有着内在文化理路上惊人的一致:都极端厌恶商业都市如上海;林语堂说过:“我本质上就是来自乡村的男孩”731,并借新洛之口说:“自己既然生长在乡下,便永远是属于乡下的小孩”732,沈从文也说:“在都市住上十年,我还是个乡下人”733,但是沈从文与林语堂二人对待“都市”与“乡下”的态度大相径庭。林语堂对二者持融合的态度。如前所述,林语堂对都市文明的态度具有双重性,在享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同时,对其诸如人性异化等衍生物进行清醒批判,他反对的是对现代物质文明的过度追求。作为对都市生活不足的一个补充,他推崇乡土礼俗社会与现代都市相结合的“礼俗化都市”,并通过对礼俗化都市的营造来建构生活的理想状态。与此不同的是,沈从文将二者截然对立。他有“对旧中国不移的信心”734,厌恶“新的世界”735.他说:“请你试从我的作品里找出两个短篇对照看看,从《柏子》同《八骏图》看看,就可明白对于道德的态度,城市与乡村的好恶,知识分子与抹布阶级的爱憎,一个乡下人之所以为乡下人,如何显明具体反映在作品里。”736这是沈从文关于自己的创作的整体说明,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或“湘西世界”的互参与对立,是沈从文创作的总体指向与基本内涵。他极端厌恶现代都市及其文明:“在都市中随处可以遇见的,是‘假道学’。这种人终生努力求‘可敬’。这种人的特点是生活空空洞洞,行为装模作样。”737他以湘西的眼光观察都市,极易捕捉到都市道德的沦落、政治的腐败、人际关系的虚伪丑恶、灵魂的扭曲变态等。《八骏图》、《绅士的太太》、《有学问的人》等作品可以作为一个系列,他从中透视扭曲了的生命形式,对都市生活的代表——“文明”的绅士阶层予以毫不留情的鞭挞,传达对人类文明沦落的忧虑。而乡下人则不同,他们“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诡诈。”738《边城》是一曲优雅的牧歌,歌颂古老人性的健康淳朴;《三三》、《萧萧》等则在与复杂、堕落的城市生活的对比中,表现淳朴、自然的乡村生活,如三三恬然自足的生活态度,萧萧对生命的渴望和热爱。在他笔下,“乡村”与“都市”总是泾渭分明。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围绕黄河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合理。
  • 大饭碗

    大饭碗

    《大饭碗》是农村发展进程的纪实,也是画卷。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视角,审视社会生活,将所闻所见,素材取舍,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景观,刻画复杂曲折的情节,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感触,扑捉了时代的光环。不论从结构上,情节上,还是从人物上,语言上,具备了超越的旧窠的观念。
  • 谷雨诗选(第二卷)

    谷雨诗选(第二卷)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前世

    前世

    百花洲杂志社编著的《前世(身穿尘埃的字符)》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纪实文学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热门推荐
  • 虚儗战争

    虚儗战争

    《虚拟战争》这个书名被人取走了,不过本书还是《虚拟战争》!──────────────────────────今年二十五岁的陆奕从来没有想过,当自己以狩者的身份重新回到学院时,竟然要叫自己的女儿一声"学姐"!这是一个奇幻的世界,喜欢日常冒险、恋爱、超能力一流的卿们可以考虑进来看看。为了避免透露太多剧情,简介就弄得简单些了。码字经历三年,累积400万字,请安心收藏。
  • 古剑奇谭之苏雪合体

    古剑奇谭之苏雪合体

    【花脖传奇:白玉蓉千风来袭】“苏苏,哪怕你用不到一年的时间陪着我,哪怕你永远都记不起来我,我也会永远守护着你,为了你,我可以背叛幽都,放弃灵女,不要十二品莲台,不要伏羲琴,不要赤霄剑......只为陪着你。”晴雪望着如冰块脸的屠苏,明亮的眼睛里滴下了浓浓的爱与深深的情——眼泪。女娲娘娘说只有苏雪合体才可以换来这世界的安宁,换来百姓的健康,桃花谷是他们相遇的园地,如今隔山相望,却不忘那对丢入悬崖粉碎的泥土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晴雪他们都拼了命,完成自己人身坎坷的使命。【据作《古剑奇谭之苏雪合体》简介】
  • 腹黑世子绝宠妃

    腹黑世子绝宠妃

    花开花落,他都在心等他。云起云落,她都在想她失去了什么。再次重逢,他要告诉她一个秘密。京城穆国公之女穆晓月因身体不好,而去白凌山养病七年,谁知一回来就惹上了这个看似温润如玉,实则腹黑无比的家伙。某天,穆晓月正和七皇子在吃饭。谁知被某个狐狸知道了,于是……“七皇子,最近东莞国太子来访,我向皇上推荐了你去接待,现在就要进宫面圣。但是七皇子如果实在是饿了的话,先吃完在去……”“不用了,容世子慢慢吃。”七皇子咬牙切齿的说出了这句话。然后某个狐狸一脸阴谋得逞的样子微笑的看着穆晓月。(本文绝宠,男主女主身心干净,请放心入坑!)
  • 乱序之惜籽

    乱序之惜籽

    她不断地出现在一个人人生的任意阶段,空白的记忆,熟悉的感觉,潜意识中的拒绝阻止,这是怎么回事?幼儿,童年,少时,及笈,拜堂,可是,婚后呢?为什么没有?那个受着大家宠爱的乖巧地学习着礼仪的”时籽”为什么与自己一模一样?自己是谁?为什么自己没有任何记忆?歇斯底里的母亲,慈蔼和善的父亲,温润微笑的庶弟,被囚禁的“风”姨娘,变幻无常的竹马,到底,谁,是这一切的幕后人?时惜,时籽,这一双生姐妹,又会走向怎样的未来………………这是一个突然的灵感,发着呆就突然出现了,想法还不成熟,动手应该会很久很久之后,因为作者要参加15年6月的高考,而且作者写一章要好久,不过。作者是不会放弃的,作者会继续努力,加油!!!
  • 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

    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问题

    本书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动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地位和前景问题、应对入世挑战问题等。
  • 斗破巅峰

    斗破巅峰

    斗气也好,内家真气也好,繁衍到巅峰之后,能否破开苍穹,超越人体的极限?
  • 命里注定遇见你

    命里注定遇见你

    我的世界因为你们才变成这样,如果可以我希望我没有遇见过你们,但也许命里注定遇见你。
  • 回到古代

    回到古代

    一个当今社会微不足道的小小公务员,却因为一场飞来横祸,而魂飘天外。一块毫不起眼的玉牌,把他的魂魄始终凝聚在一起。一次稀里糊涂的选择,让他到了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过去。一场如梦似真的经历,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段即相似又不同的历史,却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
  • 七绝神皇

    七绝神皇

    七剑出,天下争。看一枚小兵如何长成参天巨树。
  • 天使在诱惑

    天使在诱惑

    明知道这是一场逃不开的宿命,因此遇见你,只把自己放得更低,满心欢喜的,在尘埃里开出花来。曾经,她是所有人捧在手心里的公主。当他认定她是他命中注定的爱人时,她却如泡沫般消失在他的生命里,他疯狂的寻找,却一直没有他的消息。蓦然回首,原来你就在这里。她第一次遇险,他英雄救美,他与她擦肩而过,当她再次遇险,他“舍身”相救,却不料被他说是她“强jian”了他,呜呜??????这世界真是玄幻了啊!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便定格在属于你我的记忆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所以命中注定你是我的,无论你消失多久,命运依然会让你我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