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1300000016

第16章 林语堂与沈从文

林语堂与沈从文在不同的空间采取了相同的审美文化眼光,批判城市文明的种种负面效应。他们有着内在逻辑上的惊人一致:对进化论的反叛,对历史与道德的二律悖反的反思。前者不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切都将趋向于完美;后者不认同“都市的赞美诗”708,对都市进步的大量负面衍生物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由于“进化论”的强大影响,人们一度相信有一个“完美终点”的到来,因此在现代文坛,不乏对都市文明采取赞颂姿态者,如茅盾、郭沫若等。新感觉派作家虽然感觉到都市所带来的人性异化,但是由于他们都是地道的“都市之子”,对都市的热爱与迷恋使他们只能在痛苦中沉醉、痴迷、不可自拔,最后只能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恰如沈从文所说,都市成就了他们,也限制了他们。同为描写现代都市,林语堂与沈从文不仅能够自觉反思现代文明所带来的道德堕落、人性异化与心灵重负,而且通过对文化理想的建构与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象相对抗,表现出相类的审美特质。

首先,在面对人性异化的同时,二者做出了一致的文化指向——崇尚神性,赞美人的原始生命强力。林语堂的神性思想具体通过神秘莫测的“命运”表现出来,他认为“命”是一种无法抗拒、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力量,因此人应当顺其自然,并有所畏惧。《京华烟云》、《唐人街》等作品都表达了这样的思想:道无时不在无所不在,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规则,善恶、美丑、荣辱、贵贱、死生、祸福,都遵循轮回转换的自然法则,受到命运的主宰,因此不可强求,不必执着,应当顺应天道,就像《赖柏英》中韩沁在给新洛的信中所写:“冥冥中似乎有一股莫大的驱力,任谁也无法抗拒它的安排。”709林语堂通过作品表现了对强大的命运力量的折服。沈从文崛起于30年代的文坛,笔触最终指向对民族未来生存方式的终极关怀,他以生命为关注点,崇尚神性,描写健康优美的人性。他郑重声明:“我还得在‘神’之解体的时代,重新给神作一种光明赞颂。”710“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711“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712由此可见,在沈从文那里“人性”与“神性”相通。无论是林语堂还是沈从文,对神性的强调都使他们转向对原始生命强力的歌颂。林语堂在《红牡丹》、《风声鹤唳》、《朱门》等作品中颂扬健康的生命形式,塑造了一系列任性唯情的人物形象;沈从文的《龙朱》、《神巫之爱》、《媚金·豹子·与那羊》、《月下小景》、《雨后》、《阿黑小史》、《柏子》等诸篇,在诗化的背景中,通过健康的肉体、美丽的外貌、纯朴的心灵、朝气蓬勃的精神凸现出人性美。在他们笔下,这种原始的生命形式是一种人性与神性的契合,也是一种人性与自然的交融。他们以舒展而强烈的爱,震撼着文明世界矫揉造作的男男女女。情欲在他们笔下,不是丑恶、淫秽的别名,而是人性的复苏、青春的觉醒、存在的庄严召唤、生机勃勃的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夏志清曾将沈从文与叶芝做过简单的比较,认为二者都强调“人类得跟神和自然保持着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们保全做人的原始血性和骄傲,不流于贪婪与奸诈。”713这一带有审美现代性色彩的表述完全适用于林语堂与沈从文。在“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昂扬崇高的精神成为普遍主体倾向的时代,知识分子难以以足够的精力深入思考文化意义上的彻底变革,而林语堂与沈从文等作家则继续着对生命的思考。他们于单纯的信仰、朴素的观念支配下展现着命运的庄严和自由的本质,在一种逆向的文化思维中,以神性、以原始生命强力抗拒“物化”的日常经验,减轻工具理性对主体的压抑。

其次,二人都通过梦幻、回忆与想象对抗现实、批判都市,这是对现代文明的拒斥。“‘现代性’既意味着分析、反映某种镜像,也意味着逃避、幻象和某种梦象”714.在林语堂看来,“人类是全靠想象力才能进步的。”715而工业化过程和与之相关的物质主义的泛滥成灾,使“有关人类心灵的一面——想象力、记忆、爱、冲动(除了动物的食物和性的冲动以外)都被抹杀,或被扔到窗外。”716“旧世界”的匆忙生活使人们不断走向没落,不可逆转地迅速物化和成为物性对象,而想象力的毁灭、梦幻的丢失,是其严重危害,是人的精神沦落和本质退化的典型体现。沈从文则力图在病痛的人生与社会中,通过文学作品达到纯粹审美观照的境界,在这种思路下,文学所要强调的,如周作人在《跋》中所说,不是直面人生的勇气以及现实主义精神和方法,“不是著者所见所闻的实人世的,而是所梦想的幻景的写象”717.沈从文在对回忆、梦境的书写中寻找精神家园。因此,在给“小说”下定义的时候他指出:

个人只把小说看成是“用文字很恰当记录下来的人事”,这定义说它简单也并不十分简单。因为既然是人事,就容许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社会现象,即是说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种种关系;二是梦的现象,即是说人的心或意识的单独种种活动。单是第一部分不大够,它太容易成为日常报纸记事。单是第二部分也不够,它又容易成为诗歌。必须把“现实”和“梦”两种成分相混合,用语言文字来好好装饰、剪裁,处理得极其恰当,方可望成为一个小说。718

正如马尔库塞所分析的:“想像的力量在工具主义理性发号施令,与为了实现这种理性而对感觉经验大加摧残这两者之间,被压抑着。正是在这种压抑的总体框架中,想像才可以自由地成为实践的东西,即对现实加以变形。”719林语堂与沈从文正是在文明社会的现实压抑中,通过梦幻、想像的释放而超越现实的限制。

林语堂与沈从文都在创作中反映梦想与现实的对立。林语堂笔下的人物常常借梦幻来补偿现实中忙碌生活的不足,作家借人物之口说:“梦境是对现实的抗议,不是吗?”720他认为,梦幻能够制约支配性思想或工具主义,“人生少不了幻像,幻像使人生变得可以忍受。把世界剥夺了幻像,我们就失去生存的目标。……事实上,世界没有幻像就不可能存在。……假如美是瞬间的一种幻像,看起来不是很好吗?其实整个人生都是错觉,问题是要怎么办?摒弃它吗?不,人生少不了错觉。……我们每天的生活都需要这些神话和幻影,没有了幻影,就没有爱,没有艺术,也没有了宗教。”721“我们不能生活在冷冰冰、赤裸裸的现实里。‘旧世界’的哲学错在过分强调客观。我们必须为人披上自制的美服。我们若有更富弹性的想象力、更活跃的幻想,和自然有更亲密的接触,若有早期希腊人特具的朝气和诗意的幻想,我们就可以美化生命了。”722诚如弗洛伊德所说,真正的艺术家“懂得如何润饰自己的白日梦”并“为他人所共同欣赏”723,林语堂在作品中创作了许多梦幻世界。如当新洛想起赖柏英,想起故乡时,他感到:“那是一个他已经失去、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世界。往事一直残留在他心底,想抓又抓不回来。他对那些梦迄今依旧满怀信心,梦中有开心的笑容、极度的喜悦、真诚的感情以及纯情的信任。”724与之相对比,新洛在匆忙的大港都看到的却是“人来人往的走道,褪色的墙垣,大家住的破房子,以及汹涌不断的人潮,千千万万奔走营生的人群。”725在这里,人们只忙着赚钱,丢失了梦与幻想的能力。林语堂陷入乡土与都市、理想与现实的二元对立,矛盾的难以调和与调和的艰难使他常常以梦幻为慰藉。沈从文也常常游离在梦的边缘,流露出梦境难圆的悲凉,与现实呈现对立态势。他在《水云》中很坦诚地透露了自己经常陶醉于梦境的经验,比如,“我要写我自己的心和梦的历史”726.《月下小景》中的佛经故事是经过“放大翻新,注入我生命中属于抑压的种种纤细感觉和荒唐想象。”727《边城》是“将我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的故事,是“纯粹的诗,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728所以沈从文在小说中,写的常常不是眼见的状态,而是官能的感受、回忆、梦幻:“在现实里以至于在回忆同想象里驰骋,把各样官能同时并用,来产生一个‘作品’。”729要超越“普通人习惯的心与眼,来认识一切现象,解释一切现象,而且在作品中注入一点什么,或者是对人生的悲悯,或者是人生的梦。”730林语堂与沈从文都通过对梦幻的强调寻找精神的慰藉和寄托,这是对所处现实社会的否定,从中可以看到梦(历史、回忆)与现实的对立。

虽然有着内在文化理路上惊人的一致:都极端厌恶商业都市如上海;林语堂说过:“我本质上就是来自乡村的男孩”731,并借新洛之口说:“自己既然生长在乡下,便永远是属于乡下的小孩”732,沈从文也说:“在都市住上十年,我还是个乡下人”733,但是沈从文与林语堂二人对待“都市”与“乡下”的态度大相径庭。林语堂对二者持融合的态度。如前所述,林语堂对都市文明的态度具有双重性,在享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同时,对其诸如人性异化等衍生物进行清醒批判,他反对的是对现代物质文明的过度追求。作为对都市生活不足的一个补充,他推崇乡土礼俗社会与现代都市相结合的“礼俗化都市”,并通过对礼俗化都市的营造来建构生活的理想状态。与此不同的是,沈从文将二者截然对立。他有“对旧中国不移的信心”734,厌恶“新的世界”735.他说:“请你试从我的作品里找出两个短篇对照看看,从《柏子》同《八骏图》看看,就可明白对于道德的态度,城市与乡村的好恶,知识分子与抹布阶级的爱憎,一个乡下人之所以为乡下人,如何显明具体反映在作品里。”736这是沈从文关于自己的创作的整体说明,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或“湘西世界”的互参与对立,是沈从文创作的总体指向与基本内涵。他极端厌恶现代都市及其文明:“在都市中随处可以遇见的,是‘假道学’。这种人终生努力求‘可敬’。这种人的特点是生活空空洞洞,行为装模作样。”737他以湘西的眼光观察都市,极易捕捉到都市道德的沦落、政治的腐败、人际关系的虚伪丑恶、灵魂的扭曲变态等。《八骏图》、《绅士的太太》、《有学问的人》等作品可以作为一个系列,他从中透视扭曲了的生命形式,对都市生活的代表——“文明”的绅士阶层予以毫不留情的鞭挞,传达对人类文明沦落的忧虑。而乡下人则不同,他们“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诡诈。”738《边城》是一曲优雅的牧歌,歌颂古老人性的健康淳朴;《三三》、《萧萧》等则在与复杂、堕落的城市生活的对比中,表现淳朴、自然的乡村生活,如三三恬然自足的生活态度,萧萧对生命的渴望和热爱。在他笔下,“乡村”与“都市”总是泾渭分明。

同类推荐
  • 一带江山如画:古诗词里的山水故人

    一带江山如画:古诗词里的山水故人

    站在无数前人吟咏过的美丽山川的面前,忽然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所幸,美丽的山水并未嫌弃我们这些粗鄙的后来者。它们仍然以宽广博大之胸怀,拥抱每一个来访者。于是,它们只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吵吵闹闹的话语声中,想起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怀念王湾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思念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在每个人的一生里,中学时期是最重要的积累时期,蓄势待发。在这个阶段不能拘囿在课本之内,要把目光与心胸投射到课本之外,多读好书,读让自己成长的文字,尽可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
  • 诗话花草

    诗话花草

    本书主要选取了部分名花异草加以抒写,共有三十九节组成,大致分为名花和异草两部分。用优美的笔调、丰富的想象,对所选取的花草逐一描写,其中大量引用了诗人们吟咏花草的诗章,从古至今、十分丰富。文中还穿插了不少有关的逸闻趣事,生动有趣。
  • 我们是兄弟姐妹

    我们是兄弟姐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传家宝、水的故事、伟大的爱国者、给志愿军捐战斗机的人、重逢、白衣圣者、月亮母亲、我是孔子的弟子、在航校的日子、生命的接力赛、车祸发生以后、大爱无疆、寻找匿名者、南疆的“国语小学”、“草原保尔”崔志永、牵念的家等等。
  • 内在的从容

    内在的从容

    《内在的从容》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三本随笔集,所收文字写于2001年至2005年间,前两本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本书首次出版于2006年,当时的书名是《碎句和短章》,有读者认为原书名与作品风格不吻合,建议更改,作者觉得有理,欣然听从。
热门推荐
  • 浮尘间

    浮尘间

    因果关系,两人从天界下到人间。滕瑶作为天界天帝的养女,并没有就此得到其他仙人的尊敬。“我的脑海里从未有害怕两个字,仙若排我,我便打到他们心服口服,魔若杀我,我必杀之。”怀阳作为天界赫赫有名的神君,性格温和,唯独对滕瑶有一种淡淡的敌意。“等到那一天的到来,我会把所有的一切透露在你面前。”两人各自带着自己的经历与心结,在人间做特殊的修仙者。“你不准比我早回天界,一定不可以。”
  • 死亡机密

    死亡机密

    作者初三党,更新会比较慢,本书有绝望教室、求生无路、养鬼为祸的味道,一开始是根据绝望教室所改编→_→出现张伟什么的很正常据说,张伟和端木轩、李杀神曾经联手,拼尽全力打退了幕后黑手,他们最终逃离了这一场诅咒。可鬼又怎么会放任自己的猎物逃走,何况他们并没消灭诅咒源头,所以在那场大战中,他们用尽百般武艺也只能击退,在这个已经没有灵气的世界,人斗不过鬼。最终他们还是消失了,没人知道他们是否活着。而诅咒也越来越强大,这个城市最终陷入了沉睡。作者qq:1442643602做朋友吧,我的朋友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惜时柴刀

    惜时柴刀

    认清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为寻求强大的力量,一步一步努力进取,挣脱宿命,战胜邪魔,战胜自己!我获得的你可能知道,我付出的你定然不知!
  • 周易举正

    周易举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废材嫡小姐:帝君,来战!

    废材嫡小姐:帝君,来战!

    21世纪特工安羽逸莫名穿越,成了传说中的废材圣王妃。呵!废材?看她杀魔兽,炼丹药,手撕白莲,强势得不要不要的。呵!不受宠?谁说的!帝君帮她摘仙药,抢灵兽,虐渣男,狗粮大把大把撒。“逸儿,本尊做了那么多,你是不是应该报答一下本尊?”某女扶着快断掉的腰,吼道:“报答你妹!”
  • 松峰说疫

    松峰说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虚天尊

    太虚天尊

    天地初始,万物被镇压。一名神秘之人偷天换日,巧夺天宫,执掌这片天地。从此天命逆改,诸强伐天而上,尽数被诛。而后洪荒破碎,人间和仙界由此诞生。一名年幼的孤儿得到一枚神秘的石蛋,在冥冥的安排下,踏上仙路,揭开一段沉睡了数个轮回的故事……红尘滚滚,金不换,我欲登天,化成仙!
  • 大荒仙踪

    大荒仙踪

    世间有传说,有仙自大荒来。然大荒只存在于古籍记载之中,但大荒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少年柳生踏入修仙之路,不想成仙,只想寻找失踪的师父。他坚信,师父不会错。
  • 总裁的逆袭小明星

    总裁的逆袭小明星

    遇见他,最初的相克,到后来的相依,有他携手向前,是她最感激的事!满诱惑的娱乐圈,是被淘汰?还是沉沦?她自幼口吃,简单如同一张白纸,究竟如何磨砺出锋芒?是兢兢业业提升实力?还是搏出位?红极一时并非尽头,只有站到金字塔顶端才是终极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