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6500000021

第21章 父亲离休(1)

父亲在当满了四十七个年头的军人后,终于离休了。父亲离休之后,和那些所有离休的老军人一样,住进了环境优美的干休所。

父亲从十五岁参军那天起,他就没想过有朝一日会离休,被送到一个整齐的院落里让人供养起来。父亲在十五岁那年参军后,他就一直预感到,迟早有一天,自己会战死在沙场上,死在战场上的军人才名正言顺。父亲打过无数次仗,先是和日本人打,又和国民党打,后来在朝鲜战场又和美国人打,一路拼杀过来的父亲,不仅没有战死于沙场,反而在战争中壮大了起来,后来竟当上了军区的副司令,这也是父亲从没想过的。没有献身于战争的父亲,终于老了,老了的父亲无可奈何地住进了干休所。

父亲住进干休所那天,最高兴的还要数老尚、老王和老李,他们都是和父亲一起打打杀杀了大半辈子的人,他们在几年前先父亲一步住进了干休所。三个人在迎接父亲进干休所的那一刻,神情犹如失散了多年的孩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爹亲娘。

老尚说:老石哇,离了好哇,以后咱们又可以天天在一起了。

老王说:这是迟早的事,咱们革命一生、也该歇歇了。

老李说:可不是咋的,牛呀马呀的还要吃草拌料呢,何况人了。

父亲听三个人说,自己一句话也不说。父亲不说话,三个人就不说。

老尚又说:老石哇,别想不开,我们当初来这的时候,也是长吁短叹了一阵子,最后还是觉得挺好。

老王也说: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离了有离的好处,在职有在职的好处,不管咋样,结局都是一样的。

老李说:刀枪入库了,咱这辈子也该消停了。

老尚在职时曾当过军区的参谋长,老王当过军区的政治部主任,老李是后勤部长,也就是说,他们在位时曾是司、政、后的三个要害部门的主要领导,那时父亲是军区的副司令,他们在父亲领导下工作。此时,父亲望着眼前昔日司、政、后的一把手们,心里有股说不清的滋味。父亲终于没好气地说:你们该干啥就干啥去吧。

老尚、老王、老李就讪讪地走了。出了门的老尚说:操,这老石还不习惯哩。老王很含蓄地笑一笑道:会习惯的,人嘛!老李也说:想当初,哥们不也是这样么,过一阵子,啥都没啥了。三个人说说笑笑地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在该醒的时候就醒了。父亲在醒来的那一瞬间,正是部队营区吹起床号的那段时间,此刻,父亲却没有听到起床号,但他还是醒了。父亲用最快的速度穿衣戴帽,然后走出楼门,直到走出楼门父亲才清醒过来。出现在他面前的,已不是列队整齐的军人,而是一些极自由化的老头老太们,在那里散漫地遛弯儿,聊天,打哈欠,父亲对眼前的一切很不满意。

接下来,父亲就开始跑步了,这么多年了,父亲似乎没有学会任何锻炼身体的招数,只学会了跑步这一项。从十五岁参军那一天起,他就学会了跑步,跑步撤退,跑步追赶敌人,跑步攻占阵地,总之,父亲这一生是跑过来的,每天他不跑出一身透汗他就不舒服,于是父亲就跑。

在自由懒散的干休所里,父亲铿锵地跑步,招惹来许多人新奇的目光。

老尚望着父亲跑步的身影就说:操,这老石,还是那德行。

父亲跑了一辈子步,早就练出了一套标准姿势,握拳,甩臂,两眼目视前方,表情雄赳赳,身体气昂昂,父亲就这么雄赳赳气昂昂地跑下去。父亲的样子和干休所的氛围格格不入,相差十万八千里。

正在练气功的老王、老李等人,见父亲这个样子,就收招换式,冲父亲喊:老石别跑了,老胳臂老腿的,折腾出毛病可不好。

父亲听到了,对老王的话不理又不睬,仍一路跑下去。老李就说:咱别管,让他跑,看他能跑到啥时辰。

父亲绕着干休所的花坛,没能跑到啥时辰,毕竟六十岁的人了,父亲跑了一气,终于停了下来。父亲吁吁地喘着,意犹未尽的样子。

老尚、老王、老李等人就围过来,意思要嘘寒问暖一番,三个人觉得,自己毕竟是过来人了,又是父亲的下级,多年养成的习惯,使他们总要不失时机地关心一番自己的上级。他们面带微笑,样子有些嬉皮笑脸,这样显得亲切自然,他们就七嘴八舌地说:老石呀,咱们都离了,就该享受生活了,人嘛,一辈子还想咋的。

父亲面对着这些散淡的人们,不知为什么就有了火气,他指着围过来的一群人道:瞅你们的样,哪还有一点军人的样子,立正,都给我站好。

老尚、老王、老李等人,在父亲的突然命令中,都下意识地站直了身子,几年的干休所生活已经让他们学会了散漫,在父亲面前,在父亲的一声命令中,散漫一下子就消失了,他们立正站在那里,望着父亲远去的身影,好半晌才回过神来,然后你望望我,我瞅瞅你,神情都有些不自然,老尚掩饰什么似的说:操,这老石,离休了,还整啥景。

老王、老李等人也尴尴尬尬地笑一笑。他们在那天早晨预感到,日子将要有所变化了。

不仅父亲一时不能适应最初离休后的日子,母亲也一时没能适应过来。早在父亲离休前,母亲就已经退休了,?母亲先是在军区文工团当演员,她自从和父亲结婚后,一口气生下了林、晶、海等三个子女,就过早地告别了她热爱的舞台,后来当上了文工团的团长,再后来就退休了。这时三个孩子已先后长大成人,工作结婚,另过日子去了。退休后的母亲,一心一意地服侍着父亲。

父亲跑完步,满腹惆怅地走进家门时,母亲已做好了早饭。这个时间,正是昔日部队收操的时间,进门后的父亲开始洗漱,接下来父亲坐在桌前,便开始狼吞虎咽地吃饭,父亲吃饭历来很急很快,埋下头,专心致志地吃饭,饭桌上从来不多说一句废话,为了吃饭,父亲没少和母亲发生过矛盾。以前,父亲每次吃饭,母亲总在一旁唠叨:慢点,忙啥,又不是打仗。父亲不理,仍吃得飞快,时间长了,母亲的絮叨在父亲听来就有些讨厌了,他听不得自己吃饭时别人絮叨。想当年,行军打仗时,部队每次吃饭也和打仗差不多,上级一个命令,部队立马停止前进,然后埋锅造饭,吃饭是不讲究细嚼慢咽的,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冲锋号就会吹响,那时不等你吃多吃少,饭碗一扔就要向前冲锋。父亲在战争岁月中,学会狼吞虎咽速战速决的吃饭,滋味就不去管了,生点熟点没什么,能填饱肚子,有劲行军打仗就行。父亲在以后的岁月中,从来不讲究吃,他对吃惟一的标准就是填饱肚子。这一点,他和母亲成了一对很好的伙伴,母亲从来不会做饭,也就是说,她做了一辈子饭,把饭做好的标准就是把米做成饭,把生菜炒熟,父亲在这一点上,从不挑剔母亲。不管是什么,父亲总能把饭吃得狼吞虎咽,香甜无比。

林、晶、海三个孩子在家时,没少为了自家饭菜的质量难以下咽而和母亲发生矛盾,这时,父亲总要站在母亲一边武断地说:挑啥挑,你们妈做的饭菜不错了,想吃好的,你们就下馆子去。母亲得到了父亲的支持,立马变得理直气壮起来,然后理直气壮地说:你们打小就吃我的饭长这么大,有本事走出家门单过去。三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在父母义正言词面前,只好忍气吞声地吃不愿吃的饭菜,吃得心不甘情不愿,终于吃得长硬了翅膀,工作、结婚,另过日子去了。

在吃饭的问题上,弄得父亲挺窝火,弄得别人也挺难堪。不打仗了,日子过得太平起来,人们的生活也在一天天好起来。部队和所有的地方单位一样,免不了有一些迎来送往、吃吃喝喝的事情,中国人都讲究个情义,在这你来我往吃吃喝喝中,情义就在加深加厚,有了情义还有啥说的。父亲一直当着领导,人情来往时,有许多场合需要父亲出面,以表示重视和尊重别人的情义。在外面吃饭,讲究个排场和气氛,方方面面的话都说了,然后再吃再喝,吃吃喝喝中才会有内容。父亲不习惯这种有内容的吃喝,每每都是,在话还没有说完、内容还没触及时,父亲已经吃完了。他是不习惯吃饭时说话的,吃饭就是吃饭,说话就是说话,再不喜欢把话说半句留半句,喝酒、吃菜,然后再说下半句话,父亲更不喜欢说一些没有内容的话,一句话一层意思,绕着弯地说,说累了,说乏了,话还没有说到点子上,父亲觉得那样很累,很不习惯,于是父亲速战速决后,站起来拍拍屁股,抹抹嘴说:你们吃,没啥,那我就走了。父亲每次这样很扫主客的兴,大家都挺尴尬,站直身,目送父亲走出去,表情都讪讪的。一来二去,大家也就了解了父亲,再有这种场合时,下级总要礼节性地让一让父亲,父亲就说:不就是吃饭么,我就不去了,还是回家吃得饱,吃得踏实。慢慢地,再有迎来送往吃吃喝喝这类事时,下级也就不让了,除非有些场合非父亲去不可,父亲去了也不吃饭,先说话,等吃饭了,父亲抬起屁股走人了。了解父亲的人都说:老石这个领导没啥,真的没啥,就那么个人。

父亲热爱母亲做的饭菜,他和母亲磨合了这么多年,父亲吃饭时,母亲从来不和父亲说一句话,就是有天大的事也要等父亲吃完饭再说,这一点很合父亲的意。

父亲吃完早饭,当他站起身的时候,他又习惯地朝写字台走去,写字台上放着那只已经磨得发亮的公文包。这只公文包跟随父亲几十年了,那还是在朝鲜战场上,父亲当师长时缴获的,他很喜欢这只牛皮公文包,便一直留到现在。吃完饭的父亲,又习惯地向那只公文包走去,昔日里,那只公文包被各类文件塞得满满的,那些文件都是等待父亲批阅的,文件里面都写着一些保密的大事情。此时那只公文包空空荡荡地等在那里。仿佛是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在等待父亲去安慰。当父亲伸手摸到公文包时,父亲才醒悟过来,他不再需要去上班了,那一瞬间,父亲的心里空荡而又惘然,母亲看到了父亲这一情绪上的变化,她在心里叹息了一声。父亲心情复杂地踱到窗前,他头也不回地说:“把它收起来吧,以后别让我再看见。”母亲俏没声地把公文包从写字台上拿起来,走到另外一个房间。昔日的父亲,此时已经奔跑在上班的路上了。

父亲当副司令时,住在家属院一幢二层小楼里,那里毗邻着有好几幢这样的小楼和小院,住着这个军区的最高首长。这里离办公区并不远,一条林荫南路,然后绕过一个花坛,再往前走几百米就是办公区了。

别的首长去办公区上班时,总是要坐车的。各位首长在自家吃饭时,司机已将车悄然停在首长家楼下了,只要首长一走出家门,小车马上启动,由警卫员拉开车门,再由警卫员递上公文包,关好车门,小车便轻盈地驶出甬路,绕过花坛,直奔办公区,整个过程也就是三五分钟的时间。

父亲从来不坐车,而是跑着去上班,这也成了军区大院的一景。父亲走出家门时,警卫员早就在楼下等候了,父亲把公文包往警卫员手上一递,便抬脚就跑,警卫员怀抱公文包随在后面,和父亲一直保持十米左右的距离。父亲先跑在甬路,绕过花坛后,开始冲刺,也就是说,在这一过程中,父亲越跑越快,随在后面的警卫员也是越跑越快。这一奇妙的景象成了军区大院一处准时而又流动的风景。每当这时,父亲的样子不像去上班,而像是救火,或者别的什么。

每当父亲达到办公楼前,才止住脚步,等随后就到的警卫员递上公文包,然后步履轻盈地向办公楼走去,父亲忙碌的一天开始了。此时,父亲站在干休所窗前,他心绪复杂地望着窗外。

干休所里的一切都是安静的,这种安静令父亲觉得快要窒息了。在整个上午的时间里,父亲焦灼不安在屋里踱来踱去,副司令这一级别的将军离休后,有许多房间,父亲就在许多房间里转来转去,父亲转悠次数最多的还要数客厅,客厅的茶几上卧着一部电话,那部电话让父亲疑窦丛生,他拿起听筒,听着里面清晰的忙音,随后又把电话放下来,然后仇视地望着那部电话,电话就如处女一样,很害羞地和父亲对望着,不管父亲怎么仇视,它就是一声不吭。

昔日的父亲是多么的忙碌呀,不管是在家还是办公室里,电话总是响个不停,那时父亲的办公室里有三部电话,家里也有三部电话,办公室宽大的写字台上三部电话一溜排开,它们响着不同的音乐铃声,召唤着父亲。父亲有时正接着电话,另外两部也响了起来,然后父亲就有些手忙脚乱的样子,他分别把电话拿起来,冲着话筒先大声地嚷:等一等呀,我一会儿就跟你说。打电话的人清楚地听见父亲忙碌的声音,就在电话那头笑。其实有许多事,本应该由父亲的秘书转接电话,然后汇报给父亲,再由父亲去处理,父亲却用不惯秘书,觉得秘书的角色有些多余,按父亲的话讲,那叫脱了裤子放屁,没那个必要。于是,不管大事小情都由父亲处理,父亲每天总是激情满怀、兴致高涨地冲电话里的人做着指示,只有这样他才觉得踏实,放心。那时,父亲是忙碌的,而忙碌中也让他体会到工作的乐越。

没有乐趣的是父亲的秘书,父亲的秘书就坐在对面的另一间办公室里,别人都知道,一个秘书顶半个首长,按规矩,首长的所有大事小情都由秘书来安排,然后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或大或小,分先后汇报给父亲,有些小事则干脆就由秘书直接去处理。于是,秘书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在父亲这里,情形刚好相反,秘书坐在办公室里,时刻等待着父亲的召唤,而父亲一忙起来,似乎就把秘书这个人忘了。父亲喜欢这样,当年在战场上指挥打仗时,他也很少听汇报,一定要到阵地上去走一走,看一看,然后再排兵布阵,不管战场上突然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他都能准确及时地去处理。如果父亲不亲眼去看阵地,他就无法排兵布阵,像瞎子一样指挥打仗,那仗还有法打么?在战争岁月中养成的习惯,父亲又毫无保留地带到了和平生活中,于是军区流传一句口头禅:老石是最大的首长,也是最小的兵。意思是说,父亲可以定下军区最大的事,父亲同时也管最小的事,例如花坛该锄草了,哪个警卫站姿不标准啦等等,所以说,父亲有时又充当着班长的角色。

父亲的秘书在父亲这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于是秘书就不心甘情愿再当父亲的秘书了。然后躲在办公室里,挖空心思地写调职报告,报告的中心思想就是:本人才疏学浅,干不了秘书这样重要的工作,请求换一个工作环境等等。然后秘书就把请调报告送给父亲,父亲看了请调报告就乐了,他一边乐一边说:小李哇,早该这样了,像你这么有才气的年轻人整天坐在这里闲着,简直是浪费人才。于是父亲大笔一挥写下“同意”二字。秘书便调走了。离开父亲的秘书,调到其他岗位去工作,都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父亲的秘书换得最勤,走马灯似的。父亲对这一切似乎从没有察觉,父亲一直认为秘书就是个写写字的角色,让谁干不是干哪。每当父亲要换新秘书时,下级总要严格挑选,专挑那些机敏灵活,讲原则,工作干练的年轻人给父亲当秘书,然后拿着物色的新秘书简历来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这时显得很不耐烦,大手一挥道:行,行,行,就是他。于是新秘书就来了。来了没多长时间就又走了,走的理由和前任的理由一样。

知道父亲这一切之后,就没有人愿意给父亲当秘书了,所有当过秘书的人都知道秘书的好处,跟首长时间长了,会替许多人办许多好事,这都是人情呀,有了人情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从容自由多了。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给首长当秘书,离首长最近,日久生情,和首长一旦有了感情,就什么都好说了,有关出路级别等等,首长都会替你考虑到前面,离开首长时,总能弄许多好处到新岗位上去工作,到了新单位也没人敢小瞧,一提到是XX首长的前秘书,那就通天了,就是上级也会敬前秘书三分。所以说,给首长当秘书是一个让许多人眼热的差事。

在父亲这里,情况却正好相反。还有重要的一点父亲到死也没有悟透,那就是培养“自己的人”。一个首长在位时,免不了有恩于许多人,这些人有首长一手栽培安置,在部队茁壮成长,等首长离休了,这些人也都纷纷长成了大树,人都是有感情的,即便首长离休了,这些人还挑着大梁,前任首长有什么事说一声,那些已成大树的部下,好意思不去办么?父亲一直不知道,也不明白这其中的许多道道,他觉得所有的下级部下都是一样的,他同等待人,有过就严惩,有功就奖。直到父亲离休,父亲还不知道谁是“自己的人”,谁又不是“自己的人”。

父亲在离休后,百无聊赖的期待着电话响,电话一响起来就是有事,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有事去干,父亲才觉得日子充实。可电话就是不响,静静地卧在那里,和父亲对望着。父亲忍不住又拿起电话,他又一次清晰地听见里面的忙音,这声音也就是在明白无误地告诉父亲,电话没有坏。父亲懊恼地把电话放下,他对电话彻底失望了。

在这过程中,母亲一直很小心地望着父亲,母亲理解父亲这种落寞和不适应。以前,父亲回到家后电话是那么的多呀,卧室里、客厅里的电话会接二连三地响起,父亲接不过来时,母亲就代劳了,父亲讲完这一部,又急如火星地奔向下一部,似救火,似打仗,于是,父亲和母亲俩,人似走马灯般地在有电话的房间里交替穿梭,一副忙碌的景象。如今,这一切都已远去了,以前的一切,恍然如一场梦,梦醒了,一切都恢复到了本来的面目。

父亲在期待中,终于失去了信心,他倚在卧室的沙发上打了个盹,他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醒着,总之,他听见了电话铃声,他一下子跃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地向客厅跑去,惊得母亲诧异地看着他。父亲说:电话响了。

当父亲拿起电话时,里面仍然是一片忙音,父亲生气地挂断电话,冲母亲喊:为啥不接电话。

母亲不解地:电话没响呀。

父亲:响了,我明明听见电话响了。母亲就不说什么了,她知道父亲一准是癔症了。

父亲就不满地说:连电话都不接,你闲在家里干啥?母亲听了父亲的话,真的觉得委屈了,她把自己的青春及至后半生,都给了父亲。父亲此时却怪母亲闲在家里没用,母亲感到前所未有的委屈。父亲发完火,便平静了一些,他似乎是很大度地冲母亲挥了挥手道:算了,算了,不和你计较了。

每次父亲发完火,不管是他对,还是母亲对,他总是摆出一副高姿态,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样子,他没脾气了,可是母亲呢,母亲只能把满腹委屈装在心里,怨怨艾艾地望一眼父亲,她一切都已经习惯了,只要父亲平息了,她也就啥都没啥了。

正在这时,电话突然响了起来。突然而至的电话铃声,让父亲和母亲都浑身一紧,父亲有些不信任地望着电话,等他确信果然是电话铃声响起时,他有些激动,又有些迫不及待地抓起了电话,父亲冲电话里感激地喂了一声。电话是老尚打来的,老尚在电话里粗声大气地说:老石呀,过来下棋吧,咱们老四野的人都败在二野人面前了,你过来给咱们老四野争口气吧。

父亲万没有料到电话会是老尚打来的。又说什么下棋,还说四野下不过二野的等等,父亲从内心里关心的不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关心的是军区里那些大事,例如某集团军演习、排兵布阵等等。他可不关心下一盘棋,谁输谁赢,父亲生气了,他冲电话里的老尚说:我没工夫,你们爱咋下就咋下。说完恶狠狠地放下电话,然后,坐在那里生闷气。

半晌母亲嗫嚅地说:老石,要不你就下楼散散心。我不去!父亲咆哮着喊了一声。

父亲在离休后起初的日子里,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和落寞,他坐卧不宁,忐忑不安。于是,父亲就如同困兽似的背着手,从这屋走到那屋,然后又从那屋到另外一个房间,父亲的脚步显得凌乱而又拖沓。父亲的血压高,说不准什么时候就高一下子,母亲不放心,不管父亲来到哪屋,母亲都跟在后面以防不测,母亲大气不敢出,样子似受气的小媳妇。虽然母亲这样,还是影响了父亲,其实不管影不影响父亲总是要发火的,父亲心情不顺,总要无端地发火,家里又没别人,父亲只能冲小媳妇似的母亲发火,父亲突然立住脚,这一动作,吓了母亲一跳,她正全神贯注地随在父亲身后。拉出一副随时准备抢救的架势,父亲一见母亲这样便气不打一处来,父亲朝母亲吼:跟着我干啥,我又不是小偷。

母亲辩白:老石呀,我没跟着你,我是怕你的病。

同类推荐
  • 1984:汉英对照

    1984:汉英对照

    本书是一部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他惊人的想象力、伟大的创造力、深邃的洞察力,用他独有的风格和高超的技巧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恐怖世界。故事讲述的是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大国瓜分后的社会场景,主人公正处在三国之一“大洋国”,此时的世界战火纷飞,国家高度集权,以统一历史和语言、拆散家庭等方式维持运转,监视人们的行为,控制人们的思想。书中的每一个场景都触目惊心。
  • 藏地异档案

    藏地异档案

    古老的西藏,有太多的秘密被掩藏在那壮丽的雪山之后,让燕楚一时难以应对。自称陀罗王朝后人的神秘女子,真实身份又是什么?多方争夺的唐卡,是否是整个事件的关键?
  • 京西胭脂铺

    京西胭脂铺

    一九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京西胭脂铺毁于一旦,一家数十口死于非命。幸存者晁信义立志重建京西胭脂铺,并与对手王记胭脂坊竞争皇室专供权。正当京西胭脂铺和王记胭脂坊斗得难分难解之时,西洋资本和东洋资本悄然崛起。面对内忧外患,晁王两家决定摒弃前嫌,联手御敌,共度时艰。岂料卢沟桥一声炮响,揭开了日本人苦苦布局五十余年的真实面目,两个民族品牌,和整个民族一道陷入危亡绝境……
  • 金鱼缸

    金鱼缸

    魏聿明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这不像那大大小小的职场吗?一个机关不就是一个金鱼缸吗?其中的每个人不就是那一尾尾金鱼吗?一把手自然就是那个观鱼的人了。鱼儿们平时相安无事,彼此玩耍,一旦利益来临,则尔虞我诈,巧取豪夺,无一不争先恐后尽情地在一把手面前表演。面观鱼者在,旁颐然捋须,开心把玩,看着顺眼,赏你一两粒鱼食,心情不好,饿你几天又何妨……
  • 香格里拉的灵魂

    香格里拉的灵魂

    柴米,非知名大学毕业生,飘荡职场8年,从“南漂”寻梦小白领迅速蜕变为追名逐利的“兰村第五豺”,却又因为父亲的突然病逝断然放弃一切,决意不再纠结,回归本心,活出真实的自己。
热门推荐
  • 风云后宫

    风云后宫

    凤家一个被诅咒的家族,凤家之子要么一生疾病缠身,要么活不过二十;而凤家之女却是一生必定为奴为婢,不得善终。解咒的唯一方法便是有凤家之女能当上皇后,手持皇后的凤印去开启一个玉符上的封印。几百年来,凤家之女一直努力着却都没有成功。而今,已然改朝换代,新帝大选秀女。凤家之女能否如愿以偿呢?凤天舞,一个没有机会参加秀女大选的凤家之女,在被送入宫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太子四皇子与她将有怎样的情感纠葛?
  • 豪门梦彡恶魔请靠边

    豪门梦彡恶魔请靠边

    在酒吧里待上几个小时,婉君觉得头快炸了。穿着女仆装,在疯狂扭动的人群中穿行,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要小心,不知道从哪里会伸出来的咸猪手,借着买酒的名义,对她上下其手。最初很不适应,好几天都是零销量垫底,酒吧老板性格再好,脸色也没有办法好看。狠狠心,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行为她都会咬牙忍受,再纯真的人也经不起现实的磨砺。因为丽娜跟她说过,在这个社会,自尊就是拿来卖的。“小甜甜,过来!给叔叔我开瓶拉菲!”酒吧角落里,一大群喝的东倒西歪的男人趁婉君走过去的时候,一把搂过来。醉气熏天。
  • 符域天下

    符域天下

    九天之下,符域之上;苦海无涯,了无牵挂.在这片神域上,一宫两堂五府九宗为尊的世纪里,他的出生是世界的福音还是当时的噩耗,万千魔异,皇权天下,尽在符域......
  • 重生之女仆太嚣张

    重生之女仆太嚣张

    男朋友要结婚了,新娘却不是我。白星只是想离开这个伤心地,不料飞机出事,她,重生了。这辈子,她只想着怎么虐他,整他。报仇大计还没成功,他却突然提出结婚的要求......“章盖了,名我也签了,什么时候你想离婚都可以。"白星终于怒了,不把你的生活闹得鸡飞狗跳我白星算是白重生一回了!接下来,豪门私生,职场竞争,契约联姻,企业联合。一桩接一桩......她和他,还有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感谢阅文评书团提供书评支持!
  • 超级狂杀系统

    超级狂杀系统

    【狂暴升级流爽文,千万读者追捧】杀手之王重生异界,成为落魄少堡主,开启狂暴升级系统,逆天崛起。丹药?武器?极品功法?武技?千百种游戏装备随便选,LOL、DNF,史诗神装样样俱全。打人就打脸,踩人专踩蛋,没有最爽,只有更爽,狂暴升级,疯狂屠戮。叮!鉴于宿主处于单身状态,系统特别赠送九尾神女一个……
  • 守护甜心之幽幽朝暮

    守护甜心之幽幽朝暮

    她说她想要变成一颗小小的蒲公英,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可能上天不想让这个女孩自由,一定要用带满荆棘的牢笼把她像只——‘小鸟’一样的软禁起来了,她是该感到高兴吗?上天是如此的青睐于她!她的朋友——每一个都因为她而受伤!她——注定是没有自由的吗?(因为作者本人是个学生,所以时间有限,还望见谅。)
  • 苏安洛恋

    苏安洛恋

    大概连苏恋都没想到,她和安洛的人生后来会擦出那么绚烂的火花,绽放在他们整个青春的天空和他们的心间。后来,苏恋说:我们……
  • 藏龙传说

    藏龙传说

    秦朗有个藏龙玉,这个藏龙玉给他带来了很多强大到没有天理的止境。随便说个不起眼的吧。他能勾将魔兽身上的能力转为己用,魔兽可以透视他就行,魔兽可以飞行他就可以。魔兽可以内啥。呃,秦朗...PS:新人不容易,您老高抬贵手丢上一票呗?老乔我单独会给你研究一款私人版爱疯的。
  • 我的青梅竹马变成了小孩子

    我的青梅竹马变成了小孩子

    我是一个宅男,讨厌运动,突然我的青梅竹马来找我去登山,然后....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