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6500000020

第20章 父亲的爱情生活(4)

父亲见母亲扭着脚走路的样子就生气,瞅你那双小脚,放个屁都能把你崩个跟头。

母亲道:当年要不是俺脚小,爹娘还看不上俺哩,俺咋能嫁给你。

别当年当年的,离俺远点。父亲挥着手,轰苍蝇似的轰母亲。

母亲躲在厨房里,一边看自己的小脚一边抹眼泪,林在她的怀里放声痛哭。

父亲在房间里吸烟想心事,父亲大部分时间想的都是杜军医,他不知道此时此刻杜军医在干些什么。父亲一静下心来想杜军医时,情绪就显得很好,脸色也柔和了许多,目光又飘又亮。

在这期间,杜军医在军卫生院出事了,是一起医疗事故。她在为一个军官做盲肠手术时,把一把剪子忘在了病人的腹腔中,几天以后才发现,要不是发现得及时,那个军官可能就有生命危险了。在这之前,杜军医经常出现错误,不是开错药,就是打错针。医院反映,杜军医的脑子出了问题,不再适合当医生了。因此,机关做出决定,让杜军医转业回原籍。

父亲得知这个消息时,暴跳如雷,他先是给吴军长打电话,吴军长就说:转业也不是啥坏事么,也许对她有好处。

父亲又说:她老家没啥亲人了,要是有亲人她当年投奔延安干啥。

吴军长叹了口气道:石头哇,俺知道你对她很了解,也有感情,可这是党委做出的决定,我一个人说了也不算。

父亲就摔了电话,冲小伍子喊:通知警卫连马上集合。

警卫连立马集合,一百多号人,全副武装,在父亲的率领下,分乘三辆卡车,气势汹汹地向军部开去,他们在路上遇到了往火车站送杜军医的汽车。

父亲从怀里掏出枪,朝天空连放了三枪,那辆车就停下了。父亲就冲那辆车上喊:小梅子,俺来接你来了。

杜军医看见了父亲,泪水一下子流了出来,她似见到亲人似的朝父亲奔了过来。杜军医脱去军装,人都变样了,瘦了,黑了,昔日那双黑黑亮亮的眼睛显得暗淡无神。

父亲让杜军医坐到自己的车里,倒提着枪,杀气腾腾地向送杜军医那辆车走去,里面坐着两位送杜军医的军务参谋,父亲就说:你们回去跟吴大刀说,人俺带走了,他要是要人找俺去。吴军长的外号叫吴大刀。

那两个军务参谋大气也不敢出地答:哎,哎——

杜军医被父亲轻而易举地抢回了三十二师,杜军医就又是军医了。从那以后,杜军医没再出现过任何医疗事故,她的医术是三十二师官兵公认的,不管有什么大病小灾,人们都愿意找杜军医。

父亲仍然经常看望杜军医,在三十二师官兵的眼里,人们经常可以看见父亲的身影在医院里出入。父亲也不避讳什么,有时在走廊里,有时在医院值班室里,父亲和杜军医大声地说话。

在一次全师大会上,父亲讲完了话,刚想离去,似乎又想起什么似的立住脚,宣布说:今天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医院的杜军医是俺老石的妹妹了!

父亲说完这话,全场先是一阵沉默,少顷,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从那天开始,大家便都私下里叫杜军医为妹妹。

不久,吴军长调到军区当参谋长去了,军长提了另外一个师长。吴军长到军区报到前来向父亲告别,父亲在家里请吴军长喝酒,两杯酒落肚之后,吴军长拍着父亲的肩膀道:石头哇,石头哇。

父亲推开吴军长的手说:吴大刀,俺告诉你,俺老石不想当官,官越大越累,没意思。

吴军长就说:不说了,来,咱喝酒。

父亲就喝,吴军长也喝。母亲在地上颠着小脚添菜倒酒。

吴军长喝多了,硬着舌头,看一眼在地下忙碌的母亲道:石头哇,娶女人不就是过日子。你还想咋?

父亲说:不咋,俺妹子也有了,女人也有了,不咋地。

那天,父亲就生出了许多感慨,似乎也想到了许多关于生活、人生等等许多的东西,他还没来得及想透,人就醉了。

送走吴军长,父亲就抱着头大哭了一场,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哭,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要哭。哭过也就哭过了,转天,父亲就又是父亲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队的条件也和全国人民的一样,一天天好了起来。过年过节的,家里的饭桌上也有了些内容。每到这时,父亲就让母亲去叫杜军医来家里吃饭。

母亲不说什么,一只手牵着林,颠着一双小脚一扭一扭地向医院走去。母亲见了杜军医脸上先绽了笑,言辞间也透着真诚和热情,母亲说:妹子,去家里吃饭吧。

起初杜军医显得有些不自在,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杜军医说:嫂子,这是干啥,我吃食堂挺好的。

母亲知道,要是不把杜军医叫到家里去,过节是过不好的,父亲不痛快,她就不痛快,母亲就十二分真诚地拉着杜军医的衣襟道:妹子,去吧,石头等你呢。

母亲一提父亲,杜军医就不能不去了,她弯下腰抱起林,随着母亲往家里走,她走两步就要停一下,她在等母亲,母亲就一扭一扭的,努力地让自己走快一些。

父亲陪杜军医吃饭,母亲从不上桌,老家的习惯就是这样,只要家里有一个客人,主妇都不入席。杜军医抱着林,吃几口就要劝几句母亲,杜军医说:嫂子,一起吃吧,又没外人。

母亲就摇头摆手道:妹子,你吃,你吃。

那时,权已经结婚另过了。父亲不喜欢权,权似乎对父亲也没什么依赖,因此,权很少来家里。

渐渐地,母亲习惯了杜军医,杜军医似乎也习惯了这个家。

有时家里做什么好吃的,不等父亲说,母亲就颠颠地去叫杜军医了。

杜军医成了家里的常客,有时母亲不去叫她,她也来。后来母亲又生了晶,家里一下子就忙乱起来,杜军医常常过来帮助带一带林,林已经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说话。林叫杜军医姨,杜军医也很喜欢林,经常带着他去医院里玩。

一切都已经习惯了,关于父亲和杜军医的种种说法,便没人再说了。没了什么新话题,再说也没什么意思了。

闲暇的时候,杜军医会来到家里和父亲聊天,母亲有许多事情需要忙碌,陪杜军医坐一会便忙自己的去了。然后屋里只剩下了父亲和杜军医两人,林有时跑来跑去,永远闲不住的样子。杜军医和父亲聊天,大都是聊过去的事情,那一仗是怎么打的,有了多少伤员等等,两人说起过去的话题,似乎都很愉快。说着说着两人会突然沉默下来,顺着各自的思路在沉思。父亲望着跑进跑出的林说:日子过得可真快。

杜军医答:可不是。

父亲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你今年快三十了吧。

杜军医就低下头。

父亲再说:你真的该有个家了。

杜军医就淡笑一下道:这样挺好。

父亲不再说什么,在心里叹了口气。吃饭的时间快到了,母亲就抱着晶走过来问杜军医:大妹子,今儿想吃点啥。

杜军医便道:嫂子你随便,我又不是外人。说完接过母亲怀里的晶,母亲要做饭,她要帮母亲带孩子。

母亲就迈动一双小脚向厨房走去。

吃饭的时候,母亲照例不上桌,站在一旁抱着晶,一边说话,一边逗孩子。

父亲喝酒,只要有杜军医在,父亲总要喝酒,父亲的酒量很大,一杯又一杯的,父亲的话就多了起来。父亲说:

师长俺不当了,官越大人越累。

父亲还说:俺老石知足了,儿子有了,闺女也有了。

母亲抱着晶在一旁就一脸的幸福。

父亲又说:俺妹子也有了。

杜军医埋下头吃饭,不看父亲,也不看母亲。

母亲就说:大妹子,多吃点。

杜军医答:哎——

父亲再说:小梅子,找个对象吧。

母亲也不失时机地在一旁劝:大妹子,可不是咋地,嫁个男人有人疼哩。

杜军医就放下饭碗,谁也不看地说:吃饱了。

父亲酒劲上来了,已经看不出眉眼高低了,仍说:小梅子,这事就包在你哥身上了。

父亲终于喝多了,筷子已经夹不住菜了。

母亲说:石头哇,你就别喝了。父亲不听仍喝。

杜军医忍不住了,冲父亲说:真的别喝了。

父亲听了杜军医的话,怔了一下,果然就不喝了,母亲就感激地冲杜军医笑一笑。

父亲果然说到做到,在以后周末的日子里,家里经常会出现一些大龄军官,每次出现大龄军官时,母亲就颠颠地去医院里找杜军医,起初杜军医不明真相地来了,父亲就打着哈哈陪着他们说话,说了一气,又说了一气,大龄军官就知趣地走了。父亲就问杜军医:咋样?杜军医不说什么。

父亲便再接再厉,父亲有许多战友,在军里师里当着领导,找别的没有,大龄军官却多的是,于是家里走了一批又来了一茬。最高峰时,军官们都坐满小屋子,每当杜军医出现时,他们都全体起立,行注目礼,有时父亲被眼前的场面感动了,会带头鼓掌,那些军官们见父亲鼓掌,也不明真相地跟着鼓掌,场面就很热闹。杜军医坐一会,有时说几句,有时一句也不说,便转身走了。

父亲再问杜军医时,口气里就带出了许多焦灼:咋样,到底咋样?

杜军医头也不抬地答:以后不要这样了,要再这样,我就不进这个门了。

后来父亲果然就不再那样了。

杜军医照旧来,哄孩子,和父亲说话,父亲一见到杜军医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愉悦溢于言表。

父亲和杜军医说话时,母亲在一旁只是听,她似乎也想说点什么,可又不知说什么。父亲和杜军医说到高兴处,会放松地笑一笑,母亲也陪着笑一笑。

杜军医一走,父亲便不再说话了,哗哗啦啦地翻报纸,父亲识字不多,报纸上的字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他就挑那些认识的看,一看就是半晌。

有时孩子睡了,母亲就拿些针线活坐到父亲面前,母亲的手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她要给孩子缝缝补补,给自己做鞋,母亲是小脚,商店没有卖那种小鞋的,于是母亲就拼命地给自己做鞋,母亲一边做一边说多做几双,等岁数大了,眼睛花了,就不用再做了。

母亲老得很快,四十多岁的人耳边已经出现了白发。父亲有时看母亲的样子就不住地叹气。母亲就问:石头,你咋了?

父亲不答。

母亲又说:俺又怀孕了。

父亲说:唔。

母亲再说:这次一准是个小子。

父亲说:唔。

母亲还说:俺多想给你生,让咱家人丁兴旺。

父亲打了个哈欠,躺在床上睡着了。

不久,母亲又生下了海。

家里一时就乱了,不是林打碎了窗子上的玻璃,就是晶尿湿了褥子,要不就是海嗷嗷大哭,母亲就跟消防队员似的,左冲右突,顾东又顾西。

父亲在这种环境下显得就很不耐烦,他越冲孩子们发火,孩子们越乱,于是就冲母亲发火:生,生就知道生,又不是猪。

父亲的话,深深伤害了母亲的自尊心,为此,母亲曾暗自掉过眼泪。

夜晚,母亲哄睡了三个孩子后,悄悄地在父亲身边躺下,父亲把身子转向另一侧,用后背对着母亲。

母亲在心里叹了口气,又叹了口气才说:石头,俺知道俺配不上你。

父亲不说话。

母亲带着哭腔说:是俺拆散了你和杜军医,这么多年了,俺知道你一直忘不了她。

父亲低声道:行了,行了。

母亲不敢再说什么了,便流着泪,让泪水洗面。她这么想一想,又那么想一想,什么也没有想透便睡着了,三个孩子缠着她,还有那么多家务,她太累了,累得她都没有精力去想点什么。

母亲一直没有工作过,一直到死,她只是一个家庭妇女。

母亲在天气好时,她会带着三个孩子出门走一走,走到营区大院时,总会遇到一些年轻的战士停下脚步打量她,她的一双小脚吸引了许多新奇的目光。解放这么多年了,女人早就不再裹脚了,整个营院里也只有她是小脚女人。战士们就在背后议论:她就是师长的老婆。

太老了,都快当师长妈了。

可不是,师长咋会找这样女人哩。

母亲听了这话心里就很难过,她回到家后,坐在床上望着自己的小脚会发呆。那些日子,母亲很少往人多的地方走了,到营区院里办事,她也是匆匆地去,匆匆地回,剩下的时间里,就在家里全心全意地带孩子。

父亲发现,母亲的生活中多了面镜子,在父亲记忆里,母亲是从来都不照镜子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把自己关在厨房里,冲着镜子一根根地拔白头发,母亲做这事时,认真而又执著。然后就是洗脸,洗完脸之后,再往脸上擦五分钱一勺的雪花膏,然后母亲再照镜子。

父亲发现了,长叹口气道:咦,你这是何苦。

母亲就看父亲的脸色,她看不出父亲是支持还是反对,母亲望着镜子中的自己,心里很没有主张。

母亲经过一番努力后,并没有改变自己,她便放弃了这种努力。她看着跟前的生活,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她已经感到了巨大的满足。在战争年代,她苦苦等了父亲二十年,她不敢相信能找到父亲,后来竟然奇迹般地找到了,对她来说,她又迎来了第二次生命,林、晶、海相继出生,并一天天长大,人丁兴旺,她已经知足了。剩下来的事情就是用十二分的劳力带孩子,照顾父亲。母亲就在这种操劳中,一天天衰老下去。

父亲也老了。三十六岁进城那一年,他就是师长,这么多年了,他仍是个师长。已经有许多师长都纷纷高就了,父亲仍然当着师长。后来父亲又有了一次转机,已经当上军区副司令的吴军长,找到了父亲,他还像当年那样称呼父亲:石头哇,你在三十二师也干这么多年了,你的位置留给年轻人,同我到军区去吧。

父亲说:去毛吧,没啥意思。

吴副司令就说:咦,石头,你当年可不是这样,老了老了,咋越活越没出息了呢。

父亲就说:现在这不挺好么,还想咋地。

父亲说的是真心话,他能在近二十年的战争中活下来,父亲已经感到知足了,对其他的荣辱浮沉已经不感兴趣了。他不想离开三十二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放心不下杜军医,他一天见不到杜军医他就会感到不踏实。他不能离开三十二师。

杜军医仍一个人过,她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独身生活。年龄一年年地大了,现在已经再也没有人关心她的婚姻了,仿佛杜军医这个人就该独身似的。

那一次,吴副司令叹着气走了。父亲蹲在地上目送着吴副司令的轿车驶远。他又低下头看地下的一群蚂蚁,一群蚂蚁在忙碌,父亲突然觉得,人这一辈子也似一群劳碌的蚂蚁,奔来奔去的。说有意思就有意思,说没意思,也就没意思。父亲在那一瞬间,悟到了人生。这是他以前从没有过的。

孩子们都大了,再也不用母亲费劲地拉扯了。母亲在闲下的时间里,坐在床上全身心地为自己做鞋,母亲已经为自己做了许多双鞋了,她把这些鞋整齐地放在柜子里,为自己的老年预备。

父亲对母亲做鞋从来就不关心,他似乎从来也没有关心过母亲什么,母亲对这一切已经习惯了。

父亲没事的时候,仍然哗哗啦啦地翻报纸,把认识的字都看了。然后望着什么地方发呆,似乎在想着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想。

母亲就说:晚上做鱼,叫孩子姨来吃饭吧。

母亲已经不称杜军医了,而改成了孩子姨,林、晶、海这三个孩子都是杜军医看着长大的,在三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杜军医也没少在孩子身上花心思。三个孩子对杜军医助感情都很好,几日不见,他们就会念叨杜军医。

父亲听了就说:唔。

母亲就说:是你打电话,还是俺打。

父亲说:你打,你打。

母亲就很笨拙地打电话,电话接通了,母亲就说:孩子他姨,晚上来家吃饭吧,孩子们可想你了。

母亲放下电话,就放下手边的话计,到厨房里忙碌去了。

父亲起身站到了阳台上,这几年父亲的腿总是没完没了地疼,那是打仗时一块弹片伤的,至今那块弹片还留在腰里。年轻时不觉得什么,岁数大了,坐得时间长一点,父亲就觉得不对劲。总要活动一番。父亲望着楼下的小路,那条小路一直通往医院,每次杜军医都从那条小路走来。父亲嗅到了母亲做好的鱼香昧,父亲想:该来了。果然,他就看到了杜军医出现在小路上的身影。他依稀地又看见了杜军医年轻时的样子,那一刻,父亲的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滋味。

晚上,母亲和父亲躺在床上,他们的年纪大了,瞌睡就少了,听着钟表格格噔噔向前走动的声音。两人都静默着,似乎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母亲翻了一个身,把脸侧向父亲说:石头呀,林今年高中就毕业了,让他干点啥呀。

父亲不假思索地说:当兵吧。

母亲又说:晶明年也要毕业了。

父亲仍说:当兵吧。

当兵就当兵,母亲没有任何异议,在所有的事情上,母亲从来都没有说过任何反对意见,父亲说啥就是啥。

母亲劳累了一辈子,浑身的骨头都松了,她那一双小脚似乎已经撑不起她的整个身躯了,她总想找个东西靠一靠,看到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感受着自己的身体一天天老下去,母亲想到了死亡。

母亲在一天夜深人静时对父亲说:石头哇,俺要是死了,你就和孩子他姨把事办了吧。

父亲在黑暗中瞥了母亲一眼。

母亲又说:这么多年了,她心里只有你,俺心里明镜似的。

父亲说:胡说啥哩。

母亲不说了。父亲的眼睛突然潮湿了,不知为谁。

父亲的腰伤越来越厉害了,父亲的腰一点点地弯下去。在杜军医的建议下,父亲住进了医院。

父亲的腰伤只能通过手术来解决,父亲动手术了,手术后的父亲便再也站不起来了,弹片已经割断了父亲的坐骨神经。父亲便退休了,退休后的父亲只能坐轮椅。

从此以后,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小脚母亲,推着坐轮椅的父亲在营区里走。母亲浑身的骨头也松散了,她也想找个东西靠一靠,于是,她就把身子靠在轮椅上,推着父亲慢馒地走。

父亲一脸平和,有人和他打招呼,他似乎没有看见。

母亲一边走一边说:海今年也毕业了。

父亲说:当兵去。

母亲仍没什么异议。

有时推父亲的人换成了杜军医。杜军医推父亲时,走得很快,风风火火的样子。父亲似乎很喜欢杜军医的速度,像当年他走路的样子,父亲的脸上就挂着笑。

杜军医突然说:你现在最想干什么?

父亲说:俺想回到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是父亲进城的日子。

杜军医就不说话了,有两滴泪水滴在父亲的肩膀上。父亲感觉到了,父亲长长地叹了口气道:是俺对不住你。

杜军医没有说话,半晌才说:我知道,这么多年,你过得也挺不易的。

父亲摇摇头说:你挺好,还想咋地。

两人说着,父亲的轮椅便来到了楼下。

母亲站在门口正望着两人一点点走近。

父亲的脸上一直挂着幸福的微笑。

同类推荐
  • 魔书:魂飞魄散

    魔书:魂飞魄散

    围绕着寻找魔书,引发了一连串离奇古怪的事件,人类与鬼界展开了斗智斗勇,最终人类战胜了鬼蜮。作品充满了现时的文学娱乐精神,极具可读性。
  • 芙蓉镇

    芙蓉镇

    中国当代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第一届获奖作品,同名电影由谢晋导演,刘晓庆、姜文主演。小说通过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运动中的遭遇,对中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历史做了严肃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芙蓉镇上的风风雨雨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历程的缩影。作者采用近乎编年史的手法,通过众多人物的升沉荣辱表现了各式人物在历史面前的真实面目,同时发出了对人性的呼唤和对美好感情的讴歌。 而小说用个体的“性”心理动机来解释历史事件的意识和手法更是当代文学的一大突破。
  • 执法检查

    执法检查

    小小的市场执法队,有人决定整顿市场秩序,清洁市场环境;有人要从执法活动中获得非法收入。顺藤摸瓜,市场上的假货背后,竟然有政府官员进行权力寻租;制假贩假者,竟然是执法人员的亲生兄长。造假、腐败、执法、权力寻租。百姓的食品安全,谁来保护?
  • 乡图

    乡图

    情是异乡浓,月是故乡明。主人公司徒振南离别新婚妻子邓秋月到美国三藩市谋生。在大洋彼岸,他被迫另娶。在寂寞无奈的守望中,邓秋月与小叔子司徒振江萌生情感,在怀上振江的孩子后离家出走。辛亥革命爆发后,司徒振南投入到以修铁路富家乡的事业中。为了这条铁路,他将自己的生命耗到了油尽灯枯。抗日战争爆发,司徒振江和他的亲人们与日军浴血战斗,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滔滔江水见证着这个普通农民家庭数十年坎坷的命运与坚韧的精神……
  • 日落危城

    日落危城

    一段民国抗战的奇闻怪谈,一部写尽东方精怪的历史大悬疑。抗战最激烈的年代,上万日寇兵围一座看起来毫无战略价值的空城绍德。决战前夜,守城指挥官师长俞万程、陈参谋、熊孝先身陷神秘的宏一法师之死事件。一幅《八仙东来图》,隐藏着宏一之死的秘密、日军围城的目标和能否守住绍德的关键;天皇家族的巫女、邪神与日本国宝,无尽凶险迫在眉睫。
热门推荐
  • 正太凶猛

    正太凶猛

    穿越加重生,上天给了她最大的金手指,她要是还过的不好,那真该劈死了!她以为,沈璋是慢慢爱上她的,却不知他就是个偏执狂,一开始就憋着坏!
  • 腹黑殿下嗜血狐妃

    腹黑殿下嗜血狐妃

    “小狐狸,如果你是我的那该多好?冥界由我掌管,难道你就真的不怕死吗?”女子冷冷一笑,冰冷的蓝眸,如同黑夜里盛开的蓝色妖姬展现着藐视万物的风华,”怕?本尊还真不知道,唯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是要顺呢还是要逆?”“天帝,当年的那一场交战,莫非你想要重现,天地尽失,万物化为须无,天宫算什么?覆手可灭!快把他交出来,不要让我重复第二遍!”既然注定相遇,为什么倾尽一生,也终不得圆满,唯有放弃一切。清冷出尘的她,初次苏醒,世间将出现一场浩劫,原来在千百年前,就注定了这一劫,其中寓意究竟是什么?重拾记忆又会发生一场怎样的腥风血雨?……
  • 易烊千玺之唯独玺欢你

    易烊千玺之唯独玺欢你

    她为了所爱之人,甘心纠缠千年,甘心受人欺负,为他斩开一条富丽堂皇的路!而他呢,那个看透了世界纷扰的高冷少年,可会为那抹倾世红颜停下片刻的脚步……当他们再次相遇,早已物是人非,他,是万众瞩目的明星。她,是渺小的不能再渺小的粉丝。她为了他,放弃一切,他却依旧置之不理。当他失去了她,他才发现,自己爱上了她,再去寻她,她视而不见,他终究不懂她的心!【欢迎加入茹比小蕊读者群,群号码:419667207】
  • 时代未来篇

    时代未来篇

    该文是记录者团团员张楷沾所着,讲述的是当代至未来300年内另一个世界发生的一些事情。总共分为无序时代,混乱纪元,大治理时代。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万界之苍天劫

    万界之苍天劫

    一念生,一念死。万物以道为主,须超脱才可永生。
  • 普通杂货店

    普通杂货店

    “欢迎光临普通杂货店!哎?这位客人,你好像真的只是个普通人啊?额……没什么……你……随便看看吧。”“什么,那边哪位客人?不不不,她那是……虎牙,对,只是虎牙而已,你怎么会想到吸血鬼呢啊哈哈。”“精灵?什么精灵?哪有精灵?啊,那个啊,当然不是啦,他就是个混血儿嘛。”“啊哈哈哈,客人你真幽默,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人鱼呢?那个女生只是穿了一条比较紧身的裙子而已啦,真的真的,你看我真诚的眼睛。”“额,这位客人,你最好不要逗那条狗……喂!客人!你没事吧!?醒醒,快醒醒!”许奇无奈地看着自己养的那只表情甚是嚣张的中华田园犬,叹气道:“跟你说了多少次,有外人在的时候不要开口说话啊!”书群:179770533
  • 惊华,倾一世芳华

    惊华,倾一世芳华

    乱世涅槃,凤凰转世,所谓的,得凰女者得天下的谣言,因天时所破,早已成空。用三世未了缘,得今世之永远,曦儿,你是我的毒,注定无解。山有兮枝木有枝,卿悦君兮君可知?容子凌,你心里装的永远是她,没有我。小白,我顾佳佳前世“太傻”,今生定不负你!
  • 阴阳天地斗

    阴阳天地斗

    手持神兵战天涯,紫禁之巅看沧桑一个被人所视为家族里最弱的少年却不知身体中蕴含了无穷的力量和不可思议的秘密,前世的轮回,铸就了今世辉煌!一个没有丝毫背景少年他的未来就会是怎样?多少的艰难险阻没有让他止步走向这个大陆的巅峰成为这个大陆的主宰
  • 戒入韩娱

    戒入韩娱

    来自于异界的未知,带来了第二世界的幻想,一切,开始于异国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