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月是“正月”?这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变更。据《史记·历书》中介绍,夏王朝(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以三月为“正月”;商朝(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以九月为“正月”;周朝(约前11世纪——前256年)以十一月为“正月”;秦灭周后(前225年——前222年)以十月为“正月”;汉初(前206年——前105年),因天下初定,故仍袭秦制;直到汉武帝时,将元封7年(前104年)改为太初元年,以“正月”为岁首,称为“太初历”,实际上是恢复夏历,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农历、旧历、阴历。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正月”说成“征月”,这是为什么呢?唐代学者张守节说,这是为了要避讳秦始皇名政的“政”字,而将“正”字读为平声的“征”音,此说颇为流行,可是,清代学者黄生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秦始皇姓嬴名政,如果要避讳的话,改的应是“政”字的读音,而不该改“正”字的读音。那么为什么又将“正月”读成“征月”呢?因为“正”字在古代本来就读平声“征”音。此说还真有根据,据文学家考证,在钟鼎文中,就有把“正月”写成“征月”的例子。此说很有说服力,让人不得不同意。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将“正月”读成“征月”的历史,至少当在两千年以前了。
“正月”也称“端月”,据说也是为了避秦始皇名讳而改字的。因为在正直的意义上“端”和“正”是同义词。不过,我总觉得此说有点牵强,如果从“开端”的意义上,我从“一端”就是一头的意义上来解释,也许更恰当些,还有我们经常说的“元月”,“元”就是开始的意思。
《抚顺工人报》1992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