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收藏家族中,又悄然兴起了一个新门类——门票收藏。
收藏门票不需要什么投资,只要有兴趣、有恒心,人人都可以登堂入室。据统计全国有数十万计的爱好者乐此不疲。上海、北京、四川、洛阳、苏州、杭州、内蒙古等地都相继成立了门票爱好者组织,确定《旅游之星》为全国门票收藏爱好者的联谊刊物,并已多次举办了全国门票收藏展览会。门票收藏活动,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我是个思想活跃、兴趣颇多的人。于是很自然地被收藏门票的大潮挟裹了进来。从1989年开始,将陆续收集到的门票,装入档案袋全收存起来。但在职期间却从未整理和欣赏过它,门票的魅力究竟何在,毕竟知之甚少。直到退休之后的今年春节前夕,才有时间把门票全抖落在书桌上,仔细品味一番。这些小小的门票,还真把我给迷住了。边整理、分类、登记,边欣赏、研究、思索,一直搞了四、五天。弄得我连春节晚会都没心思看,当真始料不及。
我所收藏的这150余种200余枚门票,虽然大小不一,最大的票幅为13×19厘米,最小的为3×8厘米;票价不等,最高的98元,最低的仅1角钱。但每张门票都是一把开启我记忆闸门的钥匙,使我的思绪有如大海波涛,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一枚“抗美援朝纪念馆”的门票,又把我带回从17岁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到25岁回国的那一段终生难忘的战争岁月。情感伴随思绪而起伏,时而慷慨激越,眉飞色舞;时而悲从中来,泣涕满襟……是呀,那场战争的结束,也标志着妄想把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的阴谋,彻底破产。但我还是不禁要问,时至今日,那帮人亡我之心已经死了吗?
当我拿起“水漂流”门票时,顿觉血脉贲张,一扫衰老的心态。那是在我60岁时,同青年朋友们一道乘坐橡皮筏,在急流中奋力拼搏,历经筏翻落水的惊险场面,3小时后,终于完成了20多公里的湘西水漂流。那是我平生玩得最开心、最惊险、最难忘的一次,留下了许多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辨的哲理,不时咀嚼,不断升华。
摆开大西北的一些门票,那闻名中外的葡萄沟、火焰山;流传着许多神话传说的天山天池;令人叹为观止的莫高窟;神秘的鸣沙山、月牙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关;这些历史沧桑的坐标,大西北的明珠,依次迎面走来,大漠风光尽收眼底,怎不令人心驰神往。有生之年,如还有机会漫游一次大戈壁,该何等痛快!
玩赏“毛主席故居”、“刘公岛”、“张学良公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抚顺战犯管理所”、“辽沈、淮海战役纪念馆”、“贺龙公园”、“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这类门票时,又似乎重新学习了一遍中国革命史。这一枚枚小小的门票闪烁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催人奋进。
门票的设计装潢、彩色印刷都十分精美,几乎每张门票都是一幅艺术作品。“天涯海角游览证”为横幅对折式,封面、封底的主图分别是“南天一柱”和“天涯海角”的彩照,票面左上角镶嵌一枚纪念币,二、三页则是中英文对照的导游内容。设计别具一格,充分展现了海南风光,极具收藏价值。辽宁丹东“凤凰山游览券”采用竖立条幅形式,画面左侧为绿树丛中山花烂漫,点缀着险石峻峰这一主图。画面右上侧用行草书题写“凤凰起舞迎贵宾”等小字,印章俱全,整个画面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令人百看不厌。其他如“八达岭长城”、“万里长城老龙头”门票画面上的景物,气势恢弘,威严豪放;秦兵马俑、铜车马的凝重、神秘;拙政园、留园、狮子林、西湖十景等门票设计得小巧玲珑,古色古香,充分展现了江南水乡中古典园林的风貌,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通过整理和欣赏门票,我深深感受到,门票固然是游览的凭证,更是浓缩了的百科全书,绵亘万千里,上下五千年。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军事政治、农业水利、宗教文化、古今人物、名山大川、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等万千内容,尽收其中。真可谓是小小门票,大大中华。
收藏门票,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扩大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得到了艺术享受,也使我退休后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尤为令人关注的是,它还具有凝聚力和提高家庭文化品位的功能。